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2)
- 2023(6642)
- 2022(5697)
- 2021(5434)
- 2020(4512)
- 2019(9600)
- 2018(9625)
- 2017(17159)
- 2016(9821)
- 2015(10829)
- 2014(10331)
- 2013(9692)
- 2012(9048)
- 2011(8137)
- 2010(8256)
- 2009(7973)
- 2008(7886)
- 2007(7146)
- 2006(6372)
- 2005(5558)
- 学科
- 济(29826)
- 经济(29771)
- 管理(27706)
- 业(24223)
- 企(20981)
- 企业(20981)
- 学(11807)
- 方法(11767)
- 农(10580)
- 数学(8679)
- 中国(8618)
- 财(8505)
- 数学方法(8406)
- 业经(8400)
- 理论(7300)
- 制(6991)
- 农业(6888)
- 贸(6358)
- 贸易(6345)
- 易(6153)
- 和(5924)
- 地方(5825)
- 体(5563)
- 划(5358)
- 策(5306)
- 务(5176)
- 财务(5157)
- 财务管理(5142)
- 银(5134)
- 银行(5096)
- 机构
- 学院(134352)
- 大学(132806)
- 研究(48042)
- 管理(44871)
- 济(42228)
- 经济(41113)
- 理学(38593)
- 理学院(38033)
- 管理学(36830)
- 管理学院(36614)
- 科学(35647)
- 中国(35378)
- 农(32362)
- 京(28627)
- 所(27074)
- 农业(26106)
- 业大(25467)
- 研究所(24752)
- 中心(21888)
- 江(21666)
- 财(21159)
- 技术(19144)
- 范(18416)
- 省(18279)
- 师范(18066)
- 北京(17387)
- 院(17382)
- 州(17350)
- 农业大学(16883)
- 室(16347)
- 基金
- 项目(91200)
- 科学(69779)
- 基金(64254)
- 研究(61253)
- 家(59012)
- 国家(58525)
- 科学基金(48399)
- 省(38360)
- 社会(35413)
- 自然(34466)
- 自然科(33725)
- 自然科学(33713)
- 基金项目(33531)
- 社会科(33225)
- 社会科学(33216)
- 自然科学基金(33064)
- 划(32128)
- 教育(28957)
- 资助(26236)
- 编号(24927)
- 重点(21417)
- 成果(20891)
- 计划(19677)
- 发(19448)
- 创(19328)
- 科研(18266)
- 课题(18147)
- 部(18130)
- 创新(18078)
- 科技(17691)
共检索到205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匡梅 王素娟 李瑶 曾呈奎
建立合适的外源基因转移系统是大型海藻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外源基因在大型海藻组织中的瞬间表达可以确定外源基因是否导入海藻组织及研究影响导入的各种因素,以此来建立合适的DNA导入系统。迄今,秦松等[1994]对海带的遗传转化进行了研究,用基因枪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琳 徐莺 赵婷婷 颜钫 徐是雄 陈放
用高压氦气式基因枪将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的gus基因导入经济植物番红花的叶鞘和叶、芽来源的愈伤组织块中 ,4 8h后染色检测到了gus基因的瞬间表达 ,2 0d后仍检测到极少量表达 .研究发现 ,轰击前在加有 0 5mol L甘露醇的液体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上处理 6h ,明显增加了gus基因表达的数量 ;选择 110 0psi× 9cm的轰击条件 ,转化效果最好 ;高浓度卡那霉素 (5 0 0~ 80 0mg L)可以作为筛选剂 .结果表明 ,基因枪法是有效的番红花遗传转化方法 ,gus基因可以作为番红花基因工程研究的报告基因 ,CaMV35S启动子能有效驱动外源基因在番红花组织中表达
关键词:
番红花 gus基因 基因枪法 瞬间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东霞 金红 周良炎 S.Muthukrishnan
将“津引薯 8号”马铃薯薄片和含有CaMV35S启动子控制的类甜蛋白 (TLP)基因与紧密连锁的Ubiquitin启动子控制的bar标记基因的农杆菌双元表达载体进行共培养。切下马铃薯薄片表面产生的幼芽 ,用含有除草剂bialaphos的MS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当获得的生根抗性芽生长成株后用TLP蛋白抗体和TLP基因特异引物对成株进行间接ELISA检测和PCR检测。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率为 90 % ,推断以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紧密连锁的外源类甜蛋白基因已经进入马铃薯基因组并得以表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义良 苏晓华 张冰玉 张志毅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旱杨树新品种是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该研究对已整合外源SacB基因的银腺杂种杨株系进行半定量RT-PCR和温室水分胁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7个转基因株系中,外源SacB基因均成功转录mRNA;转基因株系叶片中积累了SacB基因表达产物(果聚糖);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株系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叶片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转基因株系生长量、生物量和叶片含水量与果聚糖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SacB基因的导入提高了转基因杨树对水分胁迫的抗性.
