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0)
2023(11362)
2022(9509)
2021(8651)
2020(7246)
2019(16574)
2018(16278)
2017(31719)
2016(16637)
2015(18823)
2014(19045)
2013(18469)
2012(16997)
2011(15424)
2010(16107)
2009(15569)
2008(14079)
2007(12940)
2006(11754)
2005(10633)
作者
(47262)
(39210)
(39173)
(37447)
(24969)
(18568)
(17940)
(15156)
(15082)
(14144)
(13494)
(13168)
(12599)
(12596)
(12239)
(12226)
(11456)
(11446)
(11141)
(10745)
(10050)
(9580)
(9486)
(9228)
(9069)
(8820)
(8643)
(8478)
(7927)
(7692)
学科
(88686)
经济(88524)
管理(45699)
(42424)
(35372)
企业(35372)
方法(33576)
数学(28690)
数学方法(28155)
(27174)
金融(27167)
中国(27003)
(25057)
银行(25039)
(24266)
地方(22451)
(19587)
(18965)
业经(18665)
(17720)
(16188)
理论(15391)
地方经济(13492)
农业(13483)
(12937)
(11859)
(11721)
财务(11662)
财务管理(11644)
中国金融(11375)
机构
学院(236938)
大学(234213)
(107418)
经济(105168)
管理(87858)
研究(81954)
理学(74424)
理学院(73645)
管理学(72095)
管理学院(71674)
中国(69219)
(50873)
(48698)
科学(46128)
(40813)
财经(39582)
中心(39052)
研究所(36525)
(36496)
(35687)
(35339)
经济学(34745)
北京(31059)
经济学院(30943)
业大(30668)
(29450)
(29357)
财经大学(29213)
(29142)
师范(29139)
基金
项目(149960)
科学(118115)
研究(111834)
基金(108269)
(93018)
国家(92249)
科学基金(79529)
社会(73766)
社会科(69137)
社会科学(69115)
(59552)
基金项目(55465)
教育(51797)
(48772)
自然(48750)
自然科(47700)
自然科学(47690)
自然科学基金(46826)
资助(46038)
编号(45415)
成果(37682)
重点(34089)
(33192)
(32784)
课题(32429)
(30940)
国家社会(30403)
创新(28994)
教育部(28735)
(28374)
期刊
(125373)
经济(125373)
研究(76172)
中国(51322)
(40546)
(37500)
金融(37500)
管理(34510)
学报(33146)
(32967)
科学(30903)
大学(26144)
教育(25477)
学学(24932)
技术(22962)
经济研究(21955)
农业(20940)
财经(20893)
业经(18289)
(18049)
问题(15216)
统计(15102)
(13207)
技术经济(13201)
决策(12167)
(11165)
世界(10984)
理论(10915)
商业(10879)
国际(10416)
共检索到376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都会长期正向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原  王珍珍  陈玉菲  
金融指标及金融工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反映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促进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以我国新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形势为背景,打破传统的M21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等传统指标的束缚,通过构建"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指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性的新举措,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薪燕  
本文从社会融资总量视角衡量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于2002~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季度数据,运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这四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加并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将逐步增加。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丽虹  张祥建  徐龙炳  
社会融资规模宏观调控指标自2011年推出以来,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与此同时,社会融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非信贷融资呈高速增长趋势。那么,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又将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考察了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不过,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存在一定的门槛水平。与此同时,不同的社会融资结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对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票据融资对实体经济发展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祥谦  
本文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运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现阶段,融资总量相对于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生产率途径实现,资本积累渠道的作用并不突出。本文从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配置资金效率提高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国有企业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玉琴  张华  
基于上市公司分行业融资规模与增加值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总量和行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较好,但两者趋势未保持一致,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还需细分到行业层次;其次,各行业结构偏离度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相比较于行业增加值,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等行业存在过度资金支持,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偏离度的方向对不同行业制定与之对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以促进资金供给结构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玉琴  张华  
基于上市公司分行业融资规模与增加值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总量和行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较好,但两者趋势未保持一致,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还需细分到行业层次;其次,各行业结构偏离度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相比较于行业增加值,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等行业存在过度资金支持,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偏离度的方向对不同行业制定与之对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以促进资金供给结构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鑫  郭凯  咸笑然  
本文引入"融资耦合"概念,并采用熵值法构建融资耦合度指标。在计算中国省际融资渠道熵权和融资耦合度的基础上,基于2014.Ⅰ—2017.Ⅳ省际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融资耦合、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动态效应。实证研究表明:(1)中国省际融资耦合度并不均衡,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实际融资额与融资结构的匹配度依次下降;(2)融资耦合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融资规模增加也能通过提高融资耦合度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融资耦合有抑制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应针对各自区域融资渠道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改善融资环境,通过提高融资耦合度、优化融资规模及多元化融资渠道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动态调整融资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融资耦合的抑制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静萍  
资金流量表是分析全社会资金流动的重要工具,但是它不能显示"谁向谁融资"的信息,因此难以全面展示部门间的资金流动,从而不利于分析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本文基于"从谁到谁"资金流量表的方法,估计了中国部门间的资金流量。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实体经济对金融部门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且基本保持平稳。进一步地,本文建立了ARDL模型,分析中国的金融部门提供的融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部门向非金融企业部门提供的融资阻碍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表明中国的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的资金配置有规模而缺乏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信贷适度增加,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未来十年是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十分强烈。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金融业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自我国进入宏观经济新常态以来,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小幅增长的同时,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却出现明显下滑态势,两者背离关系逐渐显现。这种微观融资需求高涨与宏观资金面趋紧的背离现象实质上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一点,对不同时期社会融资规模与M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样本期内其他时期,宏观经济新常态时期两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均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突变,保持在高位小幅波动且持续期较长,并且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的正向效应较M2更强。故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注重社会融资规模指标,并采取适度宽松的定向调控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缓解两者之间背离关系的扩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静  杨世伟  
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每年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不断增加,表内业务融资占比下降,表外业务、直接融资占比日益增大,这一趋势显示实体经济泡沫逐渐膨胀,使银行业风险变大。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第一,2013年银行表内业务在过去十年中其占比下降了40.77个百分点,表外业务和直接融资占比分别上升了29.82和6.84个百分点,但表内业务占比依然最高,表外业务的占比要高于直接融资的占比。第二,直接融资的发展,降低了银行表内业务的市场份额,收窄了银行存贷利差,减少银行利息收入。因此银行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拓展业务种类,创新经营模式,以增加对高质量中小企业的贷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实体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杨  
本文以社会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经济金融数据,从总量与结构两个层面,对常德市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在总量、增速与相关性方面紧密联系且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同时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持久,区域经济增长只在短期内带动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张;而金融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应从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及加强融资风险监管等方面着手,全面促进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阳  姜承昊  
文章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金融机构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不同金融机构的实体中介规模(量)与中介质量(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全国样本显示整体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中介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沿海地区显示整体金融机构的中介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而城市商业银行则相反;内陆地区显示整体金融机构的中介质量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实体中介规模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影响。该结果反映中国不同金融机构的中介(量与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问题,可为不同金融机构在制定以金融中介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上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