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9)
- 2023(12636)
- 2022(10748)
- 2021(10212)
- 2020(8835)
- 2019(20731)
- 2018(20334)
- 2017(39399)
- 2016(21053)
- 2015(24265)
- 2014(24035)
- 2013(24136)
- 2012(22364)
- 2011(20290)
- 2010(19792)
- 2009(18493)
- 2008(18222)
- 2007(15769)
- 2006(13137)
- 2005(11720)
- 学科
- 济(95434)
- 经济(95347)
- 管理(58627)
- 业(57050)
- 方法(50600)
- 企(46232)
- 企业(46232)
- 数学(46060)
- 数学方法(45601)
- 中国(24912)
- 财(23548)
- 农(23250)
- 贸(20828)
- 贸易(20819)
- 易(20327)
- 业经(17676)
- 学(16169)
- 制(15994)
- 农业(15113)
- 地方(15091)
- 务(15047)
- 财务(15003)
- 财务管理(14966)
- 融(14383)
- 金融(14380)
- 银(14296)
- 银行(14271)
- 企业财务(14215)
- 行(13589)
- 和(13250)
- 机构
- 大学(306527)
- 学院(303119)
- 济(137383)
- 经济(135058)
- 管理(120707)
- 理学(104899)
- 理学院(103837)
- 管理学(102241)
- 研究(102236)
- 管理学院(101683)
- 中国(80537)
- 京(63281)
- 财(60541)
- 科学(58607)
- 所(50314)
- 财经(49727)
- 中心(48284)
- 农(46704)
- 研究所(45794)
- 经(45493)
- 经济学(44088)
- 业大(42577)
- 江(41764)
- 经济学院(40077)
- 北京(39938)
- 财经大学(37349)
- 农业(36959)
- 范(36927)
- 师范(36574)
- 院(36408)
- 基金
- 项目(205005)
- 科学(163309)
- 基金(153850)
- 研究(148246)
- 家(133445)
- 国家(132460)
- 科学基金(114737)
- 社会(97246)
- 社会科(92498)
- 社会科学(92476)
- 基金项目(80695)
- 省(76357)
- 自然(73973)
- 自然科(72336)
- 自然科学(72315)
- 自然科学基金(71090)
- 教育(68821)
- 划(65494)
- 资助(64887)
- 编号(58025)
- 部(47853)
- 成果(46481)
- 重点(46072)
- 发(43125)
- 创(42510)
- 国家社会(41733)
- 教育部(41710)
- 科研(40075)
- 创新(39909)
- 人文(39812)
- 期刊
- 济(137262)
- 经济(137262)
- 研究(87337)
- 中国(51957)
- 财(46735)
- 学报(43892)
- 管理(42292)
- 科学(41958)
- 农(40311)
- 大学(33979)
- 学学(32109)
- 融(30695)
- 金融(30695)
- 农业(27581)
- 技术(26552)
- 财经(24923)
- 教育(24876)
- 经济研究(24115)
- 经(21394)
- 业经(20186)
- 问题(18776)
- 贸(18446)
- 统计(17523)
- 国际(16219)
- 业(16001)
- 技术经济(15780)
- 世界(15716)
- 策(15282)
- 理论(14818)
- 决策(14105)
共检索到436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琴 何国华
本文根据1996~2007年我国短期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数据构建了我国近年来的货币形势指数,并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形势指数比率。结果表明,汇率对产出变动的影响较大,而利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环境下,应以货币形势指数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指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北麟 王贵民
为了探索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中的信息功能,经济学者们构造了金融形势指数FCI以反映未来产出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常规的FCI指数包括真实短期利率、真实房地产价格指数、真实有效汇率指数和真实股权价格指数。鉴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拓展了FCI指数的概念,考察了加入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息角色。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FCI指数可以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参照系;包含真实货币供应量的FCI指数对CPI通胀率具有更好的预测力。
关键词:
金融形势指数FCI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山
本文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和VAR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现有汇率制度框架内,虽然我国利率对美国利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与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东亚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却具有十分高的独立性。(2)汇率制度并不是决定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键因素,资本的流动性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3)以增加货币独立性为由而主张增加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的幅度的观点,并没有充分的实证基础。我国未来资本项目管制的大幅度放松将使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大幅度降低,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重视外部货币冲击的因素,同时改善本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弥补本国由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下降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中国的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中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中国实际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利率 汇率 信贷传导 货币条件指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刚 李放
货币条件指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自1994年由加拿大银行首次提出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选取1998年1季度至2011年3季度间共55个季度的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实际信贷规模缺口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缺口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单方程估计法,通过构造总需求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各解释变量的权重,得出我国的货币条件指数。并通过分析,对比我国汇率、利率、信贷规模变动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验证我国货币条件指数对实体经济变动的解释能力。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日渐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更应该重视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差异问题。采用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三大经济区域的影响方向相同,但是在影响程度以及滞后期的表现上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及产值构成等方面的差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结构VAR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鹏
本文在回顾各个学派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货币供给对于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经验数据,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earson、Spearman、Kendall相关性分析发现,货币供给对于价格水平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对资产价格影响甚微。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调节价格水平有一定的时效性,而且价格的调控难度也在逐渐增大。
关键词:
货币理论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价格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贺庆春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金融现象,研究这一现象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和金融深化过程中经济金融政策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外对货币错配引致原因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1986年至2005年间我国货币错配的引致原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的经济规模、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等因素对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货币错配现象的特点对以上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国 货币错配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周高宾 韩俊梅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预期价格及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不明显;而货币化比率、内源融资比率对货币需求有明显影响,尤其是收入变量对货币需求有正的影响,二者相关性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心丹 钟伟
货币替代是由于对本币的购买力和汇率可持续性的怀疑,或是依据金融资产收益率进行资产组合调整的行为。本文阐述了影响我国货币替代的主要因素,对我国货币替代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并深入地讨论货币替代对我国金融调控的影响,以及我国反货币替代的金融调控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黎明 陈俊秀 李正辉
文章在对货币流动性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按流动性强弱将广义货币M2划分为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准货币三个部分,再根据货币的演化机制定义货币流动性结构系数,采用HP滤波法分析货币流动性结构的特征演化;采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后加权得到实体经济综合指标,并运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货币流动性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演化。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流动性结构的演化可分为四个周期,其长期演化特征是货币的流动性越来越弱;活期存款和准货币流动性结构系数上升幅度与波动幅度具有差异性;活期存款和准货币流动性结构对实体经济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不同。
关键词:
货币流动性 结构系数 特征演化 关联演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硕 周俊桃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由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货币市场利率和零售市场(贷款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响应关系,为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利率渠道以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调控零售市场利率的方式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间接调控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词:
利率传导机制 存款基准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承章 孙莉
近两年来, 货币需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央行七次降息, 效果不显著。本文用实证方法,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建立了9 个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确定了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得到了结论, 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货币需求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