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5)
- 2023(19104)
- 2022(16227)
- 2021(15067)
- 2020(12808)
- 2019(29164)
- 2018(28935)
- 2017(54892)
- 2016(30057)
- 2015(33638)
- 2014(33317)
- 2013(32642)
- 2012(30148)
- 2011(27122)
- 2010(27510)
- 2009(25308)
- 2008(25127)
- 2007(22512)
- 2006(19500)
- 2005(17260)
- 学科
- 济(123369)
- 经济(123241)
- 管理(88264)
- 业(86895)
- 企(71041)
- 企业(71041)
- 方法(54494)
- 数学(47835)
- 数学方法(47075)
- 中国(35385)
- 农(34195)
- 财(32738)
- 地方(28492)
- 业经(27803)
- 学(25390)
- 制(24556)
- 农业(23275)
- 贸(23037)
- 贸易(23022)
- 易(22316)
- 技术(22258)
- 银(22008)
- 银行(21936)
- 务(21045)
- 行(20972)
- 财务(20966)
- 财务管理(20913)
- 融(20580)
- 金融(20573)
- 企业财务(19841)
- 机构
- 学院(423548)
- 大学(421422)
- 济(169586)
- 经济(166004)
- 管理(162052)
- 研究(144278)
- 理学(139662)
- 理学院(138044)
- 管理学(135226)
- 管理学院(134458)
- 中国(109898)
- 科学(91382)
- 京(89564)
- 农(78626)
- 财(78136)
- 所(74440)
- 研究所(67724)
- 业大(67706)
- 中心(67273)
- 江(64341)
- 农业(62162)
- 财经(61669)
- 北京(56067)
- 经(55959)
- 范(54674)
- 师范(53956)
- 院(51874)
- 州(51578)
- 经济学(51232)
- 技术(47112)
- 基金
- 项目(286329)
- 科学(224535)
- 基金(206837)
- 研究(202035)
- 家(183174)
- 国家(181617)
- 科学基金(155119)
- 社会(127381)
- 社会科(120778)
- 社会科学(120744)
- 省(114432)
- 基金项目(109235)
- 自然(103444)
- 自然科(101165)
- 自然科学(101138)
- 自然科学基金(99299)
- 划(96354)
- 教育(94041)
- 资助(85064)
- 编号(81010)
- 重点(65077)
- 成果(64821)
- 发(64407)
- 部(61942)
- 创(61120)
- 创新(57239)
- 课题(56603)
- 科研(55639)
- 计划(54505)
- 教育部(52569)
- 期刊
- 济(184330)
- 经济(184330)
- 研究(118484)
- 中国(86737)
- 学报(72542)
- 农(71201)
- 科学(65226)
- 财(62203)
- 管理(60731)
- 大学(54214)
- 学学(51431)
- 农业(48263)
- 教育(45176)
- 融(40412)
- 金融(40412)
- 技术(38905)
- 业经(31499)
- 财经(29980)
- 经济研究(29950)
- 业(26612)
- 经(25752)
- 问题(24195)
- 版(21651)
- 统计(21483)
- 技术经济(21377)
- 科技(20781)
- 策(20210)
- 商业(19559)
- 图书(19003)
- 业大(18686)
共检索到628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顾嘉 陈松蹊 董倩 邱宇谋
不同于传统(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moved) SEIR流行病传播动力学模型,本文在近期研究的Varying Coefficient 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Diagnosed-Removed (vSEIdR)模型基础上加上人口迁徙(Migration)模块,设计开发了vSEIdRm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跨区域人口迁徙对疫情传播的影响,并允许流行病传播参数随时间变化。本文首先对人口迁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其与各省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联系。之后,基于vSEIdRm模型估计了疫情初期各省份来自武汉的输入病例数,并定量刻画了离汉交通管控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离汉交通管控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各省份的疫情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彦辉 孙祥栋 徐朝
文章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引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系统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进一步引入财政支出政策以探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财政支出的政策效应。动态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以短期冲击为主,长期效应不显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整体需求萎缩,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收紧,并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失业水平的上涨压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政府增加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同时缓解就业压力并提升产出,但两类工具均存在一定的"负效应",若两种政策搭配使用则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和对社会投资的挤出,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预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强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警醒我们,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遭遇不可预见的风险,因而增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应对能力将成为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课题。近年来兴起的韧性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选择。韧性经济理论源于人们对于生态世界观和非线性认知的加深,目前已经形成分析突发性危机的工程型韧性经济与持续性变化的生态型韧性经济两种研究路径。本文在介绍、分析韧性经济理论的来源与内容的基础上,运用韧性经济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认为我国经济将经历一个短暂反弹、短期下调、长期向好的发展路径。最后提出发展韧性经济不仅可以降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可以更为有效地应对其他类型的危机,而发展我国韧性经济需要采取认知经济发展的非线性、重构经济风险来源、选择长期韧性经济发展路径等方法。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韧性经济 新冠肺炎疫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张丽 刘军弟 霍学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苹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基于987名苹果相产业者的调研数据,从生产、储藏和销售环节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苹果生产环节对农资、劳动力、苗木供给和果园管理影响较大;在储藏环节涉果企业复工难,贮藏苹果出库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贮藏企业、果农面临亏损风险;在苹果销售环节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价格呈低走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世界经济 风险防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伟玲 吴志刚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量互联网公司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展示疫情动态,为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提供重要支持。可见,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疫情的冲击,为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疫情防控也为数字化技术创新突破带来新场景、为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数字消费兴起提供新动能。但我国数字化供需不均衡、不匹配,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有待提速,数字化领域人才欠缺等问题阻碍了数字经济的纵深发展。因此,应从短期、中期、长期采取措施,为抗击疫情提供强大支持,做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建好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防控 数字经济 大数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世宏 刘迎娣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出现的一次随机性事件。根据对国内疫情发展进程的预测,此次疫情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主要集中在全年的第一季度,影响最大的产业是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其次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随着这些行业的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影响程度会进一步降低。但考虑到产业发展的直接冲击、关联性影响和脉冲影响以及国外疫情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此次疫情还将对全年GDP总量与增长速度、总体物价水平和劳动就业造成明显冲击。