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05)
2023(19329)
2022(16382)
2021(15272)
2020(12676)
2019(28934)
2018(28515)
2017(55070)
2016(29688)
2015(32932)
2014(32505)
2013(31918)
2012(29028)
2011(25754)
2010(25611)
2009(23460)
2008(23102)
2007(20548)
2006(17641)
2005(15350)
作者
(83420)
(69572)
(69041)
(65734)
(44159)
(33378)
(31317)
(27161)
(26316)
(24727)
(23624)
(23428)
(21881)
(21866)
(21380)
(21235)
(20701)
(20659)
(19974)
(19826)
(17107)
(16956)
(16863)
(15955)
(15530)
(15529)
(15516)
(15375)
(13932)
(13866)
学科
(119132)
经济(118999)
(105928)
管理(98537)
(94895)
企业(94895)
方法(55990)
数学(45530)
数学方法(44870)
(35924)
(35793)
业经(35595)
中国(29852)
(26017)
财务(25941)
财务管理(25901)
农业(25097)
企业财务(24595)
技术(24249)
(23561)
理论(23134)
(22899)
地方(21649)
(21083)
(19758)
贸易(19745)
(19554)
(19183)
(18587)
环境(17626)
机构
学院(416226)
大学(411284)
管理(169283)
(163756)
经济(160367)
理学(146727)
理学院(145205)
管理学(142648)
管理学院(141876)
研究(130079)
中国(99037)
(86026)
科学(81630)
(76369)
(68342)
(63675)
业大(62557)
财经(61534)
(61016)
中心(60107)
研究所(58035)
(56056)
农业(53580)
北京(53302)
(52131)
师范(51607)
(49356)
经济学(48654)
(48101)
财经大学(45743)
基金
项目(286866)
科学(227425)
研究(210378)
基金(208521)
(181061)
国家(179483)
科学基金(156396)
社会(132964)
社会科(126051)
社会科学(126020)
(113808)
基金项目(110295)
自然(102172)
自然科(99880)
自然科学(99856)
自然科学基金(98074)
教育(97108)
(94582)
编号(85788)
资助(85107)
成果(68037)
重点(63566)
(62848)
(62499)
(60748)
课题(58616)
创新(58095)
科研(54791)
国家社会(54612)
教育部(53792)
期刊
(177854)
经济(177854)
研究(116501)
中国(77047)
管理(66293)
学报(63594)
(62952)
(61666)
科学(59639)
大学(49067)
学学(46530)
教育(45881)
农业(43637)
技术(39596)
(33416)
金融(33416)
业经(32100)
财经(29819)
经济研究(27690)
(25634)
(24796)
问题(23083)
技术经济(22026)
科技(20837)
(19744)
现代(19551)
图书(19211)
统计(19112)
财会(19007)
商业(18981)
共检索到59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姗姗  黄群慧  
如何构建组织韧性以帮助新创企业于逆境中逢凶化吉并适应环境的非连续变化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立足多元视角的组织韧性框架,应用fsQCA方法,以161家新创企业为样本,检验资源柔性、政治行为、战略敏捷性与内部关系嵌入四个条件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组态效应,结果发现: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培育的前因构型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分别是内外双修促韧性模式、高瞻远瞩育韧性模式以及众志成城谋韧性模式。据此,新创企业应采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增强对政策制度的感知,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前布局。同时,还需认识到“人和”的重要作用,打造良好的组织内部关系网络,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乾文  曹佳颖  
不确定环境下,组织韧性的培育对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研究多聚焦于微观层面,分析创业者对企业组织能力形成的作用,缺乏宏观层面的整体视角。研究通过系统梳理组织韧性的研究脉络,发现创业生态系统是组织韧性培育不可缺少的系统级要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初步界定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概念,并对创业企业组织内外部冲击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的形成要素,并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探讨了创业企业组织韧性培育路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与建议。研究对厘清组织韧性研究现状以及推动创业企业组织韧性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勇  
有别于以往对新创企业成长前置变量的研究,本研究基于组织能力观点,采用便利抽样方式,以长三角、珠三角和重庆地区的新创企业为抽样调查对象,探讨了组织韧性、战略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组织韧性除了可以促进新创企业成长,还有助于新创企业战略制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战略制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组织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的关系中均起着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新创企业成长理论,而且拓展了组织韧性理论应用于新创企业成长方面的外部效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隽萍  赵彩虹  
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引入风险承担意愿和风险承担水平要素,构建组织韧性、风险承担、成长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探讨在VUCA环境下,组织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路径,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拓展研究。结果显示,组织韧性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的成长绩效;风险承担意愿、风险承担水平分别在组织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意愿和风险承担水平在组织韧性与成长绩效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帮助企业构建组织韧性的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在数智化时代,组织韧性是企业实现“长期主义”的关键动力,如何维持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组织韧性以应对“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对企业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过程管理视角,提出组织韧性4R能力模型,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制度和组织双重视角分析构建组织韧性的组态路径。结论表明,组织韧性的形成和培育受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组织差序氛围在响应期主要产生积极影响,而在恢复期和革新期,其体现出来的负效应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组织情绪能力和文化认知性要素在响应期、恢复期和革新期中至少两个阶段对组织韧性有重要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组织创新的重要前因要素,也是削弱组织差序氛围和规制性要素负效应的有效手段;规制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对组织韧性的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恢复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馨博  高良谋  
在具有易变性、不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特征的环境下,如何突破资源约束和"新生弱性"与"小而弱性"的限制,应对生存和发展挑战,是新创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组织韧性为回答该问题提供了研究视角。而现有研究未能涉及组织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机制等问题。本文针对组织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选择286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组织韧性是新创企业转危为安的重要驱动力量,互联网嵌入能够正向调节情景意识、适应能力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且创业学习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本文不仅揭示了组织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而且为新创企业应对动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维   张萌萌   郭韬  
