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3)
- 2023(10768)
- 2022(9348)
- 2021(8753)
- 2020(7384)
- 2019(17216)
- 2018(17054)
- 2017(33365)
- 2016(17736)
- 2015(20028)
- 2014(19633)
- 2013(18958)
- 2012(17041)
- 2011(15063)
- 2010(14957)
- 2009(13296)
- 2008(12564)
- 2007(10844)
- 2006(9079)
- 2005(7460)
- 学科
- 济(76443)
- 经济(76383)
- 业(51712)
- 管理(51583)
- 企(44457)
- 企业(44457)
- 方法(38166)
- 数学(34019)
- 数学方法(33355)
- 农(19001)
- 业经(17666)
- 中国(17085)
- 财(16141)
- 地方(15943)
- 技术(13144)
- 农业(12665)
- 理论(12616)
- 贸(12265)
- 贸易(12257)
- 易(11897)
- 学(11832)
- 产业(11801)
- 和(11367)
- 制(11278)
- 务(10876)
- 财务(10814)
- 财务管理(10787)
- 划(10664)
- 环境(10552)
- 企业财务(10169)
- 机构
- 学院(243009)
- 大学(238610)
- 管理(101918)
- 济(99819)
- 经济(97930)
- 理学(89676)
- 理学院(88818)
- 管理学(86952)
- 管理学院(86501)
- 研究(73754)
- 中国(53501)
- 京(48637)
- 科学(45055)
- 财(41565)
- 业大(35409)
- 农(34933)
- 中心(34773)
- 所(34676)
- 财经(34621)
- 江(34377)
- 研究所(31967)
- 经(31538)
- 范(30258)
- 师范(29964)
- 经济学(29853)
- 北京(29546)
- 院(27765)
- 州(27351)
- 农业(27307)
- 经济管理(27248)
- 基金
- 项目(174778)
- 科学(139843)
- 研究(127669)
- 基金(127364)
- 家(110399)
- 国家(109543)
- 科学基金(96318)
- 社会(81229)
- 社会科(77338)
- 社会科学(77316)
- 省(70064)
- 基金项目(67343)
- 自然(63404)
- 自然科(62026)
- 自然科学(62016)
- 自然科学基金(60880)
- 教育(60189)
- 划(58381)
- 资助(52615)
- 编号(51876)
- 重点(39576)
- 成果(39201)
- 发(38479)
- 部(38435)
- 创(37803)
- 课题(35601)
- 创新(35171)
- 科研(33628)
- 国家社会(33384)
- 教育部(33362)
- 期刊
- 济(100614)
- 经济(100614)
- 研究(62204)
- 中国(41584)
- 管理(38458)
- 科学(32897)
- 学报(32361)
- 财(31833)
- 农(30375)
- 技术(26322)
- 大学(25948)
- 教育(25316)
- 学学(24624)
- 农业(21424)
- 业经(18479)
- 经济研究(16414)
- 财经(16245)
- 融(15887)
- 金融(15887)
- 统计(14273)
- 经(14065)
- 技术经济(13644)
- 策(13347)
- 问题(13253)
- 业(12367)
- 决策(11961)
- 商业(11891)
- 科技(11784)
- 资源(11169)
- 现代(10897)
共检索到331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大楷 汪若君
合理的战略产业布局对于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组合指数模型Weav-er-Thomas的优化来构建一个区域战略性产业布局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战略产业布局优化指标体系,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实证分析的对象进行战略主导产业的选择,并且分析了各个区域内部产业布局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俊强
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五大产业基准构建指标体系,构建在Weaver-Thomas模型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的扩展评价模型,弥补了基本Weaver-Thomas模型对指标赋值的不足。运用拓展模型,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对河北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蕾 谢奉军 杨程丽 严海宁
低碳城市既要兼顾发展又要实现低碳排放,经济发展面临高碳模式的低碳转型,而工业领域是碳排放的关键领域,正确评价和选择低碳主导产业是城市低碳发展的首要任务。参考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结合低碳城市的内涵要求,构建了以区域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关联效应和低碳经济效果4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区域低碳主导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Weaver-Thomas模型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的低碳主导产业评价和选择进行了实证,明确了南昌低碳发展的五大低碳主导产业为: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关键词:
后工业化 环境修复 投融资机制 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严晓辉 宫昊 王柏村 谢克昌
西安市工业产业绿色发展是陕西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要求下的必然选择。论文建立了绿色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Weaver-Thomas模型,结合统计数据对西安市在绿色发展要求下的工业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SWOT分析法阐述相关产业绿色发展所面临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威胁(T),并从以主导产业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发展环境、发挥智力资源优势推动"西安制造"转型"西安创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服务西安市工业产业绿色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琳彦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实现。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和集聚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省区之间存在着空间异质性,两极格局比较明显,多数省区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行业之间集聚程度差异并不明显。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集聚 空间自相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彦云 杨斯琪
为定位海淀区中关村创新型工业领军企业,本文利用2014年中关村海淀园企业数据,通过改进的Weaver-Thomas指数及因子分析法定位出32家领军企业,克服了数据分布与假设分布不符等问题,提高了筛选效率。研究发现: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8个行业在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表现突出,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领军企业中所占比重超过5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邓国取
