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1)
- 2023(8037)
- 2022(6536)
- 2021(5969)
- 2020(5154)
- 2019(11044)
- 2018(10903)
- 2017(20052)
- 2016(11067)
- 2015(12463)
- 2014(12616)
- 2013(12048)
- 2012(11217)
- 2011(10006)
- 2010(10291)
- 2009(9772)
- 2008(9987)
- 2007(9304)
- 2006(8039)
- 2005(7662)
- 学科
- 管理(40970)
- 业(39959)
- 济(39636)
- 经济(39564)
- 企(33272)
- 企业(33272)
- 方法(17372)
- 制(15151)
- 数学(14920)
- 财(14820)
- 数学方法(14685)
- 技术(13648)
- 中国(12859)
- 险(11080)
- 保险(10988)
- 银(10758)
- 银行(10734)
- 农(10313)
- 行(10122)
- 业经(10104)
- 务(9625)
- 财务(9597)
- 财务管理(9569)
- 体(9472)
- 融(9413)
- 金融(9411)
- 企业财务(9010)
- 学(8746)
- 体制(8183)
- 技术管理(7765)
- 机构
- 大学(163763)
- 学院(163246)
- 济(64916)
- 经济(63415)
- 管理(60622)
- 研究(54367)
- 理学(50752)
- 理学院(50226)
- 管理学(49339)
- 管理学院(49026)
- 中国(45399)
- 财(35936)
- 京(34564)
- 科学(33250)
- 农(28543)
- 所(27959)
- 财经(27216)
- 江(26155)
- 中心(25655)
- 研究所(24940)
- 经(24580)
- 业大(24250)
- 农业(22573)
- 北京(21733)
- 经济学(20460)
- 财经大学(20223)
- 州(20217)
- 院(19747)
- 技术(19246)
- 省(18589)
- 基金
- 项目(106330)
- 科学(83719)
- 基金(78007)
- 研究(76697)
- 家(68448)
- 国家(67909)
- 科学基金(58224)
- 社会(48796)
- 社会科(46282)
- 社会科学(46273)
- 省(41800)
- 基金项目(40143)
- 自然(37751)
- 自然科(36905)
- 自然科学(36895)
- 自然科学基金(36241)
- 教育(35339)
- 划(35168)
- 资助(31723)
- 编号(29820)
- 制(25308)
- 成果(25004)
- 重点(24282)
- 部(23790)
- 创(23275)
- 创新(22053)
- 发(21466)
- 课题(21377)
- 国家社会(20904)
- 教育部(20421)
共检索到255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旭霞 刘桂小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使基因定位和精准修改成为现实,在农业、医疗、环保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不确定性问题。这种风险不确定性源于技术上的脱靶效应和应用中的伦理争议,尤其集中于临床应用领域和农业育种领域,并呈现多元利益诉求。通过对欧美有关法律规制比较分析,发现立法模式、监管手段与法律体系等关系着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风险治理的实践效果。着眼我国实践情况,现有的法律规定和传统的法学理论尚不足以调控基因编辑技术及其风险,为此应立足基因编辑技术自身特质及其产品治理需求,以产品导向的立法模式指导并制定生物技术专门法,重点完善科学的风险预防制度体系和伦理审查制度体系,健全现有生物技术监管体系并强化程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曼 成伟
基因编辑技术的诞生使得基因定位、精准修改成为现实,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但当前的基因法律规制不能适应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和利益诉求,分析了欧美基因编辑技术的法律规制、监管方式及相关经验,论述了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风险治理的法律路径。
关键词:
基因编辑 法律规制 现状 借鉴 路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曼 成伟
基因编辑技术的诞生使得基因定位、精准修改成为现实,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但当前的基因法律规制不能适应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和利益诉求,分析了欧美基因编辑技术的法律规制、监管方式及相关经验,论述了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应用风险治理的法律路径。
关键词:
基因编辑 法律规制 现状 借鉴 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雅婷 汪小莉
我国涉及基因编辑临床研究的法律规制模式应对基因编辑技术风险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风险责任分配落空;监管方式有效性削弱;损害救济与补偿不足。风险社会理论为风险法律治理提供了借鉴——风险责任理念,即通过对临床研究中主体间权利义务的分配实现风险责任的合理分担。立足于风险责任的合理分担,进而提出基因编辑临床研究法律规制的具体策略:划定权利边界;创新监管方式;增强自我规制;丰富损害救济与补偿途径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道锐
对基因编辑立法,首先应当明确该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法律限度。目前,关于基因编辑的法律限度,本土理论观点有禁止说、部分允许说和允许说三种理论,域外国家的法律实践模式有加拿大式的禁止模式、美国式的部分允许模式和英国式的审查批准模式三种模式。上述本土理论观点和域外实践模式均不能单独作为基因编辑的法律限度加以采纳。基因编辑合理的法律限度为:允许和保障基因编辑基础研究的自由,竭力避免加拿大式的以罚代管政策和美国式的不资助政策;在该技术成熟时,可允许出于预防、治疗目的的生殖系基因编辑,类的共性的基因增强亦可被接受,而个性的基因增强则应被禁止。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文涛
AI换脸源于深度伪造技术,涉及大量人脸信息,兼具数据属性。AI换脸的逼真度高、操作门槛低,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该技术的滥用导致了较高的著作权、人格权等私权利侵犯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和犯罪防控风险。目前域外对AI换脸技术的法律规制主要存在分散式立法规制和统一立法规制两种模式。我国尚未建立系统化的规制体系,今后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明确以区分应用场景前提下的合理使用为基本规制原则;二是构建事前、事中规制体系,明确研发者的技术伦理和制作者的标识义务、声明义务,保障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和同意权,加强传播平台的内容审查义务;三是构建以数据、算法为核心的监管体制;四是严格民事法律责任追究,加大刑法制裁力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峰
