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9)
- 2023(17279)
- 2022(15037)
- 2021(13964)
- 2020(11962)
- 2019(27453)
- 2018(27237)
- 2017(53061)
- 2016(28896)
- 2015(32566)
- 2014(32339)
- 2013(31756)
- 2012(28994)
- 2011(26221)
- 2010(26209)
- 2009(23933)
- 2008(23210)
- 2007(20164)
- 2006(17534)
- 2005(15021)
- 学科
- 济(111958)
- 经济(111837)
- 管理(81619)
- 业(78191)
- 企(64316)
- 企业(64316)
- 方法(56922)
- 数学(50560)
- 数学方法(49768)
- 农(30212)
- 中国(29680)
- 财(28373)
- 业经(24593)
- 学(24252)
- 贸(22159)
- 贸易(22148)
- 易(21589)
- 制(20280)
- 农业(20060)
- 地方(20017)
- 理论(19527)
- 务(18184)
- 技术(18170)
- 财务(18100)
- 财务管理(18064)
- 银(17497)
- 银行(17426)
- 环境(17245)
- 和(17084)
- 企业财务(17060)
- 机构
- 大学(412986)
- 学院(412790)
- 管理(162128)
- 济(161276)
- 经济(157874)
- 理学(141980)
- 理学院(140409)
- 管理学(137451)
- 管理学院(136721)
- 研究(133988)
- 中国(99344)
- 京(86863)
- 科学(86443)
- 财(73185)
- 农(72183)
- 所(67734)
- 业大(67040)
- 研究所(62302)
- 中心(60961)
- 财经(60075)
- 江(57739)
- 农业(57420)
- 经(54708)
- 北京(54155)
- 范(52358)
- 师范(51704)
- 经济学(48780)
- 院(48436)
- 州(47146)
- 财经大学(45020)
- 基金
- 项目(288471)
- 科学(225219)
- 基金(208784)
- 研究(203568)
- 家(184736)
- 国家(183251)
- 科学基金(156392)
- 社会(126742)
- 社会科(120203)
- 社会科学(120169)
- 省(113310)
- 基金项目(110762)
- 自然(105227)
- 自然科(102840)
- 自然科学(102810)
- 自然科学基金(100941)
- 划(96157)
- 教育(95151)
- 资助(87328)
- 编号(82588)
- 成果(65177)
- 重点(64913)
- 部(62838)
- 发(60534)
- 创(59998)
- 课题(56738)
- 科研(56072)
- 创新(55993)
- 计划(54322)
- 教育部(53416)
- 期刊
- 济(164982)
- 经济(164982)
- 研究(114275)
- 学报(72034)
- 中国(70439)
- 农(64129)
- 科学(62976)
- 管理(57877)
- 财(53916)
- 大学(53814)
- 学学(51169)
- 农业(44273)
- 教育(43099)
- 技术(36310)
- 融(34600)
- 金融(34600)
- 财经(28565)
- 业经(28285)
- 经济研究(27629)
- 经(24384)
- 业(22527)
- 问题(22201)
- 科技(20610)
- 版(20042)
- 统计(19993)
- 技术经济(19715)
- 图书(19268)
- 业大(19225)
- 理论(19158)
- 商业(18991)
共检索到576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李远航
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时普遍面临货币错配,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在定性考察了我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1985~2006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构建两个VAR模型,对我国货币错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错配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经济增长速度;再次是贸易顺差程度。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管理和控制我国货币错配的四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错配 VAR模型 协整检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英军 彭美红
基于我国货币错配日益严重这一事实,在对货币错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之后,利用1995~2006年的经济数据,构建了3个VAR模型,对我国货币错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错配与国内金融发展水平负相关,与通货膨胀率、外债规模程度、贸易差额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通货膨胀率和外债规模程度对货币错配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通货膨胀因素和外债规模程度对货币错配都具有较强的同向作用,而外债规模的作用相对滞后一些。
关键词:
货币错配 影响因素 VAR模型 外债规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云飚 张子璇
文章根据人民币汇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通过选取2015年8月—2021年3月的每月平均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广义货币(M2)是汇率USD/CNY变动的格兰杰原因;汇率的变动主要是靠自身的变动以及自身滞后期的推动,其次才会受到广义货币M2的影响,而与流通货币(M0)和狭义货币(M1)并无直接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快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精准调控广义货币(M2)的供应量,重视汇率改革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由此促进我国的汇率改革之路能够更加平稳且健康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广义货币(M2) 人民币汇率 VAR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志勇 刘涛
货币政策有效性包括工具的有效性、传导机制的效率以及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而评价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最终依据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构建了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相关变量对CPI影响的强弱程度及其对货币政策发生效力的滞后时间,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基本有效的,货币供给量M0是近期货币政策中较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将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混合使用以实现货币政策预期目标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善燊 何炼成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应该重视统一货币政策效果的城乡差异问题。本文采用改革开放后的年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通过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货币政策对城乡经济的影响方向基本相同,但是影响程度以及时滞效应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城乡收入差距以及金融系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释。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城乡差异 VAR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鸣 倪玉娟 刘林
