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1)
- 2023(10601)
- 2022(9201)
- 2021(8727)
- 2020(7670)
- 2019(18161)
- 2018(18265)
- 2017(35674)
- 2016(19432)
- 2015(22256)
- 2014(22383)
- 2013(21986)
- 2012(20094)
- 2011(18073)
- 2010(17971)
- 2009(16678)
- 2008(16368)
- 2007(14427)
- 2006(11969)
- 2005(10268)
- 学科
- 济(81569)
- 经济(81491)
- 管理(55441)
- 业(53815)
- 方法(45333)
- 企(44997)
- 企业(44997)
- 数学(41098)
- 数学方法(40424)
- 财(20579)
- 农(20462)
- 中国(18262)
- 业经(15823)
- 贸(15542)
- 贸易(15536)
- 易(15131)
- 学(14930)
- 理论(14106)
- 地方(13903)
- 务(13730)
- 财务(13670)
- 财务管理(13638)
- 农业(13284)
- 制(13077)
- 企业财务(12881)
- 和(11948)
- 技术(11739)
- 银(11293)
- 银行(11269)
- 融(10957)
- 机构
- 学院(276227)
- 大学(274772)
- 济(112653)
- 管理(110700)
- 经济(110363)
- 理学(96693)
- 理学院(95717)
- 管理学(93691)
- 管理学院(93195)
- 研究(85061)
- 中国(65094)
- 京(56220)
- 科学(52893)
- 财(50273)
- 农(44837)
- 所(42357)
- 业大(42205)
- 中心(41404)
- 财经(41117)
- 江(39953)
- 研究所(38672)
- 经(37357)
- 农业(35567)
- 经济学(34872)
- 北京(34632)
- 范(33909)
- 师范(33528)
- 州(31911)
- 经济学院(31783)
- 财经大学(30744)
- 基金
- 项目(189687)
- 科学(149459)
- 基金(138284)
- 研究(135673)
- 家(120298)
- 国家(119350)
- 科学基金(103494)
- 社会(84835)
- 社会科(80549)
- 社会科学(80524)
- 省(75056)
- 基金项目(73187)
- 自然(69328)
- 自然科(67805)
- 自然科学(67788)
- 自然科学基金(66555)
- 教育(64952)
- 划(63129)
- 资助(58626)
- 编号(55692)
- 成果(43767)
- 重点(42691)
- 部(42300)
- 创(39869)
- 发(39594)
- 课题(37716)
- 科研(37277)
- 创新(37194)
- 教育部(36499)
- 大学(36067)
- 期刊
- 济(112663)
- 经济(112663)
- 研究(72534)
- 中国(46493)
- 学报(41810)
- 财(40357)
- 农(38991)
- 管理(38960)
- 科学(38512)
- 大学(31995)
- 学学(30349)
- 技术(27542)
- 教育(27337)
- 农业(26337)
- 融(24289)
- 金融(24289)
- 财经(20040)
- 业经(18841)
- 经济研究(18692)
- 经(17148)
- 统计(16450)
- 问题(15213)
- 策(14743)
- 业(14646)
- 技术经济(14609)
- 决策(13542)
- 理论(13173)
- 版(13076)
- 商业(12914)
- 财会(12221)
共检索到383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未卿 龚丽雯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需求推动、成本推动、输入推动、流动性推动四个方面分析通货膨胀与各诱因间的均衡关系,并建立通货膨胀成因VAR模型,研究各诱因对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本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进口额、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流通中的广义货币引起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ECM模型 动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理论分析显示FDI会通过国际收支、国内投资、货币供给量和国际贸易等因素引发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ECM等方法发现,在长期内每增长1%的FDI会带来通货膨胀上涨0.24%,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国内投资引发了通货膨胀率上升,而贸易开放度抑制了通货膨胀。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是影响长期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因素,FDI对外汇储备的冲击存在正向作用且效应呈递增趋势。
关键词:
FDI 通货膨胀 VAR模型 协整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金奇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货膨胀影响较小的原因,并运用VAR模型证实了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外汇储备增加不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利 张桂喜
本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对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率的货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通货膨胀率变化符合货币数量论学说。研究发现M1增长率与准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作用相反,用存贷比表示的流动性对通货膨胀率有一定的助长作用,实际利率对通货膨胀率影响较小。据此,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雪莲 邓翔 刘万明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引入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多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指出我国债权型货币错配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并在95%的置信水平下,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因此,为缓解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风险,必须有效控制并逐步降低债权型货币错配的规模。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政策思路。
关键词:
债权型货币错配 通货膨胀 V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文阳 吕德宏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美元/人民币汇率与国内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通货膨胀对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传导效应;汇率对通货膨胀存在传导效应,且传导效应为反向;汇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系统稳定性较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美玲
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与FDI、进出口具有协整关系。其中出口、FDI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微弱,而进口对通货膨胀的贡献率较高,达10%左右。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表明,在通货膨胀、FDI、进口和出口四个变量中,引起CPI持续变化的是CPI本身,即我国的通货膨胀有明显的自循环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并不存在明显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相反,进口有利于抑制我国的通胀水平。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进出口 FDI VAR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润华 胡海鸥
文章采用VAR模型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同比升值率(NERR)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CPI)关系,结果表明:NERR变动与CPI变动之间是显著的格兰杰(Granger)相互因果关系,NERR变动对CPI变动的正向影响主要在当月,第一月至第三月快速消失,第七月具有短期的负向影响;CPI变动对NERR变动的正向影响在每个月份。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协整关系:CPI每上升1%,NERR就会上升1.539%。本文分析出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在健全央行票据发行、完善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人民币汇率 货币发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山 汪前元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部冲击(汇率、石油价格、进口价格)对中国国内价格特别是CPI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CPI的传递效应较低;原油价格冲击对其他价格的传递系数相对较小;大约19%的进口价格冲击会在10个月后反映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外部冲击解释了CPI变化中的25%。为治理当前国内的通货膨胀,国内政策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实行稳定、可信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从而稳定并降低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以隔绝外部冲击给国内通货膨胀造成的压力;决策当局必须注意到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向量自回归模型 汇率传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1994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表现形式都十分复杂,使中国经济学家们在通货膨胀的基本判断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从已经发表的文献来看,人们对于这次通货膨胀类型的判断至少已经出现了四种观点:需求拉动型、供给型(含成本推进式、结构性)通货膨胀、制度变革型通货膨胀以及综合型通货膨胀。与之相应,有关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也是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分析中,有关需求性因素和供给性因素的作用无法截然分开,因此,综合论的观点也许永远都是正确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运用综合型通货膨胀理论富有内在逻辑地说明需求性因素、供给性因素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推动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润亮
当前通货膨胀成因分析及治理李润亮作者认为政府的理性行为与社会的非理性行为矛盾激化是当前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成长型通货膨胀与转轨型通货膨胀的交织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提出要以"标本兼治"作为抑制当前通货膨胀的指导思想。1995年以来,反通货膨胀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君仁 郭文礼 李长金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有些产业发展过热;二是投资规模扩大,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三是价格体制改革方案全面出台,市场物价涨幅较高。在诸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下,伴随而来的货币问题是票子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伴随着货币数量的过快增加,物价或显或隐的持续上涨。我们认为,从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货币问题性质看,已不是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问题,也不是潜在通货膨胀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双正
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界密切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上游产品价格明显上涨会对未来通货膨胀形成较大的压力,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VAR模型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