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0)
- 2023(16711)
- 2022(14513)
- 2021(13713)
- 2020(11570)
- 2019(26499)
- 2018(26216)
- 2017(50122)
- 2016(27331)
- 2015(31008)
- 2014(30763)
- 2013(29931)
- 2012(27364)
- 2011(24544)
- 2010(24376)
- 2009(22401)
- 2008(22028)
- 2007(19365)
- 2006(16801)
- 2005(14753)
- 学科
- 济(103819)
- 经济(103672)
- 管理(84200)
- 业(76230)
- 企(65643)
- 企业(65643)
- 方法(50005)
- 数学(43137)
- 数学方法(42419)
- 财(29992)
- 农(26885)
- 中国(26227)
- 学(24506)
- 业经(24156)
- 制(23257)
- 务(19428)
- 财务(19339)
- 财务管理(19294)
- 理论(19047)
- 地方(18746)
- 企业财务(18270)
- 贸(18245)
- 贸易(18234)
- 易(17725)
- 农业(17510)
- 技术(17074)
- 和(16869)
- 银(16736)
- 银行(16672)
- 环境(16636)
- 机构
- 大学(387804)
- 学院(384624)
- 管理(151639)
- 济(146125)
- 经济(142749)
- 理学(131538)
- 理学院(130082)
- 管理学(127374)
- 管理学院(126676)
- 研究(125551)
- 中国(93521)
- 京(82380)
- 科学(80540)
- 财(70244)
- 农(63397)
- 所(62811)
- 业大(59652)
- 中心(58101)
- 研究所(57376)
- 江(56574)
- 财经(56027)
- 北京(51416)
- 经(50879)
- 范(50316)
- 农业(49982)
- 师范(49652)
- 院(46454)
- 州(45688)
- 经济学(43788)
- 技术(42045)
- 基金
- 项目(267877)
- 科学(209992)
- 基金(194430)
- 研究(192711)
- 家(170461)
- 国家(169103)
- 科学基金(145410)
- 社会(119819)
- 社会科(113451)
- 社会科学(113423)
- 省(104618)
- 基金项目(102942)
- 自然(96757)
- 自然科(94531)
- 自然科学(94507)
- 自然科学基金(92762)
- 教育(89598)
- 划(88434)
- 资助(80614)
- 编号(78165)
- 成果(63250)
- 重点(60008)
- 部(58776)
- 创(55627)
- 发(55445)
- 课题(53731)
- 创新(51992)
- 科研(51825)
- 大学(50343)
- 教育部(50208)
- 期刊
- 济(157118)
- 经济(157118)
- 研究(108605)
- 中国(73620)
- 学报(65919)
- 科学(58287)
- 管理(56702)
- 农(56476)
- 财(55786)
- 大学(50022)
- 学学(47005)
- 教育(43845)
- 农业(38963)
- 技术(35135)
- 融(30893)
- 金融(30893)
- 财经(27375)
- 业经(25392)
- 经济研究(24261)
- 经(23323)
- 图书(21357)
- 问题(20055)
- 业(19963)
- 版(19447)
- 科技(18856)
- 理论(18795)
- 技术经济(18136)
- 实践(17245)
- 践(17245)
- 业大(17058)
共检索到556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掌晓峰 虞丽娟 毛文武 陈成明 夏俊
随着信息技术和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发展,传统的养殖模式将会逐渐被智能水产养殖所取代。构建了基于Zigbee的中华绒螯蟹养殖中溶氧量的智能控制系统,并着重研究了蟹塘的增氧控制算法,针对溶氧量变化的非线性、大滞后、不确定、大惯性等特点,提出了模糊RbF神经网络改进的PiD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进行模糊RbF神经网络控制器与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对比,同时在某中华绒螯蟹养殖基地进行模糊PiD控制器和模糊RbF神经网络控制器进行应用实验对比,证明了模糊RbF控制器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华绒螯蟹养殖溶氧量的控制要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陆军 董娟 冯子慧
为了保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产品质量安全,设计了基于Web的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通过分析中华绒鳌蟹养殖过程中的危害,结合无公害中华绒螯蟹养殖HACCP质量管理体系,确定了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的5个关键监控点和监控措施;依据EAN/UCC标识系统,设计出可追溯二维码标签,并应用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了客户端标签打印功能;采用B/S模式结构体系,建立了基于Web的中华绒螯蟹养殖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为中华绒螯蟹实现"从源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信息
关键词:
养殖 质量控制 中华绒螯蟹 追溯 二维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辜晓青 江国振 田俊 王怀清 马中元
