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6)
- 2023(11737)
- 2022(10412)
- 2021(9938)
- 2020(8463)
- 2019(19398)
- 2018(19458)
- 2017(36562)
- 2016(20610)
- 2015(23665)
- 2014(23777)
- 2013(23183)
- 2012(21526)
- 2011(19247)
- 2010(19345)
- 2009(17366)
- 2008(17203)
- 2007(15113)
- 2006(13150)
- 2005(11392)
- 学科
- 济(75630)
- 经济(75548)
- 管理(59124)
- 业(56972)
- 企(48365)
- 企业(48365)
- 方法(36902)
- 数学(31541)
- 数学方法(31035)
- 农(20474)
- 学(20132)
- 中国(19588)
- 财(18033)
- 技术(17783)
- 业经(16835)
- 理论(16277)
- 地方(14577)
- 贸(13960)
- 贸易(13953)
- 农业(13705)
- 易(13571)
- 制(12893)
- 教育(12831)
- 和(12683)
- 务(12003)
- 财务(11931)
- 财务管理(11909)
- 环境(11682)
- 企业财务(11265)
- 划(11142)
- 机构
- 大学(292517)
- 学院(291892)
- 管理(112814)
- 济(104536)
- 经济(101914)
- 研究(98055)
- 理学(97939)
- 理学院(96798)
- 管理学(94803)
- 管理学院(94312)
- 中国(69508)
- 科学(66736)
- 京(63328)
- 农(54751)
- 所(51574)
- 业大(49306)
- 研究所(47476)
- 财(46609)
- 中心(44078)
- 农业(43625)
- 江(42917)
- 北京(39778)
- 范(39523)
- 师范(39011)
- 财经(37761)
- 技术(37203)
- 院(35320)
- 州(35227)
- 经(34252)
- 师范大学(31087)
- 基金
- 项目(203113)
- 科学(157080)
- 研究(145241)
- 基金(143888)
- 家(127309)
- 国家(126224)
- 科学基金(106804)
- 社会(85903)
- 省(82369)
- 社会科(81205)
- 社会科学(81180)
- 基金项目(76938)
- 自然(72573)
- 自然科(70901)
- 自然科学(70884)
- 自然科学基金(69562)
- 划(69150)
- 教育(68431)
- 资助(59948)
- 编号(59869)
- 成果(48812)
- 重点(45840)
- 部(43588)
- 创(42952)
- 发(42697)
- 课题(42314)
- 创新(40007)
- 科研(39124)
- 计划(39038)
- 大学(37561)
- 期刊
- 济(113289)
- 经济(113289)
- 研究(81295)
- 中国(58785)
- 学报(55148)
- 农(50101)
- 科学(47857)
- 管理(41607)
- 教育(40838)
- 大学(39941)
- 学学(37534)
- 农业(35239)
- 财(34926)
- 技术(29527)
- 融(19674)
- 金融(19674)
- 业(18526)
- 业经(18200)
- 财经(17807)
- 图书(17205)
- 经济研究(17004)
- 科技(16475)
- 技术经济(15386)
- 业大(15248)
- 经(15125)
- 版(15061)
- 问题(14437)
- 理论(14268)
- 实践(13277)
- 践(13277)
共检索到421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昇 李仰真 王磊 刘洋 程向明 周茜 杨英明 郑卫卫 陈松林
为了改善半滑舌鳎种质资源现状,本课题组以快速生长和抗哈维氏弧菌为主要目标性状,开展了连续四代家系选育。从第三选育开始,利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计算了半滑舌鳎抗哈维氏弧菌的基因组估计育种值(GEBV),并将GEBV和感染存活率都较高的家系作为抗病重点家系。在第三代选育中,筛选到12个重点家系,这些家系的平均感染存活率(85.4%)和平均GEBV(1.13)明显高于对照组(52.2%;0.27)。在第四代选育中,筛选到的5个重点家系的平均感染存活率和平均GEBV分别为71.5%和0.24,而对照组的感染存活率和GEBV分别为30.1%和0.03。连续四代选育后,利用生长速度快和抗病力强的家系大规模繁育苗种,培育出我国首个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与未经选育的半滑舌鳎相比,“鳎优1号”抗哈维氏弧菌感染能力提高30.9%,18月龄体重平均提高17.7%,养殖成活率平均提高15.7%。此外,“鳎优1号”苗种的生理雌鱼比例高达40%左右。半滑舌鳎新品种“鳎优1号”的成功培育为水产养殖业增添了良种,推动了半滑舌鳎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为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在水产良种培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家系选育 基因组选择 选择育种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学周 孙中之 马爱军 梁友 庄志猛 兰功刚
2003~2005年通过对半滑舌鳎亲鱼的优选和强化培育,在人工温光调控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产卵效果。本文对半滑舌鳎亲鱼室内培育方法、性腺发育规律、产卵习性、产卵规律及产卵期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卵子质量等的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结果表明,半滑舌鳎野生亲鱼经人工驯化、强化培育和调控温度、光照等技术,可使亲鱼自然产卵,并有规律的连续产卵,产卵期长达40~50d;产卵量在整个产卵期间呈抛物线式变化;受精率和孵化率随产卵期的推移逐渐增高,以产卵盛期时最高,说明此时卵子质量最好。在本实验条件下,培育到3龄的人工亲鱼又可成熟自然产卵,但产卵效果明显不如野生亲鱼。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亲鱼培育 采卵 孵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仰真 刘洋 范彩霞 王天姿 陈常成 李仲明 李庆华 陈松林
于2012年4月11日至2012年10月3日通过对半滑舌鳎雌性亲鱼投喂沙蚕等鲜活饵料进行强化培育后,结果发现,半滑舌鳎雌鱼生长极快,性腺发育时间提前,产卵期延长,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显著提高,亲鱼产卵后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半滑舌鳎亲鱼经过4个月强化培育后,A组(实验组)平均体重由1.25 kg增至1.85 kg,净增重和日增重分别为0.6 kg和4.92 g/d,明显高于B组(对照组)的0.34 kg和2.79 g/d;截至产卵前,A组中198条亲鱼有118条性腺发育成熟,成熟率为59.60%,而B组仅有67条性腺发育成熟,成熟率为33.84%;A组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产卵后仅有11条死亡,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宇轩 张梦倩 李璐 魏敏 徐文腾
