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9)
- 2023(13370)
- 2022(11073)
- 2021(10270)
- 2020(8909)
- 2019(20349)
- 2018(20188)
- 2017(39811)
- 2016(21077)
- 2015(23670)
- 2014(23133)
- 2013(22752)
- 2012(20549)
- 2011(17922)
- 2010(17973)
- 2009(16651)
- 2008(16439)
- 2007(14341)
- 2006(12204)
- 2005(10765)
- 学科
- 济(97518)
- 经济(97426)
- 业(91899)
- 企(84203)
- 企业(84203)
- 管理(78095)
- 方法(52287)
- 数学(43912)
- 数学方法(43288)
- 财(30636)
- 业经(30164)
- 农(28071)
- 务(23707)
- 财务(23653)
- 财务管理(23619)
- 企业财务(22447)
- 农业(20153)
- 中国(19932)
- 技术(18999)
- 理论(17270)
- 制(16906)
- 划(16100)
- 和(15907)
- 策(15549)
- 贸(15545)
- 贸易(15536)
- 易(15100)
- 地方(14483)
- 经营(13171)
- 体(13130)
- 机构
- 学院(300597)
- 大学(293319)
- 济(129557)
- 管理(129408)
- 经济(127405)
- 理学(112771)
- 理学院(111852)
- 管理学(110015)
- 管理学院(109468)
- 研究(84000)
- 中国(68671)
- 财(60199)
- 京(58614)
- 财经(48872)
- 科学(48070)
- 经(44641)
- 农(44518)
- 江(43854)
- 业大(41773)
- 中心(41125)
- 经济学(39651)
- 所(39353)
- 财经大学(36402)
- 经济学院(36208)
- 商学(36182)
- 商学院(35878)
- 北京(35698)
- 研究所(35259)
- 农业(35009)
- 经济管理(34893)
- 基金
- 项目(203450)
- 科学(164360)
- 基金(152021)
- 研究(149498)
- 家(129765)
- 国家(128665)
- 科学基金(115406)
- 社会(98239)
- 社会科(93535)
- 社会科学(93510)
- 省(80243)
- 基金项目(80165)
- 自然(75263)
- 自然科(73676)
- 自然科学(73664)
- 自然科学基金(72409)
- 教育(70075)
- 划(65598)
- 资助(63254)
- 编号(59779)
- 部(45776)
- 创(45639)
- 成果(45130)
- 重点(44663)
- 发(42691)
- 创新(41885)
- 业(41443)
- 国家社会(41149)
- 教育部(40527)
- 人文(40199)
- 期刊
- 济(134750)
- 经济(134750)
- 研究(80196)
- 管理(52577)
- 财(50938)
- 中国(49806)
- 农(40080)
- 科学(37867)
- 学报(36906)
- 技术(31757)
- 大学(30341)
- 学学(29055)
- 农业(27818)
- 融(26714)
- 金融(26714)
- 财经(24765)
- 业经(24737)
- 教育(24131)
- 经济研究(21719)
- 经(21242)
- 技术经济(18443)
- 统计(17689)
- 问题(17645)
- 业(17516)
- 策(16763)
- 财会(16008)
- 商业(15402)
- 决策(14770)
- 现代(14521)
- 理论(13170)
共检索到423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刚 张亚京 王基凡 迟国泰
债信评级的本质是衡量一笔贷款违约的概率大小,违约概率越大,债信等级越低。由于小型工业企业财务信息不健全等自身特点的限制,国内外金融机构对此缺乏相应研究,导致现有研究中小型工业企业债信评级模型极不完善。而本文通过Wilcoxon检验构建了小型工业企业债信评级模型。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一是通过Wilcoxon检验进行指标筛选建立评级指标体系,保证了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判别企业的违约状态;二是通过游程检验方法检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解决了对债信评级模型的检验问题;三是通过指标对违约状态判别能力越大权重越大的思路确定指标权重,弥补了现有研究中指标赋权过程权重与违约状态甄别能力不匹配的不足。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明道 周颖 迟国泰 孟斌
本文以中国某商业银行1814个小型工业企业贷款客户数据为样本,根据指标对违约状态鉴别精度的影响程度进行第一次筛选,保证遴选出的指标对违约状态鉴别能力都有显著影响;根据准则内相关分析进行第二次筛选,避免遴选出的指标反映信息重复,构建了一套能显著区分小型工业企业违约状态的评级体系。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根据有、无特定指标两种状态下、Fisher判别对违约状态鉴别精度的提高或降低,反映特定指标对违约状态的影响程度,剔除对违约状态的判别精度没有影响或有降低影响的指标,保留可以显著提高违约状态判别精度的指标,完善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淮阳婷 张倩肖
文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2015年度我国31个省份的工业企业产能过剩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展开方差来源分析。结果显示,工业企业资产周转率变量的方差主要来自于产权结构因素的效应,产权结构因素对我国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最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经济效率居中,私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最高。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最弱,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关键词:
去产能 产权结构 经济效率 方差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涌 邹筱
