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1)
- 2023(12052)
- 2022(10534)
- 2021(9875)
- 2020(8272)
- 2019(19439)
- 2018(19204)
- 2017(37403)
- 2016(20129)
- 2015(22599)
- 2014(22199)
- 2013(21629)
- 2012(19659)
- 2011(17381)
- 2010(16956)
- 2009(15321)
- 2008(14463)
- 2007(11950)
- 2006(10271)
- 2005(8590)
- 学科
- 济(84690)
- 经济(84602)
- 管理(55812)
- 业(51976)
- 企(42767)
- 企业(42767)
- 方法(41202)
- 数学(37281)
- 数学方法(36592)
- 农(21725)
- 中国(21206)
- 地方(18918)
- 财(18900)
- 业经(17163)
- 学(16160)
- 农业(14535)
- 理论(13564)
- 环境(13190)
- 技术(12509)
- 制(12435)
- 贸(12187)
- 贸易(12178)
- 务(12068)
- 财务(12010)
- 财务管理(11979)
- 和(11902)
- 易(11748)
- 企业财务(11248)
- 划(10969)
- 土地(10373)
- 机构
- 学院(270183)
- 大学(269076)
- 管理(109947)
- 济(108288)
- 经济(105929)
- 理学(96077)
- 理学院(95023)
- 管理学(93002)
- 管理学院(92503)
- 研究(85921)
- 中国(63808)
- 京(56571)
- 科学(54041)
- 财(46546)
- 农(42699)
- 业大(41601)
- 中心(41449)
- 所(40985)
- 江(39573)
- 财经(38442)
- 研究所(37732)
- 范(35424)
- 经(35165)
- 师范(35068)
- 北京(34219)
- 农业(33507)
- 经济学(33023)
- 院(32454)
- 州(31306)
- 经济学院(29941)
- 基金
- 项目(196597)
- 科学(156359)
- 基金(143769)
- 研究(141897)
- 家(125508)
- 国家(124520)
- 科学基金(108713)
- 社会(90679)
- 社会科(86043)
- 社会科学(86015)
- 省(77956)
- 基金项目(76845)
- 自然(72010)
- 自然科(70398)
- 自然科学(70385)
- 自然科学基金(69046)
- 教育(66270)
- 划(65675)
- 资助(58643)
- 编号(57056)
- 重点(44412)
- 成果(43476)
- 部(43173)
- 发(42377)
- 创(41522)
- 课题(39144)
- 创新(38823)
- 科研(37927)
- 国家社会(37620)
- 教育部(37209)
- 期刊
- 济(109427)
- 经济(109427)
- 研究(72156)
- 中国(51444)
- 学报(39073)
- 管理(38984)
- 科学(38855)
- 农(36982)
- 财(36372)
- 大学(30368)
- 学学(28580)
- 教育(27727)
- 技术(27672)
- 农业(25462)
- 业经(18836)
- 融(18194)
- 金融(18194)
- 财经(17934)
- 经济研究(17136)
- 问题(16182)
- 经(15506)
- 统计(15350)
- 资源(15037)
- 业(14504)
- 策(14114)
- 技术经济(14043)
- 科技(12646)
- 决策(12608)
- 图书(12355)
- 版(12276)
共检索到378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施建刚 徐天珩
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动态效率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选取1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为研究样本,基于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201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情况进行分解动态评价,并定量分析其投入产出要素改善潜力。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在5年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均值为0.600,仅2个工业园区在5年中均DEA有效,且地域差异明显,从效率分解变化来看,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2)从动态时间序列看,5年间工业园区Malmqu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施建刚 徐天珩
针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动态效率研究不足的问题,本文选取1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为研究样本,基于单位土地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利用VRS-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2010-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情况进行分解动态评价,并定量分析其投入产出要素改善潜力。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园区在5年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均值为0.600,仅2个工业园区在5年中均DEA有效,且地域差异明显,从效率分解变化来看,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2)从动态时间序列看,5年间工业园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效率变化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变化贡献其次,而技术进步变化拖累,说明技术改进的薄弱是影响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核心因素;(3)通过对5年间土地利用DEA无效工业园区的要素投入产出改善途径与潜力分析,发现以税收收入与工业产值不足为核心的有效产出不足为各工业园区DEA无效的主要原因,长三角城市群各工业园区应在保持投入规模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升工业技术效率,同时完善转型升级期间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与税收制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叶磊 张伟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径向角度选择所带来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比传统模型更具有清晰的刻画功能。在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偏低,平均效率呈"凹"字形波动趋势,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奉军 黄新建
江西的工业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江西工业园区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判断江西工业园区的发展态势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伦 郝前进
研究目的:通过土地相对绩效更合理地衡量工业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利用索洛残差法将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绩效中受地理和政策差异影响的部分剔除,得到更具可比性的相对绩效产出指标。研究结果:相对绩效排名和绝对绩效排名具有较大的差异,区位好的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通常被高估,而区位差的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被低估。研究结论:相对绩效能更好地反映工业园区对土地生产潜力的实现情况,以达到土地绩效评估的真正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世杰
工业园区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工业园区土地资源利用应当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走土地资源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文章通过分析重庆部分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的情况,提出目前重庆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符合循环经济理论的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工业园区 土地利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曾辉祥 王一羽 王冬琳 甄婧茹
