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3)
- 2023(8685)
- 2022(7450)
- 2021(7065)
- 2020(6153)
- 2019(14060)
- 2018(13823)
- 2017(26305)
- 2016(14130)
- 2015(15821)
- 2014(15421)
- 2013(14918)
- 2012(13428)
- 2011(11830)
- 2010(11390)
- 2009(10076)
- 2008(9459)
- 2007(7875)
- 2006(6400)
- 2005(5399)
- 学科
- 济(53583)
- 经济(53495)
- 管理(39791)
- 业(36938)
- 企(30812)
- 企业(30812)
- 方法(29533)
- 数学(26605)
- 数学方法(26147)
- 财(14995)
- 农(13609)
- 中国(12665)
- 学(12265)
- 业经(10708)
- 制(10585)
- 务(9406)
- 财务(9365)
- 财务管理(9340)
- 贸(9314)
- 贸易(9309)
- 易(9093)
- 农业(8876)
- 企业财务(8866)
- 技术(8394)
- 地方(8378)
- 和(8298)
- 环境(7988)
- 理论(7937)
- 体(7541)
- 银(7404)
- 机构
- 大学(190661)
- 学院(188852)
- 管理(75345)
- 济(75235)
- 经济(73831)
- 理学(66176)
- 理学院(65480)
- 管理学(64075)
- 管理学院(63719)
- 研究(60491)
- 中国(45095)
- 科学(39354)
- 京(39301)
- 财(34676)
- 农(33763)
- 业大(32580)
- 所(29370)
- 中心(29257)
- 财经(28132)
- 研究所(27195)
- 农业(26542)
- 江(26415)
- 经(25844)
- 北京(23934)
- 经济学(23784)
- 院(23018)
- 范(22529)
- 师范(22256)
- 经济学院(21581)
- 财经大学(21257)
- 基金
- 项目(141384)
- 科学(111401)
- 基金(104942)
- 研究(97776)
- 家(93522)
- 国家(92836)
- 科学基金(80058)
- 社会(62576)
- 社会科(59360)
- 社会科学(59346)
- 基金项目(55575)
- 自然(54368)
- 省(54196)
- 自然科(53118)
- 自然科学(53099)
- 自然科学基金(52129)
- 划(46551)
- 教育(45316)
- 资助(43118)
- 编号(37670)
- 重点(32125)
- 部(31259)
- 创(29627)
- 发(29014)
- 成果(28806)
- 科研(28394)
- 创新(27840)
- 计划(27297)
- 国家社会(26823)
- 教育部(26756)
共检索到260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济友 徐程扬 吴鞠
【目的】叶片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窗口,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如何快速、精确地获得气孔密度和开放程度数据仍缺乏成熟的方法与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索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及气孔面积的快速测算方法,为今后植物气孔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白蜡、臭椿和国槐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eCognition图像处理软件,对叶片气孔显微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和分类识别,根据对象的光谱特征、亮度特征和几何特征构建规则并进行气孔分类和提取。【结果】气孔分割的最佳参数及自动提取规则组合为:尺度参数120~125、形状参数0.7、紧凑度参数0.9、亮度值160~220、红光波段>95、形状-密度指数1.5~2.2。【结论】该方法提取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的精度分别达到99.2%、94.5%,结果较理想,适用于植物叶片气孔信息的快速提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
关键词:
辽东栎 气孔密度 δ13C值 时空变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单提波 徐正进
为明确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以具有高(HSD)、中(MSD)和低(LSD)3种不同气孔密度水稻品系为试材,在水稻抽穗期调查3种水稻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水稻材料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第1峰值均出现在9:00~10:00,第2峰值均出现在14:00~15:00,具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引起;Pn日均值大小依次为HSD>MSD>LSD。Pn与环境因子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大气温度(Ta)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正相关,与光合参数中的Gs和Tr均呈显著正相关。3种水稻品系的初始荧光(Fo)...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照斌 宁俊 吕建洲
采用扫描电镜法对经不同浓度S3007(0,8,15,25mg·L-1)处理的3a生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叶片气孔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3007处理后的草地早熟禾叶片气孔密度低于对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气孔密度越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密度比CK减小10%~20%。不同浓度S3007处理的早熟禾叶片气孔开度不同程度减小,25mg·L-1 S3007处理的气孔开度最小,比CK减小20%~35%。分析认为,叶片气孔密度和开度减小,使气孔蒸腾阻力增加,有利于降低叶片水分散失,提高叶片含水量,增强草坪草的抗旱能力。
关键词:
S3307 草地早熟禾 气孔 扫描电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昱 吴波 卢琦 何季 刘明虎 姚斌
