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5)
- 2023(13309)
- 2022(11332)
- 2021(10909)
- 2020(9370)
- 2019(22162)
- 2018(22010)
- 2017(42148)
- 2016(22780)
- 2015(26204)
- 2014(26088)
- 2013(25735)
- 2012(23660)
- 2011(21346)
- 2010(21222)
- 2009(19714)
- 2008(19386)
- 2007(16781)
- 2006(14090)
- 2005(12400)
- 学科
- 济(97867)
- 经济(97774)
- 管理(62877)
- 业(60845)
- 方法(50989)
- 企(49729)
- 企业(49729)
- 数学(46304)
- 数学方法(45619)
- 中国(26120)
- 农(24591)
- 财(23763)
- 贸(20604)
- 贸易(20592)
- 易(20142)
- 业经(18770)
- 学(17471)
- 制(16444)
- 农业(16003)
- 地方(15626)
- 务(15159)
- 理论(15132)
- 财务(15098)
- 财务管理(15063)
- 银(14340)
- 银行(14316)
- 企业财务(14253)
- 融(14147)
- 金融(14144)
- 和(14134)
- 机构
- 大学(325157)
- 学院(324227)
- 济(140682)
- 经济(138136)
- 管理(127549)
- 理学(111031)
- 理学院(109871)
- 研究(108041)
- 管理学(107779)
- 管理学院(107183)
- 中国(83864)
- 京(67763)
- 科学(64409)
- 财(61617)
- 所(53739)
- 农(51289)
- 中心(50450)
- 财经(50313)
- 研究所(49090)
- 业大(46989)
- 经(46007)
- 江(45240)
- 经济学(44549)
- 北京(42765)
- 农业(40572)
- 经济学院(40408)
- 范(40186)
- 师范(39779)
- 院(38601)
- 财经大学(37700)
- 基金
- 项目(220498)
- 科学(174636)
- 基金(163023)
- 研究(159222)
- 家(142205)
- 国家(141117)
- 科学基金(121712)
- 社会(101988)
- 社会科(96876)
- 社会科学(96850)
- 基金项目(85260)
- 省(83839)
- 自然(79496)
- 自然科(77759)
- 自然科学(77738)
- 自然科学基金(76369)
- 教育(74868)
- 划(71619)
- 资助(69229)
- 编号(63525)
- 成果(50853)
- 部(50424)
- 重点(49810)
- 发(46680)
- 创(46105)
- 教育部(43623)
- 课题(43484)
- 创新(43159)
- 国家社会(43107)
- 科研(42971)
共检索到462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关键词:
FDI 通货膨胀 VAR模型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ECM模型 动态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未卿 龚丽雯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需求推动、成本推动、输入推动、流动性推动四个方面分析通货膨胀与各诱因间的均衡关系,并建立通货膨胀成因VAR模型,研究各诱因对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本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进口额、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流通中的广义货币引起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刘玲君 陈小亮
前瞻性预测通货膨胀率有助于央行等政府部门更好地使用货币政策稳定物价,以防范通货膨胀对于市场主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冲击,有助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文献主要使用AR和VAR等线性模型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对于变量间非线性关系以及历史数据信息的挖掘相对欠缺,因而已有文献的预测策略及其准确性有待改进。LSTM模型能够充分挖掘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处理复杂的长期时序动态信息,从而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为此,本文使用LSTM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考虑到新常态以来中国的CPI和PPI走势多次背离,只使用CPI很难对一般物价水平进行全面把握,因此,本文使用LSTM模型对CPI和PPI两个指标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STM模型在预测中国通货膨胀率时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且其预测效果明显优于BVAR模型。有鉴于此,本文建议将LSTM模型更广泛地用于通货膨胀率预测领域。除了CPI和PPI,未来还应该更加关注对核心CPI指标的预测,从而为货币政策的制度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思旭 宋倩雯
本文在美国已经持续实施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立VAR模型,从实证方面剖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充分认识其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传输渠道并把握其潜在风险,对于正处于经济关键转型期的我国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加强物价监管;加强热钱监管,抑制国际游资大量涌入;调整经济结构,控制贸易逆差;优化外资引入机制,鼓励本国企业跨国经营与投资;积极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中美两国的政策协调,强化增持美元资产的条件性。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VAR模型 通货膨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殷波
本文构建了一个充分反映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和体制特征的DSGE模型,并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非确定均衡解,自我实现的通胀预期对中国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有显著的影响,逆向供给冲击是近年来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过反事实模拟方法,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国央行实施的实际货币政策基本符合最优货币政策,我们还估算中国货币增长长期目标的适度水平为18%左右,过高或过低的货币增长率都会加大消费和通货膨胀的波动,并降低社会的长期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美玲
