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5)
- 2023(9525)
- 2022(8204)
- 2021(7825)
- 2020(6832)
- 2019(15834)
- 2018(15743)
- 2017(31223)
- 2016(16551)
- 2015(18577)
- 2014(18380)
- 2013(17701)
- 2012(15658)
- 2011(13765)
- 2010(13637)
- 2009(12370)
- 2008(11738)
- 2007(9765)
- 2006(7976)
- 2005(6601)
- 学科
- 济(66149)
- 经济(66084)
- 业(49523)
- 管理(48561)
- 企(40636)
- 企业(40636)
- 方法(38475)
- 数学(35065)
- 数学方法(34448)
- 中国(17465)
- 财(17333)
- 农(15360)
- 业经(13090)
- 务(11946)
- 财务(11887)
- 制(11871)
- 理论(11871)
- 财务管理(11860)
- 贸(11595)
- 贸易(11589)
- 易(11284)
- 企业财务(11245)
- 银(11245)
- 银行(11235)
- 险(11077)
- 保险(10985)
- 地方(10618)
- 行(10570)
- 技术(10485)
- 学(10293)
- 机构
- 学院(221561)
- 大学(220596)
- 管理(93900)
- 济(90734)
- 经济(89030)
- 理学(82521)
- 理学院(81745)
- 管理学(79962)
- 管理学院(79570)
- 研究(63077)
- 中国(51731)
- 京(43919)
- 财(42228)
- 科学(37650)
- 财经(34799)
- 经(31972)
- 业大(31790)
- 中心(31351)
- 农(30596)
- 江(30556)
- 所(29086)
- 经济学(28326)
- 北京(26734)
- 研究所(26716)
- 财经大学(26565)
- 经济学院(25802)
- 范(25729)
- 师范(25455)
- 商学(24843)
- 商学院(24627)
- 基金
- 项目(159137)
- 科学(127679)
- 基金(118800)
- 研究(114720)
- 家(102641)
- 国家(101823)
- 科学基金(90249)
- 社会(74231)
- 社会科(70475)
- 社会科学(70457)
- 基金项目(62977)
- 省(61698)
- 自然(60342)
- 自然科(59098)
- 自然科学(59084)
- 自然科学基金(58017)
- 教育(54898)
- 划(51932)
- 资助(49748)
- 编号(46011)
- 部(35819)
- 重点(35302)
- 成果(34604)
- 创(34148)
- 发(32473)
- 创新(31790)
- 教育部(31659)
- 科研(31302)
- 人文(30943)
- 国家社会(30912)
共检索到301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贾士彬 尚颖
通过VAR模型分析方法,采用2001年1月~2012年4月的月度数据,研究在通货膨胀和利率因素的干扰下,我国人身保险与储蓄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和利率调整均加大了人身保险业发展难度。短期来看,人身保险和储蓄替代效应更明显,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储蓄方式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但长期看,人身保险与储蓄则表现为同方向互动发展。可见,人身保险与储蓄之间的联动关系是复杂的。但总体上讲,人身保险与储蓄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冀
后金融危机时期,促消费、扩内需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这也意味着要减少居民未来风险,使消费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人身保险作为防范个人及家庭风险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保障消费的长期稳定,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本文对比不同储蓄形式下的消费计划,发现人身保险是比传统储蓄更高级的储蓄形式。通过IRF和VEC模型验证了保险与消费的关系,认为人身保险对消费的影响是长期大于短期。由此衍生的经济学解释是,人身保险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有效机制,保障了个人及家庭长期消费的稳定。本文还将消费作为人身保险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分析了中国人身保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宏伟
一、人身保险与储蓄简介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和生命为标的的保险,它与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保证保险并称为保险业务的四大领域。人身保险专门为参加保险的人(称作被保险人)在某个特定期限内发生的生老病死等保险事故提供经济保障。例如,人老了,丧失了固定的经济来源(称作保险事件),如果他在退休以前参加了养老年金保险,那么他可以按照约定的金额分月或分年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一直领到其身故为止。这就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寿保险的作用和意义。 一般地讲,全部保险业务分为两大类,即寿险业务和非寿险业务。按国际保险组织惯例,寿险与非寿险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程 范雨文 曹铸 王洪彬
保险产品具有种类繁多、条款抽象难懂、责任非标准化等特点,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面临诸多痛点。蚂蚁保省心配应用人身保险组合的量化配置方法,为研究人身保险配置问题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思路框架,为消费者购买产品提供参考。通过构建风险波动率指标,并基于长期精算原理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均值-方差理论,搭建了保费-风险波动率联动的长期决策模型,提供了针对医疗、重疾、意外、身故四类人身风险的配置方案建议,即消费者可在有效前沿上根据自身预算选择风险保障覆盖最优的配置方案。研究结果显示:以35岁、月收入1.25万、资产20万的男性消费者群体为例,在保费支出最接近的情况下,模型推荐的保险组合比消费者自身实际配置的组合平均可降低38.47%的风险波动率,在其他年龄点也有相似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艳 李荷娟 魏婷
基于1979—2015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储蓄率增长率和投资率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MS-VAR模型和脉冲响应方法对河南省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经济发展存在低增长低波动、低增长高波动、高增长高波动三个经济周期,储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具有时效性。河南省经济增长、投资变化不是储蓄增加的显著原因,产出和储蓄对投资的刺激作用在不同经济周期下是非对称的,总体来说河南省储蓄投资转化效率较低。研究认为应拓宽投资渠道,鼓励直接融资,同时健全社会保障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储蓄投资转化效率 MS-VAR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青龙 刘明亮
