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82)
2023(18836)
2022(15858)
2021(14486)
2020(12283)
2019(28117)
2018(27927)
2017(54843)
2016(29497)
2015(33145)
2014(33195)
2013(32683)
2012(29602)
2011(26516)
2010(26673)
2009(24471)
2008(23538)
2007(20626)
2006(18357)
2005(16208)
作者
(84529)
(70656)
(70199)
(67048)
(44902)
(33783)
(31932)
(27806)
(26872)
(25209)
(23888)
(23822)
(22577)
(22461)
(21875)
(21708)
(21071)
(20439)
(20229)
(20130)
(17613)
(17387)
(17230)
(16188)
(15912)
(15759)
(15467)
(15240)
(14341)
(13787)
学科
(137691)
经济(137555)
管理(84554)
(81032)
(67258)
企业(67258)
方法(58059)
数学(50794)
数学方法(50019)
(33503)
中国(33211)
(29794)
业经(29574)
地方(29528)
(27873)
农业(22678)
(21898)
理论(21047)
(20508)
贸易(20496)
(19781)
(19043)
技术(18895)
(18536)
财务(18445)
财务管理(18408)
环境(18388)
企业财务(17440)
产业(17299)
(17163)
机构
学院(421208)
大学(420844)
(176611)
经济(173041)
管理(165827)
理学(144260)
理学院(142625)
研究(141882)
管理学(139711)
管理学院(138951)
中国(103435)
(89084)
科学(87069)
(77481)
(70667)
(66436)
研究所(64477)
中心(63245)
财经(62691)
业大(62155)
(61397)
(56972)
北京(55932)
(54827)
师范(54278)
经济学(54274)
(51691)
农业(51603)
(49309)
经济学院(48594)
基金
项目(288399)
科学(227741)
基金(209850)
研究(209381)
(182861)
国家(181372)
科学基金(156741)
社会(133144)
社会科(126263)
社会科学(126229)
(112790)
基金项目(110613)
自然(102143)
自然科(99829)
自然科学(99808)
自然科学基金(98015)
教育(96882)
(94352)
资助(87496)
编号(84557)
成果(67629)
重点(64714)
(63286)
(62221)
(59680)
课题(58476)
创新(55680)
国家社会(54991)
科研(54884)
教育部(54597)
期刊
(195102)
经济(195102)
研究(124022)
中国(76988)
学报(65286)
管理(62840)
科学(60949)
(60335)
(59102)
大学(50221)
学学(47569)
教育(44336)
农业(41327)
技术(39502)
(33222)
金融(33222)
经济研究(32650)
业经(31105)
财经(31042)
(26740)
问题(25224)
技术经济(22306)
统计(21569)
(21148)
科技(19485)
(19444)
图书(19412)
商业(19149)
(18985)
现代(18928)
共检索到61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兀晶  高辉  
本文基于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变量对城镇化产生逐渐减弱的正向冲击,而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应较弱。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兀晶  高辉  
本文基于1978—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变量对城镇化产生逐渐减弱的正向冲击,而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应较弱。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晨子  成长春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发展都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CM模型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对三者更好的促进三者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远  龚新蜀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新疆1970—2007年的样本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三者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同样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正效应,对城镇化的影响会受到户籍政策、结构性失业等问题的影响出现短暂为负的情况,对农业现代化则具有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业应  
本研究在对贵州省毕节地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用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法,选用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探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兰  
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模型,利用我国1979-2014年的年度数据,定义经济增速为门槛变量研究信贷规模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当门槛变量处于不同的阶段时,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增速处于5.2%以下时,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最为明显;处于9.2%以上时,影响低于前者;处于5.2%到9.2%之间时,影响最小。故而在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的现状下,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力变弱,应积极探索银行信贷之外的措施,联合信贷手段共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春阳  鲍步云  刘朝臣  
产业结构变动在较长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但随着三次产业比例和份额的调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渐下降并让位于资本和技术进步,而由此引起的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之间的产业失衡则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生  张连城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1978~2013年的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了最主要的作用;从短期来看,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将比较突出;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过程缓慢但是效果较为持久。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将对产业结构的变迁起主要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忠伟  曾福生  
构建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 ,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讨论了二者的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城镇化战略是“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我国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消费增长动态关系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累积效应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累积效应,并且正向拉动效应的持续时间更长也更稳定。因此,在采用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孙旭杰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学者还用实证分析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此,本文主要通过运用VAR模型、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协同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山东省产值结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传谌  王鹏  崔悦  齐文浩  
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城镇化的顺利开展对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如果二者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会加快;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则城镇化进程会减慢。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立达  牟雪淞  闫俊娟  
构建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城镇化为解释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基于2000—2015年四川省数据对前两者分析后者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城镇化有持续正向推动作用;创新提出零净流出人口假设,探索空间上省外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省内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假设下四川省人口城镇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数据,对"十三五"期间四川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估算,得出2017—2018年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会突破50%。最后提出四川省应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升级产业结构、注重产城融合等办法加快人口城镇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立新  
本文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对所有区域的城镇化均有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影响存在差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如果能协调发展,则会加快城镇化;反之,则会迟滞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传谌  王鹏  崔悦  齐文浩  
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城镇化的顺利开展对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能够显著地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如果二者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会加快;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则城镇化进程会减慢。最后提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