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50)
2023(19830)
2022(17010)
2021(15691)
2020(13322)
2019(30293)
2018(30119)
2017(58340)
2016(31599)
2015(35525)
2014(34908)
2013(34496)
2012(31273)
2011(27854)
2010(27923)
2009(26317)
2008(25733)
2007(22977)
2006(20200)
2005(17466)
作者
(89108)
(74339)
(73931)
(70345)
(47101)
(35721)
(33470)
(29211)
(28137)
(26482)
(25110)
(24952)
(23495)
(23382)
(22822)
(22764)
(22010)
(21980)
(21307)
(21296)
(18369)
(18247)
(18187)
(17141)
(16732)
(16549)
(16488)
(16429)
(15040)
(14737)
学科
(131378)
经济(131226)
(112447)
管理(100328)
(93247)
企业(93247)
方法(63329)
数学(53320)
数学方法(52528)
(51193)
(39303)
业经(36934)
农业(33709)
中国(31868)
(26311)
财务(26223)
财务管理(26173)
企业财务(24721)
(24510)
理论(23494)
地方(23287)
(23258)
(23117)
贸易(23106)
技术(22661)
(22443)
(21059)
(19769)
(19521)
环境(18470)
机构
学院(450435)
大学(442909)
(183249)
管理(182851)
经济(179557)
理学(159026)
理学院(157478)
管理学(154544)
管理学院(153746)
研究(139648)
中国(108138)
(92240)
科学(85828)
(83401)
(82607)
业大(69617)
(68743)
财经(67308)
(66617)
中心(65620)
农业(63816)
研究所(62326)
(61382)
北京(57110)
(55366)
经济学(54882)
师范(54857)
(53297)
(50266)
经济学院(49804)
基金
项目(306017)
科学(242300)
研究(224846)
基金(223310)
(193382)
国家(191668)
科学基金(166931)
社会(143001)
社会科(135449)
社会科学(135411)
(120637)
基金项目(117627)
自然(108674)
自然科(106231)
自然科学(106207)
自然科学基金(104315)
教育(103729)
(99700)
编号(92765)
资助(92538)
成果(73039)
重点(67653)
(67414)
(64837)
(64788)
课题(62391)
创新(60040)
国家社会(58840)
科研(58362)
教育部(58221)
期刊
(201138)
经济(201138)
研究(125089)
中国(80634)
(79727)
管理(68297)
学报(66786)
(65906)
科学(63277)
农业(54484)
大学(52210)
学学(49808)
教育(45151)
技术(42121)
业经(38653)
(38593)
金融(38593)
财经(32494)
经济研究(30896)
(28842)
(27842)
问题(26627)
技术经济(23832)
统计(22425)
(22022)
理论(21685)
商业(20990)
(20758)
现代(20674)
科技(20556)
共检索到648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其友  万大艳  
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得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粮食价格,同时上涨,部分或者完全抵消了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国家试图提高农民收入、调节收入分配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Granger因果检验说明粮食价格、农民收入分别是农业生产成本的Granger原因。为此,政府必须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改善农村物流现状,规范农资市场的经营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鸿  王磊  
本文根据VEC模型研究发现,短期来看,前一期的粮食价格、农民收入以及前一期的粮食产量对当期粮食产量具有负效应,其中前一期的粮食产量的负效应最大。但是从长期来看,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是正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智  何蒲明  
利用2005年~2017年我国15个粮食主产区省份面板数据,分析粮食价格、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粮食价格、农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具体来说,粮食价格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转移性收入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不明显;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用"小麦价格"替换"粮食价格",用"农业现代化水平"替换"农业技术进步"发现计量结论一致且具有较好稳健性。据此,提出加大农村转移性支付力度,重视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颢译  陈晓明  
本文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考察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的方法,得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平稳增长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存在并不矛盾的且长期稳定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的结论,从而为农业产品要素市场的宏观调控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红  
问题的提出如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2004年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农民收入也同时扭转多年颓势,实现较快增长。于是有人认为应将解决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联系起来,认为粮食价格的持续提高将直接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但纵观我国1978年以来反映市场粮食价格变化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反映社会物价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台德进   蔡荣  
在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收入效应值得充分关注。基于199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异时DID模型、双向固定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在稳健性检验下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土地规模经营是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作用于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一条关键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趋于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差距,但当综合考虑农民收入和收入差距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提升两者的协调效应。鉴于此,在现阶段充分肯定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增收效应的同时,应坚持价格型调控模式与收入保障型政策模式搭配使用,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君英  何蒲明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虽然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并非粮食增产带来的;相反,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国家对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虽然在不断加大,但由于方式和方向存在一定偏差,对农民收入影响甚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控制农资价格,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国家财政对农民转移支付的方式和方向,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帅  钟甫宁  
按照市场一价定律的逻辑,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上面临同一个价格并据此作出生产或消费决策。然而,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却导致农户在同一个农产品市场上得到或付出不同的价格,其差异主要取决于运销成本。因此,影响农户生产或消费决策的是其实际获得或付出的价格而非统一的市场价格。此外,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追求,农户所在地区的粮食可获性对其生产决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描述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的农户模型,考虑实际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及粮食可获性这两个主要因素,构建分析农户生产决策的理论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其如何影响农户调整生产结构的决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杰  郭世芹  
本文基于1984-2014年我国粮食年度价格指数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支出、粮食生产成本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显示:长期内,财政支农支出、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价格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而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价格之间则呈正向相关关系;短期内,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是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而财政支农对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价格稳定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杰 郭世芹  
本文基于1984-2014年我国粮食年度价格指数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支出、粮食生产成本与粮食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结果显示:长期内,财政支农支出、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价格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而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价格之间则呈正向相关关系;短期内,粮食生产成本、经济发展水平是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而财政支农对粮食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价格稳定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宏  
本文选取2002年1月至2013年8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与CPI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VAR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对CPI影响较大。同时,CPI波动向农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传导相对畅通,而对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传导则有一定的迟滞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竞文  
[目的]考察中国农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农业集聚重心与农民收入重心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文章利用了19852015年相关农业产量统计数据,运用了重心分析方法。[结果]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空间分布整体呈现南下西进特征,但不同农作物的表现有所不同。谷物19852015年整体呈现向东偏北特征,豆类整体呈现向西偏南特征。谷物等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豆类等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从农民收入重心看,农民收入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北上东进特征,2009年后,呈现南上西进特征。农业集聚重心与农民收入重心存在长期协整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炳生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或者双轨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伟大历史变革过程中。这种转变将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改革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新的,而是原来就存在的,只不过由于在原来的体制中还有着更为严重的问题,使得这些问题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改革将会解决那些原来很为严重的问题,从而使得原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问题相对地变得突出起来,从隐性变为显性,从次要变为主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英杰  马珍珍  吴淑梅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最早的省份,已探索出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本文选取山东省1994-2013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构建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Granger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农民增收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对农民增收贡献度达到了38%;而农业生产规模对农民收入影响甚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靖华  
分析国际能源对粮食价格传导的生产成本渠道,并采取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能源价格波动通过生产成本渠道导致粮食价格发生同向变化,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粮食生产要素替代弹性影响能源对粮食的价格传导;国际能源价格通过柴油和汽油渠道向国内大米和玉米价格的传导畅通,通过化肥渠道向国内粮食价格的传导不畅通,可能是由于我国农机化进程加快、粮食生产能源要素结构变化、政府补贴等因素造成的;国际能源价格上升,通过柴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通过汽油渠道对玉米价格产生负向影响,可能是乙醇市场的分割性所导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