价格行政执法承担着部分商品与服务定价、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管、通过反价格垄断执法实现市场公平竞争等任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及社会秩序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受传统压制型行政模式合法性异化的影响,价格行政执法面临着内外双重执法困境,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需求面前产生了诸多风险,影响了行政执法目的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为了有效实现价格执法风险的法律规制,以回应型行政执法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包括风险评估、改进现有制度、公众参与及购买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进而真正实现法治政府与治理现代化的双重目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雄杰
权证(warrant)是成熟证券市场一种比较流行的金融工具,是一种赋予持有人在约定时间内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入或出售合同规定的标的证券的凭证。权证作为一种杠杆投资工具,品种繁多,其基础金融工具可以是股票、指数、外币、一篮子组合工具、利率或大宗商品,但以股票类权证和指数类权证为主。权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避险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峰
价格行政执法承担着部分商品与服务定价、行政事业性收费监管、通过反价格垄断执法实现市场公平竞争等任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及社会秩序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受传统压制型行政模式合法性异化的影响,价格行政执法面临着内外双重执法困境,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需求面前产生了诸多风险,影响了行政执法目的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为了有效实现价格执法风险的法律规制,以回应型行政执法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了包括风险评估、改进现有制度、公众参与及购买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进而真正实现法治政府与治理现代化的双重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可欣
近年来,共享经济在我国迅猛发展,它的主要优势在于:提高交易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就业创业,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注意到共享经济暴露出的法律风险:共享经济的灵活性带来了从业者劳动保障缺失的风险,共享经济的开放性提高了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共享经济的市场结构加剧了行业垄断的风险。鉴于此,对共享经济法律规制必不可少,具体包括: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管手段的创新、共享经济产业行业自律的法律激励。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法律风险 法律规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舒頔
手机银行作为网上银行业务的一种延伸,既覆盖了其全部的功能,又拥有其所不及的贴身便捷性,自出现以来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其独特的移动电子渠道的服务方式使其在业务运行的风险上具备一些特征,如传统的信用风险的增大以及特有的技术风险的出现,需加以特别关注。目前,我国现存的法律制度并没有对手机银行作出单独而系统的规制,而是分散规定在各类规章文件中。这种模式下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且并不适应当下移动金融迅猛发展的现实情况。因此,立法应当思考如何构建更为有效的手机银行规范体系。就其运行中的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而言,从风险所涉及到的相关主体的关系入手进行针对性的法律规制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关键词:
手机银行 风险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蓝华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安全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重大环境风险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全稳定,甚至影响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引发群体性环境事件的重大环境风险展开研究。在风险社会视阈下,重大环境风险具有"人为性"、"主观建构性"、"损失的后果和途径不确定性"等特质。然而,对于重大环境风险的规制,传统行政法学原理所主张的以确保干预的确定性和有限性为思路的行政法治方案已无法有效应对,为此必须构建一个以程序为中心,以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行政法制方案。
关键词:
风险社会 重大环境风险 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建红
1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反思面对基因编辑技术引发的伦理热议,需要进行深刻反思。实际上,直接进行人胚胎改造并试图产生婴儿的任何尝试都存在着很大的伦理风险。首先,技术产生相应的伦理问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从技术与伦理的关系来看,基因编辑技术拓展了新的领域与空间,而相对稳定的伦理还没有触及这些领域与空间的时候,就会导致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巨大鸿沟,引发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其次,高科技伦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科技本身的发展来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卓武扬
金融道德风险严重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的严峻现实。金融道德风险源于风险行为人对自己不承担全部风险后果的预期。因而,打破该预期的风险责任机制是规制金融道德风险的契入点,而金融道德风险的责任又包括风险行为责任和风险损失责任。金融道德风险的法律规制,包括事前警慑、事中制衡和事后追究的法律制度,是法律以其权威和强制性对金融道德风险行为及风险心理进行遏制和约束。其中,法律对于金融道德风险责任的追究,既起着补偿损失以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惩罚违规以体现法律之正义作用,更能衍发和派生出法律对风险行为的心理警慑。
关键词:
金融 道德风险 法律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