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1)
2023(4600)
2022(4058)
2021(3808)
2020(3129)
2019(7570)
2018(7015)
2017(12833)
2016(7214)
2015(7926)
2014(7815)
2013(8021)
2012(7500)
2011(6561)
2010(6822)
2009(6074)
2008(6147)
2007(5416)
2006(4883)
2005(4455)
作者
(21164)
(17252)
(17192)
(16464)
(11076)
(8641)
(8027)
(6973)
(6687)
(6183)
(5955)
(5946)
(5708)
(5572)
(5562)
(5293)
(5208)
(5089)
(5079)
(4840)
(4383)
(4359)
(4184)
(4002)
(3932)
(3899)
(3890)
(3801)
(3627)
(3535)
学科
(26598)
经济(26567)
管理(19534)
(16789)
方法(14012)
(13073)
企业(13073)
数学(12881)
数学方法(12680)
(10746)
(10273)
贸易(10262)
(10141)
中国(9790)
(8870)
(7702)
出口(7701)
出口贸易(7701)
(7556)
(6699)
教育(6630)
研究(5876)
人口(5482)
(5377)
地方(5364)
农业(5191)
(4892)
制度(4887)
业经(4726)
(4423)
机构
大学(100330)
学院(95420)
(39702)
经济(38521)
研究(37161)
管理(36470)
理学(30834)
理学院(30428)
管理学(29844)
管理学院(29667)
中国(27515)
(22766)
科学(20860)
(19660)
(18477)
中心(17116)
研究所(16368)
(16246)
(15954)
财经(14870)
北京(14669)
(14586)
业大(14312)
(13595)
(13447)
师范(13337)
经济学(12820)
(12379)
农业(12263)
(12224)
基金
项目(65598)
科学(51503)
研究(48021)
基金(47288)
(41665)
国家(41341)
科学基金(35117)
社会(30593)
社会科(29006)
社会科学(28995)
(25150)
基金项目(24210)
教育(23001)
自然(22337)
(21895)
自然科(21824)
自然科学(21816)
自然科学基金(21415)
资助(20273)
编号(18677)
(15189)
重点(14939)
成果(14917)
课题(14047)
(13711)
国家社会(12985)
(12962)
教育部(12902)
科研(12650)
大学(12498)
期刊
(42038)
经济(42038)
研究(34905)
中国(28153)
教育(16088)
(15962)
学报(14997)
科学(14335)
(13109)
管理(12402)
大学(11997)
学学(10753)
技术(9296)
农业(9173)
(8053)
金融(8053)
(7553)
财经(7065)
统计(6732)
经济研究(6655)
(6552)
(6123)
(5892)
(5857)
图书(5723)
问题(5719)
决策(5465)
国际(5328)
资源(5304)
业经(5274)
共检索到158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荆明  
基层不宜以人口出生率作为评价计划生育工作的标准荆明一些地方在考核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并在执行一票否决权时,单纯采用人口出生率作为主要依据,而且在下发的政府文件中作了规定,要求其下属单位或基层的人口出生率必须比上一年下降多少个千分点。如果地区一级要求县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合理调控人口出生率已经成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计划生育政策起主导作用,四类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保障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负,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正。基于此,我国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同时考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政策强化或抵减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在我国人口政策转型的关键时期,采用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优化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利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作为研究切入点,在引入计划生育政策变量的条件下,运用代际交叠模型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并对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下影响人口出生率的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计划生育政策变量对人口出生率起主导作用,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下降的影响越大;(2)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因素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坤  胡东婉  刘扬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科学评价政策实施的效果尤为重要。以2001年《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倡一对夫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生育两个子女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82~2013年省级年度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和门槛模型评估生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及机制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率显著为正;生育政策和生育成本社会化的交互项与人口出生率显著为正。说明生育政策有效,可以提高人口出生率,且生育成本社会化转移越多,人口出生率越高。从地区分组来看,东、中部地区的政策有效性更强。从门槛效应看,相对于低房价地区,高房价地区的政策效果更明显;相对于低文化水平群体,高文化水平群体的政策效果更明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马光明  丁波鹦  
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出现显著下降,而产业结构升级导致的居民工作时间波动增加可能是出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将中国城镇行业加权平均工作时间作为关键解释变量,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考察期内城镇居民平均工作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当地人口出生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居民收入、工作时间对出生率存在交互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工作时间增加对出生率的负向冲击就越被削弱,即收入水平对劳动闲暇具有一定补偿作用。构建工具变量“经济地理偏离度”、去除少数民族自治区及基于SYS-GMM方法的稳健性检验也得出了一致结论。异质性检验则发现无论城镇男性或女性居民平均工作时间的增加都会负向冲击当地人口出生率。相关部门应在保证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严格规范工时制度,保障职工拥有充足劳动闲暇,并对家庭生育予以必要的支持辅助,避免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学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苏联人口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战争结束后,经历近十年之久,1954年才恢复到战前水平。到1984年初,苏联总人口为27,380万人,比1954年的19,100万人增加43.35 %。 战后苏联人口的增长中,国际迁移因素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主要是人口的自然增长。从1950—1982年的三十二年间,人口净增9,029.7万人,比自然增长的累计数9,301.4万人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本文构建了包含家庭照料和社会照料的跨期叠代模型,考察老年照料偏好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并对比社会照料分别由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时的人口出生率和社会福利。研究发现,自我老年照料偏好和老年照料偏好结构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不确定,利他老年照料偏好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相对于社会照料由政府提供,市场提供社会照料时对应更高的人口出生率。这是因为社会照料由市场提供时,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更多转移支付以满足老年人从市场上购买老年照料。相对于政府提供老年照料,市场提供老年照料对应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这是因为社会照料由市场提供时对应更多子女数量,这使得子女提供的家庭照料更多,且子女对老年人的转移支付使老年人有更多老年消费和社会照料。本文认为应注意老年照料偏好对人口出生率的负面影响,同时,要加快老年照料市场化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振营  
