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4)
- 2023(11653)
- 2022(9935)
- 2021(9423)
- 2020(8252)
- 2019(19239)
- 2018(18857)
- 2017(37103)
- 2016(19834)
- 2015(22525)
- 2014(22733)
- 2013(22488)
- 2012(20452)
- 2011(18069)
- 2010(17688)
- 2009(16454)
- 2008(16629)
- 2007(14642)
- 2006(12250)
- 2005(10786)
- 学科
- 济(80138)
- 经济(80054)
- 管理(61210)
- 业(58005)
- 企(47785)
- 企业(47785)
- 方法(43095)
- 数学(39041)
- 数学方法(38600)
- 财(33464)
- 农(23601)
- 制(21800)
- 银(20933)
- 银行(20787)
- 中国(20065)
- 行(19318)
- 务(18103)
- 财务(18058)
- 财务管理(17998)
- 企业财务(17132)
- 贸(16860)
- 贸易(16854)
- 易(16443)
- 地方(16221)
- 业经(15728)
- 融(14736)
- 金融(14733)
- 学(14254)
- 度(13943)
- 制度(13928)
- 机构
- 学院(273746)
- 大学(273124)
- 济(115992)
- 经济(113734)
- 管理(111101)
- 理学(96259)
- 理学院(95367)
- 管理学(93801)
- 管理学院(93300)
- 研究(83815)
- 中国(71612)
- 财(61190)
- 京(55394)
- 科学(50291)
- 农(45807)
- 财经(45752)
- 中心(42283)
- 经(41481)
- 所(41289)
- 江(40702)
- 业大(40564)
- 研究所(37176)
- 经济学(36492)
- 农业(36326)
- 财经大学(34045)
- 北京(34001)
- 经济学院(33314)
- 州(32145)
- 范(31725)
- 师范(31373)
- 基金
- 项目(185534)
- 科学(146583)
- 基金(136908)
- 研究(133761)
- 家(118107)
- 国家(117198)
- 科学基金(102142)
- 社会(85845)
- 社会科(81646)
- 社会科学(81621)
- 省(72667)
- 基金项目(72663)
- 自然(66972)
- 自然科(65483)
- 自然科学(65463)
- 自然科学基金(64297)
- 教育(62091)
- 划(60510)
- 资助(57002)
- 编号(53697)
- 成果(42161)
- 部(41933)
- 重点(41263)
- 发(38978)
- 创(38889)
- 科研(36737)
- 创新(36473)
- 教育部(36394)
- 课题(35810)
- 国家社会(35790)
共检索到399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裕坤 刘用明
本文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月度平均收益与相同时期和相同期限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得出标准化协整方程和误差校正模型,结果表明样本区间内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与同时期相同期限的Shibor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后者是前者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Shibor发挥着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作用的条件下,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收益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蓉婕 方兆本
文章选取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相关计量分析模型,以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数据为样本,采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对货币供给量、利率、期限与收益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随着利率与货币供给量的提高而降低,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勇 王东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扩大,研究其收益率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以2008—2014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研究对象,以Vasicek模型、CIR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结果显示:银行理财产品的价格受到银行存款利率的约束,但已突破了人民币存款利率管制;短期限理财产品价格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冲动性;长期限理财产品的定价机制趋于稳定。建议应对商业银行理财市场进行市场化引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千红 何林立 宋宛霖
本文从银行理财的内涵界定及其理论依据入手,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间商业银行发布的105637个个人理财产品,筛选出24728个样本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tata 11.2、EviEwS6.0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理财产品的投资币种、委托期、委托起始金额与其收益率呈正相关,委托金额递增单位与其收益率呈负相关;理财产品发行银行的综合实力和理财产品保本与否都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中,需求侧的个人投资在选择理财产品的市场敏感度提升,提示供给侧的商业银行要运用"胜过"市场能力的科学分析和预测,拆分组合各类影响收益率的因素,开发...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产品 收益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 姬健飞
基于"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市场绩效"理论(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理论),运用2012-2015年我国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余额宝数据分析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提高,余额宝收益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正向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余额宝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内的产品竞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红 姬健飞
基于"市场结构-厂商行为-市场绩效"理论(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理论),运用2012-2015年我国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余额宝数据分析余额宝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余额宝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提高,余额宝收益率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正向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余额宝的出现加剧了金融市场内的产品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江渝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理财产品已快速发展为颇具规模且运作高度市场化的金融产品,其预期收益率(定价水平)较真实地反映了市场资金价格,体现了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研究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是对我国利率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推进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提供参考依据。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特性理财产品收益率是指理财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包含预期收益率和实际兑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娜
以4家国有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和4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年12月至2018年8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时间序列的门限回归模型,基于监管政策带来的结构变异角度,考察市场利率、产品期限、金融体系流动性和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之间的协整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过去近10年内,监管政策出台后对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短期的抑制效应,但并未产生长期实质性的影响;产品期限、市场利率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决定因素,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对收益率也产生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滔 吴刘亮
本文以2011-2012年A股上市银行发行的15922款理财产品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模型,研究监管政策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引导作用。研究发现,资本充足监管与产品收益率正相关;而销售监管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期限在3个月以内、保本型和披露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同时显著提高了期限在3个月以上、非保本型和未披露投资方向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表明销售监管政策对不同产品运作方式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引导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文生 张正扬
本文借助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研究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SHIBOR、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理财产品基金规模、季节变化都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理财产品基金规模对收益率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雅茜
文章分析了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根据月度数据辩识了我国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从两者相互影响的角度,对理财产品收益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之间影响关系的大小、稳定性以及影响程度等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
理财产品 收益率 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希芳 刘立彧
刚性兑付环境下研究投资者隐性担保预期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25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隐性担保预期强度并没有达到使投资者完全忽视理财产品风险的程度,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率依然反映了产品风险;第二,政府对银行隐性担保的可能性越大,投资者的隐性担保预期强度就越大,从而银行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率越低,并且超额收益率对产品风险的敏感性越低;第三,"资管新规"有助于削弱投资者的隐性担保预期,降低了政府对银行隐性担保的可能性在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定价上的扭曲作用。因此,应全面落实"资管新规"在打破刚性兑付方面的监管要求,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并培育其风险识别能力,逐渐取消政府对银行提供的隐性担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秋君 李巍
结构性理财产品在理论设计上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但是,近年我国市场上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文章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改善产品收益与风险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理财产品 收益 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宇程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以完全互联网销售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在利率逐步放松和股市经历大幅涨跌的背景下,通过相关的时间序列实证方法,研究该类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我们通过加权平均法从众多理财产品中得到具备代表性的总体收益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率受到Shibor滞后项、证券二级市场表现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前三个因素的影响均为正向,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则是负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商业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分为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实现超额收益产品多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未实现预期收益产品多挂钩利率、汇率、商品期货;非保本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是理财产品发行主力;外币产品境遇不乐观。商业银行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发行银行信用、是否保本、是否外币投资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固定存款利率、理财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正相关;低发行银行信用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高发行银行信用;不保本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高于保本产品;外汇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均低于人民币投资;但不能准确预测投资标的、收益是否固定、银行能否提前终止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