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7)
- 2023(15697)
- 2022(13498)
- 2021(12522)
- 2020(10398)
- 2019(23880)
- 2018(23604)
- 2017(45315)
- 2016(24132)
- 2015(27132)
- 2014(27030)
- 2013(26347)
- 2012(24096)
- 2011(21550)
- 2010(21323)
- 2009(19391)
- 2008(18406)
- 2007(16059)
- 2006(13869)
- 2005(11342)
- 学科
- 济(99100)
- 经济(98999)
- 业(70456)
- 管理(70185)
- 企(55999)
- 企业(55999)
- 方法(47441)
- 数学(41824)
- 数学方法(41228)
- 农(35760)
- 中国(24767)
- 财(24063)
- 业经(24006)
- 农业(23946)
- 学(20235)
- 地方(19825)
- 技术(19286)
- 制(16493)
- 贸(16149)
- 贸易(16142)
- 理论(16039)
- 易(15682)
- 环境(15223)
- 务(14889)
- 财务(14812)
- 财务管理(14775)
- 和(14687)
- 企业财务(14014)
- 划(13463)
- 银(13079)
- 机构
- 学院(340378)
- 大学(338921)
- 管理(139550)
- 济(133873)
- 经济(130914)
- 理学(122394)
- 理学院(121114)
- 管理学(118853)
- 管理学院(118235)
- 研究(108580)
- 中国(78501)
- 京(70561)
- 科学(68176)
- 财(57749)
- 农(56828)
- 业大(52870)
- 所(52286)
- 中心(50680)
- 研究所(48085)
- 江(47836)
- 财经(47481)
- 范(45661)
- 师范(45265)
- 北京(43606)
- 经(43402)
- 农业(43314)
- 院(39864)
- 经济学(39628)
- 州(38986)
- 师范大学(36602)
- 基金
- 项目(244399)
- 科学(192989)
- 研究(179687)
- 基金(177275)
- 家(153642)
- 国家(152337)
- 科学基金(132234)
- 社会(113791)
- 社会科(107642)
- 社会科学(107613)
- 省(96514)
- 基金项目(94846)
- 自然(85894)
- 自然科(83910)
- 自然科学(83891)
- 教育(82977)
- 自然科学基金(82323)
- 划(80220)
- 编号(74007)
- 资助(72246)
- 成果(57901)
- 重点(54203)
- 部(53730)
- 发(51933)
- 创(50985)
- 课题(50138)
- 创新(47509)
- 国家社会(46606)
- 科研(46599)
- 教育部(46307)
- 期刊
- 济(142496)
- 经济(142496)
- 研究(94073)
- 中国(60452)
- 农(55326)
- 学报(52901)
- 科学(49993)
- 管理(48133)
- 财(42639)
- 大学(41286)
- 学学(39002)
- 教育(38135)
- 农业(38019)
- 技术(33048)
- 业经(26565)
- 融(25132)
- 金融(25132)
- 经济研究(21953)
- 财经(21946)
- 经(18707)
- 问题(18491)
- 科技(17901)
- 技术经济(17805)
- 图书(17321)
- 业(17241)
- 版(16873)
- 理论(15852)
- 资源(15421)
- 统计(15299)
- 现代(14682)
共检索到474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漪南 赵芯 王宇泓 李方正 李雄
乡村景观评价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乡村景观视觉环境的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VR全景图技术应用于景观评价的研究中,进行了新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领域的实践尝试。利用VR全景图技术对空间、场景高度还原仿真的特点,改进传统的SBE法,以城市青年人群为例,通过观测实验并进行打分,从而得出原始数据,对乡村景观视觉评价及景观要素偏好进行研究。首先,使用改进后的SBE法与SD法构建了乡村景观视觉评价模型,并确定了4个显著影响指标(建筑肌理感、植物种类、道路形态和卫生状况)。其次,根据VR全景图场景中偏好视域截图,进而从截图中归纳提取出9个景观偏好指标。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别研究这9个景观偏好...
关键词:
VR全景图 乡村景观 视觉评价 视觉偏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花林,刘黎明,徐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艳芳 李侠
文章介绍了产业全景图的内涵,认为绘制产业全景图为专业特色发展提供可能、使专业发展定位更加精准、为专业优化调整提供依据。据此,文章提出以下优化路径: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及产业空间布局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方向,确定原有专业及新增专业的发展重点,通过重新规划课程结构及开发岗位统整课程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师资培养、"引领性"教师群体的培养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硬核教师团队,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以期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关键词:
产业全景图 专业建设 结构优化 策略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莹莹 谈石柱 陈倩婷 吴倩倩 斯娜莎 申亚梅 严少君
【目的】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方法】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划分景观特征区域,并构建与景观特征相联系的景观功能评价模型,对乡村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结果】(1)瓶窑镇形成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域;(2)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的项目层指标得分从高到底排序分别是: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态性景观)、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态性景观)、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结论】景观特征识别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准确信息,鉴于此,本研究为杭州市瓶窑镇提出了4种兼顾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的典型乡村景观营造模型:瓶窑镇山地聚落景观营造模式、平原农业景观营造模式、历史遗址景观营造模式和平原湿地景观营造模式,可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3参2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花林 刘黎明 赵英伟
乡村景观评价作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工作之一,其根本任务是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乡村景观所发挥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乡村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从乡村景观的内涵出发,并根据乡村景观所具有的3层次功能,构建了包括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5个乡镇,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景观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久西 邓劲松 王小明 骆成方 裘鑫灿
利用Quickbird和ETM影像对浙江省绍兴县北部平原220 km2区域内50个村庄景观格局热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环境亮温与建筑、水体、草地、林地、绿地(草地+林地)5种地类斑块共45个景观指数间的数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景观指数与环境亮温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众多景观指数可分为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形状指数、核心区规模指数、100 m缓冲区相关指数、其它指数6类,其中优势斑块和景观总体的密度类指数、覆盖率类指数是环境亮温的主要作用因子;有关建筑斑块及核心区景观总体规模的指数(建筑的覆盖率、块均面积、聚合度,核心区的总面积、总周长、总块均面积)与环境亮温为正相关关系,其它多为负相关,因...
