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2)
2023(17048)
2022(14747)
2021(13606)
2020(11448)
2019(26235)
2018(25903)
2017(49963)
2016(27127)
2015(30286)
2014(29964)
2013(29446)
2012(26685)
2011(24065)
2010(23695)
2009(21583)
2008(20693)
2007(17983)
2006(15671)
2005(12936)
作者
(79514)
(66736)
(65778)
(62606)
(41659)
(32093)
(29776)
(26398)
(25234)
(23160)
(22467)
(22347)
(20850)
(20556)
(20352)
(20351)
(20101)
(19639)
(19001)
(18774)
(16728)
(16168)
(15944)
(15278)
(14942)
(14712)
(14611)
(14514)
(13425)
(13412)
学科
(107074)
经济(106957)
(78670)
管理(73477)
(56886)
企业(56886)
方法(50184)
(49317)
数学(44473)
数学方法(43900)
农业(32678)
业经(26918)
中国(26247)
(25655)
(23729)
地方(20850)
(19422)
贸易(19416)
(18961)
(18900)
技术(17376)
环境(16960)
(16108)
理论(16067)
财务(16037)
财务管理(16003)
企业财务(15166)
(15112)
(14746)
银行(14674)
机构
学院(380716)
大学(378384)
管理(151527)
(148998)
经济(145986)
理学(133459)
理学院(132028)
管理学(129468)
管理学院(128818)
研究(124768)
中国(91865)
(85536)
科学(82507)
(78548)
业大(68854)
农业(66696)
(63024)
(62976)
研究所(58295)
中心(58193)
(53777)
财经(52095)
(48542)
北京(48056)
师范(47949)
(47864)
(44819)
经济学(43851)
(43332)
农业大学(43052)
基金
项目(275934)
科学(215696)
基金(200424)
研究(194847)
(177762)
国家(176286)
科学基金(150528)
社会(122623)
社会科(115970)
社会科学(115937)
(109117)
基金项目(107486)
自然(100824)
自然科(98464)
自然科学(98435)
自然科学基金(96671)
(91634)
教育(88583)
资助(81535)
编号(79025)
重点(61687)
成果(61116)
(59823)
(58841)
(57363)
科研(53612)
创新(53609)
课题(53112)
计划(52162)
国家社会(50552)
期刊
(156282)
经济(156282)
研究(100810)
(83795)
学报(69970)
中国(67095)
科学(61264)
农业(57038)
大学(52649)
学学(50318)
管理(49520)
(45639)
教育(35718)
业经(31974)
技术(31437)
(30231)
金融(30231)
(27475)
财经(23868)
经济研究(23412)
问题(21925)
(21118)
(20345)
业大(20268)
科技(20147)
资源(17898)
图书(17816)
技术经济(17673)
理论(17053)
农业大学(16804)
共检索到52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宏瑶  温亚利  
为了实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合理的湿地保护局面的形成,对鄱阳湖湿地周边农户家庭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生态环境的认知、以及基于禁渔期、保护候鸟和封洲禁牧等保护措施的生态补偿意愿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1)鄱阳湖周边农户的家庭收入与湿地紧密相关,湖区农户具有一定的湿地生态环境认知和生态保护意识;(2)193份有效问卷中愿意接受补偿的比例高达88.1%,农户户均生态补偿意愿为339.9元/(a.户),由此估算出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额约为每年5.82亿元;(3)Tobit回归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偿意愿受年龄、生态效益的认知及生态保护态度的显著影响,研究认为提高农户的生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凯  孔凡斌  陈胜东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排序Logi st i c模型,对鄱阳湖湿地农户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具有生态补偿受偿意愿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89.49%,农户户均年受偿意愿值为5531.08元;被调查农户的受教育年数、家庭人口数、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居住位置、是否重视对湿地环境的改善、耕地面积和承包水域面积与农户受偿意愿呈现显著相关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凯  孔凡斌  陈胜东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排序Logi st i C模型,对鄱阳湖湿地农户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具有生态补偿受偿意愿的农户占被调查农户总数的89.49%,农户户均年受偿意愿值为5531.08元;被调查农户的受教育年数、家庭人口数、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居住位置、是否重视对湿地环境的改善、耕地面积和承包水域面积与农户受偿意愿呈现显著相关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志  
公益林建设是一项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政府理应给予农户一定的经济补偿。利用条件价值法和右端截取模型,基于浙江省丽水市987个样本数据,对农户参与公益林建设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97.77%的受访农户愿意接受公益林生态补偿,平均受偿意愿为每年96元/亩,远远高于浙江省现行的补偿标准。受访者性别对受偿意愿影响不显著;年龄、公益林重要性认识、政府政策满意度、生态环境满意度等因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化程度、村(镇)干部及党员、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劳动力人数、林地面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佳豪  童岩冰  王昂扬  
本文以南京江北绿水湾、龙袍、八卦洲三片沿江城市湿地周边农户的107份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随着农民年龄的增加,相关地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增强;二是农户居住地区的发达程度越高,其退出意愿越弱;三是农户对于湿地的认知情况影响其对于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并对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了政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晨  李国平  
本文基于农户生态服务供给的受偿意愿(WTA)福利变化分析,运用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考察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水源区农户的受偿意愿,并采取右端截取(Right censored)模型分析了受偿意愿的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结果表明:生态服务供给引致的人类福利变化会影响农户真实受偿意愿,陕南水源区农户报告的受偿意愿均值为911元/(户·年)。农户年龄、家庭人数和家庭支出等方面的异质性对受偿意愿的影响显著;农户会根据自身迁移倾向报告受偿意愿,计划迁出农村的农户受偿意愿比不愿迁出的农户高51.71%;农户生态服务服务供给的决策背景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对生态保护政策持乐观预期的农户受偿意愿比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艳华  林依标  黄贤金  
本文以福建省16个县1436户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福建省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计量结果表明,影响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显著因素按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征地后用途类型、征地前农地用途、失地面积比例、对今后生活的顾虑、征地前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征地区位、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时,本文还从不同角度对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户,对今后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考虑较少,更注重的是征地用途带来的价值差异,征地用途带来的地价越高,农户的意愿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红根  黄贤金  
