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9)
- 2023(11273)
- 2022(9654)
- 2021(9199)
- 2020(8120)
- 2019(19071)
- 2018(19297)
- 2017(37061)
- 2016(20578)
- 2015(23734)
- 2014(23839)
- 2013(22933)
- 2012(20911)
- 2011(18631)
- 2010(18706)
- 2009(17259)
- 2008(16913)
- 2007(15262)
- 2006(12687)
- 2005(10897)
- 学科
- 济(82112)
- 经济(82033)
- 管理(57223)
- 业(54284)
- 企(44477)
- 企业(44477)
- 方法(44352)
- 数学(40130)
- 数学方法(39459)
- 农(21693)
- 中国(20929)
- 财(20160)
- 业经(16151)
- 地方(16006)
- 学(15383)
- 贸(14536)
- 贸易(14530)
- 农业(14412)
- 理论(14190)
- 易(14090)
- 务(13340)
- 财务(13280)
- 财务管理(13245)
- 制(12948)
- 企业财务(12512)
- 和(12357)
- 技术(11943)
- 环境(11244)
- 银(10420)
- 银行(10396)
- 机构
- 大学(285366)
- 学院(285064)
- 管理(112823)
- 济(111691)
- 经济(109283)
- 理学(98393)
- 理学院(97363)
- 管理学(95147)
- 管理学院(94634)
- 研究(86558)
- 中国(64361)
- 京(59187)
- 科学(54984)
- 财(49683)
- 农(46544)
- 业大(44423)
- 所(42725)
- 江(42431)
- 中心(42423)
- 财经(40473)
- 研究所(39154)
- 范(37592)
- 师范(37199)
- 农业(36825)
- 经(36760)
- 北京(36505)
- 州(34112)
- 经济学(34067)
- 技术(31493)
- 院(31276)
- 基金
- 项目(196539)
- 科学(154489)
- 研究(142419)
- 基金(141224)
- 家(122220)
- 国家(121206)
- 科学基金(105365)
- 社会(87897)
- 社会科(83273)
- 社会科学(83246)
- 省(78915)
- 基金项目(75145)
- 自然(70387)
- 教育(69274)
- 自然科(68824)
- 自然科学(68804)
- 自然科学基金(67540)
- 划(66169)
- 编号(59399)
- 资助(59277)
- 成果(47591)
- 重点(44126)
- 部(43393)
- 创(41389)
- 发(41320)
- 课题(40993)
- 科研(38524)
- 创新(38472)
- 大学(38008)
- 教育部(37445)
- 期刊
- 济(113446)
- 经济(113446)
- 研究(75011)
- 中国(53957)
- 学报(43406)
- 农(40355)
- 财(40106)
- 管理(39562)
- 科学(39468)
- 教育(36024)
- 大学(33610)
- 学学(31006)
- 技术(28571)
- 农业(27596)
- 融(20736)
- 金融(20736)
- 财经(19505)
- 业经(19378)
- 经济研究(18211)
- 经(16729)
- 统计(16333)
- 问题(15455)
- 图书(15452)
- 业(15405)
- 策(14792)
- 技术经济(14723)
- 版(13627)
- 决策(13532)
- 理论(13058)
- 商业(12819)
共检索到400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么晓敏 王海波
本文在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基于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大连市的就业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人才政策等方面为大连市政府合理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吸引高层次人才留连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廉永生 王志浩 符建华
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统计调查数据构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尊重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边际效果也最强;工作条件因素对就业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职工培训对就业质量有促进作用,公共职业培训对就业质量影响不显著;工作稳定性因素对就业质量影响较弱。因此,我国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需匹配培育提升职业文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廉永生 王志浩 符建华
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统计调查数据构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尊重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边际效果也最强;工作条件因素对就业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职工培训对就业质量有促进作用,公共职业培训对就业质量影响不显著;工作稳定性因素对就业质量影响较弱。因此,我国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需匹配培育提升职业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先述
鉴于Cramer法则和ARMA模型优点在于需要指标数据比较单一,便于收集且预测精确度高,故用此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预测。经过检验,发现compound方程拟合度较好,得出有益的结论,并根据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芳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竞争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构建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模型,得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可客观评估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同时为高校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就业竞争能力提供指导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能力 评价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卫铁林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指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中所占权重较大;在二级指标中,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和单位性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AHP模型 就业质量评价 高校毕业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瑜 胡军刚
本文利用从全国范围内抽样得到数据建立了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就大学毕业生个人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毕业院校、学历、专业类型对其就业情况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专业类型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学历、毕业院校则并未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回归 就业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冰 杨挺 左兵
本研究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量化模型为目标,通过合理设定就业影响因子,广泛采集调研数据,甄别和比较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在各项人口学基本指标、客观能力指标和主观心理指标上的差异性,分析得出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特征指标,从而构建出用以甄别就业困难毕业生的量化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预警体系的方案,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爱宏
高校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太原地区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文章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企业用工需求挖掘、人力资源市场的有效配置、学校教育、政策引导等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供需分析 人力资源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秦永 裴育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探讨与中国当前社会各阶层相互流动密切相关的城乡大学毕业生就业差异。我们从学理上论证了社会资本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命题。进一步,与城镇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其毕业前主要社会资本投资集中在农业和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人群,而就业部门主要为城市正规部门,毕业前的社会资本投资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因而原籍为农业户口的学生可利用的社会资本较少,故其就业概率较低。我们利用2009年南京市某高校微观数据,采用Prob it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证实,农村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比城镇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概率低。因此,应当鼓励个人利用社会资本求职,但也要推动企业建立公平的招聘制度以克服社会资...
关键词:
户籍 社会资本 就业 大学毕业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惠娟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文章从分析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背景出发,建立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时间序列模型,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社会经济因素 时间序列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新成
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与流向的不均衡不仅导致了人力资源配置失衡,而且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为研究对象和人口流动的"推拉理论"为研究思想,通过对江西省部分高校毕业班学生875份有效调查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因素。研究表明,个人禀赋形成一种推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企业的软硬环境形成一种"拉力",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人口流动推拉理论"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理性选择就业地域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经忠
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必须通过供求分析。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与整体劳动力市场紧密关联。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逐渐增加,毕业生需求稳步增长,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逐渐改善并基本平衡,未来几年高校就业形势将持续向好。
关键词:
供求关系 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文跃玲
我国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特征,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获得职业指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通会产生困惑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很少获得专业的就业指导,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毕业院校职业指导的意愿较强烈,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务实的职业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浩 李晓华 尤永红
对全国12所民族高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就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期望与现实差距大、弱势毕业生群体求职难度大。民族院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引导,切实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政策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