储蓄的利率敏感性对中央银行通过利率的变动来调节储蓄向消费和投资转化的政策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和认识我国的储蓄对利率敏感性问题对提高货币政策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我国1978年以来的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国民收入和通货膨胀率的数据,并将所有的样本数据分成前后两个样本期,建立VAR模型,对储蓄的利率敏感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第一,无论是在第一个样本期还是在第二个样本期,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敏感性都是很低的,这说明利率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不大;第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敏感性在第二个样本期比在第一个样本期要大,说明利率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是逐渐变大的。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居民...
关键词:
储蓄存款 利率 敏感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萍 李朝洪
我国人身保险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了人身保险业的长期发展,对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急迫性和必要性。文章选择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运用STATA软件对解释变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金融支撑水平进行空间计量,并基于回归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人身保险 空间杜宾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福良
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张福良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目标的一种保险,其基本内容是: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不幸事故或疾病、衰老等原因,以致死亡、医疗、伤残、丧失工作能力或生存到一定年龄时,由保险人给付约定的保险金,以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圆圆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88—2018年的数据,检验了可能会对城乡居民储蓄造成影响的四个因素,即通货膨胀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反映这四个变量和居民储蓄额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分析了上述变量对城乡居民储蓄的动态影响。经实证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居民储蓄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且生产总值的长期发展对储蓄额增长的累积效应贡献度大;通货膨胀率对储蓄有正向拉动效应,而城乡收入差距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对居民储蓄的共享程度较小。
关键词:
VAR模型 城乡居民储蓄 协整方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森
文章使用1979~2009年中国居民储蓄率、人均收入增长率、老年人口占比、通货膨胀率及名义利率等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协整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只占1%左右,而居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却分别约占25%和10%,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任燕燕 马捷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人身险公司的效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人身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总资产对规模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弱。
关键词:
人身保险公司 规模效率 面板门限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玉珍,路正南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胡颖 齐旭光
社会保险与居民储蓄的关系对一国社会保险政策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下的OLG模型,分析"统账结合"制度下社会保险的储蓄效应,结论是中国的社会保险对储蓄具有"挤出效应",但缺乏弹性,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此观点。当前应建立成熟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使社会保险能够发挥降低储蓄率以促进消费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居民储蓄 挤出效应 统账结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用明 贺薇
为弥补现有VaR测算模型在同时测算多汇率风险因子VaR值过程中的不足,笔者将面板GARCH模型应用于汇率风险的VaR测算中,通过与一元GARCH模型、多元GARCH模型中的BEKK模型和DCC模型相对比,发现其联动VaR测算的结果优于后三种模型。基于残差项正态分布假设下的面板GARCH模型能够较好地捕获汇率的波动,其运用能提高VaR测算的精度,增强金融机构或企业的汇率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依群 王国军
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考察人口结构和医疗保险制度对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医疗覆盖面和医疗保险缴费水平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为正。从城镇和农村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储蓄均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城市居民储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呈显著负向影响,医疗保险覆盖面对城镇居民储蓄呈现不显著的影响,对农村居民储蓄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医疗保险的缴费率对城镇居民的储蓄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起到缓解居民预防性储蓄的作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降低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对降低高储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