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0)
- 2023(17005)
- 2022(14712)
- 2021(14068)
- 2020(11801)
- 2019(27573)
- 2018(27132)
- 2017(52225)
- 2016(27846)
- 2015(31690)
- 2014(31438)
- 2013(30928)
- 2012(28138)
- 2011(25275)
- 2010(25138)
- 2009(22990)
- 2008(22378)
- 2007(19062)
- 2006(16560)
- 2005(14390)
- 学科
- 济(115281)
- 经济(115161)
- 管理(79958)
- 业(75639)
- 企(63011)
- 企业(63011)
- 方法(57359)
- 数学(50396)
- 数学方法(49633)
- 中国(31476)
- 贸(30250)
- 贸易(30235)
- 易(29458)
- 农(29287)
- 财(28515)
- 业经(24106)
- 学(22862)
- 地方(20945)
- 理论(19777)
- 农业(19460)
- 制(19140)
- 务(17800)
- 财务(17717)
- 财务管理(17681)
- 和(17558)
- 技术(17318)
- 环境(16858)
- 企业财务(16652)
- 银(16149)
- 银行(16110)
- 机构
- 大学(396511)
- 学院(394105)
- 济(164849)
- 经济(161704)
- 管理(157655)
- 理学(137966)
- 理学院(136477)
- 管理学(133777)
- 管理学院(133090)
- 研究(130706)
- 中国(97729)
- 京(83686)
- 科学(79340)
- 财(71755)
- 所(64013)
- 农(59296)
- 财经(58954)
- 研究所(58778)
- 中心(58396)
- 业大(57289)
- 经(53964)
- 江(53868)
- 北京(52800)
- 范(50702)
- 经济学(50688)
- 师范(50241)
- 院(47915)
- 农业(46516)
- 经济学院(45889)
- 财经大学(44188)
- 基金
- 项目(274512)
- 科学(217088)
- 基金(201917)
- 研究(199933)
- 家(175913)
- 国家(174533)
- 科学基金(150767)
- 社会(127341)
- 社会科(120816)
- 社会科学(120786)
- 基金项目(106189)
- 省(104398)
- 自然(98450)
- 自然科(96253)
- 自然科学(96230)
- 自然科学基金(94510)
- 教育(92797)
- 划(88446)
- 资助(84707)
- 编号(80416)
- 成果(64049)
- 部(61589)
- 重点(61161)
- 发(57689)
- 创(57093)
- 课题(54860)
- 教育部(53373)
- 创新(53234)
- 国家社会(53116)
- 科研(52685)
- 期刊
- 济(168667)
- 经济(168667)
- 研究(113654)
- 中国(69997)
- 学报(60435)
- 管理(57236)
- 科学(56598)
- 财(53427)
- 农(52696)
- 大学(46839)
- 学学(44102)
- 教育(42013)
- 农业(37256)
- 技术(35385)
- 融(30027)
- 金融(30027)
- 经济研究(29289)
- 财经(28433)
- 业经(26873)
- 经(24386)
- 贸(23676)
- 问题(22865)
- 业(20298)
- 国际(20149)
- 统计(19263)
- 技术经济(19242)
- 图书(18982)
- 科技(18005)
- 世界(17703)
- 商业(17529)
共检索到562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菲
在开放经济中,出口贸易与人力资本理论上具有交互强化的显著效应,而本文的实证分析也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之间具有协积关系;人力资本是更多表现为与出口贸易交互作用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口贸易则通过直接作用影响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和人力资本所受到的源自彼此间的影响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就三个变量的长期冲击扰动强度而言,人力资本可以解释54%~63%的波动,经济增长可以解释30%~39%的波动,出口贸易则可以解释3%~7%的波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人力资本 VAR VECM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夫启 邵建春 李霞
文章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进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二者的作用路径大不相同,而且,进口还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经济增长对进出口也有着明显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明益
人力资本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目前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的较少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笔者利用1985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产生了对人力资本的长期大量的需求,而我国现存的大量人力资本对服务出口的贡献率却不太显著。因此,切实快速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质量是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服务贸易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琴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对我国省际出口贸易同碳排放效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邻接空间权重、地理距离权重以及经济空间权重下干扰碳排放效率波动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出口的碳排放效率对空间具有较高的依赖性,碳排放效率随省际出口贸易的提升而形成倒U型曲线结构、工业化等因素以及技术创新分别对碳排放效率表现出负向作用和无优化作用。
关键词:
空间计量模型 省际出口贸易 碳排放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宏成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贸易引力模型,对2005年我国与34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总规模(GDP)、地理距离与制度安排(是否为东盟成员)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对我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饶晓辉
本文应用1952-2004年的实际数据,利用内生的结构断点单位根检验、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的GDP、出口和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动态行为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GDP、出口和人力资本都是有结构断点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它们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人力资本与出口之间有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且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本文的结论支持了我国是人力资本型内生经济增长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国家的认识。
关键词:
结构断点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海龙 秦兆婷
文章以柯布-道格劳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等计量技术分析了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增长具有明显推动作用,而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并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引进、晋升机制及薪酬福利体系来提高服务贸易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服务贸易 VAR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纪录
