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4)
2023(12623)
2022(10688)
2021(10053)
2020(8269)
2019(18933)
2018(18610)
2017(35588)
2016(19166)
2015(21316)
2014(21158)
2013(20324)
2012(18510)
2011(16507)
2010(15958)
2009(14190)
2008(13146)
2007(11051)
2006(9398)
2005(7675)
作者
(51722)
(43524)
(43052)
(40878)
(27478)
(20908)
(19666)
(16951)
(16819)
(15249)
(15171)
(14552)
(13966)
(13423)
(13233)
(13023)
(12935)
(12907)
(12507)
(12442)
(10455)
(10451)
(10380)
(10186)
(9750)
(9546)
(9416)
(9345)
(8685)
(8655)
学科
(80112)
经济(80026)
管理(49540)
(43497)
方法(34560)
(33516)
企业(33516)
数学(30452)
数学方法(30029)
地方(24729)
中国(21945)
(21620)
(17033)
业经(15996)
农业(15042)
(14879)
环境(12993)
(12794)
地方经济(12683)
理论(12487)
(11398)
贸易(11392)
(10959)
(10908)
技术(10440)
(10415)
金融(10406)
(10250)
(10021)
财务(9971)
机构
学院(255716)
大学(252328)
管理(99363)
(99269)
经济(97014)
理学(86559)
理学院(85464)
研究(84345)
管理学(83742)
管理学院(83242)
中国(61573)
科学(53985)
(53466)
(43520)
(40896)
中心(40475)
(40292)
(39755)
业大(38329)
研究所(37233)
(37104)
师范(36705)
财经(35527)
(32292)
(32198)
农业(31946)
北京(31919)
(30865)
经济学(30327)
师范大学(29845)
基金
项目(188024)
科学(149363)
研究(137085)
基金(136621)
(119559)
国家(118598)
科学基金(102981)
社会(87911)
社会科(83264)
社会科学(83247)
(75299)
基金项目(74013)
自然(67072)
自然科(65481)
自然科学(65463)
自然科学基金(64231)
(62948)
教育(62762)
编号(55327)
资助(54400)
成果(42468)
重点(42423)
(42209)
(40429)
(39202)
课题(38428)
创新(36711)
国家社会(36676)
科研(35957)
教育部(34616)
期刊
(104218)
经济(104218)
研究(68035)
中国(46126)
学报(39099)
科学(37385)
(36121)
管理(33677)
(32949)
大学(29876)
学学(28264)
教育(26832)
农业(24788)
技术(23524)
业经(18541)
(18439)
金融(18439)
财经(16132)
问题(15855)
经济研究(15664)
资源(14717)
(13926)
(12713)
(12702)
(12284)
科技(11771)
图书(11669)
统计(11344)
技术经济(10837)
商业(10809)
共检索到359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莹  俞路  韩贵峰  
在区域范围的城市旅游体系中,引入"中心地的中心性"概念,可以在这种旅游性的空间网络中考察城市地位的相对重要性,划分出城市的等级层次,判断出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更可以进一步得到区域空间的城市旅游构成关系。Voronoi图在地理学中是一种利用中心地的中心性广泛用于空间分割、空间邻域查找的空间剖分方法。引入这种方法,以苏浙沪地区为例,在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利用Voronoi图的空间分割原理,找出不仅具有规模性,而且具有空间组织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周华东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心城市及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对各城市的贡献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地反映各中心城市的贡献,并对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斅源  陈剑峰  
湖州中心城市是浙江南太湖区域的核心区块。由于湖州中心城市旅游开发水平低,影响了湖州在环太湖地区及长三角区域中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湖州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等背景条件,指出了完善丰富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和优化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并分别提出了南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和西南近郊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具体旅游开发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家刚  李天元  
本文从分析优秀旅游城市的区域差异出发,着重比较了优秀旅游城市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的各项差异性指标。本着缩小区域差异、平衡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本文提出旨在建设着眼全国的、各地区各旅游城市之间彼此相互协调又统一有序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原则思路,为推进制定更加有效的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奠定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晓东  李莺飞  马利邦  
在对Converse断裂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城镇中心性强度,对天水市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进行了划分;通过运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了城镇影响范围和城镇经济区。研究表明:1)天水市城镇体系等级分化非常明显,可按中心性值的大小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城镇主要为天水各县区政府所在地;2)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城镇经济区打破了行政区划界线,更符合区域"城镇-腹地"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实际;3)城镇影响空间既受城镇综合实力和区位交通条件的影响,也与地形、资源分布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蕾  
利用城市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借此透视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代表的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的宏观结构;分析得到的有别于一般城市体系的、针对旅游职能的特殊类型城市体系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旅游城市的宏观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军  叶舜赞  董锁成  李岱  
