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2)
- 2023(17784)
- 2022(14946)
- 2021(13659)
- 2020(11220)
- 2019(25695)
- 2018(25441)
- 2017(49413)
- 2016(26284)
- 2015(29750)
- 2014(29662)
- 2013(29135)
- 2012(26717)
- 2011(24215)
- 2010(24276)
- 2009(22464)
- 2008(21509)
- 2007(18880)
- 2006(16812)
- 2005(14667)
- 学科
- 济(126035)
- 经济(125914)
- 管理(77734)
- 业(71817)
- 企(58975)
- 企业(58975)
- 方法(53142)
- 数学(46763)
- 数学方法(46140)
- 中国(31377)
- 农(29718)
- 业经(27549)
- 财(27494)
- 地方(25657)
- 学(23709)
- 制(20738)
- 农业(19989)
- 贸(19749)
- 贸易(19737)
- 易(19145)
- 环境(17899)
- 银(17834)
- 银行(17797)
- 理论(17666)
- 和(17480)
- 行(17030)
- 务(16960)
- 融(16914)
- 金融(16911)
- 财务(16885)
- 机构
- 大学(385517)
- 学院(384718)
- 济(163164)
- 经济(159843)
- 管理(153442)
- 理学(133201)
- 理学院(131803)
- 管理学(129531)
- 管理学院(128829)
- 研究(126037)
- 中国(93815)
- 京(80743)
- 科学(75493)
- 财(73861)
- 所(61469)
- 财经(59932)
- 中心(56812)
- 研究所(55877)
- 农(55429)
- 业大(54518)
- 经(54366)
- 江(54257)
- 北京(50960)
- 经济学(50425)
- 范(49609)
- 师范(49196)
- 院(46123)
- 经济学院(45296)
- 财经大学(44574)
- 州(44239)
- 基金
- 项目(260783)
- 科学(205894)
- 研究(193095)
- 基金(189443)
- 家(163524)
- 国家(162195)
- 科学基金(140383)
- 社会(123425)
- 社会科(117115)
- 社会科学(117083)
- 省(101261)
- 基金项目(99977)
- 自然(89347)
- 教育(88648)
- 自然科(87264)
- 自然科学(87244)
- 自然科学基金(85648)
- 划(84646)
- 编号(79520)
- 资助(77861)
- 成果(63614)
- 重点(57750)
- 部(57625)
- 发(56094)
- 创(53894)
- 课题(53801)
- 国家社会(51023)
- 创新(50312)
- 教育部(49980)
- 科研(49415)
- 期刊
- 济(179147)
- 经济(179147)
- 研究(115127)
- 中国(65748)
- 管理(56917)
- 学报(56208)
- 财(54576)
- 科学(52326)
- 农(49747)
- 大学(43563)
- 学学(41123)
- 教育(39437)
- 技术(35474)
- 农业(34663)
- 融(32065)
- 金融(32065)
- 经济研究(29865)
- 财经(29523)
- 业经(28674)
- 经(25279)
- 问题(23511)
- 技术经济(20515)
- 图书(19743)
- 统计(19369)
- 理论(19042)
- 商业(17696)
- 贸(17565)
- 现代(17298)
- 科技(17184)
- 实践(17114)
共检索到556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洁 孙延杰 雷良海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如何实现数字经济的提质增效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构建数字经济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我国2018—2021年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效率,然后采用WSR系统分析方法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层面归纳影响我国数字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fsQCA方法对不同组态与数字经济效率之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省际数字经济效率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各省份之间差距明显;任何单一的物理、事理或人理因素都不会直接引致数字经济高效率,但地方创新能力不足是导致数字经济效率低下的必要条件;数字经济效率的高低是物理、事理和人理各层面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良好的创新能力是提升数字经济效率的核心前提“;经济发展水平+数据资源+政府支持+创新能力”是引致高数字经济效率4条组态路径中最主要的路径,而数据资源匮乏和创新能力不足是3条非高数字经济效率路径的关键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倩 刘晓文
文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探索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源、研发资本投入、数据资源、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对各省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资本投入是导致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4条,主要可分为3种发展模式,资本+资源+创新驱动模式、资本+创新双驱动模式和资本+数据双驱动模式,且数据资源与创新能力存在替代作用;非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有2条,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制约型以及资本+数据资源制约型,且与高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存在非对称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影响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娟 王丽丽 蔡猷花
科技服务业集群城市是创新网络中促进创新流动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嵌入相同网络的城市会产生差异化的创新绩效。创新网络如何影响这些差异,以及创新网络嵌入和内生创新努力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城市创新绩效,需要进一步分析。基于组态视角,以中国23个科技服务业集群城市为案例,运用fsQCA方法,从外因和内因两个维度,探讨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内生创新努力的协同效应及其影响城市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路径。结果表明:(1)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入、内生创新努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单个条件不足以激发高创新绩效,需要多条件联动发挥组合效应;(2)高创新绩效的组态有4个,可归纳为关系-人员驱动型和结构-经费驱动型2条提升路径,有12个案例,多为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3)非高创新绩效的组态有2个,归纳为关系—经费抑制型和关系—结构抑制型2种构型,具有强隶属度的案例多为东北和中西部的城市。研究结论克服已有单层面因果关系研究的缺陷,从“因果不对称”的角度,找到了影响集群城市高创新绩效的等效驱动路径,并讨论了高创新绩效抑制路径,拓宽了QCA方法的应用范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熠 叶言 缪甜甜 刘龙青
