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87)
2023(9331)
2022(7917)
2021(7287)
2020(6102)
2019(13228)
2018(13083)
2017(24697)
2016(13068)
2015(14338)
2014(13607)
2013(12957)
2012(11780)
2011(10509)
2010(10739)
2009(10286)
2008(10312)
2007(9526)
2006(8551)
2005(7604)
作者
(34010)
(28571)
(28390)
(26810)
(18163)
(13500)
(12751)
(10878)
(10827)
(10114)
(9721)
(9505)
(9283)
(9069)
(8853)
(8650)
(8348)
(8263)
(8263)
(8050)
(7123)
(6826)
(6662)
(6629)
(6446)
(6400)
(6269)
(6268)
(5693)
(5600)
学科
管理(50750)
(46897)
(45263)
经济(45100)
(43991)
企业(43991)
方法(17602)
(17273)
(16577)
技术(15851)
业经(14830)
中国(14677)
(12803)
数学(12614)
数学方法(12440)
技术管理(12132)
(11430)
(10696)
财务(10675)
财务管理(10652)
理论(10627)
企业财务(10214)
体制(9724)
(9683)
银行(9671)
(9456)
(9319)
(9249)
(8599)
(8524)
机构
大学(178264)
学院(177461)
(73384)
管理(72311)
经济(71851)
理学(62178)
理学院(61538)
管理学(60700)
管理学院(60322)
研究(57356)
中国(44773)
(39106)
(36340)
科学(31165)
财经(29824)
(28167)
(26949)
中心(26909)
(26600)
研究所(23425)
北京(22598)
经济学(22456)
(22256)
财经大学(22130)
(22046)
师范(21866)
业大(21850)
(21700)
(21297)
商学(20176)
基金
项目(118235)
科学(96325)
研究(91262)
基金(87241)
(74495)
国家(73813)
科学基金(65389)
社会(62610)
社会科(58304)
社会科学(58281)
(46726)
基金项目(46063)
教育(42427)
自然(39511)
自然科(38653)
自然科学(38645)
(38580)
自然科学基金(38033)
编号(35747)
资助(32752)
(31015)
成果(30203)
(29660)
创新(27955)
(26869)
重点(26685)
国家社会(25892)
课题(25610)
(24471)
教育部(24116)
期刊
(86442)
经济(86442)
研究(56517)
中国(42648)
(33082)
管理(31558)
科学(24238)
教育(23435)
学报(23390)
(21450)
大学(19698)
学学(18368)
(18301)
金融(18301)
财经(15774)
技术(15739)
农业(13743)
业经(13685)
(13608)
经济研究(13421)
科技(10922)
问题(10361)
技术经济(9071)
(8647)
财会(8486)
(8312)
论坛(8312)
现代(8286)
会计(8121)
(7776)
共检索到27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水  
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创建并实践的旨在妥善处理信访问题、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基层公论"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有机结合,是探索有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其对加强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事务治理水平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雯嘉  
<正>“传统”与“现代”是人类社会转型发展中密切关联又极富张力的一对概念。在任何关涉发展命题的领域,清晰梳理与合理调适“传统—现代”关系均是重要的理论议题和实践任务。若以大历史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加以提炼,便可发现其中饱含着对“现代化”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俞可平,2014)。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夏美鑫  
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陕西省石泉县社会治理实践的案例研究表明:推动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科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更离不开政府组织对社会的积极回应和有效治理;与单向度治理、科层化治理相比较,回应性治理以执政党和政府的使命驱动为根本前提,重视人民合理诉求的便捷式传达,治理过程注重治理主体的积极回应,把增强基层善治能力作为回应结果;通过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理念积极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目标人本化的实现机制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党政部门与社会群众的双向积极互动中达成公共利益最大化和公共事务预期治理效果,以此助推基层治理迈向现代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赵晓峰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客观需要。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基础权力,增强现代国家的制度能力。正式制度建设的“精度”要求与人民生活实践中的“温度”诉求之间存在张力,考验着治理主体的权衡和实操能力。当前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要加强人民需求反馈机制建设,使基层治理主体常规性回应民众诉求的方式方法成为正式制度的一部分,增强国家制度能力建设与城乡基层社区和谐发展的协同性。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国家制度能力建设的“双层架构”,既要在顶层架构方面加强全国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等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又要在底层架构方面重视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等基层社会的制度建设,以推进“三治融合”实践创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心怡  
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是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服务的有力抓手,是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稳定和谐的重要载体。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现期,通过加快推进"三社联动",激发多元参与、合作共治,构建民生保障服务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和现实任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得桂  武雪雁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积极政府的理论视角,从行动边界、行动特征、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行动目标四个方面对公共部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展开探讨;从力量吸纳度和行动主动性两个维度出发,将政府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划分为"积极政府""灭火式政府""消极政府"和"无力型政府"。通过分析集中整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的案例发现,相关政府行为具有典型的积极政府特征。积极政府是对政府边界问题的良好回应。