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3)
2023(18685)
2022(15862)
2021(14775)
2020(12410)
2019(27953)
2018(27963)
2017(53512)
2016(28953)
2015(32533)
2014(32123)
2013(31563)
2012(28964)
2011(25793)
2010(25908)
2009(24296)
2008(23835)
2007(21408)
2006(18956)
2005(16699)
作者
(82240)
(68852)
(68223)
(64695)
(43646)
(32888)
(30836)
(26880)
(26108)
(24521)
(23363)
(23125)
(21909)
(21825)
(21028)
(20768)
(20231)
(20225)
(19790)
(19589)
(17023)
(16982)
(16579)
(15936)
(15388)
(15334)
(15299)
(15080)
(13817)
(13771)
学科
(113687)
经济(113538)
(107354)
管理(93570)
(88670)
企业(88670)
(49551)
方法(47854)
数学(37861)
数学方法(37441)
业经(35744)
(34120)
农业(33060)
中国(31405)
(25485)
技术(23846)
(23476)
地方(23442)
财务(23404)
财务管理(23373)
(22779)
企业财务(22110)
理论(22067)
(20232)
(19428)
(19406)
贸易(19391)
(19154)
(18805)
(18682)
机构
学院(406757)
大学(402015)
管理(165068)
(161589)
经济(158049)
理学(142011)
理学院(140499)
管理学(138391)
管理学院(137628)
研究(132367)
中国(103422)
(85987)
科学(81712)
(77528)
(74975)
(65751)
业大(63970)
(62765)
中心(61988)
农业(59695)
研究所(59476)
财经(59151)
(53808)
北京(53534)
(52383)
师范(51903)
(50137)
(48180)
经济学(46629)
经济管理(43892)
基金
项目(274540)
科学(217015)
研究(205185)
基金(198170)
(171657)
国家(170053)
科学基金(147336)
社会(129330)
社会科(122118)
社会科学(122083)
(109471)
基金项目(105698)
自然(94668)
教育(92532)
自然科(92508)
自然科学(92483)
自然科学基金(90867)
(90123)
编号(85280)
资助(79206)
成果(68487)
(60517)
重点(60365)
(59859)
(59234)
课题(57702)
创新(55853)
国家社会(52600)
(51622)
项目编号(51600)
期刊
(187417)
经济(187417)
研究(118493)
中国(84456)
(75861)
管理(63015)
学报(62856)
(59758)
科学(59141)
农业(51234)
大学(48443)
教育(46268)
学学(45645)
(38540)
金融(38540)
技术(36811)
业经(36346)
财经(28605)
经济研究(27164)
(27101)
问题(24782)
(24563)
科技(21901)
技术经济(21186)
(20386)
图书(20187)
现代(19657)
理论(18747)
商业(18431)
世界(17515)
共检索到610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付建  
现行的自上而下的农技推广体制既没有发挥广大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农技研发和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体现农民技术需求的主导地位。而设立以资助农技人员进行新型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为目的的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可使农技人员加入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也可建立自下而上的基于农民需求的农技研发和推广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廖祖君  
近年来,成都市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深刻的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本文将这一系列创新称之为"成都模式",它对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俊红  龚晶  李芸  田有国  杜洪燕  
基于实地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提炼典型模式,分析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对策。结果表明,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创新,形成了政府主导下组织再造、社会化组织有偿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农科教推协同推广4种模式。基层实践推动了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变革,公益性推广服务职能得到拓展、农技供给结构发生变化、社会化服务市场快速发展、政府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公益性机构改革和提高政府对农技推广的管理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华强,邹弈星,刘长柱,冯文帅,王敬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中应  余茂辉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社会资本概念的三个维度入手,分析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四类参与主体的影响,并利用大别山区293个农户的调研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缺失影响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效率,农业科技服务的采用者与推行者之间信任不足,采用者与支持者、推行者之间规范不清以及采用者网络不畅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从树立成功典型增强社会信任、成立合作组织提高社会规范、建立全面互动拓宽社会网络三个方面去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贵仁  
本文从合理设置机构明晰公益性职能、理顺基层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优化农技推广队伍、保障农技推广机构的财政供给、保障和改善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技人员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全面推行农技推广制度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探索和创新推广模式八个方面阐述了深化改革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观点和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育滨  张岳恒  张日新  罗建阳  
蕉岭县农业局围绕“三农”问题,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机制,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创新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方法、机制,创新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和推广体系,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高效率;坚持“四个创新”,稳定和壮大农民技术队伍;增强农村科技力量,提高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康  郑月波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需要的技术创新,亟需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来支撑。本文从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出发,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构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探索构建起一整套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体系,进一步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潜能,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实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月然  
在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众多因素中,资金支持尤为重要,其公共性与盈利性的矛盾、风险性与安全性的矛盾、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三大矛盾,因此,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建立金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体系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寻求更加合理的模式和途径,通过调查,并在深入剖析农业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金融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所发挥的重要性的角度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立群   张睿   王辉   齐琦   刘铮  
建设新时期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下辽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深入分析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发现辽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待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导向性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有待补增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振宗  
一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忽视并割裂这种联系,不仅使制度创新因缺乏科技进步的内涵而丧失生命力,而且使科技进步因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而成效甚微。首先,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制度创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其一缺乏科技进步内涵的农业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瑾  邓春晖  赖晓璐  周腰华  
藏粮于技是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藏粮于技的核心是科技,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的粮食发展道路。我国粮食生产在育种技术、耕作栽培技术、收储加工技术等方面均存在短板,要通过创新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业技术,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让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同时要从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等各方面加强藏粮于技的政策保障,为藏粮于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秋生  郑凯欣  刘小春  
在农业生产转型背景下,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公益性农技服务仍然存在刚性需求,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市场却出现了"公益疲弱与市场主导"双向发展的局面,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技服务获取困境是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焦点。本文基于江西省五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的具体成效、制约因素和深化路径。研究发现:在供给乏力、需求换代、技术变革和机制不畅等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增量提质、融合发展、服务升级和机制创新等成效,但仍存在农技服务多元供给不畅通、农技推广人员考评机制难执行、服务供需匹配不精准和推广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激发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生机活力、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供需精准匹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