[目的]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测算长江经济带38市2006年—2019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探究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其次运用fsQCA分析方法,探究5个前因条件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结果](1)显示自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持续性,技术进步呈现退化趋势,但效率改善明显,技术进步与效率内部出现波动性特征,且增长驱动模式具有地域性特性。(2)长江经济带具有2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H1:财政支持—信息对称—结构合理驱动型,H2:财政支持—交通便捷驱动型,同时明确三条非提升路径,[结论]提出增强财政支农力度,重视农业劳动力外流现象,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东 刘洋 周柯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经济韧性的关键环节。产业链韧性表现为产业链的抵御风险能力与恢复能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应有序推进补链、延链、固链、强链等。数字经济时代,新要素、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为产业链韧性提供了新动力。目前,我国产业链韧性提升还存在着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导致产业链不完整、要素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产业链不稳、基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业链不强等问题。鉴于此,应依托数字经济大力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加快打造新型数字示范平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注重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业链向更完整、更稳定、更强健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早日实现产业链安全可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制度理论,分析多层面的组态效应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机制和复杂因果路径。结论表明,企业领导力和知识产权管理分别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层面为解决数字赋能和制度逻辑差异外部性的负效应提供思路,同时互补性资产是数字赋能开放式创新核心条件,基于资源基础观,提出互补性资产对开放式创新的润滑剂作用。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创新绩效 IT悖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威 彭皓 白春光 刘馥铭
本文以全国12个能源企业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一个内外部共同驱动的框架,探究不同前因条件对能源企业转型路径的联动效应。研究表明,转型意愿、网络能力、技术能力、政策支撑、资源环境和市场结构6个条件“多重并发”,共同形成驱动能源企业转型路径的多样化组态。本文基于组态视角探讨内外部不同因素驱动能源企业转型效用的提升路径,有助于深化理解能源企业转型背后的复杂机制,为能源企业如何提升转型效用提供系统性思维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企业转型 转型效用 组态视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桑 鱼宁馨
运用模糊集定性分析方法 (fsQCA)考察28个企业的逃税案例,构建“压力—机会—自我合理化”分析框架,研究企业税收不遵从行为的生成逻辑。研究表明,在经营压力、税负压力、监管局部失灵、自我合理化和惩罚预期五个因素中,尽管存在多重并发关系,但监管局部失灵和自我合理化才是税收不遵从的主因,由此产生了“有机可乘型”和“自我开解型”两类税收不遵从的组态结构。前者表明,只要存在纳税主体感知的监管缺位,即使没有任何经营或税收压力,纳税主体也有可能发生舞弊行为;后者表明,即使没有压力,且有较高的被罚预期,但只要纳税主体存在偏狭认知、错误自负或推诿心态,其也有可能发生税务舞弊行为。因此,在税收征管简政放权和柔性治理背景下,仍需注意放管结合、强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事前和事中的认知干预设计,降低税收不遵从的发生频率,提升国家的税收征管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亮 胡浩林 李娅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数字化转型是塑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Python软件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采用必要条件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有志企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协同视角对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129家上市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及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外商投资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既不单独构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也不单独构成充分条件;有志企业主导型、有为政府主导型、有志企业—有为政府协同型和有志企业—有效市场协同型4条路径可以促进中小企业高水平数字化转型,同时,导致非高水平数字化转型的组态有4条;各要素在不同路径中发挥不同作用,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禀赋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合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冠宇 熊金武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与提升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NCA、QCA与计量方法,从“信息化”“互联网”与“数字交易”三个维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提升具有长期显著影响;共同富裕水平高组态有三条驱动路径,即“信息化—互联网基础”推动型、“信息化—数字交易基础”驱动型、“互联网—数字交易”引领型。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交易是东部地区发展的核心条件;信息化基础在数字经济起步较晚的地区发挥重要作用。据此,要完善数字经济要素协调配合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数字交易、强化市场引导与专项扶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姗姗 黄群慧