为了对冲疫情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各级政府必须研究制定"抗疫"后期恢复生产经营的具体激励措施,特别是应在如何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加工制造业恢复产能、防止通货膨胀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及时出台鼓励性政策以预防经济运行产生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和平 杨东群 郭超然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粮食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种业、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蔬菜业、水果业、花卉业等产业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应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抓好春耕春播工作,保障乡村道路运输通畅,在南方地区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和"康养业+富硒+农业",尽快推进饲料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对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经营成本,鼓励发展以村为单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培育农产品销售新业态,建立政府、企业和市场互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晋阳 罗博文 魏立乾 罗剑朝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已从攻坚克难联防联控阶段转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有序推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情况下,如何消解新冠肺炎疫情给"三农"带来的影响,精准施策、多点发力,实现"三农"恢复性增长和经济常态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论文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的特点、国内外疫情态势等,全面剖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发展造成的冲击及影响,从供给侧、需求侧、均衡侧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抑制疫情对"三农"发展冲击的若干建议,为农业生产的全面恢复和持续稳定发展,助力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广庆 汪磊 任海利 李小欢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进一步向传统农业引流注资,相关金融支农措施迅速落地,也要求工作重心在关注普惠型涉农贷款扩大增量、增速的同时完善相关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熵值法与生存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西部某省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贷款数据,筛选出影响普惠型涉农贷款中8个主要的风险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权重排名分析,并与新冠肺炎疫情前做对比。结果表明,是否曾出现逾期、农业保险覆盖率、信用评分、销售渠道是权重排名前四位的主要风险影响因素。建议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应在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持续增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贷款追踪力度、防控关键风险因素等方向加大关注力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盛丹
本文通过构建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对新冠肺炎疫情所产生的可能冲击场景进行模拟,量化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及其应对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各行业部门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程度的冲击情景之下,GDP增速分别为-4.52%、-8.48%、-11.96%,各经济主体和各行业部门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疫情冲击对于居民消费的负向影响尤甚;财政政策能够有效缓解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政策组合实施之后,GDP增速分别为0.09%、-3.80%、-7.20%,并且政策对各经济主体和部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振效果,对居民消费和就业的提振效果较弱。本文建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要协调发力、精准施策,同时要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投资;多举措提振居民消费和全面强化稳就业措施应当作为目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要加大力度扶持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加快发展培育新业态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丰 王伟丽
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新冠大流行时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路径出发,评估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之间的权衡,分析后疫情时期疫情发展的不同规模对我国GDP、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福利以及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长期持续小规模爆发对宏观经济的破坏效应更明显,若疫情长期内持续小规模流行,我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居民福利以及部门产出均受到明显冲击;(2)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短期偶然性爆发并不会对我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以及部门产出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韧性抵消了疫情的短期负向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关利欣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蔓延,中国消费市场短期内受到严重冲击。从需求端看,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消费对象、消费能力在疫情影响下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供给端看,在餐饮、住宿、旅游等传统服务业受到严重冲击的同时,线上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兴起,实现了服务供给的有效补充;同时,供应链局部断裂导致消费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尽管供需两端均受到影响,疫情过后一段时期,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消费升级趋势仍然不会改变,微观消费行为的变化将会导致消费市场出现线上线下进一步深度融合、理性消费重回大众视野、海外消费回流国内等新趋势。这些消费市场的趋势性变化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新要求,不仅需要将疫情期间出现的良好个人行为习惯和新业态新模式创新进行固化和常态化,也需要从长期着眼进一步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完善市场环境,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强消费者教育宣传引导,培育消费市场新增长点,完善多层次城乡消费载体,大力提升商品与服务质量,增强收入保障提升消费倾向,提升智慧治理和服务水平等措施促进消费,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关键词:
疫情 需求 供给 消费趋势 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闻岳春 常雅丽 耿晓旭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事件回顾研究法、纵横向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产出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外贸受限、产业发展遭受较大损失、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短期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激烈等。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在疫情后争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创新:经过全方位信息分析,本文探究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对我国经济、产业、金融等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路径。研究价值:既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稳定经济提供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金融层面的对策建议,也为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 政策 经济 金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柳颍 武佳藤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消费走势,成为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本文利用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报复性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小部分人群中。(2)居民在疫情后选择减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收入减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理性消费倾向。(3)具有赡养老人负担、居住地为农村、学历水平较低、家庭消费占总收入比例较高、未拥有证券类资产与拥有保障类资产等因素对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或理性消费倾向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疫情后短期内刺激消费措施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消费能否恢复甚至向好,则需要依据居民特征,从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等方面入手,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消费 预期 收入 储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