动物中普遍存在性别生长二态性,这种现象在海水鱼中更为明显。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性成熟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雌性个体的生长速度比雄性快2~4倍。本研究旨在探究rimoc1基因在半滑舌鳎雌雄鱼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性别和生长的关系。实时定量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rimoc1在雄性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而在雌性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的是卵巢和肌肉,在卵巢中表达相对稳定,在1.5和3 yph的水平有所增加。在细胞系中通过siRNA干扰敲除rimoc1后,发现生长相关基因igf1、性别分化相关基因sox9b和foxl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sox9a的表达升高。启动子活性分析显示,rimoc1启动子可能受到C/EBPdelta、Sox2和c-Jun等转录因子的调控。我们推测,rimoc1可能在半滑舌鳎的性别分化和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深入研究半滑舌鳎的性别生长二态性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骞 庄志猛 柳淑芳 唐启升
Dorsalin-1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家族成员,在调控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脊椎动物Dorsalin-1的研究报道十分有限。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Dorsalin-1-like基因的cDNA序列,并分析了Dorsalin-1-like mRNA在半滑舌鳎成鱼的组织表达差异及其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半滑舌鳎Dorsalin-1-like基因cDNA全长为1 961 bp,包括了153 bp的5′非翻译区(5′UTR)、编码419个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中之 柳学周 庄志猛
野生半滑舌鳎必须经过驯养后才能做为人工养殖亲鱼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定置网捕获的半滑舌鳎比拖网捕获的成活率高,专门驯养比虾池粗养成活率高。获取野生鱼时的水温与驯养成活率关系密切,5、6、7月份,水温12~22℃时,驯养成活率为50%;8、9月份,水温高于22℃时,驯养成活率为0;11月份水温17·2~12·4℃时,成活率62·9%;12·4~7℃时,成活率36·8%。2003年5月22日~12月5日,共获取野生鱼165尾,驯养成活68尾,成活率41.2%。野生雌鱼随性腺发育程度的增加其驯养难度加大。野生鱼开口摄食是驯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活沙蚕是好的开口饵料。营造好的驯养环境和及时药物处理能缩短...
关键词:
野生鱼 半滑舌鳎 驯养 成活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仰真 陈松林 邢贺飞 吴娅红 孙何军 王晓夏 李仲明 邵长伟
通过建立半滑舌鳎家系对其白化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共建立半滑舌鳎家系17个,首先对这17个家系白化率进行了抽样统计和方差分析,并对部分家系的白化个体的眼睛异常率进行了统计;其次,选取其中白化率较高的4个家系,对白化个体和正常个体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最后,对白化率较高的4个家系白化个体和正常个体的抗鳗弧菌病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家系个体白化率有较大的差别,3号家系白化率最高,高达94.50%,15号、33号和37号家系白化率为0.00%;父本为养殖群体的家系的平均白化率最高,为19.68%,父本为野生群体的家系的平均白化率最低,为3.21%,父本为选育群体的平均白化率为7.50%,但...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白化 家系 鳗弧菌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学周 庄志猛 马爱军 陈四清 孙中之 梁友 徐永江
论述了近几年我国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从生理、生态、繁殖发育生物学及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较详细介绍了半滑舌鳎亲鱼性腺发育规律及调控产卵技术、染色体核型、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摄食习性、人工孵化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并对存在问题、今后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繁殖生物学 繁育技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衍旭 龚小玲 邵长伟
为探究dnmt3a基因在半滑舌鳎性逆转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开发适用于半滑舌鳎的DNA甲基化编辑系统,克隆了半滑舌鳎dnmt3a基因的CDS区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结构域特点以及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利用qPCR分析了其在半滑舌鳎不同性别中的表达模式,探究了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dC处理对dnmt3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dnmt3a基因全长3063bp,编码1020个氨基酸,包括三个核心结构域(PWWP结构域、ADDz结构域和AdoMet_MTases超家族),dnmt3a基因结合结构域(PWWP结构域、ADDz结构域)相对保守,催化活性结构域(AdoMet_MTases超家族)与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有较大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雌性半滑舌鳎性腺组织dnmt3a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和伪雄性。5-Aza-dC处理后,dnmt3a基因表达显著升高。