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9)
- 2023(2309)
- 2022(2119)
- 2021(2059)
- 2020(1845)
- 2019(4162)
- 2018(4240)
- 2017(7303)
- 2016(4657)
- 2015(5462)
- 2014(5503)
- 2013(5294)
- 2012(5320)
- 2011(4792)
- 2010(4941)
- 2009(4725)
- 2008(5024)
- 2007(4809)
- 2006(4260)
- 2005(3943)
- 学科
- 济(14852)
- 经济(14829)
- 管理(11739)
- 业(9655)
- 学(8390)
- 企(8306)
- 企业(8306)
- 方法(7923)
- 数学(6386)
- 数学方法(6078)
- 农(3939)
- 财(3833)
- 制(3660)
- 理论(3538)
- 中国(3449)
- 和(2880)
- 体(2583)
- 策(2573)
- 贸(2563)
- 贸易(2558)
- 水产(2552)
- 业经(2517)
- 易(2488)
- 银(2456)
- 银行(2427)
- 教育(2383)
- 行(2281)
- 务(2276)
- 财务(2250)
- 财务管理(2235)
- 机构
- 大学(72349)
- 学院(70044)
- 研究(29378)
- 科学(24121)
- 农(23373)
- 中国(21755)
- 管理(20694)
- 济(19724)
- 农业(19507)
- 经济(18973)
- 所(18342)
- 京(17321)
- 理学(17127)
- 业大(16988)
- 研究所(16946)
- 理学院(16828)
- 管理学(16043)
- 管理学院(15954)
- 中心(13637)
- 江(12465)
- 农业大学(12445)
- 室(12389)
- 省(12235)
- 技术(11489)
- 实验(11473)
- 实验室(11096)
- 业(11061)
- 北京(10737)
- 重点(10484)
- 院(10270)
- 基金
- 项目(46482)
- 科学(34052)
- 基金(32615)
- 家(32087)
- 国家(31852)
- 研究(26173)
- 科学基金(24862)
- 自然(19819)
- 自然科(19410)
- 自然科学(19400)
- 自然科学基金(19010)
- 省(18859)
- 划(17054)
- 基金项目(16175)
- 资助(15150)
- 社会(13046)
- 计划(12631)
- 社会科(12197)
- 社会科学(12191)
- 科技(12005)
- 教育(11990)
- 重点(11225)
- 科研(9851)
- 编号(9778)
- 专项(9760)
- 农(9253)
- 发(9205)
- 成果(9063)
- 部(9005)
- 创(8852)
共检索到112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兴恒 孔庆全 王述民 范传珠 谭富娟 马缘生 弓步学
取材于有特殊经济价值、常异花授粉作物多花菜豆,研究基因库中种子繁殖更新方法。连续3年,选用4个品种,设25~200株5种不同群体,采用人工授粉等5种授粉方法,以自然条件下风、虫自然传粉为对照。从农艺性状调查,染色体观察及同工酶分析方面进行研究。人工授粉后无变异现象,但结实率很低,只有2.1%左右,且成本昂贵;群体内昆虫自然传粉结实好,幼苗和籽粒变异率为1.3%和1.2%;单花序或单花套袋自交基本不结实,只有个别品种能结实(1%~2%);对照生长最好,结实率最高,变异率也最大(幼苗1.7%、籽粒1.9%);全封闭网棚蜜蜂传粉生长正常,变异率低(幼苗0.4%、籽粒0.7%),成本也较低;全封闭网棚...
关键词:
多花菜豆,基因库,种子繁殖,更新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灵芝 王丽娜 马华英 杨春燕
试验研究了大豆种子恒温 (30℃ )抽真空密封贮存不同时间后与其活力相应的生理生化和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 :随种子贮存时间的延长 ,发芽率 (GP)、芽鲜重 (BFW )、出苗率(SEP)、株高、单株粒重、外渗量和脱氢酶活性降低 ,出苗天数和开花天数推迟 ,过氧化物酶谱带减少 ,其测定指标基本上都存在“三降点”(起始下降点、显著下降点和临界下降点 )。综合分析显示 :80 %发芽率可考虑作为大豆种子繁殖更新生活力标准 ,73%~ 86%之间所在的发芽率范围可考虑作为大豆种子繁殖更新阈值 ,73%可考虑作为基因库大豆种子繁殖更新的发芽率下限
关键词:
基因库 大豆 活力 繁殖更新 阈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智德 王铁军 保丽萍 赵银月 张艳宏 杨松明
多花菜豆是云南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分析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量较低、品质差、常规选育难以保持原品种特性、遗传育种基础研究薄弱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世建 刘杰 洪亚辉 李精华
为了加快黄花菜品种更新换代 ,进行了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的研究 .结果表明 ,黄花菜的心叶、花茎、花瓣、花柄都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 ,其诱导率从大到小为花瓣 ,花柄 ,心叶 ,花茎 ;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N6 )+2 ,4 - D(2 .0~ 2 .5 mg/ L) +6 - BA(0 .5 m g/ L) ,p H5 .8~ 6 .0 ;苗的分化以 MS+6 - BA(2 .0 mg/ L) +NAA(0 .1mg/ L)为最适培养基 ;根的分化培养基为 1/ 2 MS+0 .5 mg/ L NAA+0 .5 mg/ L IAA,白糖 2 % ,琼脂 0 .8% .