如何构建组织韧性以帮助新创企业于逆境中逢凶化吉并适应环境的非连续变化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立足多元视角的组织韧性框架,应用fsQCA方法,以161家新创企业为样本,检验资源柔性、政治行为、战略敏捷性与内部关系嵌入四个条件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组态效应,结果发现: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培育的前因构型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分别是内外双修促韧性模式、高瞻远瞩育韧性模式以及众志成城谋韧性模式。据此,新创企业应采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增强对政策制度的感知,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前布局。同时,还需认识到“人和”的重要作用,打造良好的组织内部关系网络,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构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指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关怀与效率、信用环境、市场公平性和开放程度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政府引导型和市场驱动型路径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在市场竞争、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上具有较强优势,中部地区则在公共资源供给、信用环境和市场公平表现突出;西部地区则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断提升开放程度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构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指标,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各要素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关怀与效率、信用环境、市场公平性和开放程度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政府引导型和市场驱动型路径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在市场竞争、创新能力和政府效率上具有较强优势,中部地区则在公共资源供给、信用环境和市场公平表现突出;西部地区则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断提升开放程度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关乎农业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为此本文在构建SSBM-网络DEA模型测算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视角,构建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将涉农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路径分解为转化能力、转化保障、转化动力与转化环境四大指标,共10项二级指标,并使用LightGBM机器学习方法探究其路径优化问题,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2009—2017年我国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均值仅为0.421,整体效率损失较大。(2)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主要由转化能力贡献(贡献度为68.93%);转化保障、转化动力与转化环境的贡献度较低(贡献度分别为15.64%、14.73%与0.7%),突出表现在协同创新、融资环境与制度环境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为此,提出了优化我国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妍 尤优
基于地方政府治理视角,以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地方政府治理体系中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不同组合对PPP项目落地率的不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三条路径来提升PPP项目落地率:当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者都具备时,有较大概率实现较高PPP项目落地率;当政府执行政策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欠缺时,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可以促进PPP项目成功落地;当政府执行政策的社会经济环境较差时,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及制度环境可以促进PPP项目成功落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效率提升路径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中国龙头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驱动路径研究——基于fsQCA研究方法
上市银行运营效率测度和高效运营组合路径研究——基于三段DEA和fsQCA法
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基于Super–SBM模型和Global–Malmquist指数
工科本科生数字能力生成路径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制造类专业的fsQCA组态分析
数字经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组态路径研究
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测量与提升路径研究
长江经济带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提升路径研究
TOE框架下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驱动路径——基于我国108个资源型城市的fsQCA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