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0)
- 2023(16780)
- 2022(14638)
- 2021(13814)
- 2020(11569)
- 2019(26864)
- 2018(26639)
- 2017(52264)
- 2016(28444)
- 2015(32121)
- 2014(32009)
- 2013(31199)
- 2012(28578)
- 2011(25818)
- 2010(25982)
- 2009(23670)
- 2008(22928)
- 2007(19761)
- 2006(17294)
- 2005(14884)
- 学科
- 济(110292)
- 经济(110168)
- 管理(81279)
- 业(76968)
- 企(64206)
- 企业(64206)
- 方法(54486)
- 数学(47912)
- 数学方法(47102)
- 农(29998)
- 财(28522)
- 中国(27554)
- 业经(24314)
- 学(23487)
- 贸(21214)
- 贸易(21206)
- 地方(21014)
- 易(20617)
- 理论(20067)
- 农业(19863)
- 制(19061)
- 务(18095)
- 财务(18007)
- 财务管理(17969)
- 技术(17483)
- 和(17200)
- 企业财务(16987)
- 环境(16986)
- 银(16401)
- 银行(16358)
- 机构
- 大学(400175)
- 学院(399666)
- 管理(159102)
- 济(157657)
- 经济(154252)
- 理学(138716)
- 理学院(137202)
- 管理学(134342)
- 管理学院(133634)
- 研究(131039)
- 中国(96790)
- 京(83991)
- 科学(81739)
- 财(72471)
- 所(65255)
- 农(63085)
- 研究所(59809)
- 中心(59688)
- 业大(59605)
- 财经(58681)
- 江(57457)
- 范(53749)
- 经(53520)
- 师范(53263)
- 北京(52640)
- 农业(49564)
- 院(47758)
- 经济学(47445)
- 州(46569)
- 财经大学(43913)
- 基金
- 项目(277125)
- 科学(218577)
- 研究(202180)
- 基金(201315)
- 家(175308)
- 国家(173863)
- 科学基金(149962)
- 社会(125811)
- 社会科(119253)
- 社会科学(119223)
- 省(107963)
- 基金项目(106236)
- 自然(99181)
- 自然科(96930)
- 自然科学(96904)
- 自然科学基金(95150)
- 教育(95041)
- 划(91633)
- 资助(84214)
- 编号(83148)
- 成果(67262)
- 重点(62042)
- 部(61501)
- 发(58391)
- 创(57612)
- 课题(57308)
- 创新(53657)
- 科研(53162)
- 教育部(52967)
- 大学(52094)
- 期刊
- 济(165326)
- 经济(165326)
- 研究(115368)
- 中国(70060)
- 学报(62036)
- 科学(57417)
- 管理(57323)
- 农(56581)
- 财(53960)
- 大学(47645)
- 教育(47393)
- 学学(44750)
- 农业(39547)
- 技术(36422)
- 融(35266)
- 金融(35266)
- 财经(27617)
- 业经(27597)
- 经济研究(26874)
- 经(23556)
- 问题(21397)
- 业(20335)
- 图书(20098)
- 技术经济(19065)
- 科技(18667)
- 统计(18650)
- 理论(18548)
- 版(18453)
- 现代(17382)
- 商业(17329)
共检索到569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书林 杨扬 薄澜
运用石油价格指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中国的GDP、CPI等指数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VAR模型,分析国际外部冲击对中国的传导性影响,发现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传导作用极其有限,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汇率、利率和CPI等方面的影响。尽管这些变量同时也受到国内经济变量的直接影响,但是敏感程度要大于它们对美国利率产生的敏感程度,而且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于一些最终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王景武
本文在经验事实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产出的冲击路径、机理、方向和程度,并就未来一年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对中国产出的冲击进行情景分析。主要研究结论:第一,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短期冲击是不利的,但同时也有积极因素。第二,从中长期来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产出的冲击有增强的趋势。第三,美国货币政策调整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产出的冲击是最强的。第四,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预期因素"自我实现"、"自我强化"的。第五,技术密集程度越低的行业、规模越小的企业以及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越高的商品出口,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冲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倪中新 王丰莹
美国货币政策对其他经济体会产生溢出效应,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选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5个金砖国家2000-2012年的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给量及证券指数的月度数据与美国的相应指标构造向量自回归模型,证实美国货币政策对新兴经济体有不同程度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对南非的消费价格指数、俄罗斯的货币供给影响最显著,对5个金砖国家的证券市场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金砖国家 VAR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山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在深入分析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顾淳 王霞
本文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2016年3月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发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后货币政策变量与其自身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在退出前后其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有较大变化,而反过来的影响却没有显著的差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出现了大的变化;其次,从影响的期限来看,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主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顾淳 王霞