创新赋能组织韧性是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求,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对其生存发展与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区分我国A股上市新创企业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探讨两种创新类型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以及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显著提高新创企业组织韧性;(2)技术创新能够强化商业模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关系;(3)企业融资约束水平未改变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但当融资约束较高时,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U型影响消失,技术创新负向调节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可从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视角为新创企业培育组织韧性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健  黄群慧  
原始性创新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当前对企业如何获得原始性创新的研究严重不足。为此,以我国环渤海经济带179家高技术企业为样本,从组织遗忘和即兴角度研究原始性创新形成问题,并进一步分析环境动态性在组织遗忘和原始性创新间的作用。结果发现:组织遗忘和组织即兴对原始性创新具有积极效应;组织即兴在组织遗忘和原始性创新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对组织遗忘和原始性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钰华   张延莉   石蓉荣   尹巧一   宋典  
为揭示数字化转型驱动下专精特新“小巨人”组织韧性前因条件的组态效应,本文以1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法进行文本挖掘,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并采用fsQCA分析了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非沉淀冗余资源、沉淀性冗余资源、感知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前因条件对组织韧性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组织韧性提升的本质为多因素的耦合与协同,具有多元化的模式和多条路径。在数字化转型驱动下,专精特新“小巨人”高组织韧性前因组态包括“全面数字化转型—适应能力”双元协同型、“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双元协同型和“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资源—能力”三元协同型。数字化转型在“专精特新”企业高组织韧性前因组态中发挥创造机制、增强机制和重塑机制。“专精特新”企业在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韧性方面呈现一定的聚焦性,且这种聚焦性受企业数字化水平高低影响。本文拓展和丰富了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组织韧性提升机制的理论研究,也为进一步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钰华   张延莉   石蓉荣   尹巧一   宋典  
为揭示数字化转型驱动下专精特新“小巨人”组织韧性前因条件的组态效应,本文以13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法进行文本挖掘,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并采用fsQCA分析了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非沉淀冗余资源、沉淀性冗余资源、感知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前因条件对组织韧性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组织韧性提升的本质为多因素的耦合与协同,具有多元化的模式和多条路径。在数字化转型驱动下,专精特新“小巨人”高组织韧性前因组态包括“全面数字化转型—适应能力”双元协同型、“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创新能力”双元协同型和“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资源—能力”三元协同型。数字化转型在“专精特新”企业高组织韧性前因组态中发挥创造机制、增强机制和重塑机制。“专精特新”企业在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韧性方面呈现一定的聚焦性,且这种聚焦性受企业数字化水平高低影响。本文拓展和丰富了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组织韧性提升机制的理论研究,也为进一步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威   彭皓   白春光   刘馥铭  
本文以全国12个能源企业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一个内外部共同驱动的框架,探究不同前因条件对能源企业转型路径的联动效应。研究表明,转型意愿、网络能力、技术能力、政策支撑、资源环境和市场结构6个条件“多重并发”,共同形成驱动能源企业转型路径的多样化组态。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讨内外部不同因素驱动能源企业转型效用的提升路径,有助于深化理解能源企业转型背后的复杂机制,为能源企业如何提升转型效用提供系统性思维和实践指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桑   鱼宁馨  
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 (fsQCA)考察28个企业的逃税案例,构建“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分析框架,研究企业税收不遵从行为的生成逻辑。研究表明,在经营压力、税负压力、监管局部失灵、自我合理化和惩罚预期五个因素中,尽管存在多重并发关系,但监管局部失灵和自我合理化才是税收不遵从的主因,由此产生了“有机可乘型”和“自我开解型”两类税收不遵从的组态结构。前者表明,只要存在纳税主体感知的监管缺位,即使没有任何经营或税收压力,纳税主体也有可能发生舞弊行为;后者表明,即使没有压力,且有较高的被罚预期,但只要纳税主体存在偏狭认知、错误自负或推诿心态,其也有可能发生税务舞弊行为。因此,在税收征管简政放权和柔性治理背景下,仍需注意放管结合、强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事前和事中的认知干预设计,降低税收不遵从的发生频率,提升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焦豪  魏江  崔瑜  
企业动态能力是维持、提升和创造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前提。本文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创业导向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分析出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与提升路径。在动态能力文献梳理基础上,开发出测量动态能力的4个构面: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与组织柔性能力,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其具备一阶四因素结构。运用实证研究对结构模型进行验证显示,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和动态能力之间扮演了中介效应功能,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创业导向各构面对动态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间接正效应。最后建议企业应在创新与超前行动性氛围下通过组织个体层、群体层与组织层的存量学习和前馈层与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樱子  彭翀  沈体雁  
在风险常态化背景下,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成为防范化解区域危机和推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都市圈发展与风险演进历程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分析了都市圈发展阶段与区域韧性挑战之间的演进逻辑,提出构建韧性网络以保障都市圈安全与稳定、促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区域性和多领域性两个层面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理论体系,并基于设施、产业、空间等多领域视角,分析了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具体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维莉  葛鑫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创新创业生态圈内涵及构建要素的研究,从教育生态系统角度,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的路径,包括制订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协同共建"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双创"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双创"实践载体、搭建"双创"成果转换平台以及完善公共服务系统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