以鄱阳湖区为例,通过实验方法,实证分析环境教育对农户湿地生态补偿接受意愿(WTA)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环境教育能有效降低农户湿地生态补偿接受意愿水平。通过控制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变量,并运用IV-Probit解决内生性变量问题后,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环境教育的农户以及湿地功能认知程度越高、先前湿地生态补偿接受水平越高和已婚农户,其WTA减少的可能性越大;湿地保护态度越强、家庭总人数越多、耕地面积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其WTA减少的可能性越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安涛  吴郁玲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再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根据农户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本拥有量较多的农户家庭倾向于较低的耕地保护补偿需求;而拥有较多金融资本的农户家庭倾向于较高的耕地保护补偿需求;货币化补偿相比于其他补偿方式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激励更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户耕地保护补偿的意愿越强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弟  霍学喜  黄玉祥  韩文霆  
水资源日趋匮乏客观上要求我国发展节水农业,而能否在农户层面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超出我国农户的理性支付能力,因而需要合理的补贴予以激励。本文旨在探讨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下有效激励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最低补贴标准。构建不确定状态下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函数和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受偿意愿函数,求解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节水灌溉补贴标准取值区间;以关中灌区大棚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为例,运用希克斯等效变差模型测定满足样本农户受偿意愿的最低补贴标准。研究认为,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补贴标准应不小于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成本支出;政府应健全农户权益保障机制,制定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丘水林  靳乐山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受偿意愿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区人为活动限制补偿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多项Logit模型。研究结果:(1)样本区域农户具有较高的受偿意愿,96.67%的农户愿意接受人为活动限制补偿,75.78%的农户倾向于按受影响程度计算受偿意愿;(2)寻乌县、安远县、郧阳区和房县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人为活动限制补偿标准分别为2 988.02~3 164.53元/(户·年)、2 473.25~2 560.41元/(户·年)、1 884.07~1 917.27元/(户·年)和1 391.41~1 426.34元/(户·年);(3)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收入较低、家庭支出较低、劳动力数量较少、林地面积较大、政策熟知程度较低、政策作用感知较强、政策支持程度较低、政策公平感知较差以及所在地区为寻乌县和安远县的农户选择按受影响程度计算受偿意愿的概率更大。研究结论:加快建立基于农户参与的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按受影响程度计算的补偿标准以及充分重视补偿标准的差别化,是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区人为活动限制政策的重要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康兰媛  朱红根  
基于鄱阳湖区1 009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湿地保护背景下农户参与移民建镇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和参加过农技培训的农户,其移民建镇参与意愿越弱;以种植业或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其参与意愿更低,反而是收入水平相对低的农户参与意愿更高;农户对湿地功能认知越高、对村干部越信任,其参与可能性越大。农户愿意接受生态补偿的标准越高,其参与意愿越弱;居住于自然保护区的农户,其参与意愿更强;距乡镇较远的农户参与意愿弱。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欣  王文玲  
以湖北和湖南等实地调研数据为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回归分析法对农地整理项目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周边地区其他创收机会、非农劳力价格、农户对农地政策认知度、农户对已实施项目的满意度、项目宣传情况、政府是否合理引导农户参与等对农户参与意愿影响显著。因此,应引导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立科学的项目申报与遴选机制,拓宽认知渠道,建立有效的项目信息公开机制,建立健全农户全程参与农地整理的政府引导与激励机制,以提高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的意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庞洁  楚宗岭  靳乐山  
生态补偿是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有效手段,农户作为生态补偿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评估其受偿意愿对制定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实现生态保护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云南省2个县23个村组204份退耕还林调研数据,采用条件价值法(CVM)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农户在不同分位点受偿意愿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退耕还林农户退耕受偿意愿为2353.4元/亩,补偿期限5年,约为现退耕还林补偿标准的1.5倍。农户的资源稟赋特征及主观认知是影响受偿意愿最主要因素,且在不同分位数上影响系数存在差异性。在补偿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性,年龄大的农户更倾向于现金补偿,而年轻农户更倾向于政策补偿和技术培训。因此,在加强生态环境重要性以及政策宣传的同时,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偿标准,促进补偿方式的多元化,根据农户资源稟赋的不同,实现补偿标准的差别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郝春旭  
本研究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佛坪县、太白县、洋县和周至县的288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并评价森林资源功能指标体系,进而判断农户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对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意识较强,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意愿较弱。最后提出,通过社区共管等农户参与模式继续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减少农户对薪柴的依赖性;周边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营,不断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