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4)
- 2023(11626)
- 2022(9834)
- 2021(9595)
- 2020(7957)
- 2019(18345)
- 2018(17896)
- 2017(33340)
- 2016(17338)
- 2015(19682)
- 2014(19082)
- 2013(18752)
- 2012(17201)
- 2011(15139)
- 2010(14434)
- 2009(13081)
- 2008(12674)
- 2007(10201)
- 2006(8444)
- 2005(7419)
- 学科
- 济(72681)
- 经济(72596)
- 管理(50927)
- 业(49600)
- 企(40616)
- 企业(40616)
- 方法(37189)
- 数学(34253)
- 数学方法(33908)
- 财(23633)
- 中国(22255)
- 农(18431)
- 贸(16130)
- 贸易(16123)
- 务(16088)
- 财务(16054)
- 财务管理(16012)
- 易(15821)
- 企业财务(15340)
- 业经(13560)
- 农业(11939)
- 制(11841)
- 融(11040)
- 金融(11039)
- 银(10966)
- 银行(10955)
- 学(10797)
- 行(10354)
- 环境(10261)
- 和(10073)
- 机构
- 大学(234676)
- 学院(231900)
- 济(109497)
- 经济(108057)
- 管理(94267)
- 理学(82493)
- 理学院(81697)
- 管理学(80524)
- 管理学院(80085)
- 研究(78882)
- 中国(63305)
- 财(50190)
- 京(47948)
- 科学(42794)
- 财经(40296)
- 经(37280)
- 中心(37222)
- 所(36742)
- 经济学(35373)
- 研究所(33443)
- 经济学院(32005)
- 农(30829)
- 财经大学(30561)
- 北京(30168)
- 江(29985)
- 业大(29594)
- 院(28704)
- 范(28122)
- 师范(27873)
- 商学(26637)
- 基金
- 项目(162938)
- 科学(131772)
- 基金(125041)
- 研究(119914)
- 家(109009)
- 国家(107860)
- 科学基金(94152)
- 社会(81384)
- 社会科(77468)
- 社会科学(77448)
- 基金项目(65599)
- 自然(59632)
- 自然科(58300)
- 自然科学(58285)
- 省(58227)
- 自然科学基金(57275)
- 教育(54758)
- 资助(51107)
- 划(50346)
- 编号(45971)
- 部(38598)
- 重点(36320)
- 国家社会(36000)
- 成果(35624)
- 创(34386)
- 教育部(34235)
- 发(34081)
- 人文(32891)
- 创新(32319)
- 中国(32054)
- 期刊
- 济(109420)
- 经济(109420)
- 研究(69871)
- 中国(42960)
- 财(41236)
- 管理(34667)
- 科学(31457)
- 学报(31082)
- 农(26119)
- 大学(25518)
- 学学(24065)
- 融(21208)
- 金融(21208)
- 经济研究(20213)
- 财经(20075)
- 技术(19785)
- 农业(18560)
- 教育(18270)
- 经(17292)
- 业经(15667)
- 贸(14097)
- 问题(13921)
- 世界(13481)
- 国际(13025)
- 统计(11572)
- 业(11523)
- 技术经济(11302)
- 财会(11268)
- 会计(11106)
- 理论(11076)
共检索到340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南
本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97~2011年劳动收入、净金融财富、家庭债务、住房价格与居民消费等变量的季度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债务等变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与净金融财富对居民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住房价格与家庭债务的上升不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但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应该多途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金融工具创新的步伐,鼓励农村居民合理借贷;保持对房地产的平稳调控,合理控制房价,满足中低收入家庭购房需求。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家庭债务 VECM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新华 张思怡 刘辉
采用1997~2013年家庭债务、贷款价值比与GDP增长率等变量数据,在借鉴Kim的模型基础上,构建VECM模型,检验了信贷约束、家庭债务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宽松的借贷约束促进了家庭债务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宽松的借贷约束会导致家庭债务过高,阻碍长期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率、家庭债务等变量相比,贷款价值比、利率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决策部门应制定合理的消费金融政策,居民应通过优化家庭资产组合,以实现家庭债务的可持续性增长,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笔者采用1997年~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考察了中国家庭债务、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家庭债务、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存在均衡关系,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显著,但家庭债务拉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较小;从短期波动关系来看,当居民消费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42的调整力度把非均衡状态拉到均衡状态。要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应加快金融市场建设,注重发挥住房的财富效应并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结构。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房价波动 居民消费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华 石朝辉 伍再华
采用1997—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债务解释了近30%的产出波动,企业债务则解释了近40%的产出波动。在短期中,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增长会促进总产出的扩张;长期中,高家庭债务规模会阻碍经济增长,企业债务对产出的影响趋于平缓。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引导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根据自身资源状况进行借贷,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新华 石朝辉 伍再华
采用1997—2013年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家庭债务、企业债务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债务解释了近30%的产出波动,企业债务则解释了近40%的产出波动。在短期中,家庭债务与企业债务增长会促进总产出的扩张;长期中,高家庭债务规模会阻碍经济增长,企业债务对产出的影响趋于平缓。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引导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根据自身资源状况进行借贷,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新华 黄贞贞
该文采用1997-2009年家庭债务与劳动参与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单位根、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家庭债务与劳动参与率变动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家庭债务与劳动参与率变动存在非一致性关系,家庭债务每增加1个单位,会促使劳动参与率减少0.246个单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政府应该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银行应该完善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措施,家庭应该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与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
家庭债务 劳动参与率 消费支出 非一致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笔者运用1997年~2008年中国家庭债务和家庭资产积累的时间序列数据,定量分析了家庭负债和家庭资产积累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债务和家庭资产积累存在同向的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的变动会影响家庭资产的积累。笔者提出促进家庭资产合理配置和防范中国家庭债务快速增长带来的消极后果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新民 夏诗园