河蟹养殖受水生态影响大,为了研究水生态因子、气象因子对河蟹生长的影响,建立了河蟹养殖观测试验点,设置了水温、pH、溶解氧等水生态因子观测项目和河蟹脱壳时间、体宽、体重、病害等河蟹生长状况监测项目,对2011年近1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表明:(1)河蟹生长过程非匀速进行的,不同阶段生长速度差异大,在2011年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中旬,观测到2个相对快速的生长期;(2)5月中旬前,公、母蟹生长均较慢,且个体之间、性别间差异很小,5月下旬以后个体之间、性别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大,7月下旬后,公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逐渐增大,而同期母蟹样本的质量均方差则比较稳定,说明母蟹个体之间生长较为均匀;(3...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养殖 生态 气象 试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德山 陆小平 周惠钟 龚叶平 黄芳 王欢 陶卉 陈葵 徐世清
比较了湖泊和池塘养殖环境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组织中乳酸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性腺、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乳酸含量,阳澄湖、太湖养殖蟹显著低于同水系池塘养殖蟹、特级蟹显著低于个体小的等外品蟹、雄蟹低于雌蟹、性腺和肝脏低于肌肉。9—11月份,湖养蟹组织中的乳酸含量较塘养蟹更早、更加快速地降低。肌肉组织中活性氧(ros)含量测定显示,特级蟹稳定地低于等外品雌蟹,雄蟹低于相同养殖环境中同规格雌蟹。结果表明,乳酸和ros含量或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指标对于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和呈味特色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虞丽娟 杨劲松 凌培亮 曹守启 成永旭 王春 夏俊
为确保对中华绒螯蟹蟹种培育全程的质量控制并优质高效地完成上海蟹种输台任务,本研究基于物联网、智慧服务技术,研究并开发了蟹种质量动态追溯系统。针对两岸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多变的运输环节,该系统采用多种计算节点和软件形态采集应用信息,并通过统一的协同服务空间与智能资源库完成数据与信息交换,成功实现了基于两岸的蟹种质量全程监控、动态追溯和智慧服务,在中华绒螯蟹蟹种精细养殖领域起到了示范性作用。该系统已在2013年上海中华绒螯蟹蟹种养殖与输送至台湾苗栗的全程中成功应用,为9批次695箱77万只蟹种提供了质量追溯智慧服务,台湾30家示范养殖户成功实现了蟹种质量溯源,蟹种箱和蟹种网袋可溯源率1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曦沛 宗良纲 孔和云 陈来金 陈双全 徐财福
采用室内模拟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有机和常规养殖底泥中氮、磷的溶出规律。结果显示:有机组氨态氮溶出总量明显高于常规组,覆水前期,底泥厚度是决定氨态氮溶出总量的主要因子,中后期底泥类型成为主要因素。相同厚度底泥中有机组硝态氮的污染负荷明显低于常规组。常规组较有机组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溶出硝态氮和亚硝态氮。5 cm和10 cm底泥厚度下有机组溶出总磷量分别高于常规组60.5%和56.5%,但在前4 d有机组的溶出速率低于常规组,应提早换水以有效控制总磷浓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兴川 张菁 陈孟初 高光明
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生物学与养殖技术的研究徐兴川张菁(湖北省鄂州市水产研究所436000)陈孟初高光明(湖北省黄冈市水产研究所随着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长江蟹)天然苗种的匮乏,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辽蟹)蟹种已开始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养蟹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凡林 李虹 郭楠
文章对云控制系统这一内部控制系统的新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给出云控制的功能定位和系统特点,并从信息粒度、语义信息、供应链的需求及人机协调机制等特点出发描述了云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
云应用 云控制 人机协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伟 马玉舸 刘伟荣
由于阳澄湖天然饵料资源遭到破坏 ,导致养殖成蟹的规格趋向小型化 ,为此 ,对中华绒螯蟹生活环境的天然饵料和人工投喂的饵料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阳澄湖自然环境中的水温、pH值、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期找到影响湖泊围网条件下中华绒螯蟹摄食的外在因素 ,并与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摄食情况进行对比 ,以找到更科学合理的投喂方法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摄食 摄食节律 选择性 幼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祖国掌 李槿年 许建新 杨启超
1999~2004年对安徽省巢湖市6个乡镇的池塘、稻田养殖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生与流行存在着季节性,其发病率年平均依次为47.3%、59.6%、51.9%、46.7%、60.0%、29.9%,逐月比较发病率最大峰值出现在每年的8月份;感染率年平均分别为66.6%、75.8%、57.8%、52.0%、86.0%、39.3%,死亡率年平均依次为38.3%、44.6%、36.3%、29.6%、43.5%、21.6%;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发病率与出现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气温、水温持续偏高呈正相关(r...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郭宏慧 杨方 高沛 余达威 许艳顺 姜启兴 夏文水
