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4)
2023(15700)
2022(13476)
2021(12732)
2020(10602)
2019(24438)
2018(24291)
2017(46544)
2016(25121)
2015(28260)
2014(27985)
2013(27311)
2012(25123)
2011(22391)
2010(22800)
2009(20820)
2008(20147)
2007(17746)
2006(15682)
2005(13369)
作者
(69612)
(58280)
(57580)
(55053)
(37104)
(27938)
(26408)
(22546)
(22264)
(21084)
(20052)
(19655)
(18551)
(18267)
(17916)
(17828)
(17010)
(16973)
(16810)
(16790)
(14269)
(14122)
(14114)
(13474)
(13111)
(13045)
(12828)
(12732)
(11603)
(11487)
学科
(100656)
经济(100554)
管理(74612)
(74043)
(59052)
企业(59052)
方法(43964)
数学(38845)
数学方法(38119)
(37835)
(28186)
中国(26147)
地方(25465)
农业(25078)
业经(24437)
(21430)
(18410)
(17631)
财务(17559)
财务管理(17518)
环境(17490)
(17273)
(17085)
贸易(17069)
(16926)
银行(16914)
(16559)
企业财务(16549)
(16116)
理论(16017)
机构
学院(345453)
大学(338684)
管理(137819)
(137236)
经济(134077)
理学(118648)
理学院(117342)
管理学(114967)
管理学院(114317)
研究(112343)
中国(87784)
(71275)
科学(68717)
(64529)
(57460)
(56189)
(54695)
中心(54516)
业大(50972)
财经(50487)
研究所(49649)
(45746)
(45502)
师范(45048)
北京(43753)
农业(43619)
(42584)
(41717)
经济学(40019)
财经大学(37158)
基金
项目(237069)
科学(187924)
研究(175796)
基金(171000)
(148071)
国家(146793)
科学基金(127540)
社会(110553)
社会科(104613)
社会科学(104585)
(95160)
基金项目(90491)
自然(83088)
教育(81225)
自然科(81073)
自然科学(81056)
自然科学基金(79539)
(78874)
编号(72749)
资助(70165)
成果(58059)
重点(53558)
(51978)
(51781)
课题(50451)
(49453)
创新(46081)
科研(45216)
国家社会(44801)
教育部(44452)
期刊
(155224)
经济(155224)
研究(96031)
中国(69549)
(55316)
(51070)
管理(50268)
学报(48724)
科学(47888)
大学(38546)
教育(37362)
农业(37228)
学学(36367)
(35006)
金融(35006)
技术(33459)
业经(28863)
财经(23614)
经济研究(22717)
(20228)
问题(20092)
(18672)
资源(18014)
技术经济(16938)
(16834)
统计(16769)
现代(15843)
(15736)
图书(15547)
科技(15451)
共检索到51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须如怡   丁金华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活力及组织力,抵御和适应外界压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基于“活力(V)—组织力(O)—恢复力(R)—贡献力(C)”模型,定量评价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异特征,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吴江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性,表现出“高值区较离散,低值区较集聚”的特征。健康高值区多聚集于乡村水网密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功能较完善;健康低值区主要集中于乡村工业产业建设集聚区域,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水网乡村景观生态健康水平下降。结合健康等级将吴江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协调发展区和开发管控区等4类空间管控分区,并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管控策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水网乡村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陆志翎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苏南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程度较高,但过快的城镇化进程也给乡村带来了水网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导致乡村面临的生态风险增加,静态的景观规划方法逐渐无法适应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论文以苏南乡村的地域特征为基础,选取苏州吴江三白荡北部片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要素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干扰度分析和景观脆弱度分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得到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依据不同风险等级经空间分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维育区、动态适应区和综合建设区,分别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改善乡村适应性循环和提升乡村多情境反馈三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陆志翎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苏南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程度较高,但过快的城镇化进程也给乡村带来了水网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导致乡村面临的生态风险增加,静态的景观规划方法逐渐无法适应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论文以苏南乡村的地域特征为基础,选取苏州吴江三白荡北部片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要素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干扰度分析和景观脆弱度分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得到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依据不同风险等级经空间分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维育区、动态适应区和综合建设区,分别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改善乡村适应性循环和提升乡村多情境反馈三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新  姜广辉  张瑞娟  马雯秋  周涛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刘筠琰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可为区域生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苏南水网乡村受城镇化影响目前面临水网生态功能衰退、生态斑块破碎等问题,以具有典型苏南水网乡村特征的苏州市澄湖西北片区为研究案例,运用当量因子法、土地开发指数定量评价生态系统供给与需求,并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异特征,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功能分区管控规划、生态技术运用实施三个方面提出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刘筠琰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可为区域生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苏南水网乡村受城镇化影响目前面临水网生态功能衰退、生态斑块破碎等问题,以具有典型苏南水网乡村特征的苏州市澄湖西北片区为研究案例,运用当量因子法、土地开发指数定量评价生态系统供给与需求,并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异特征,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功能分区管控规划、生态技术运用实施三个方面提出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利  王金坑  黄浩  
本文根据联合国OECD和UNEP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诏安东溪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人口密度、GDP年增长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年降雨量、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等能够充分反映流域压力、状态和响应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参考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和相关标准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赋值;再次,提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最后,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美竹  秦趣  杨洪  