本文利用1996年1月~2010年4月的数据,运用MSIH(2)-VAR(4)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发现利用非线性模型是合理的,并在不同区制下货币政策工具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效果在时间、方向和程度上表现不同,同时,对于上证A股和深证A股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货币供应量,在股市低迷期,它的变化会立即正向影响到股票价格,但在股市膨胀期,则滞后1个月后才会正向影响股票价格;对于银行信贷,在股市低迷期,它的提高并不能提高股价,而在股市膨胀期,它的提高才会使股价上扬;对于利率,在两个区制下,它的提高都会使股价下跌,并且在滞后1个月才会表现出来。但是,相比较而言,利率对股票市场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票价格 MS-VAR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书林 杨扬 薄澜
运用石油价格指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中国的GDP、CPI等指数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VAR模型,分析国际外部冲击对中国的传导性影响,发现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传导作用极其有限,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汇率、利率和CPI等方面的影响。尽管这些变量同时也受到国内经济变量的直接影响,但是敏感程度要大于它们对美国利率产生的敏感程度,而且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于一些最终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雪莲 邓翔 刘万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引入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多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指出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并在95%的置信水平下,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因此,为缓解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风险,必须有效控制并逐步降低债权型货币错配的规模。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政策思路。
关键词:
债权型货币错配 通货膨胀 VAR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丘斌 邓佑甜
本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东部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响应速度最快,敏感度最大,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的敏感度最低;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远低于东、中部地区,且对西部经济的影响呈明显的滞后性。文章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不对称性 VAR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山
本文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在深入分析此判断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提出政策建议,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尚燃
相对于成熟资本市场而言,我国新三板证券市场的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表现得更为复杂。通过建立新三板股价指数与货币供给量VAR模型,本文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析我国新三板证券市场与货币需求结构的关系,以期检验货币供给量在中央银行调控证券市场过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货币需求结构因素对于新三板股价指数的影响尚处于较为微弱的阶段,新三板市场股价指数对以投机为目的的货币需求大于以投资为目的货币需求的影响。这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我国新三板证券市场并不畅通,决策层应根据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经常性地考察货币需求的变化,通过提高新兴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加强对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的监管力度等,使新三板证券市场更好地肩负起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的使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丽
通过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实际利率变动的几个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CPR和实际狭义货币供给量RM1的变动对实际拆借利率产生负向作用,人民币汇率FER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FR的变动则对其产生正向作用。CPR变动对同业拆借实际利率产生同期影响,其它三个变量变动对其无同期影响。通货膨胀率在四个影响因素中对同业拆借市场实际利率的变动影响最大,实际狭义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次之,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对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实际利率产生联动效应,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祥 孔刘柳
本文实证分析了两种区制即低迷期和扩张期,货币政策冲击对房地产价格的不同影响:在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期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会立即影响房地产价格,存在一定的时滞,而在房地产市场扩张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迅速影响到房价;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规模的提高不会显著推高房价;提高利率则会使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并会带来持续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曲春青 王乾乾
本文基于1997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数据,使用三区制滞后两阶的MS(3)-VAR(2)模型,对三种区制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状态下,货币政策变量的变动对上证综指收益的影响在时间、方向和效果上是非对称的。在高收益、低波动状态与低亏损、低波动状态下,利率的变动对股票市场并不存在显著的影响;在高亏损、高波动状态下,利率的变动滞后一期对股票市场有较小的正向影响,但滞后二期时存在较大的负向影响。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在高亏损、高波动行情时比在高收益、低波动和低亏损、低波动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 MS-VAR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胜刚 姜昱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显著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的因素按作用效果依次为:汇率制度、贸易顺差、经济增长率。从作用方向看,汇率制度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是正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