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2)
2023(17500)
2022(15132)
2021(14351)
2020(11912)
2019(27609)
2018(27285)
2017(53633)
2016(28671)
2015(32303)
2014(32167)
2013(31358)
2012(28764)
2011(25743)
2010(25994)
2009(24111)
2008(22624)
2007(19848)
2006(17458)
2005(15048)
作者
(79347)
(65798)
(65335)
(62483)
(42034)
(31571)
(30004)
(25735)
(25148)
(23614)
(22369)
(22051)
(20772)
(20649)
(20506)
(20230)
(19538)
(19313)
(18942)
(18890)
(16324)
(16026)
(15946)
(15168)
(14838)
(14661)
(14514)
(14491)
(13211)
(12918)
学科
(111506)
经济(111301)
管理(82817)
(79877)
(67725)
企业(67725)
方法(54431)
数学(47120)
数学方法(46344)
中国(34237)
(30849)
(30835)
(28894)
金融(28891)
(27821)
银行(27787)
(26708)
业经(26122)
地方(23337)
(22940)
理论(21904)
(21887)
(20891)
贸易(20875)
农业(20363)
(20345)
(20144)
财务(20053)
财务管理(20014)
企业财务(18997)
机构
学院(396406)
大学(394589)
(159256)
管理(159203)
经济(155742)
理学(138129)
理学院(136685)
管理学(133983)
管理学院(133270)
研究(127395)
中国(101593)
(82175)
科学(76832)
(74979)
(62107)
中心(60631)
财经(60185)
(59402)
(57087)
业大(56665)
研究所(56432)
(54708)
北京(51789)
(51228)
师范(50788)
经济学(48223)
(46998)
(46327)
农业(46179)
财经大学(44924)
基金
项目(271133)
科学(214077)
研究(200671)
基金(196898)
(169746)
国家(168290)
科学基金(146269)
社会(126452)
社会科(119387)
社会科学(119352)
(105891)
基金项目(103712)
自然(95136)
教育(93786)
自然科(92978)
自然科学(92958)
自然科学基金(91270)
(88686)
编号(83212)
资助(82388)
成果(67176)
重点(60259)
(60094)
(57317)
课题(56877)
(56643)
创新(52676)
教育部(52219)
科研(51755)
大学(51507)
期刊
(168635)
经济(168635)
研究(116643)
中国(73797)
管理(57987)
学报(57858)
(57235)
科学(54088)
(53765)
(48678)
金融(48678)
教育(45724)
大学(45260)
学学(42660)
农业(36606)
技术(36351)
财经(29109)
业经(28016)
经济研究(27447)
(24862)
问题(21396)
理论(19413)
图书(19129)
技术经济(18941)
统计(18642)
(18174)
科技(17920)
实践(17759)
(17759)
(17496)
共检索到578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龙薇  蒋丽平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盛松成  
从2011年起,我国宏观调控引入了一个新的指标概念,这就是社会融资规模。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和第五次会议上两次指出,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以及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与货币供应量从金融机构的负债方统计不同,社会融资规模从资产方进行统计。社会融资规模在理论上得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用观点的支持。社会融资规模的推出,与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产品不断创新、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大量增加、社会融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实证研究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理  赵淼  何梦泽  
在常规使用的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基础上,将社会融资规模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变量体系,在理论界与实务界是一个有争议的研究课题。研究基于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技术方法,实证检验并评估比较了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市场利率等中介目标变量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以及对物价水平与经济产出的影响。结论显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与经济变量的相关性都比较好;但是社会融资规模对操作工具的脉冲响应更加稳定,冲击效果更大;市场利率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更加显著。而且在经济异质型地区,各中介目标变量体现出了差异化的传导效果。为了达到精确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量应相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书林  杨扬  薄澜  
运用石油价格指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中国的GDP、CPI等指数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VAR模型,分析国际外部冲击对中国的传导性影响,发现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传导作用极其有限,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汇率、利率和CPI等方面的影响。尽管这些变量同时也受到国内经济变量的直接影响,但是敏感程度要大于它们对美国利率产生的敏感程度,而且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于一些最终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山  黄杨  王超  
本文利用2002—2010年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应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和传导效果进行深层次的长期静态分析和短期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较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山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在深入分析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小亮  陈惟  陈彦斌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定量增长目标,部分学者认为这很可能意味着社会融资规模将取代M2成为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使用SVAR模型,从金融创新的视角对社会融资规模能否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的有效性的确优于M2,但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融资规模的有效性同样已呈现下降趋势,因为它难以涵盖金融创新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型融资方式。据此,本文认为社会融资规模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应彻底转变思路,培育出以ShiboR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中介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亚平  宋杨  
我国社会融资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文章分析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并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实证检验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弱化了我国货币传导数量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增强了货币传导价格渠道的影响,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的影响。文章提出,适应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复杂性需进一步优化数量型调控工具,加强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与创新,加强货币政策新工具"预期管理"效应的发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理  张琴  黄帆帆  
利用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月度数据,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省际传导渠道和传导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无论从政策工具到中介目标,还是从中介目标到实体经济,都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依据实证结果,从稳物价、促增长和缩小地区间差距等方面,对构建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实施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总量的快速扩张,金融结构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以货币供应量和银行贷款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规模,不能真实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选用2002-2016年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基于VAR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使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调控效果不断减弱,但是现阶段社会融资规模并不能完全替代货币供应量,而应该作为货币供应量的一个良好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间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牛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政   刘丽萍  
监测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识别该风险对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影响,对于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具有重大现实价值。创新性地应用DMA-TVP-FAVAR模型从动态视角搭建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并借助MS-VAR模型评估金融风险对价格型货币政策产出效应、价格效应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防范金融风险离不开货币市场平稳运行,银行业、股票市场、房地产业、外汇市场在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中虽占比有限,但相对重要性上升。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两区制特征,并且维持高风险区制的持续性更强。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作用下,价格型工具的操作效果呈现非对称性,金融风险的存在大幅削弱了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中央银行有必要加大货币政策操作力度。研究工作有助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瑾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和信贷渠道会影响房地产价格。本文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房地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双向关系,认为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与信贷规模均会影响到房地产价格,利率对房地产价格有显著影响,房价的提高会倒逼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使得货币在M1与M2之间转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鑫雨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有效地影响诸如产出之类的真实经济变量。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对检验货币政策有效性意义重大,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VAR模型,依次从货币、信贷两个渠道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消费者物价指数而言,货币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信贷渠道;对于国内生产总值而言,前期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优于货币渠道,后期则相反。总之,在研究区间内,货币渠道对信贷渠道影响很大。信贷渠道起主导作用,其有效性与稳定性较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总体显弱,货币渠道有很大潜力。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姜再勇  
由于现实经济难以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的传导效应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货币政策在甘肃省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在甘肃省通过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2个季度的时滞,在物价水平方面存在5个季度的时滞;通过利率渠道的传导效应,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2个季度的时滞,在物价水平方面存在3个季度的时滞。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优化货币信贷政策在甘肃省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