探索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工业园区"物质流-价值流"一体化分析范式,成为加快推进绿色企业与绿色园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鉴于此,为了将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分析方法延伸至生态工业园区层面,在深入剖析分室模型与园区资源价值流分析耦合机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基于分室模型的园区二维评价模型;进一步的,以NX工业园区的固体废弃物再制造产业链为例,围绕物质交换与价值流转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将分室模型引入循环经济资源价值流分析体系,既有助于优化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实施效果评价决策方法,也对园区循环经济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林葳
文章运用蚁群算法对与生态工业园区环境效益相关的分类指数公式和综合指数公式进行优化,并构建了环境效益评价模型。以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借助MATLAB7.0软件分别从系统结构类、资源利用类、环境效果类以及经济效果类四个方面对其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确定了生态建设前后工业园区环境效益等级。
关键词:
蚁群算法 生态工业园区 环境效益 评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苗建军 徐愫
依据影响机制理论提出假说,以长三角城市群30个地级市2003-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评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使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从空间视角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的土地利用提升效应。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存在内部差异,主要与各城市两部门各自的集聚程度有关;样本研究期内,只有上海、舟山、淮南和滁州的土地利用效率始终处于前沿面,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土地利用效率偏低;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协同集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协同集聚 土地利用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霜 周凤娇 张金龙
生态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突破资源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借鉴"势"的定义,本文主要从主客观因素和合作主体之间能力结构匹配性及耦合性两个不同的角度,构建了完整的工业企业合作的企业生态势模型,得出生态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最优选择战略,并结合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企业生态势 企业合作 生态工业园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广明 罗松
本文建立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为例,定量分析了2001-2010年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驱动因子和效应。结果表明,土地因子对生态工业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效应为正,相对较小且稳定,而效应随园区经济发展逐渐减弱则说明土地开发不再是造成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因子的效应为正且逐年增大,是园区资源环境压力的主要动因,表明典型园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技术因子的效应为负,相对较大且稳定,但随着园区经济因子正效应的逐渐增大,技术因子负效应开始抵消不了经济因子的正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晨曦 何深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化转型的背景下,上海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中心城区的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是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地产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经历两次改造的红坊为例,从微观视角来分析参与主体在土地更新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并结合城市政体理论,深入探讨推动地块改造背后权力和资本的互动机制,旨在对国内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研究以及城市政体理论在中国语境下的应用研究进行补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松毅 吴林海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第一、第二代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分析了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区第三代演化发展的必然性,并就如何发展演化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 宏观调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叙言 沈江
以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发展水平为研究内容,基于生态工业园区生产活动过程中物质投入、利用和输出的系统视角,建立了包含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3个评价要素、14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13个省级及以上生态工业园区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方法对各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13个生态工业园区根据其生态绩效可分为三类,且排序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可行性与合理性,且主成分分析法与集对分析法适合用于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绩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洪波 姜晓峰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改造或调控现有的线性物质流模式,提高资源和能源的效率,形成资源和能源效率较高的物质循环模式。因此,在规划设计循环经济园区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文章基于董家河工业园区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了园区的物质流分析账户,并设计了适用于园区循环化改造的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分析结果表明,董家河多元复合循环经济模式可显著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园区产业关联度可由35%提高到88%,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物质流分析 工业园改造 董家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化及其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经济转型视角下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机制
基于DEA-Malmquist和Tobit模型的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绩效研究
基于四阶段DEA-Malmquist指数的长三角港口群动态效率评价
“三生空间”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时空分异及驱动力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融合对低碳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生态效率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现代农业发展效率评价——考虑社会和工程功能的PCA-DEA模型的研究
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