运用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基础设施报告(200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甘肃省旅游局2004年对国内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2004),以及对甘肃省主要城市基础设施、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28项指标进行的主成分—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结果,得出主要城市的体系与功能评价,初步探讨甘肃省旅游城市体系,根据结果初步得出,甘肃省旅游城市体系分为,国际旅游城市———敦煌,省内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兰州,省内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以及省内三级旅游中心城市和地方旅游中心城镇,并为各个城市的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旅游标识体系,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等进行了概念性规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文伟  
城市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从广义上说,一切城市都是相应地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但另一方面,城市又是分级的,它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由于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不同,城市在国家和地区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那些据有最有利的位置,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发挥影响和作用,并领导着基层城镇的城市,无疑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常把这一类城市,特称“中心城市”。根据我国当前城镇发展的特点和水准,一般省内地区一级以上的区域发展中心,都起着“中心城市”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爱平  刘艳华  钟林生  徐勇  周凤杰  
区域旅游供给场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场类型,场叠加、场结构与场核的作用效应是区域旅游供给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对区域旅游供给场相关概念进行定义与空间解析的基础上,以游客密度作为旅游场强变量,运用GIS技术对由沪苏浙皖这一区域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场的场域分异更为显著,但游客密度的集中程度在下降;(2)区域旅游场内存在较明显的"三阶梯"等级结构特征,且在考察末期,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场域范围不断扩大,尤以第二阶梯的扩大最为明显;(3)由场核向外围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场强呈现出显著的衰减特征,各次级场域的场核间也存在明显的场强波动地带;(4)区域旅游场极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钊  杨山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蔓延严重。多中心城市区域(PUR,Polycentric Urban Region)由于城市间相互影响、资源共享、共同竞争,城市蔓延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时空变化。文章以苏锡常地区为案例,利用1991—2013年间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蔓延特征指标、空间关联模型,对苏锡常地区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蔓延热点分析,揭示PUR城市蔓延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PUR城市蔓延空间自相关性较强,次热区与热点区同步演化;冷热点切换频繁,热点区空间结构复杂,蔓延方式多样。具体表现为"圈层扩展"—"分散蔓延"—"多点连片"的格局转变过程,从1995年以前的向城市四周均衡扩展,转向1995—2008年期间蛙跃区与轴状扩展区双重作用下的分散—碎化蔓延,再到2008年以后蔓延热点向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之间填充连片。PUR城市冷热点格局变化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扩展的过程,可为控制城市蔓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丽华  
城市经济势能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辐射范围的远近,也决定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经过选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势能量级与沪苏浙城市群存在着明显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应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契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扩大其经济势能量级,积极培育周边地区的发展新动能,增强附近区域吸引力,构建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丽华  
城市经济势能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辐射范围的远近,也决定着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高低。经过选取指标进行对比发现,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经济势能量级与沪苏浙城市群存在着明显差距。京津冀城市群应以雄安新区的设立为契机,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扩大其经济势能量级,积极培育周边地区的发展新动能,增强附近区域吸引力,构建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班茂盛,祁巍锋  
文章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利用"四普"和"五普"数据对浙江省城市体系规模的分形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利用建立的分形方程对浙江省未来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进行预测,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丽芹  张丹  
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同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虽地缘相近,文脉相系,但由于市场、经济、历史等方面原因,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苏浙皖沪三省一市旅游一体化发展将强化旅游业对该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文章尝试从差异和原因出发,借助于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提出实现三省一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建设  朱翔  徐美  
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文章首次尝试运用分形理论分析区域旅游中心地的规模和空间结构,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可行的;分形理论和方法是优化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