关键词:
SacB基因 银腺杂种杨 转基因 抗旱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永芳 马玉坤 郭余龙 李名扬
采用根癌农杆菌感染半夏无菌叶片、叶柄和愈伤组织,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转化受体、感染时间、菌液浓度、共培养、预培养时间、菌种对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半夏的无菌苗叶柄和愈伤组织,在OD值为0.2的EHA101或EHA105农杆菌液中感染15 min,叶柄暗处共培养3 d,愈伤组织2 d,能够得到较高的GUS基因瞬间表达。
关键词:
半夏 根癌农杆菌 GUS基因 瞬间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世永 丁红梅 孙岩 王蒙 蔡亚飞 刘红林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标记基因构建复制缺陷型慢病毒载体生产病毒,以病毒感染不同来源、不同分化特征的细胞,并进行鸡囊胚注射,观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类型细胞中均可检测到EGFP较高水平的表达,其中在HeLa、293FT细胞中的转染效率约1×108TU.mL-1(TU:转染单位),在C127细胞中为5×107TU.mL-1,在鸡胚胎成纤维细胞(CEF)中约为1×106TU.mL-1,病毒在鸡原生殖细胞(cPGC)中转染效率最低为1×102TU.mL-1。病毒的感染可引起细胞表型的不利改变。用该病毒载体注射鸡囊胚获得了可直接活体观察绿色荧光信号的转基因鸡,转基因效率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亚红 赵燕 彭彦 刘晓柱 张学文
利用生长素响应原件(DR5)构建了DR5::GUS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并在载体构建时,对GUS的5′UTR序列进行2种设计:一种是利用载体GUS基因原有的5′UTR构建成pBI121-DR5::GUS;另一种采用植物增强表达的常用原件烟草花叶病毒(TMV)的5′端序列(Ω′)替换GUS基因原有的5′UTR序列,构建成pBI121-DR5(Ω′)::GUS。将2种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后,采用烟草叶片注射浸染的瞬时表达检测法对2个载体的植物表达效果进行检测,2种载体分别转化烟草叶片2 d后,对浸染的叶盘进行GUS染色分析,pBI121-DR5::GUS的转化叶片有明显的GUS反应,而pBI121-DR...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乐琴 姚泉洪 陈明杰 熊爱生 潘迎捷
设计了一个顺式元件功能检测载体pYF3553,该载体以GUS为报告基因,其上游连接一段由待测香菇(Lentinula edodes)克隆片段与酵母Cyc1基本启动子组成的杂合启动子。将编号为XG108和XG111的香菇克隆序列构建的检测载体命名为pXG108p、XG111。将pXG108转化到香菇原生质体中,结果被测样的GUS瞬时活性比对照增加一倍,表明GUS基因得到了表达,其上游调控元件具有调控功能。对比pXG108和pXG111转化后的表达结果,其GUS瞬时表达活性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与克隆片段在酵母中的表达差异相一致。分析了利用GUS瞬时表达验证未知香菇顺式元件的优缺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颖 崔海信 宋瑜 李瑶 黄金丽
【目的】医学方面的大量研究证实,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作为一种新型阳离子多聚物基因载体可以吸附和浓缩DNA,通过与细胞膜亲和粘附和细胞吞噬作用运载外源基因进入细胞并实现表达。本实验研究旨在探索PEI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获得瞬时表达的可能性。【方法】制备PEI/DNA复合物,利用凝胶阻滞分析PEI与DNA的结合情况,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PEI/DNA复合物的形态。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研究不同N/P比条件下PEI/DNA复合物对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的转化效率,并与PEG转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EI与DNA的质量比为5﹕1~1﹕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春强 赵德超 韩志玲 张文广 张家新
【目的】研究父源印记基因在牛早期胚胎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Gnas、Grb10和Xist这3个父源性印记基因在牛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PA)胚胎各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对于IVF和PA两种来源的牛胚胎,Gnas在胚胎各发育阶段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Grb10在2细胞阶段的PA胚胎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IVF胚胎的,但从4细胞阶段到囊胚阶段,Grb10在两种来源的牛胚胎中表达没有明显差异;从2细胞阶段到8细胞阶段,Xist在两种来源的牛胚胎中表达没...