为研究荒漠植物气孔性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对植物固碳能力的影响,根据内蒙古磴口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植物生长规律,设计2个增雨时段(生长季前期与后期),每个时段设计2个增雨梯度(50%与100%),对天然白刺灌丛进行增雨实验,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研究叶片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等气孔性状对增雨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增雨处理可以增加气孔长度、宽度与气孔导度,但孔密度减小,且叶片下表皮密度大于上表皮。相同增雨季节,100%处理对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的影响均高于50%处理,2个梯度间差异不显著;气孔大小与气孔导度对生长季前期增雨响应更敏感,气孔密度对不同生长季节增雨响应不明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亮 刘玲 李长爱 王慧 刘海涛 缪国鹏
【目的】研究蔷薇科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及其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对于合理筛选城市绿化树种,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方法】采用TPS-2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了10种蔷薇科绿化树种(5种小乔木、5种灌木)的净光合速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面气孔微形态,利用Pearson法分析了不同植物的日固碳量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结果】1)10种蔷薇科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的分别是紫叶李、日本晚樱、木瓜海棠、棣棠花和火棘,呈“双峰型”的有杏、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月季花和红叶石楠。2)日净固碳能力最强的是木瓜海棠(10.26 g·m~(-2)·d~(-1)),最弱的是西府海棠(4.81 g·m~(-2)·d~(-1))。5种小乔木和5种灌木单位叶面积日净固碳量均值分别为7.67和7.62 g·m~(-2)·d~(-1),日释氧量均值分别为5.64和5.55 g·m~(-2)·d~(-1)。3)10种蔷薇科植物光合固碳能力与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和气孔周长均呈正相关,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宽度和周长呈负相关,而气孔长度和宽度、周长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同一立地环境下,10种蔷薇科植物的固碳释氧特性和气孔特性均存在差异。木瓜海棠、垂丝海棠、日本晚樱、月季、火棘和紫叶李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相对较强,可为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的选育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蔷薇科 光合速率 固碳释氧 气孔微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珍 韩路 徐雅丽 牛建龙 于军
[目的]构建适用于极端干旱荒漠区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响应的数学模型,为准确定量探讨灰胡杨叶片气孔调节和构建干旱荒漠区的水碳循环耦合机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建群种灰胡杨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2012年7—9月、2013年6—9月测定灰胡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灰胡杨叶片气孔导度(G_s)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应用国际上2类构建机制不同的代表性气孔导度模型对其气孔导度变化进行模拟及验证比较。[结果]不同年份生长季各月灰胡杨叶片G_s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大小、出现时间与变幅不同,其中以9月峰值出现时间最早,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云峰 王幼宁 李霞
为方便对植物气孔进行发育和生理学研究,我们报道了一种用普通塑料透明胶带粘贴植物叶片下表皮,再刮去叶肉细胞保留叶片表皮观察气孔的方法,此方法与撕取法、粘取法等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制片效率高、适用面广等特点。在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上应用效果很好,适宜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时期的气孔分布、气孔变化动态和形态学指标的研究。
关键词:
透明胶带 叶片 下表皮 刮叶肉 气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傅志强 黄璜 何保良 谢伟
用改良刮制法观测了13个早稻品种剑叶、20个晚稻品种上三叶的气孔特性,比较了常规稻与杂交稻气孔差异,并对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孔密度变幅大于气孔长度与宽度;早稻杂交稻剑叶气孔密度、长度与宽度大于常规稻;剑叶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但长度、宽度与密度相关性不显著;晚稻杂交稻剑叶气孑L密度大于常规稻,倒二叶、倒三叶均要小于常规稻;而杂交稻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均大于常规稻;杂交稻倒三叶气孔宽度大于常规稻,其他2叶均比常规稻小;上三片功能叶气孔长度与密度、气孔宽度与密度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而气孔长度与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水稻 气孔性状 相关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吉春容 李世清 冯宏昭 李生秀
【目的】气孔是叶片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和水分交换的重要通道,探讨不同株型玉米冠层叶片气孔特性的差异变化,对深入研究气孔特性与光合和蒸腾等重要生理过程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株型分别为平展型、中间型和紧凑型的玉米品种陕单9号、农大108和陕单902 3个夏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冠层叶片气孔密度等特性的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全生育期内,各夏玉米品种叶片气孔特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生育期推进,叶片气孔密度逐渐上升,气孔面积显著下降,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株型玉米品种间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和气孔宽度均以紧凑型品种高于其他株型品种,平均分别为1...