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与FDI、进出口具有协整关系。其中出口、FDI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弱,而进口对通货膨胀的贡献率较高,达10%左右。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表明,在通货膨胀、FDI、进口和出口四个变量中,引起CPI持续变化的是CPI本身,即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明显的自循环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并不存在明显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相反,进口有利于抑制我国的通胀水平。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进出口 FDI VAR分析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华初 王徐铖
采用TVP-VAR模型探究不同时期美国量化宽松背景下,货币发行量增加对中国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影响差异,研究显示,2020年3月开始实施的美国量化宽松与之前三次量化宽松政策相比,其货币发行量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正向冲击明显减小;国际大宗商品和人民币发行量增加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正向冲击增大。这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所上升,整体上对通货膨胀造成正向冲击,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国内通货膨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依然是影响中国国内物价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政府应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与独立性,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带来的波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龙少波 陈璋 张军
本文利用MSIAH-VAR模型就超额工资、外部成本、石油冲击等成本渠道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工资增长率超过产出增长率的超额工资加强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推升作用,2003年后超额工资增长率与通胀率形成了相互推进的"超额工资增长—通胀"螺旋。在技术进步不足以消化成本上升时,外部输入成本和石油冲击对于国内的通胀作用也将逐步加强。但M2的高速增长率似乎没有对通胀带来明显的拉动作用,随着房地产等资产投机市场的回调,流动性回流到实体经济可能存在催生通胀的隐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并基于此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强惯性、波动集群性、杠杆效应等特征。依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和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合理疏导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也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并最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我国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与市场制度逻辑不一致的政策传导因素以及对政策信号不能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因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素芹
通货膨胀成为目前我国经济中一个显著问题,因此研究我国通货膨胀趋势的决定因素成为必要,中国通货膨胀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代表货币因素的M2和代表国外输入型因素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上升,而劳动力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在长期中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飒
运用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通货膨胀对八个主要部门产出份额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稳健的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对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配置效应,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及餐饮业、金融业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配置效应。虽然通货膨胀对各部门产生了不同的配置效应,但由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对于部门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货膨胀并未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过程。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部门配置效应 系统GMM估计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飒
运用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通货膨胀对八个主要部门产出份额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稳健的一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对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房地产业具有显著的正向配置效应,对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及邮政业、住宿及餐饮业、金融业则具有显著的负向配置效应。虽然通货膨胀对各部门产生了不同的配置效应,但由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对于部门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货膨胀并未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过程。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部门配置效应 系统GMM估计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正新 周煜麟
运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和2000年1季度-2015年2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的季度数据,对我国通货膨胀预期陷阱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经济曾经两次滑入通胀预期陷阱,时间分别是2005年2季度-2006年4季度,2012年1季度-2015年2季度。前一次由于有关部门误判公众通胀预期态势而采用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诱致了政策型通胀预期陷阱,后一次则是政府初步治理通胀预期陷阱的有效尝试。最后提出要认真甄别流动性陷阱与通胀预期陷阱、慎用凯恩斯式的刺激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改善并加强对通胀预期的预测能力、克服货币政策时间的不一致性等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