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1)
2023(2255)
2022(1873)
2021(1879)
2020(1581)
2019(3795)
2018(3641)
2017(7433)
2016(3966)
2015(4461)
2014(4589)
2013(4622)
2012(4332)
2011(3712)
2010(3915)
2009(3860)
2008(3891)
2007(3694)
2006(3396)
2005(3453)
作者
(11237)
(9123)
(8864)
(8828)
(5949)
(4259)
(4238)
(3750)
(3457)
(3370)
(3223)
(3218)
(3078)
(3004)
(2998)
(2934)
(2804)
(2712)
(2640)
(2425)
(2406)
(2404)
(2188)
(2149)
(2136)
(2103)
(2098)
(2063)
(1944)
(1859)
学科
(15568)
银行(15423)
(14169)
(12612)
(10710)
经济(10699)
管理(9866)
业务(9756)
(9138)
制度(9133)
(8893)
银行制(8373)
(7927)
企业(7927)
(7605)
金融(7605)
方法(5606)
数学(4807)
数学方法(4762)
中国(4297)
(4150)
(3843)
体制(3570)
(2786)
贸易(2770)
(2696)
财务(2694)
财务管理(2689)
业经(2561)
企业财务(2549)
机构
大学(48380)
学院(46602)
中国(24704)
(21648)
银行(20836)
(19468)
(19364)
经济(18733)
管理(18056)
研究(15456)
理学(14054)
理学院(13884)
管理学(13639)
管理学院(13555)
(12628)
(11123)
中心(10581)
人民(10493)
(10465)
(9894)
(9884)
金融(9746)
国人(9163)
中国人(9134)
财经(9052)
中国人民(9017)
(8518)
(8266)
农业(8076)
科学(8019)
基金
项目(26707)
科学(20809)
基金(20188)
研究(19092)
(17438)
国家(17287)
科学基金(14954)
社会(12179)
社会科(11513)
社会科学(11504)
基金项目(10512)
自然(9963)
自然科(9759)
自然科学(9758)
自然科学基金(9614)
(9436)
教育(8919)
资助(8908)
(8222)
编号(7443)
成果(6206)
(6190)
重点(5925)
(5565)
教育部(5564)
(5371)
人文(5303)
科研(5258)
创新(5216)
大学(5189)
期刊
(29337)
金融(29337)
(22115)
经济(22115)
研究(21104)
中国(14885)
(10581)
(9037)
管理(7585)
学报(7393)
科学(6383)
大学(6060)
学学(5545)
财经(5323)
农村(4994)
(4994)
理论(4977)
教育(4945)
实践(4705)
(4705)
(4339)
农村金融(4259)
农业(3284)
技术(3257)
中国金融(3129)
经济研究(3111)
国际(3078)
(3075)
业经(2996)
(2936)
共检索到99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笃兰  欧光荣  郑少锋  陀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耀中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既有诸如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不良资产剥离等内在原因,也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金融体制改革等外在原因。文章通过对GDP增长,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利润,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其与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一定的负相关,并给出下一步商业银行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庆军  王群伟  
减少不良贷款是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生产理论为指导,将不良贷款视为银行经营活动中伴随利润等期望产出而来的一种不良的非期望产出,进而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构建了测度不良贷款降低潜力的定量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7-2010年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有所进步,并呈现出改善的优势,但53.5%~61.7%比例的降低仍是可能的;各银行可减少的不良贷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兴业银行是潜力相对最小的银行,年均5.4%,农业银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素彦  
本文分析了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通常使用的四种方法 ,指出短期内可以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加强预算约束来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 ;长期内 ,则只有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提高信贷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握能力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信贷集中风险有可能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呈“U”形走势 ,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彦坤  
笔者是位从事过人行、工行管理工作的退休人员,退休后仍念念不忘银行的业务发展,因此,就对银行贷款形成风险呆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据调查,基层银行不良贷款的比率居高不下,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控制线,对银行的业务开展带来很大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晓雨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平稳趋势,但规模持续增加,风险不断积累。不良贷款是由经济波动、行政干预、不合理信贷规模和结构三方面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带来的后果是,提升了银行信贷风险、影响银行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经营效率和社会整体效率。基于此,应提升金融服务企业水平,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银行业市场化程度;控制信贷规模、改善信贷结构,提升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儒昞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到2006年6月末,我国商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宇芳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国开始跻身世界经济发展强国的行列中去,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行业,一直以来主要以贷款为主要经营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良贷款也随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当下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