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2)
- 2023(17569)
- 2022(14563)
- 2021(13729)
- 2020(11790)
- 2019(27290)
- 2018(27059)
- 2017(51709)
- 2016(27768)
- 2015(31653)
- 2014(31429)
- 2013(31253)
- 2012(28579)
- 2011(25631)
- 2010(25899)
- 2009(24491)
- 2008(24422)
- 2007(21931)
- 2006(19052)
- 2005(17061)
- 学科
- 济(123324)
- 经济(123192)
- 业(103926)
- 管理(88048)
- 企(85196)
- 企业(85196)
- 方法(58480)
- 数学(49376)
- 农(49091)
- 数学方法(48663)
- 财(35876)
- 业经(34139)
- 中国(32460)
- 农业(32351)
- 贸(25568)
- 贸易(25554)
- 易(24978)
- 制(24129)
- 务(24079)
- 财务(24016)
- 财务管理(23966)
- 企业财务(22662)
- 技术(21066)
- 地方(20405)
- 学(20046)
- 理论(19993)
- 和(19884)
- 策(19307)
- 划(18227)
- 银(17574)
- 机构
- 学院(405040)
- 大学(399003)
- 济(175466)
- 经济(172260)
- 管理(162418)
- 理学(140299)
- 理学院(138941)
- 管理学(136559)
- 管理学院(135822)
- 研究(130285)
- 中国(103967)
- 京(83025)
- 财(79650)
- 科学(77596)
- 农(75163)
- 所(65074)
- 财经(63262)
- 中心(61405)
- 业大(60869)
- 江(60612)
- 研究所(58793)
- 农业(58120)
- 经(57590)
- 经济学(53756)
- 北京(51944)
- 经济学院(48687)
- 范(48232)
- 师范(47760)
- 州(47593)
- 财经大学(46558)
- 基金
- 项目(267758)
- 科学(212921)
- 基金(197308)
- 研究(195878)
- 家(170945)
- 国家(169457)
- 科学基金(147350)
- 社会(126931)
- 社会科(120291)
- 社会科学(120256)
- 省(104754)
- 基金项目(103771)
- 自然(95001)
- 自然科(92917)
- 自然科学(92893)
- 自然科学基金(91269)
- 教育(89772)
- 划(86766)
- 资助(81615)
- 编号(79155)
- 成果(62420)
- 部(60182)
- 重点(59637)
- 发(57622)
- 创(57540)
- 课题(53359)
- 创新(53320)
- 国家社会(53171)
- 教育部(51876)
- 科研(51576)
- 期刊
- 济(194014)
- 经济(194014)
- 研究(114447)
- 中国(76299)
- 农(73464)
- 财(64648)
- 管理(60999)
- 学报(58530)
- 科学(56993)
- 农业(49804)
- 大学(45835)
- 学学(43610)
- 技术(38341)
- 融(38010)
- 金融(38010)
- 业经(36039)
- 教育(35614)
- 财经(31323)
- 经济研究(30656)
- 业(27240)
- 经(27005)
- 问题(26095)
- 技术经济(22809)
- 统计(22014)
- 贸(21516)
- 世界(20560)
- 策(20183)
- 版(19698)
- 商业(18720)
- 现代(18323)
共检索到598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滕发才 李保仁
农业支出是我国预算支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规模仍较小,但由于涉及民生从而需要对它的算编制加以分析。本文利用VAR模型对1952~2006年中国预算内农业支出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分析和研究了以下问题:(1)经济增长与农业支出及其构成的因果关系;(2)根据因果检验,建立农业支出的VAR模型;(3)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变量增长率冲击下另一个变量增长率的响应,通过方差分解分析该对变量增长率变动的贡献率。由此使得我国农业支出及其构成的预算编制有一个数量上的参考,并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反应和程度进行初步探索,或许对预算编制及研究有所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霞婷 李强 吴超 马锦怡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变化和长期收敛性,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农业发展差距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基于中国29个地区197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log(t)回归的PS收敛检验分析累积农业TF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农业TFP的动态分析表明,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TFP增长的速度放缓。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1986-2017年的农业累积TFP增长在全国省际层面和东、中、西、东北4大区域层面都发散,但存在6组俱乐部收敛和4个不收敛地区。从收敛速度来看,俱乐部1的收敛速度最快,是唯一的绝对收敛,俱乐部2的收敛速度最慢;根据累积农业TFP增长的差异,可以将收敛俱乐部划分为“高速增长”、“平稳增长”和“低速增长”3种类型。“高速增长”俱乐部(俱乐部1,2)与其他俱乐部(俱乐部3-6)的增长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是其他俱乐部之间增长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应加强农业先进技术的交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资源禀赋与农业科技创新的耦合关系,实现有效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伟 杨璐嘉 姜静
基于非期望产出(碳排放)的SBM模型,本文对2002~2012年中国农业环境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无效率来源的分解,并对中国三大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最后对全国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潜力与潜在规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总体较高,宁夏、山西、云南等7个省(区)的农业环境效率较低;各地区的农业环境效率主要受生产特征、技术条件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地区对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农业生产的碳减排效果非常明显,全国农业碳排放的中心已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因此,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碳减排的潜在规模较大,尤其是河南、安徽、河北等省...