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总量、行业和贸易伙伴等层面对我国2002—2009年的出口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动态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约有12%—18%的碳排放由出口贸易引致,且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隐含的碳排放也持续增加。其中,加工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出口碳排放的主要载体,而美国和欧盟分别是2002和2007年我国最大的出口碳排放受益国。
关键词:
隐含碳排放 出口贸易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巍
外汇储备是一国持有的外币资产,衡量了国家的财富规模与结构,对调节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和抵御金融风险起到重要作用。资本流动与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都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更大。因此,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外汇储备稳定增长,我国应该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促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着手应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巍
外汇储备是一国持有的外币资产,衡量了国家的财富规模与结构,对调节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和抵御金融风险起到重要作用。资本流动与出口贸易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外汇储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都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增长的贡献更大。因此,为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外汇储备稳定增长,我国应该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促进出口贸易等方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建 熊燕
基于拓展的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典型事实,对国内外能源价格差异、比较优势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最后采用国际面板PPML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差异所产生的比较优势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国际能源价格水平有关;只有当国际能源价格处于高位时,能源价格差异才会通过比较优势显著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尤其是对能源密集型商品出口的作用更加明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会加强能源价格差异的比较优势,从而扩大能源价格差异带来的出口贸易促进效应;随着能源价格改革不断推进,能源价格差异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有所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伟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碳减排问题研究不能不考虑区域间和行业间的相互关联。本文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CMRIO)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值由2007年的2. 3153 t/万元下降至2012年的1. 5537 t/万元,年均下降7. 67%左右。(2)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和行业差异,经济相对欠发达区域出口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要高于经济相对发达区域,能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下降幅度要高于能源消耗较低的服务业。(3)中国区域、行业出口贸易碳排放强度变化量与期初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收敛性特征。(4)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出口贸易综合效应三者共同促使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其中直接碳排放系数变动是最大驱动因素。(5)中国各区域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增加值系数效应为正,直接碳排放系数、出口贸易综合效应为负,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表现不一,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小。(6)中国各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驱动因素具有显著差异性。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是最大的,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增加值系数、中间投入技术结构、出口贸易综合效应表现不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慧明 欧阳文静 游万海
运用贝叶斯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量中国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差异性,结果表明:基于Gibbs抽样算法的贝叶斯动态面板回归模型能有效刻画各地区出口竞争力的路径依赖特征;FDI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汇率波动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董雪玲 王正明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运用协整和VAR模型分析人力资本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它们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脉冲响应分析揭示人力资本对服务出口额有稳定持续的正的产出弹性,方差分解表明人力资本对服务出口的贡献较大,占40%多。最后,文章就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维国 丁新
使用PCA方法测算一带一路沿线65国2012至2018年贸易便利化水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65国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使用贝叶斯结构方程检验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稳健性,采用半参数GWR模型对贸易便利化如何影响中国出口贸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指标体系具备较好的信度效度,65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基础设施建设、商务信息技术、海关管理、金融服务、法制规范五个维度的得分差异较大,并且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弹性存在异质影响,2012年商务信息技术、法制规范在1%置信水平下不显著,基础设施的弹性比较稳定,海关管理、金融服务的弹性增长强劲,2016年商务信息技术和法制规范转变为统计显著,2018年回归弹性最大是法制规范和商务信息技术。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后结果依旧显著,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变量回归系数依次为1. 205、0. 856、0. 531。最后,从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助力早日实现贸易强国。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不确定性 非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