本文通过使用2000—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运用VECM模型来实证检验中国家庭债务、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家庭债务、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家庭债务规模的膨胀在长期内不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但在短期,家庭债务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起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居民的消费行为、建立健全相应法规,而家庭应合理配置资产结构、增强家庭债务危机意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新华 何雅菲
采用1997~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文章考察了家庭债务、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以及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是影响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消费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时,经济增长是引起家庭债务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政府应加快推进消费金融市场建设,合理控制全社会的家庭债务规模,使家庭债务规模的扩张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居民应该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结构,加强家庭债务风险管理意识,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消费 经济增长 影响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重润 杨妍 赵昶
由于住房资产与负债相互影响,住房资产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明确。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和2019年两期数据,以有房家庭为样本,对住房资产、住房债务与家庭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总体来看,住房财富能够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对消费升级也有促进作用,而住房债务则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的增长和消费升级,而且不存在住房债务对家庭消费的门槛效应。交乘项回归系数表明,住房债务对住房财富效应有不确定影响,具体而言,住房债务削弱了住房财富对消费支出的效应,但是却扩大了住房财富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住房财富与债务对首套房家庭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多套房家庭,对食品、衣物以及交通通讯支出的影响显著;从消费升级角度看,住房财富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显著,而住房债务仅对城镇家庭消费升级影响明显。政策启示是:稳定家庭杠杆率、释放住房财富流动性、优化差异性信贷政策。
关键词:
住房资产 住房债务 家庭消费 财富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冠华 陶帅
本文利用2011-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基于家庭债务风险视角,探讨家庭收入波动、杠杆率与消费支出三者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家庭收入波动加剧会导致杠杆率上升,特别是中等财富家庭、中年家庭和持有一套房产家庭的杠杆率对收入波动更为敏感。第二,收入波动加剧使得家庭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显著降低,尤其对于高债务风险家庭、低财富家庭和中年家庭更加显著,反映了家庭消费平滑行为。第三,家庭杠杆率与消费支出密切相关,随着杠杆率的上升,高负债家庭的消费将更多地受到收入波动加剧的负向影响,而以消费为目的借贷家庭的消费水平会进一步上升。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一是要引导家庭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合理地进行投资和消费,同时通过保险的方式规避意外风险;二是要保证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减少收入波动给家庭财务稳健性带来的危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 183上升为-0. 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 343上升到0. 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关键词:
家庭债务 财政支出效应 减税 异质性家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针对中国家庭居民债务素养研究缺乏的现状,采纳CHFS的大型实地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中国家庭居民债务素养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经济、健康、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债务素养包括五大维度、六个指标。研究表明,债务素养可通过影响家庭创业概率、消费结构升级进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健康中国"的理念离不开高债务素养的居民;保持其他控制变量不变,高债务素养能显著提高家庭的幸福感,是社会幸福的根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债务素养多维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迫切要求将中国居民债务素养的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积极采纳互联网金融服务以有效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及促进居民健康水平;完善其他配套措施以保证债务素养作用渠道的畅通。
关键词:
债务素养 金融素养 金融包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针对中国家庭居民债务素养研究缺乏的现状,采纳CHFS的大型实地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中国家庭居民债务素养的具体表现及其对经济、健康、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债务素养包括五大维度、六个指标。研究表明,债务素养可通过影响家庭创业概率、消费结构升级进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健康中国"的理念离不开高债务素养的居民;保持其他控制变量不变,高债务素养能显著提高家庭的幸福感,是社会幸福的根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债务素养多维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迫切要求将中国居民债务素养的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积极采纳互联网金融服务以有效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及
关键词:
债务素养 金融素养 金融包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轶群
我国家庭债务与旅游消费存在非线性的阈值协整关系。文章使用非线性平滑机制转移函数模型检验了家庭债务等因素对旅游消费的阈值协整效应,发现以下主要结论:一是家庭债务的变化是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变化的原因,随着家庭债务的上升,家庭债务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是不断变化的。当家庭债务低于阈值时,可以促进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但是随着家庭债务上升超过阈值时,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城镇居民必需品消费的增加不断增强家庭债务的作用,城镇居民对必需品的消费习惯负向影响旅游消费,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总体为正。二是家庭债
关键词:
家庭债务 消费习惯形成 旅游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同步运动的周期性研究
中国家庭收入来源差异与旅游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1—2015年数据的分析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中国因素有多重要——基于1997-2012年季度数据和VECM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家庭债务率的客观描述与风险检视
政府债务、家庭债务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消费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家庭债务的变动与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来自中国的证据
中国家庭债务风险的跨部门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VEC模型的家庭债务、房价与消费的动态关系研究
家庭债务变动与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来自中国的证据
社会互动、信息渠道与家庭股市参与——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