关键词:
低碳 农业环境效率 SBM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基于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个省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使用0~1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嵌套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依赖性,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财政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三种权重矩阵得出研究结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邻近(或地理距离较近、经济特征相似)地区的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空间依赖性 城镇化 工业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红梅 李孟蕊 邱小芳 胡梅梅
通过构建环境规制指标体系,利用中国2012—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环境规制相关数据,采用SE-SBM模型评估得到各个省份的环境规制效率值,比较分析各地区的环境规制效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环境规制大多数省份都是有效的,只有少数省份的环境规制无效,其中黑龙江省的农业环境规制效率最高,山西省农业环境规制效率最低。从地区上来看,东部地区省份的农业环境规制效率相对较高,西部省份次之,中部省份农业环境规制效率相对较低。根据模型结果,对造成规制效率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习亚哲 温立洲
基于1992—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行政管理、医疗、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一定的负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呈现促进作用,科技支出、支农支出初始为正向影响,之后变为负向影响,支农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占比对TFP增长率有较高的解释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小利
Using VAR mode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istence of a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tax revenue,government expenditure,public investment and the GDP.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use of non-tax revenue and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by the government have a positive long-run effect over the economic growth while public investment does not bear perceivable effect.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欢欢 王祖山
构造城镇化质量、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分别得出三者的综合得分,进而通过构造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得出:城镇化质量、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各自对其自身的影响最大,其中农业现代化的初期效果较为明显,工业化长期内效果下降;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质量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乘数循环效应。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乐 潘武军
应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适度金融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VAR模型对中国农村金融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985-2011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并不与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具有外生性的农村金融资本深化率并没有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而具有内生性的农村金融资本比率和农业金融资本比率却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资本 协调增长 农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会敏 张越杰
本文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对主要农产品进出口额和农业结构变动进行协整检验,考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结构调整之关系。从总体看,农产品出口、进口和农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农业结构对来自农产品进出口的冲击有负向响应,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对农产品进出口有正向效应。针对不同产品的分析表明,出口产品中鱼、甲壳动物、食用蔬菜及鱼、肉、甲壳动物制品对农业结构优化有正向促进效应,进口产品中动植物油脂进口对农业结构的负向冲击较大,大豆和谷物进口对农业生产结构造成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产品进出口 农业结构 互动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中国通过金融体系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贷款投资。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8年度的农业贷款和农民人均收入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贷款投入量有着必然的联系。长期内: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贷款投入量两变量存在正相关的协整关系;农业贷款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短期内:由于误差修正系数为负数,符合反向修正机制,使得短期的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并无明显影响。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改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业贷款长期稳定投放,进一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青宁 孙立新 毛世平
以2009—2017年中国农业企业的混合截面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网络超效率SBM模型(SSBM)测度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从时间-空间角度对其演变趋势与收敛性进行探究。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为0.421,效率损失情况较为严重,只有极少数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达到并超过1;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集中分布在[0.300,0.500]区间内,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高于0.500的农业企业较少。(2)从时间趋势看,中国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但存在较强的经济短波现象,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政策影响较大。(3)从空间趋势看,中国中部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均值最高,其次是西部和东部,这三大区域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东部及西部农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存在向中部农业企业追赶的态势,三大区域呈现稳态增长。基于此,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法律规范、法律制定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树全
基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提供的HS1996的数据,计算了2001~2005年中国农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指数。运用统计描述、核函数密度估计、散点分布与线性回归、马尔可夫转换矩阵与流动指数和洛伦茨曲线等技术手段,对中国农产品的RSCA部门分布及其演变,以及部门内分布的跨时期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农业贸易模式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出现了一些值得令人关注的变化。
关键词:
农业贸易 贸易模式 动态分析 比较优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恭军 田维明
基于GTAP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模拟方案,事后模拟评估了不入世对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如果中国当初未加入WTO,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将显著下降,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水平影响很小;中国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和价格都会下降;在分类农产品贸易上,奶类、油料和油脂这些中国具有比较劣势的农产品进口量将大幅度减少,而蔬菜水果和水产品这些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出口量将明显萎缩。
关键词:
入世 农业发展 事后评估 GTAP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生保 席艳玲 赵祥
本文运用SORM-BCC超效率模型对中国农业39家主要上市公司2002—2009年的经营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静态来看,由于规模效率不高,使得综合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从动态来看,技术水平变化是TFP增长的强劲来源,然而,由于规模效率变化呈现明显衰退,影响了经营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中部地区、渔业和林业上市公司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资产周转率和人均资本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
中国农业虚拟水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农业虚拟水国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多哈回合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初步评估
中国农业部门生产效率的重新估计——基于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的经验分析
中国农业生产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固定效应模型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动态演化研究
金融机构农业信贷投入与农业GDP关系的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政府公共支出对GDP长期增长效应的动态分析——基于广西数据的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CPI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