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1)
- 2023(14491)
- 2022(12799)
- 2021(11965)
- 2020(10159)
- 2019(23636)
- 2018(23531)
- 2017(46199)
- 2016(24808)
- 2015(28125)
- 2014(28124)
- 2013(27555)
- 2012(24620)
- 2011(21828)
- 2010(21630)
- 2009(19528)
- 2008(18541)
- 2007(15870)
- 2006(13597)
- 2005(11333)
- 学科
- 济(98810)
- 经济(98695)
- 管理(71120)
- 业(68814)
- 企(56807)
- 企业(56807)
- 方法(51454)
- 数学(45611)
- 数学方法(44865)
- 农(26846)
- 财(26306)
- 中国(24640)
- 业经(21268)
- 学(20140)
- 地方(19084)
- 农业(18408)
- 理论(17405)
- 贸(16846)
- 贸易(16839)
- 易(16283)
- 制(15428)
- 务(15423)
- 财务(15341)
- 财务管理(15307)
- 技术(15300)
- 和(15250)
- 环境(14849)
- 企业财务(14465)
- 划(13387)
- 银(12791)
- 机构
- 学院(345146)
- 大学(344292)
- 管理(141677)
- 济(135466)
- 经济(132604)
- 理学(124923)
- 理学院(123584)
- 管理学(120966)
- 管理学院(120360)
- 研究(107326)
- 中国(77588)
- 京(71543)
- 科学(68051)
- 财(59823)
- 农(53196)
- 业大(52624)
- 所(52211)
- 财经(49397)
- 中心(49105)
- 研究所(48078)
- 江(47608)
- 经(45107)
- 范(45023)
- 师范(44613)
- 北京(44414)
- 农业(41583)
- 经济学(40695)
- 院(39501)
- 州(38902)
- 财经大学(37069)
- 基金
- 项目(247068)
- 科学(195284)
- 基金(180349)
- 研究(178942)
- 家(156781)
- 国家(155487)
- 科学基金(135259)
- 社会(112568)
- 社会科(106665)
- 社会科学(106636)
- 省(96809)
- 基金项目(95990)
- 自然(89846)
- 自然科(87842)
- 自然科学(87820)
- 自然科学基金(86202)
- 教育(83714)
- 划(81113)
- 资助(75152)
- 编号(73332)
- 成果(57030)
- 重点(54597)
- 部(54263)
- 发(51487)
- 创(51460)
- 课题(49621)
- 创新(47879)
- 科研(47665)
- 教育部(46932)
- 大学(46480)
- 期刊
- 济(139337)
- 经济(139337)
- 研究(94598)
- 中国(58014)
- 学报(53208)
- 管理(50206)
- 科学(49704)
- 农(47358)
- 财(44364)
- 大学(41048)
- 学学(38852)
- 教育(37567)
- 农业(33062)
- 技术(32160)
- 业经(24371)
- 融(23262)
- 金融(23262)
- 经济研究(23123)
- 财经(22913)
- 经(19471)
- 问题(17914)
- 统计(17175)
- 技术经济(16939)
- 图书(16806)
- 业(16678)
- 商业(16435)
- 科技(16423)
- 理论(15923)
- 版(15716)
- 策(15589)
共检索到473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芊
文章以全国城镇居民1995—201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简单散点图对影响消费的两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并进一步建立消费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因素对消费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短期内,对消费影响最大的是可支配收入,且是正向拉动作用;从长期来看,消费价格指数对消费的影响显著,且是负向的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文海 丁洪福
一、引言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杭斌
利用 1990 - 1998年的季度资料 ,对山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研究。结果表明 :1990 - 1996年期间 ,山西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这期间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是收入提高引起的 ;1997年后 ,这种均衡关系不复存在。
关键词:
平均消费倾向 季节单位根检验 协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武新乾 司福宁 田萍
为了定量认识我国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基于29个省市的1991-2013年经济面板数据,建立了三个区域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固定效应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结果表明:非参数模型的拟合误差小于参数模型的拟合误差,并且非参数模型的波动边际消费倾向比参数模型的固定边际消费倾向更为合理。此外,东中西部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波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波动变化持续性强,西部波动变化最敏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褚晓琳
文章利用1986-2011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关系以及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支出对可支配收入的长期弹性为0.81,短期弹性为0.84。1986-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27。其中,1986-1991年,边际消费倾向呈现波动下降;1992-2003年,边际消费倾向缓慢下降;2004年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幅度加大。文章解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国民经济数据的收集,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引导,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 可支配收入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正 王佳昊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借助Eviews7.0统计软件,对2 0 0 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消费数量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以及自价格弹性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利用数量和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一系列结论,粗略划定了我国城镇贫困标准,指出了过半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其生活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有待提升的事实,同时阐述了交通、通信、商业及服务业在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潜力,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
通过构造一个由消费结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第二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结构四个变量组成的VAR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设定的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预测方差分解和协整检验,发现消费结构会影响第二产业结构的转换,而收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VAR模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本文利用1985—2010年数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收入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当城镇居民内部基尼系数扩大1%时,城镇居民消费就减少0.3%左右。这表明缩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政策对刺激消费需求仍然有效。并据此提出如提高中等收入户数量等建议,旨在缩小差距,提高消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沈晓栋 赵卫亚
本文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不同时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是无法解释的。于是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及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并且分析了反映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时间变边际消费倾向及弹性系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骊 孙敬水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我国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的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不仅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而且其空间相关性不只是简单的一阶相关,可能需要从更高阶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消费与收入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领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其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本文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上海城市居民从1980年至2010年的年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进行协整分析,研究城市居民年实际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和长期均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实证分析的结果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ECM模型 城市居民 收入 消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哲明 靖继鹏
根据定量研究数据的获取原则,整理出定量研究所需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构建居民信息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模型,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居民信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1985-1996年区间内,城镇居民的收入决定其信息消费;在1996-2006年区间内,城镇居民的信息消费决定其收入水平。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信息消费 收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秀良 曹凤岐
居民消费不足一直是近年来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隐患。本文采用双区制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的实证考察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房地产资产并不具备显著的财富效应,而股票市场不仅没有财富效应,反而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之所以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并不是因为居民消费对股票财富不敏感,而是由于长期以来居民从股市中得到的资产性收入少。因此,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不仅应该提高其可支配收入,更应该让居民从股市中感受到真实的财富增值。
关键词: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马尔科夫转换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