关键词:
黄花菜 愈伤组织 工厂化 快速繁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学群 滕有德 徐向上
在川西南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中,收集到菜豆种质资源326份并集中在重庆地区进行田间种植鉴定。综合实地考察与田间鉴定结果,对川西南菜豆种质资源的分布,生态类型及主要性状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可供利用的优异种质资源。
关键词:
川西南,菜豆,种质资源,考察,鉴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焕苓 林顺孚 赖钟雄
以黄花青花菜杂种1代无菌试管苗茎段为材料,进行增殖、生根、移栽等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 mg.L-1BA+0.01 mg.L-1NAA,增殖系数为2.95,苗质量等级为1.67;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0.2 mg.L-1IBA,生根率为94.45%,苗质量等级为3.00;长势良好的植株,株高4-5 cm,根数4-5条,根长2-3 cm,移栽至泥炭土∶蛭石∶河沙=1∶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83.33%.
关键词:
黄花青花菜 茎段 离体培养 快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田静 范保杰 程须珍
研究表明,河北可进行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山东、山西和河南部分小豆材料的繁殖入库工作,来自其他省份的材料或生育期过短,或不能正常成熟,河北省不能作为其繁殖地点。
关键词:
小豆 资源 繁殖更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永政 梁燕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菜豆种子产量与栽培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以菜豆种子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解析了各因子对产量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达极显著水平,且拟合较好;各栽培因子对菜豆种子产量的影响为:栽培密度>氮>钾>磷;栽培密度与氮、磷和钾的交互效应在0.1水平显著。最后对回归模型进行了仿真优化,提出了菜豆种子生产优化组合方案:栽培密度19.508~21.313万株/hm2;施氮量292.664~324.128kg/hm2;施磷量93.938~144.023kg/hm2,施钾量437.400~492.300kg/hm2。
关键词:
菜豆 栽培密度 施肥水平 通用旋转设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区焯林 刘志敏 崔志新 曹毅 董华强 聂呈荣
研究了福绿、早青二号和日本旺绿青花菜对桃蚜生长发育、繁殖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作用因子组建了不同品种青花菜上桃蚜试验种群生命表,并分析了青花菜叶片营养成分与桃蚜产仔量、发育历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福绿、日本旺绿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大,其值分别为22.490和22.328,较适合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早青二号上桃蚜种群趋势指数较小,值为4.543,对桃蚜试验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桃蚜产仔量与青花菜叶中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桃蚜发育历期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青花菜 桃蚜 生长发育 繁殖 种群数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建国 高芳銮 蔡伟 金晶 廖富荣 吴祖建
【目的】针对进境大豆种子上症状相似的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建立同时快速检测2种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pmv、s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提取dsrna作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的优化。利用优化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健康大豆种子、Bpmv、smv及2种病毒复合感染的大豆种子进行检测,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健康大豆种子提取的dsrna,将从复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丽云 李绍平 陈翠 徐中志 赵菊 李国庆 康平德 吕丽芬 杨昌红
对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其人工引种驯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千粒重为2.26g,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寿命至少在2年以上,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出苗湿度为50%~60%,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0.5~1.0 cm。金铁锁种子发芽率高,种子繁殖是金铁锁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最佳繁殖方式。
关键词:
金铁锁 种子 繁殖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长 李萌 曹福祥 吴林世 刘志明 邓飘云
珙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经过1~2年的休眠期才能萌发成苗,较长的休眠期限制了珙桐的繁殖能力。本研究以采集刚结出的珙桐种子为材料,利用种胚组织培养培育珙桐幼苗。研究从培养基成分、灭菌方式、激素配比、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珙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条件下,当年产的珙桐种子可以跳过休眠期直接发育成苗。本研究为打破珙桐种子休眠,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珙桐 组织培养 种子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谷瑞升 陈正华 关月兰 刘桂珍
实现包裹后的微芽繁殖体的生根和萌发生长即转株是以微芽为繁殖体制备人工种子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以及微芽发育状态与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微芽转株的关系,研究了包裹基质中直接添加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剂及微芽生根预诱导对包裹后微芽转株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AA较IBA和IAA有较好的诱导微芽生根的效果;选取幼嫩及活跃生长的微芽是获得较高生根率的重要环节;包裹基质中直接添加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剂未能解决包裹后微芽转株的问题;微芽经生根预诱导再附带生根介质包裹对微芽转株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微芽包裹后二周生根率可达813%,三周后转株率可...
关键词:
赤桉,微芽繁殖体,人工种子,转株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雪 王玺 孙娜
以10个大豆品种的新种子和相应人工老化种子为材料,进行半粒种子发芽试验,测量胚根长度,并将胚根长度划分为4个范围,即小于1 cm、1~2 cm、2~3 cm和大于3 cm,再将半粒种子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新种子胚根长度大于3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相关系数最高,二者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胚根长度小于1 cm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负相关。大豆老化种子胚根长度在1~2 cm内的种子百分数与田间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初步认为,半粒种子发芽法作为大豆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大豆种子 半粒种子发芽 种子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