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需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预判治理风险、吸纳治理资源、精细治理策略是其有效实践路径,三者均是积极的政府行为,互为支撑,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治理的良性循环;实践中,要坚持源头治理、动员多元主体参与,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迈向高效能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运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之间的公共承载关系发生了变化。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存在差异性,城市、城镇社区治理从传统意义的人口管理向综合性服务型管理发生了转变。目前,由于旧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彻底转变,社区化公共管理与服务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临时化以及边缘化、模糊化等现象制约了城市社区化综合服务的发展。因此,应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这已经成为打造新时代下社区管理服务模块的新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当前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能力与自下而上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发展不均衡,从而造成政府压力过大、责任过重,不仅行政效果得不到群众认可和理解,还滋生了群众在公共事务中的等靠要思想。通过对南京市社区治理创新的调查发现,官僚系统内通过行政动员的方式,依靠行政命令、体制机制调整、资源投入等手段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提升社区自治能力的改革能够显效一时,但是没有激起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社会活力,基层民主和自治的发育空间仍然不足,行政与社会两者不均衡的动员能力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社区治理中,政府应当做到进退有度,当社会、市场失灵时,择机进入,同时,应该避免部门利益对基层自治过多干预,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玲  
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我国医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短短3年时间内,实现了医保全覆盖,特别是实现了基层医药体制机制的根本变革,首创了一整套改革顶层设计、制度转换、推动实施、巩固完善的综合改革方法,形成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医改道路。基层医改经验,是我国3年医改经验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建设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联村制度成为转型期地方政府应对社会复杂矛盾、破解基层行政僵化、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的一项重要制度探索。基于浙东的田野调查发现,联村制度通过推动干部下沉,以联村联户的形式参与基层治理的方式,打破了科层制的诸多限制,重构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中间协调地带,从而实现自下而上的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这种方式有利于缓解干群矛盾、加强政府对基层社会需求的回应能力、弥补村级治理公共性的缺失,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困境:群众日益复杂多元的诉求、村级权力结构对正式权力的排斥、行政体系内过于形式化的监督与考核机制等。因此,应当进一步明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杨  
传统士绅属于非正式权力。一方面,"皇权不下县"为其生长供给了制度性空间;另一方面,地方性知识解释的占优则是其权威获取的重要文化资源禀赋。士绅的浮沉深受国家结构、制度变迁影响,存续之命运并不是自主选择的,而是外部国家权力嵌入所致。新中国建立后,具有全面强制意义的人民公社制度体系完全消解了士绅的依附土壤,士绅由此走向消亡。在长期的"王权主义"框架下,士绅建构起的互嵌型官民共治形态为基层秩序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治理机制。总结传统士绅在国家治理中的行动逻辑,"次生治理"或许是一个理论解释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光裕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开发过程中政府处于强势地位情况没有改变,扶贫群众主体地位缺失问题解决效果并不明显,社会力量对于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支持力度不够,这些不仅是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难题,也是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为此,应重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转变基层政府的角色,赋予贫困群众主体地位,融入社会力量以加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秋娟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社会治理既面临着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从精准扶贫背景入手,梳理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提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合力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真正地实现"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查旺斯基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社会政治现象,阿坝州因民族、宗教、经济发展水平、灾后重建等原因,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情况更特殊。文章认为文化作为一种"软元素"在少数民族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起着微妙而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从阿坝州丰富的民族文化特性的视角,提出了构建阿坝州农村基层社会创新治理的新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龙顺  蒋硕亮  陈贤胜  
遵循“制度基础→资本保障→行动结果”的作用链条,构建了“制度-资本-行动”的分析框架,并借助鲁西南S镇“水污染治理共同体”的案例深描,呈现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全过程。研究发现:科层制下的制度创新和权力下放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奠定基础,制度创新促进共同参与,权力下放实现赋权增能,但该过程普遍面临着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摩擦和调适;基层政府正式治理资源不足使其通过公众协同共治、官员关系运作和政府间利益共谋等方式嵌入非正式治理资源;个体资本禀赋的价值属性使得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差异性;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政府策略表现为维护政治稳定和任务导向下的行政动员、基层政府“适应性执行”以及基层官员“职位收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公众策略表现为权益受损及参与意识的提高促进参与实践,企业主利益驱使下的不同策略转换,村干部在政府、村民与自身之间“三重角色”扮演中寻求综合收益最大化。因此,基层治理实践中,需要从上级政府、镇政府、村民、企业主、村干部等多主体视角优化制度设计、强化资本保障、调适利益取向和目标追求,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