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5)
- 2023(15802)
- 2022(13122)
- 2021(11992)
- 2020(10386)
- 2019(23859)
- 2018(23732)
- 2017(45911)
- 2016(24667)
- 2015(27980)
- 2014(27887)
- 2013(27694)
- 2012(25302)
- 2011(22456)
- 2010(22591)
- 2009(21345)
- 2008(21287)
- 2007(19025)
- 2006(16242)
- 2005(14392)
- 学科
- 济(113960)
- 经济(113846)
- 业(97374)
- 企(84918)
- 企业(84918)
- 管理(84427)
- 方法(58031)
- 数学(49046)
- 数学方法(48356)
- 农(37624)
- 财(35690)
- 业经(33272)
- 农业(26502)
- 中国(25123)
- 务(24331)
- 财务(24270)
- 财务管理(24229)
- 企业财务(22959)
- 技术(20037)
- 制(19849)
- 理论(19444)
- 地方(19397)
- 贸(19323)
- 贸易(19314)
- 易(18661)
- 和(18389)
- 划(16903)
- 学(16826)
- 策(16703)
- 环境(14472)
- 机构
- 学院(364472)
- 大学(357443)
- 济(152992)
- 经济(150120)
- 管理(149709)
- 理学(130183)
- 理学院(128975)
- 管理学(126723)
- 管理学院(126071)
- 研究(108642)
- 中国(84990)
- 京(73028)
- 财(70569)
- 科学(65522)
- 农(60766)
- 财经(56905)
- 江(54338)
- 所(53569)
- 业大(53292)
- 中心(52060)
- 经(51708)
- 研究所(48324)
- 农业(47745)
- 经济学(46877)
- 北京(45059)
- 州(42790)
- 经济学院(42762)
- 范(42438)
- 财经大学(42078)
- 师范(42003)
- 基金
- 项目(243256)
- 科学(194012)
- 基金(178944)
- 研究(177142)
- 家(154163)
- 国家(152831)
- 科学基金(134464)
- 社会(114210)
- 社会科(108444)
- 社会科学(108412)
- 省(96646)
- 基金项目(94380)
- 自然(87945)
- 自然科(86030)
- 自然科学(86010)
- 自然科学基金(84524)
- 教育(82531)
- 划(79503)
- 资助(74257)
- 编号(71711)
- 成果(55835)
- 部(54105)
- 重点(54061)
- 创(52905)
- 发(51735)
- 创新(48822)
- 课题(48353)
- 国家社会(47249)
- 科研(47048)
- 教育部(47012)
- 期刊
- 济(164999)
- 经济(164999)
- 研究(98286)
- 中国(62369)
- 财(58488)
- 管理(57329)
- 农(56919)
- 学报(50781)
- 科学(49409)
- 大学(39860)
- 农业(39130)
- 学学(38112)
- 技术(35801)
- 教育(31158)
- 业经(30758)
- 融(30334)
- 金融(30334)
- 财经(28410)
- 经济研究(26430)
- 经(24350)
- 业(22621)
- 问题(21828)
- 技术经济(21123)
- 统计(20801)
- 策(19322)
- 商业(18766)
- 财会(17699)
- 决策(17282)
- 版(17111)
- 现代(16891)
共检索到517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晓雪
本文通过建立VEC模型,进行相关协整分析,辅助以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湖北省1978-2009年间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业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短期互动及长期均衡中均起到了单向的原因关系,这对于研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迪 霍学喜
本文利用VEC模型验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能引起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表明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是被动消费。Chow’s断点检验说明,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关键词:
消费差距 收入差距 VEC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饶晓辉 廖进球
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本文在计算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间转换动态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高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负;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正。同时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所估计的非线性模型具有良好的动态特征。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 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建风 刘建平
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动下,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和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是否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值得我们探寻。因此,本文以城市化、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广东省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对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对外开放是造成广东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两者对城乡收入差距均产生明显的正向拉动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拉动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立平 王翠萍
本文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实证检验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以期得出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规律性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乡村人口数量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中部地区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城镇化率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而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就全国范围而言,政策性因素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惠娟 范千千
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动态关系,本文选取了京津冀地区2001-2017年的数据,同时使用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两种收入差距衡量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京津冀地区流通业发展与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并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对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与我国当前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不均衡相关;商贸流通总额增长速度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都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起负向作用,但这一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并不显著,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不足,尚未充分发挥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日东 钱明辉 郑永冰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番绍立 樊静丽 高飞
本文利用CGE模型,模拟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转移支付水平越高,越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储蓄/支出结构是否一致,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这为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城乡收入差距 CGE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优智 党兴华
本文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将城市化与金融发展考虑在内,构建了一个我国1978~2011年关联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尤其是在考虑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的影响下,非线性特征更加显著。同时在非线性条件下,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对于追求经济更快增长的政府而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非越小越好,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不一定实现经济更快增长的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卜亚 余星辉
到目前为止,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效,数字金融对提高农村贫困群体收入、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2011—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短期内数字金融发展会使相邻省份产生恶性竞争局面,但长期看会实现协调发展,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都对减小城乡收入差距起积极作用,其中覆盖广度作用效果最为明显。鉴于此,要积极拓展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大力促进数字金融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安全有效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能生 李佳佳 张希
利用中国2003~2012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税收安排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基本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最低,中部较低,西部最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宏观税负、个人所得税以及消费税的增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房产税的增加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通货膨胀、城市化率、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程度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税收安排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能 李万明
本文引入财政支出作为传导机制,运用庇古的公共物品最优配置边际效用理论分析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1978—201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分权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显著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从短期来看,财政分权却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反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自身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定 陈祥 孔欢
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桎梏。通过构建3种类型的空间权重矩阵,利用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对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并建立动态空间滞后模型(DSLM)研究两种类型老龄化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省际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顶部老龄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该影响在时间维度上具有叠加效应,并在长期中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底部老龄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3)政府涉农支出份额和社会保障支出份额的提高不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弥合,但后者能够抑制顶部老龄化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据此建议均衡城乡差异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减轻农村居民的养老负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德起 王世哲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依托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降低金融门槛,惠及农村低收入人群,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方向、机制与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和城乡收入差距均以“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两种方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更换计量模型或核心解释变量后结论依旧稳健,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区域差异明显,扩大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差距,显著缩小了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子豪 谭燕芝
数字普惠金融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基于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区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在局部上表现为"高高空间集聚"和"低低空间集聚"。(2)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提升低收入群体福利水平,帮助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3)数字普惠金融的各项分解指标均能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其中覆盖广度对城乡收入差距减小的作用更大。为此,政府应加速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实现普惠,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计量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