人口出生率和婴儿死亡率是人口统计学中重要的指标。它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制约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在理论上是清楚的。可是当我们把人口出生率与婴儿死亡率放在一起考察的时候,立即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它们之间构成一条很有规律的曲线。这使我们相信在人口出生率与婴儿死亡率关系方面仍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再贵  
在具有内生增长的交叠世代模型框架内,本文考察了中国的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对人口出生率、经济增长和家庭养老保障的影响。本文假设个人为拥有孩子和老年期得到孩子的物质支持而感到满足,子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默契总起作用,进而证明提高企业缴费率会导致人口出生率和代际转移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上升,而个人缴费对这三者没有影响。最后求解了能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促进经济适度增长并鼓励适当家庭养老保障的理想的企业缴费率区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龙见  陈建伟  徐琰超  
本文将政府收支行为以及消费者个体代际之间的优化选择纳入到Diamond(1965)的模型中,从而构建了一个生育率内生化的世代交替模型,分析了政府教育支出对个体生育行为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教育支出对人口生育具有抑制作用。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虑了人口出生率一阶滞后项、政府教育支出等变量的内生性,分析了人口出生率的动态演变。基于1996-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政府教育支出对人口出生率有显著的负作用。经验与理论保持了一致,这表明在中国"多子多福"的传统下,财政教育支出兼有降低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功能。本文的研究为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战略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成樑  
本文在内生化人口出生率的跨期迭代模型中引入延迟退休和隔代教养,考察延迟退休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在本文框架下,延迟退休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通过两条渠道实现:延迟退休使老年时期收入增加,从而年轻时期储蓄压力减少,年轻人倾向于投入更少的时间用于劳动,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抚育子女,促使人口出生率上升;延迟退休使老年人用于隔代教养的时间减少,年轻人抚育子女的时间成本上升,促使人口出生率降低。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延迟退休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的大小对比。在特定参数环境下,延迟退休与人口出生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或单调递减关系。本文认为应充分考虑延迟退休通过隔代教养渠道对人口出生率的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德  
一 人口出生率的适应与不适应 (一)人口出生率的适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看,一定的人口出生率是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适应的结果。 例如,在非洲赤道地区的社会中严格实行着产后性禁忌,在婴儿两岁左右可能断奶之前,禁止其母亲发生性行为。这种习俗扩大了生育的间隔,从而降低了人口出生率。产后性禁忌的实施是带强制性的,在当代人看来甚至是极不人道的。但是,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晋良花  章琴  
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劳动力的来源,对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情况,以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构建了13个指标以综合反映各地区的人口出生率状况。并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2010年人口出生率的地区差异。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出生率越低。最后提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浩然  孟醒  
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老龄化引起了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激烈讨论。作者根据全国27个地区1980-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横截面存在相关性的情形下,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方法,定量考察了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城镇职工工资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仍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会刺激人口出生率的提高,但后者会降低人口出生率,且影响程度比前者大;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根据以上结论,作者认为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不会引起我国人口数量猛增,反而会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  李正彪  
基于Basso等人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扩展解析了出生率对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同时运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对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对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一结论在改变因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增加多种估计方法时仍然成立,符合"老年安全假说";(2)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较弱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年龄结构则显著正向影响金融发展,这与该地区人力资本稀缺有关。因此,在推进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转变金融服务方式、增加产品供给和优化网点布局,以满足人口条件变动对金融服务的各类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