本研究表明dnmt3a基因在DNA 甲基化调控半滑舌鳎性别决定与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阐明半滑舌鳎性逆转机制和实现半滑舌鳎单基因靶向DNA 甲基化编辑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梦倩 崔忠凯 陈张帆 徐文腾 陈松林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长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性成熟雌鱼体重显著高于雄鱼。鱼体肌肉占体重的40%~60%,肌肉生长是生长性状的核心,而myostatin (mstn)基因是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对成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mstn基因在半滑舌鳎雌、雄鱼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其与雌、雄鱼生长差异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1龄鱼的9个组织中,mstn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不同发育时期的肌肉组织定量结果显示,1龄和2龄雄鱼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而在选取的其他时期,雌、雄鱼之间的表达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stn基因的表达位置在肌纤维边缘,即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位置。本研究系统研究了肌肉生长发育的负调控因子mstn在半滑舌鳎雌、雄鱼中的时空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半滑舌鳎雌雄生长差异的原因及其机制提供了基础。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柳学周 庄志猛 马爱军 陈四清 孙中之 梁友 刘寿堂 翟介明 曲建忠
总结了2003~2004年作者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开发研究结果,论述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改进亲鱼培育条件和强化培育、受精卵孵化条件的综合调控、加强饵料的合理搭配和投喂、水环境调控等技术措施,提高了苗种成活率,完善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技术工艺,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效果。两年间在莱州、海阳、胶南3个试验基地分别培育出全长30~40mm的半滑舌鳎苗种84.8万尾、131万尾和61.5万尾,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分别为1696尾/m2、1985尾/m2和2050尾/m2,苗种成活率分别达到20.2%、25.5%和30.9%。在...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苗种培育 技术开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思平 陈松林
在脊椎动物中,许多基因参与了性腺的分化和性别的决定过程,Doublesex and mab-3-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1(Dmrt1)编码了一个具有DM框的转录因子,在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中与雄性性腺的分化和形成有关,是一种目前已知从无脊椎动物到人最保守的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理想的增养殖对象,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比雄性快2~3倍,为了探索半滑舌鳎的性别决定机理,培育全雌苗种,实现单性养殖,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策略,从半滑舌鳎精巢中获得Dmrt1α cDNA全长1149bp,其中包...
关键词:
半滑舌鳎 Dmrt1α cDNA 克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马骞 林琳 柳淑芳 钟声平 庄志猛 苏永全 唐启升
利用在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基因中发现的7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半滑舌鳎两个野生群体(渤海群体和黄海群体)和1个养殖群体间以及各群体内雌雄个体间的遗传多态性差异。结果表明,7个位点中有4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在3个群体中的等位基因数的分布范围为2~37,平均为9.5;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范围为2~28.9,平均为8.4。各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布范围分别为0.5145~0.7738、0.5690~0.8671和0.4829~0.8314。群体间的成对FST值及个体分配分析的结果表明,半滑舌鳎野生群体和养...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学坤 柳学周 温海深 孙中之 徐永江
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早期发育过程中体表色素的分布及形态变化进行了连续观察,测量其生物学特征,同时拍摄不同发育时期体表黑色素的形态变化。在水温22~23℃,盐度31~33的条件下,半滑舌鳎完成早期变态发育约需要30d,1~15日龄主要是器官发育,16日龄进入变态期,30日龄左右变态完成。半滑舌鳎在原肠期开始出现幼体色素,以后逐渐密集,色素颗粒变大,幼体色素逐渐变成以树枝状和菊花状为主;仔鱼期体表的幼体色素对称分布,在躯干部形成相互间隔的5个色素带;在变态前期幼体色素发生至最发达时期。进入变态期后,幼体色素逐渐减少,同时有眼侧出现颗粒较小的成体色...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早期发育 色素变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柳学周 徐永江 刘乃真 曲建忠 倪娜 赵明
采用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亲鱼卵巢的组织发育周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发育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发育分为6期。卵巢不同发育时期都由不同类型的卵母细胞组成,半滑舌鳎为非同步分批多次产卵类型。周年发育过程中,6月龄前的鱼卵巢发育处于第Ⅰ期;9~12月龄卵巢可发育至第Ⅱ期;12月龄半滑舌鳎性腺可发育达到Ⅲ期,并一直保持至24月龄。3龄雌鱼达到性成熟,卵巢可发育至第Ⅳ期;随着水温和光周期的调控,卵巢发育进入成熟期(Ⅴ期),发生水合现象是卵母细胞成熟并准备排卵的信号;产卵结束后卵巢退化至第Ⅵ期,排出的卵母细胞退化吸收,以Ⅲ期卵巢越冬后,卵巢退化至Ⅱ期并持续至下一个繁殖周期。人工养...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卵巢发育 组织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