突破我国目前畜牧业产业布局的"区域优势布局"理论和实践,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指导思想,以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农区畜牧业综合实力为主要原则,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和我国各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差异性,结合现代畜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提出按"中心区、发展区和辐射区"发展农区畜牧业产业区域布局战略,并讨论了主要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本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温丽琴 卢进勇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山西对外直接投资迎来了机遇。山西需要从经济整体长期发展战略及沿线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出发,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调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旅游资源丰富,为山西煤化工、交通装备制造业、轻纺、旅游业等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山西对外直接投资要注意产业结构合理,产业投资模式创新,在对外投资的同时提升产业附加值,逐步构建全球产业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振华
选择环境敏感性、交通优势度、水土资源丰度、人口聚集程度及附属设施4个方面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要素体系,对山东半岛地区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进行分类评价,利用AHP求取各指标权重,借助GIS软件空间叠加功能,计算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大小,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人口布局适宜性以强区为主,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及烟台东部地区;制造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潍北地区、威海市中部地区、青岛市环胶州湾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新兴产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威海市北部地区、青岛市沿胶州湾地区,烟台市北部地区有零星分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振华
选择环境敏感性、交通优势度、水土资源丰度、人口聚集程度及附属设施4个方面的12个指标构建评价要素体系,对山东半岛地区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进行分类评价,利用AHP求取各指标权重,借助GIS软件空间叠加功能,计算人口和产业布局适宜性大小,并将其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人口布局适宜性以强区为主,主要分布在胶莱盆地及烟台东部地区;制造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潍北地区、威海市中部地区、青岛市环胶州湾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新兴产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威海市北部地区、青岛市沿胶州湾地区,烟台市北部地区有零星分布;物流行业布局适宜性强区主要分布在烟台市北部沿海、环胶州湾地区及潍坊市市域范围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翠
小城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产业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布局直接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强调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在理论探讨基础上,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并通过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聂火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十四大已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界正为此而鼎力鸣锣开道;决策阶层自上而下都将此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制订规则、破除关卡、培育市场、转换职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及其它各种微观经济活动主体都在图谋良策,准备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接受新的洗礼。随着我国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郜晓雯 曹广忠 刘涛
在村镇企业布局形式多样并逐步演变的背景下,有效识别产业分布模式有助于认识评价产业布局特征和分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基于实证分析,构建了一套表征产业空间配置的指标体系,以义乌市13个镇级单元为例,提出4种布局类型,分析了指标组合特征、典型区域、形成机制与演变方向,结果发现到21世纪初,义乌村镇产业布局已呈现出依托各级区域中心、产业园区、交通节点集聚的态势,在各镇级单元内部表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程度与方式。来自中心城区、小城镇以及村庄自身的三重力量的消长是布局类型分异产生与转变的动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安俊 孙久文
文章从产业布局的规划需求出发,将产业布局分为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级,系统归纳各个层级上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与原理模式,搭建产业布局学的体系。国家层级的产业布局是从整个国家的大局出发,统筹考虑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发展阶段和国家战略,形成产业布局的总体框架;区域层级的产业布局是在区域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探讨第一自然、第二自然、第三自然与区域竞争四类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的要素指向、市场指向、枢纽网络与政策指向等模式。新时代区域产业布局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本与信息网络构成的第三自然的作用,积极建设枢纽网络空间;城市层级的产业布局则是以创造有序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为本质任务,研究聚集经济与功能分区、聚集不经济与功能疏解、多维转向与产城融合等规律。最后对产业布局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产业布局 空间层级 产业布局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吉昌 田红娜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哈尔滨 都市圈 产业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