关键词:
夏玉米 株型 冠层 气孔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志富 李晓林 赵明辉 马殿荣 马慧 徐海 徐正进
利用气孔性状差异明显的粳稻和籼稻品种构建的Sasanishiki/Habataki//Sasanishiki///Sasanishiki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根据已有遗传连锁图谱选定236个RFLP分子标记,对水稻齐穗剑叶气孔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4个气孔性状相关的QTL,包括3个控制气孔密度的QTL(qSD2、qSD4和qSD12),分布在第2、4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13.11%,11.76%,22.70%;1个控制气孔宽度的QTL(qSW3),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10.04%。气孔密度和气孔宽度的增效等位基因分别来源于粳稻和籼稻。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存在极显著...
关键词:
水稻 剑叶 气孔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少雄 陈家楠 蔡继业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的振荡模式研究芥蓝叶片上表皮气孔的三维形貌,并对气孔在叶片失水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通过AFM的扫描成像,观察到芥蓝叶片表皮的气孔及其周围的细胞,包括保卫细胞、副卫细胞、其他表皮细胞等的微观结构,还观测到覆盖在副卫细胞的微纤维,测量出这些微纤维的直径约为400nm,间隔约为200nm.
关键词:
芥蓝叶片气孔 原子力显微镜 形态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林
为指导燕麦生产,并了解燕麦在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人工控制光强和CO2浓度,在锡林郭勒盟对燕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叶片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在自然CO2浓度下,燕麦叶片的潜在最大光合速率为18.63μmol/(m2.s);在饱和光强下,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也可以用米氏方程对其进行描述,CO2浓度→∞时,潜在最大光合速率达到110.28μmol/(m2.s);气孔导度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气孔限制值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大,气孔限制值随CO2浓度的增大迅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晶晶 莫伟平 贾文锁 刘国杰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随叶片节位变化的规律及其机理。【方法】利用3005F01植物水势测定仪和SC-1气孔计测量不同干旱程度下葡萄主梢各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结果】浇水良好的条件下,葡萄叶片气孔导度随叶片节位的升高而升高,且两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轻度干旱可导致上部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大幅度下降,而下部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变化不大,叶片水势随着节位上升而提高;和轻度干旱相反,严重干旱时,叶片气孔导度随叶片节位的升高而下降,叶片水势仍然随着叶片节位的升高而上升,两者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浇水良好的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势没有相关性;不同节位叶片对干旱的响应敏感度存在...
关键词:
葡萄 干旱 气孔导度 水势 节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文龙 范意娟 李辰 魏灵芝 姜金铸 李冰冰 贾文锁
为探讨气孔导度对叶片水势的响应及其反馈调节机制,本研究以葡萄为试材,对不同节位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势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浇水良好的条件下,不同节位叶片水势没有差异,但气孔导度却随着叶片节位升高而增大。部分根系在干旱的早期(停止浇水4d内),也就是在叶片水势还没有明显下降时气孔导度即开始大幅度下降,意味着此时气孔导度的变化可能是由系统化学信号操纵的;在干旱的中期(停止浇水7d左右),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势随叶片节位变化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在整根干旱胁迫下,气孔导度随叶片水势的下降而急剧下降,两者呈现显著的指数关系。结果表明:葡萄不同节位叶片对干旱胁迫响应的敏感度不同,且在干旱的...
关键词:
葡萄 气孔导度 叶片水势 叶片节位 干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