关键词:
牛 父源性印记基因 早期胚胎 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阳淑金 宋爱萍 何深颖 朱晓晨 孙静 高姣姣 王银杰 陈发棣 蒋甲福
[目的]由于CaMV 35S启动子转化菊花存在外源基因表达量低、基因沉默等问题,本研究对35S启动子、2×35S启动子在菊花中驱动GUS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效菊花转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设计引物,利用PCR从p CAMBIA1301 Vector中克隆了35S启动子、2×35S启动子的序列并插入pORE R2载体中,分别获得了重组载体p ORE R2-35S:GUS和p ORE R2-2×35S:GUS,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遗传转化载体分别导入切花菊品种‘神马’中。[结果]试验共转化2 296个菊花叶盘,经过筛选共得到16个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株系。经PCR验证,目标片段已...
关键词:
菊花 转基因 35S启动子 GUS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彩黎 王贵学 黄俊丽 胡锋 秦峰
水稻LIR1是LIR(light-induced rice)蛋白家族的一员,受光与生物钟的调节,在植物光反应及生物节律性调控方面有重要作用。为了研究水稻LIR1的生理功能,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水稻‘珍汕97B’LIR1基因做了根、叶鞘、叶片及穗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同时构建了启动子的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LIR1∷GUS转化烟草,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US基因在烟草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LIR1基因在水稻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而在叶鞘、穗与根中表达量较低;GUS染色主要集中在叶片组织及茎中,而在植株的根部不显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前军 卢光琇
【目的】研究Borealin在小鼠早期胚胎及睾丸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Borealin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体外合成RNA探针,采用全胚胎原位杂交检测Borealin基因在9.5~10.5日龄小鼠胚胎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Borealin基因在成年小鼠睾丸中的表达,RT-PCR等方法检测Borealin基因在成年小鼠多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orealin在小鼠9.5~10.5日龄胚胎的头部和成年小鼠生精小管基底部细胞的部位有较强的表达,在睾丸、卵巢、肠以及眼睛组织中的表达量较其他组织高。【结论】Borealin在小鼠9.5~10.5日龄胚胎头部及成年小鼠睾丸中均有特异性表达,可能参与了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施农农 何光源 李克秀 Jones H.D. Shewry P.R.
为探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小麦品质改良的可行性,用基因枪法对湖北省3个小麦品种鄂恩1号、鄂麦11号和鄂麦12号分别进行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1Ax1和1Dx5+1Dy10的转导。试验结果表明,经基因枪轰击的幼胚外植体的再生频率和转化频率明显比幼穗高;基因型间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和转化频率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小麦转化的成功率;3个品种的幼胚发育时期与其再生频率均呈显著负相关(r=-0.93或-0.95);在可控环境条件下,花后12~14d的供试植株幼胚的转化频率最高(鄂恩1号、鄂麦11号和鄂麦12号分别为4.5%、2.9%和2%)。研究表明,鄂恩1号、鄂麦11号适龄期的幼胚试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澄溪 刘伟 毕燕会 周志刚
三酰甘油(TAG)合成缺陷型酿酒酵母突变株H1246常用于其他生物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的基因功能鉴定。为了解外源DGAT的基因表达对酵母细胞脂质及生长的影响,实验将缺刻缘绿藻1个I型和3个II型的DGAT分别转化H1246菌株,经筛选获得tDGAT1、tDGAT2A、tDGAT2B及tDGAT2C等4株转目的基因酵母。通过显微观察、分光光度法、重量法、棒状色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酿酒酵母的形态和脂滴、细胞密度、生物量、总脂、总脂肪酸以及TAG含量进行检测。稳定生长期时的显微观察结果显示,这4个外源基因均能使H1246菌株恢复TAG的合成和贮存能力进而在细胞中出现油滴;油脂分析结果表明,tDGAT1菌株的TAG及脂肪酸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野生型Scy62及其他3株转目的基因菌株的水平;生长性能的数据显示,4个外源基因均能使H1246菌株的细胞密度达到Scy62的水平,这可能是由于TAG的合成消耗了游离脂肪酸,以减轻其对细胞产生的伤害而致;但tDGAT1菌株的生长迟滞期明显延长,以致其生长速率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将缺刻缘绿藻不同类型的外源DGAT转化酿酒酵母后,使后者的生长性能及脂质含量产生不同的变化。该结果为利用基因工程改造酵母菌株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目的油脂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