关键词:
乡村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热效应 村庄绿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佳 王雷
本文从自然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管理环境和美感效果4个方面,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化程度,历史文化遗存,地形地貌多样化等共2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乡村景观评价体系,为乡村景观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婷
2010年的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推荐书目委员会工作会议上,郭腊梅和邓咏秋提议编撰一部关于阅读推广的金牌案例之书,由河北大学教授赵俊玲主持,随着编者们对阅读推广的深入理解,对书稿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至2013年"世界读书日"前完成。完成后的书稿不仅对经典案例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还包括了对于阅读推广概念及趋势的解析以及对相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常丽
政府资产负债全景图可以理解为由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境况的财务报表、附注及一系列其他说明性报告所构成的报告体系的总称。日本和美国在东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改革进程中具有代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兴 吴倩 兰伟
乡村旅游资源具有乡村性表征的核心特性,在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国标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及特性的关照及对乡村空间结构特征的兼顾,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适用性不足。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内涵与特性的解析,基于乡村旅游资源本体是乡土景观体系的判断,围绕乡土景观要素与结构,对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了构建,确定出乡土自然环境系统、传统乡村基础设施、传统农业系统、乡土聚落系统、乡土文化形态等5个主类和17个亚类、54个基本类型。同时,基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目的的综合性,并结合乡土景观的地方感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资源自身价值、开发条件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确定出15项评价指标及具体评价标准。研究基于乡土景观视角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进行了创新性思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吴丹子 李倞 王向荣
【目的】城市滨河景观视觉质量对城市滨河景观品质和城市空间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筛选对城市滨河绿道视觉感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通过视觉感知量化处理,实现智能化分析滨河景观,是未来滨河景观的发展趋势。【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拟人的视觉感知,训练一套用于城市滨河绿道景观的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并建立一套可量化的视觉景观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各项量化的景观特征与视觉感知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二环水系为例,分析视觉感知下的景观特征,总结关于滨河绿道景观视觉感知提升的策略。【结果】(1)训练出的城市滨河绿道图像语义分割模型达到了0.93的准确率;(2)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在10项指标(绿视率(GVI)、蓝色视野指数(BVI)、驳岸硬质度(HRI)、滨河建筑密度(RBD)、桥梁可视度(BV)、干扰因素指数(IFI)、滨河自然开阔度(WO)、滨水围护度(WG)、道路宽广度(RWI)、乔灌草比率(RTG))体系中,有5项对视觉感知的影响作用显著,分别为GVI、WO、BVI、IFI和RTG,其中GVI、WO与视觉感知呈正相关,其余3项呈负相关;(3)北京二环水系绿视率北部高于南部,WO与BVI呈较为均质的状态,IFI整体较低,RTG呈现按河道划分的特征;(4)当提升视觉感知效果时,可重点从影响显著的5项指标出发,根据影响作用的强弱进行权衡。【结论】本文为研究城市滨河景观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语义分割的测度方法,为人本视角的大规模滨河绿道景观的量化分析提供更多可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耀国
中国肉类总产量第一,并不是吃肉太多,其实中国人消费最大特点是吃肉少,吃肉少的根源是收入低,中国肉类生产呈现鲜明的区域性特色,肉类消费与生产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一致性,主产区一般都是主要消费地区,高收入地带也是肉类主体消费带。目前,中国农村肉类消费与城市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潜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半数中国人的肉类消费还有成倍增长的空间,中国肉类消费的阶段性目标是每人每天多吃一两肉。中国农牧业和肉类工业任重道远,什么时候,农民和城镇居民吃肉一样多,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吃肉多,那才是中国肉类消费进入
关键词:
中国 肉类消费 畜牧业 粮食生产 规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月强
<正>当下,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抽象的理念,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以组织能力重构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在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中的重要选择。企业需要运用先进的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全面、客观、科学的方式评估和选择人才,更好地匹配人才与岗位,提升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使其更具前瞻性和灵活性,是企业面对不确定性商业环境的必然选择。企业通过数据驱动预测未来人才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