针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和不完整性,参考国内外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属性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并对六盘水市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六盘水市生态系统的自然子系统属性属于亚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837 7,社会子系统属性属于不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784 5,经济子系统属性属于亚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963 9,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属性为亚健康状态,健康度值为2.841 6。通过分析,找出影响六盘水市生态系统健康的限制因素及其成因,为六盘水市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丽丽  刘金萍  李建国  关冰  郭晴晴  郭跃  杨爽  
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属性层次-识别模型建立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综合评价体系。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运用该模型和方法对重庆市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南岸区的生态系统属于亚健康类。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影响重庆市南岸区生态系统健康属性的指标进行分析,表明南岸区的城市生态系统正处于过渡阶段,正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其城市生态健康有诸多限制性因素,必须要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方法才能引导城市生态系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改善其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状况,从长远的考虑,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和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钒  张君宇  邓明亮  
基于传统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进行改进修正,采用PCA分析法对生态因子赋权以解决评价指标共线性问题,提炼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协同性、演进性与成长性、可持续性等固有特征,从特性角度重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从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对省域和城市两个不同层次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研究表明,模型与指标适合评价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培育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久久为功,突出新增长极,形成内生动力,促进创新行为者融合共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花林  李波  刘黎明  
农业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最突出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了若干较为公认的反映农业生态健康的指标,依据其意义建立了类型识别的物元评判模型。应用于大兴区7个乡镇,得到了以下结论:农业生态系统处在“健康”标准的有魏善庄镇、礼贤镇;处在“临界状态”标准的有长子营镇、安定镇、瀛海镇;处在“不健康”标准的有西红门镇、旧宫镇。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说明建立的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颖  顾春望  李欣  周婷婷  冯育青  
【目的】科学评价水网地区湿地生态安全状况,为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水网地区湿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威胁,以苏州市吴江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管理(DPSIRM)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赋予指标权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格网技术将部分指标进行空间量化,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法对2012—2020年吴江区的湿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2012、2016、2020年吴江区湿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394 4、0.455 2和0.516 4,总体由低安全和中度安全向较高安全等级演变;各时期的高值区域集中于太湖沿岸、震泽片区、北麻漾片区、同里湖片区、三白荡片区以及元荡片区;基于DPSIRM模型分析,管理、影响、驱动力子系统安全值明显提升,压力子系统有所下降,状态、响应子系统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态势。【结论】研究时段内吴江区湿地生态安全值总体呈上升状态。今后湿地的生态保护应当注重对压力指标的调节,加强对生态安全等级较低区域的管控,并保持较高强度的管理措施。图8表1参3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予静  李昌晓  丽娜·热玛赞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以2005~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参考国内外已有的有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构建三峡库区忠县汝溪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该流域各指标的权重值,运用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模型对该流域进行综合健康评价分析。研究表明:5a间,忠县汝溪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平均综合指数为0.509 7,整体上处于较健康的状态。2005~2009年,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处于波动状态,其中,2007年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佳,但2006年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较差。研究表明,对三峡库区忠县汝溪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影响较大的有生物第一性潜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玉婷  李文龙  陈迪  余翠  赵新来  许静  郭旭临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甘南州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甘南州2001-2013年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动态评价,并结合GIS/RS技术,分析了甘南州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变化特征。评价结果表明,1)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低健康水平、较低健康水平、中等健康水平、较高健康水平及高健康水平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82%、23.5%、0.82%、53.06%及18.8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燕守广  李辉  李海东  张银龙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功能极其重要或生态环境极为敏感/脆弱的区域,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以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覆被和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2015年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内不同类型土地利用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耕地、水域、人工表面、湿地和草地,其中林地面积最大并逐年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2000—2015年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平均值为53.83,生态保护红线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处于亚健康水平,并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3)陆域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植被覆盖度较大的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较高,相反,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相对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