本研究分析不同水域中华绒螯蟹(又名大闸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率和滋味差异,以期为挖掘消费者不同偏好性的内在原因提供参考。选取阳澄湖、固城湖、太湖、兴化大闸蟹为研究对象,测定可食率、整体滋味轮廓、滋味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太湖蟹可食率最高,雄蟹中为(33.08±0.31)%,雌蟹中为(37.65±1.09)%;整体滋味轮廓上,阳澄湖、固城湖蟹相似,甜味强度较高,而太湖、兴化蟹相似,鲜味强度更高,但苦涩味强度也较高;在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上,阳澄湖蟹可食部位、雄蟹蟹肉、雌蟹蟹肉、蟹黄中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76.65±1.30)、(899.00±2.88)、(950.34±4.78)和(309.86±0.73) mg/100 g,太湖蟹可食部位、雄蟹蟹肉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98.06±4.07)和(123.76±6.72) mg/100 g,且太湖蟹可食部位、雄蟹蟹肉味精当量值(EUC)也最高(11.62±0.66)和(15.29±2.58) g MSG/100 g);总游离脂肪酸中,湖泊养殖阳澄湖蟹、固城湖蟹、太湖蟹要高于池塘养殖兴化蟹。研究表明,不同养殖水域的大闸蟹可食率和滋味存在一定差异,太湖蟹可食率最高;阳澄湖蟹整体甜味属性最强,而太湖蟹整体上更加鲜美却伴有一定的苦涩味;鲜味特征在阳澄湖和固城湖雌蟹的蟹肉和蟹黄、太湖蟹和兴化蟹雄蟹的蟹肉、蟹膏中强度也较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坚 陈义培 岳武成 陈晓雯 刘庆华 彭智文 王军 王成辉
为了解水中添加营养液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单体养殖的效果,利用自行开发的"个体养殖系统"设施进行了成蟹30 d的单体暂养试验。暂养A组为自来水中添加1‰的葡萄糖和1‰的谷氨酸钠作为营养液,暂养B组为不添加营养液的自来水。结果显示:暂养期间的成活率为71. 43%~73. 21%;与暂养前相比,体重、肥满度和水煮前的背甲颜色色度值均有极显著增加(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凯军 王静安 倪康达 陈海红 陈晓雯 王军 王成辉
为探讨不同水温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蜕壳、生长和摄食率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恒温的河蟹个体养殖系统,分析不同水温(10、15、20、25、30℃)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成活率、蜕壳次数、蜕壳间隔、蜕壳增重率、肥满度和摄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33 d的试验中,各饲养水温的中华绒螯蟹成活率均在89%以上;10℃和15℃水温的实验蟹只蜕壳1次,20℃和25℃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2次,30℃水温组的实验蟹蜕壳3次;五个水温组的平均蜕壳间隔分别为109.39、67.92、46.63、43.69、38.01 d;蜕壳增重率随水温升高呈总体增加的趋势,30℃水温组的蜕壳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水温组;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步增大,且各水温组间差异显著;肥满度随水温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五个水温组的平均日摄食率分别为1.58%、1.97%、3.54%、4.79%和5.25%。腿部肌肉切片观察发现,低水温组(10、15、20℃)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高水温组(25、30℃)。结果表明:随着饲养水温的增加,河蟹的蜕壳速度加快,增重率增加,肥满度下降,摄食率增加,以30℃水温时的河蟹生长最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喻琨 陈政 汪辉 敬美香
为了解决我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存在高种植成本、高难度经营管理的问题,利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农作物生长的实时检测和智能管理方面的应用,从而使得物联网技术参与到农业管理中来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文章分析了B/S (Browser/Server)、Java和JavaScript语言在MyEclipse开发环境中的关键技术,提出采用Tomcat软件来发布信息并完成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用户可以在局域网(LAN)中访问监控中心,当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时,将由监控中心发出的控制指令,通过以太网传输到主控制芯片,然后控制继电器的开关操作,把农田环境参数和农作物生长信息这些收集来的资料放到数据库里保存,让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基础信息库,从而实现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在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双高,引进现代化的技术投入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潘世永 郑萍 高丽萍 任银录
本文提出了基于组态软件MCGS的远程PLC仿真控制系统的方案和技术实现,并以液体混合控制系统为例说明了系统构成的步骤,指出了该仿真控制系统的独特优越性。实际运行证明,该系统成本低,柔性强,是一种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可实现现代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良好途径。本研究可为开发远程虚拟实验进行的拓展和探索提供借鉴。
关键词:
PLC MCGS 仿真现场 远程监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