中小企业(SMEs)的信用水平相对不稳定。简单、实用、准确是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通过选取5个衡量构面、18个财务变量作为信用担保机构对客户信用评级的指标,构建一个简单的信用评级模型:财务分析与清偿能力追踪模型(FAST模型),计算FAST个别比率及总分数,就可以确定客户信用等级。通过对某担保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表明,FAST信用评级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得出企业信用评级分数,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实际判断一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江鹏 华良晨 姜雯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成分并建立有序回归模型,对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质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有序回归模型对于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质量验证机制有着良好的效果。最后,提出提高我国信用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廉 陈强
以中国汽车制造业32家上市企业为例,本文将产出为导向的可变规模收益作为回归假设,利用VRS径向DEA模型确定无效企业应当依照"投入-产出"矩阵中对标的效率企业。研究表明:(1)在研究样本中,15家企业能够成为参考标杆的效率企业。(2)在规模效率方面,10家汽车企业规模收益不变(CRS),19家企业规模收益递增(IRS),3家企业处于规模收益递减(DRS);(3)通过分析32家上市企业投入和产出的松弛变量,明确17家无效企业各指标的效率的改进空间。本研究为上市企业效率评级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廉 陈强
以中国汽车制造业32家上市企业为例,本文将产出为导向的可变规模收益作为回归假设,利用VRS径向DEA模型确定无效企业应当依照"投入-产出"矩阵中对标的效率企业。研究表明:(1)在研究样本中,15家企业能够成为参考标杆的效率企业。(2)在规模效率方面,10家汽车企业规模收益不变(CRS),19家企业规模收益递增(IRS),3家企业处于规模收益递减(DRS);(3)通过分析32家上市企业投入和产出的松弛变量,明确17家无效企业各指标的效率的改进空间。本研究为上市企业效率评级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并购提供一个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源源
技术与企业治理结构匹配与否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修正了K itschelt模型,并通过对美、日IT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我国企业应根据技术变迁和市场变化情况,灵活改变企业组织结构。
关键词:
技术 企业治理结构 IT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韬 李文勇 刘清海
文章运用SEM技术,建构了动态能力、核心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复杂多变环境下动态能力如何克服核心能力刚性进而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秀芳 卞小娇 安超
寿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三方面探讨寿险企业的发展规律,构建以Gibrat法则为基础的成长模型,基于2004年~2011年33家寿险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企业规模与成长的关系,通过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在不同规模下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结果发现:小规模企业的成长接近Gibrat法则,大规模企业的成长偏离Gibrat法则;中大规模企业获利率与企业成长显著负相关;企业年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显著;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显著促进大规模企业成长;费用率过高在初期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主导因素;退保率对公司成长的影响显著为负,这种负向影响随着企业规模增大而增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文伟 李湛
随着科技创新创业的蓬勃兴起,并购正在成为科技企业外延式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以高风险、高对价为特征的资产交易,采用何种融资策略无疑是科技企业并购中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本文以沪深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对2011-2014年发生并购行为的92家有效样本公司,重点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针对企业个体层面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实证分析科技企业并购的财务绩效,并针对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分组比较分析。检测结果表明:(1)并购行为总体上能提升科技企业的综合运营绩效,尤其是短期绩效,但可持续性不强,企业运营绩效的变化呈现出先扬后抑的明显特征;(2)对于不同的融资方式,企业运营绩效的具体变化有所不同,先扬后抑的转化时点各异,转化强度亦各异,并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采用股权融资方式的企业表现最好,采用留存收益方式的最差,采用债权融资方式的居中,三类企业综合绩效由升转降的时点依次前移,逆转的程度依次加强;(3)本文的检测结果与西方学者创立的企业融资相关理论并不完全吻合,并未明显看到"股权融资传递出的是企业负面信息"以及"负债行为对企业管理者具有监督和激励作用令其提高组织效率",更没明显看到"企业需外部融资时优先考虑债务融资然后才是权益融资"。