本文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了2007年1月—2016年3月间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及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溢出效应,发现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前后货币政策变量与其自身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关系存在非对称性,即在退出前后其产出和物价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影响有较大变化,而反过来的影响却没有显著的差异。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首先,美国在退出量化宽松前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变量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出现了大的变化;其次,从影响的期限来看,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短期,而利率变化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中长期。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鑫雨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有效地影响诸如产出之类的真实经济变量。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对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意义重大,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VAR模型,依次从货币、信贷两个渠道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消费者物价指数而言,货币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信贷渠道;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前期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货币渠道,后期则相反。总之,在研究区间内,货币渠道对信贷渠道影响很大。信贷渠道起主导作用,其有效性与稳定性较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总体显弱,货币渠道有很大潜力。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VAR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张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日渐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更应该重视货币政策区域影响的差异问题。采用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的月度数据,运用结构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通过对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三大经济区域的影响方向相同,但是在影响程度以及滞后期的表现上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及产值构成等方面的差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结构VAR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丘斌 邓佑甜
本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东部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响应速度最快,敏感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敏感度最低;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且对西部经济的影响呈明显的滞后性。文章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不对称性 VAR模型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姜再勇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传导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货币政策在甘肃省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甘肃省通过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2个季度的时滞,在物价水平方面存在5个季度的时滞;通过利率渠道的传导效应,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2个季度的时滞,在物价水平方面存在3个季度的时滞。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优化货币信贷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效应 甘肃省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姜再勇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传导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货币政策在甘肃省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甘肃省通过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2个季度的时滞,在物价水平方面存在5个季度的时滞;通过利率渠道的传导效应,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2个季度的时滞,在物价水平方面存在3个季度的时滞。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优化货币信贷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效应 甘肃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通过分析货币供给到产出的传导机理,建立了中国省际货币政策传导的空间向量自回归模型。模型以地区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在模型中引入了空间变量,中国货币供给量M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季节虚拟变量等为解释变量或控制变量;空间变量的设置以中国八大经济区域的区划为基础,并考虑北京、上海和广东经济影响的特殊性,设置了空间权重指示指标矩阵。并按八大经济区域分别估计省际方程,共得到31个方程和398个系数。通过显著性分析,研究了省际货币传导效应、空间效应和个体效应。最后归纳出三点结论,提出了在货币政策创新中可能要关注"点灌"的问题。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百胜 高崧耀 胡春燕
本文构建以贸易开放度、第二产业比重和人均收入指数为条件变量,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内生变量,以中长期贷款为共同外生变量的条件同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CHVAR),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非对称与时变效应。结果表明,本外币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与通货膨胀之间互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面对本外币贷款余额的正向冲击,以贸易开放度为条件变量时,贸易开放度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则低于贸易开放度低的地区;以第二产业比重作为条件变量时,第二产业比重高的地区,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以人均收入指数为条件变量时,人均收入指数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程度也高,而通货膨胀的脉冲响应,则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非对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的VAR模型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基于VAR模型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的VAR模型
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基于SVAR模型的研究
基于GVAR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基于DMA-TVP-FAVAR模型和M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SVAR模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基于协整分析方法和VAR模型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