本文率先关注了科技企业并购中的融资方式问题,期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索这些现象的背后原因、探索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策略能够带来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企业层面数据,整理出中国524个四位数代码产业的2005—2006年产业层面数据。我们假设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产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并以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为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比重大的行政进入壁垒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成立;国有经济比重小的自由市场产业的创新与市场结构呈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熊彼特假说不成立。本文认为,忽略行政垄断和自由市场的制度因素,把国有经济比重大小不一的样本混合起来进行回归估计,可能是以往国内外实证研究出现结果不显著、不稳健,甚至互相矛盾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志坚 刘长庚
笔者基于2003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内资企业垂直专业化与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发现:内资企业在垂直专业化中的低端锁定地位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外资水平关联和后向关联阻碍了内资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前向关联促进了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的综合效应表现为水平关联且显著地提高了内资企业生产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显著地降低了内资企业生产率。内资小企业、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更易获得员工流动的益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纳 董有德
针对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生存时间较短这一现象,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面板数据,综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生存分析模型,刻画对外直接投资(OFDI)行为对企业在境内生存的影响效应。通过检验发现,OFDI行为总体上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市场退出风险,延长了企业的生存时间,而且投资次数与企业的退出风险呈现"正U型"关系;投资于发达国家和技术研发型OFDI的风险抑制作用更强。影响机制检验表明,OFDI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出口密集度和利润率进而降低企业的退出风险,其中利润率机制滞后且占主导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OFDI对企业退出风险的抑制作用受异质性企业特征和行业调节。文章揭示了投资开放的新作用,即对外直接投资能有效扩延企业生存时间,丰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研究。
关键词:
OFDI 企业生存 异质性 生存分析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阿城 温永林 曾婧婧
本文通过匹配2012—2017年中国城市在线政务服务指数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在线政务服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在线政务服务作为一种新制度安排只对企业申请专利具有外生性激励作用,它为政企“打交道”提供了一种更低成本的方式,验证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在线政务服务影响企业申请专利产出的重要渠道。(2)在“企业-政府-中介市场”的创新生态系统框架下,在线政务服务对中小规模和新兴科技行业的企业,以及对处于高市场竞争环境、高质量政府和中介市场发育程度高的地区企业,正外部性相对更大。(3)在线政务服务对制度性交易费用的“压缩效应”和对企业申请专利产出的“激励效应”存在门槛值。在当前政府数字化转型迈向全面扩展期的背景下,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既要有序稳妥地推进在线政务服务升级,也要注重线下政务服务的用户体验、摒弃技术至上的线性思维。研究结论为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消除企业创新制度性障碍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资源集聚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检验
基于Z模型对中国企业债信用评级的实证研究
电信运营企业满意度测评模型与实证检验
数字金融、媒体关注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门槛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转轨时期企业投资行为目标及影响因素——基于新古典模型的实证检验
政府补贴、制度环境与企业研发投资——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
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流通企业成长——基于链式中介模型的实证检验
中国现代企业并购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多项并购效应的综合得分模型检验分析
政治关联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约束——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
异地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多重差分模型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