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0)
- 2023(13413)
- 2022(11809)
- 2021(11104)
- 2020(9194)
- 2019(21187)
- 2018(20896)
- 2017(40807)
- 2016(21937)
- 2015(24521)
- 2014(24374)
- 2013(23703)
- 2012(21354)
- 2011(19056)
- 2010(18471)
- 2009(16516)
- 2008(15508)
- 2007(12985)
- 2006(10898)
- 2005(8926)
- 学科
- 济(88316)
- 经济(88230)
- 管理(62319)
- 业(57802)
- 企(48090)
- 企业(48090)
- 方法(43779)
- 数学(38805)
- 数学方法(38287)
- 农(22556)
- 财(20751)
- 中国(20625)
- 地方(20556)
- 业经(18808)
- 学(18595)
- 农业(15373)
- 环境(15088)
- 贸(14380)
- 贸易(14376)
- 理论(13973)
- 和(13954)
- 易(13915)
- 技术(13694)
- 务(13647)
- 财务(13579)
- 财务管理(13552)
- 企业财务(12840)
- 制(12708)
- 划(12358)
- 地方经济(11365)
- 机构
- 大学(299898)
- 学院(299893)
- 管理(124122)
- 济(116404)
- 经济(113937)
- 理学(109666)
- 理学院(108501)
- 管理学(106456)
- 管理学院(105928)
- 研究(94666)
- 中国(67687)
- 京(61915)
- 科学(61326)
- 财(50162)
- 业大(46285)
- 农(45918)
- 所(45650)
- 中心(43664)
- 研究所(42413)
- 财经(41923)
- 江(40317)
- 范(39755)
- 师范(39374)
- 经(38352)
- 北京(37981)
- 农业(36056)
- 院(35516)
- 经济学(34739)
- 州(33596)
- 经济管理(32178)
- 基金
- 项目(222188)
- 科学(175873)
- 基金(162149)
- 研究(161240)
- 家(141228)
- 国家(140109)
- 科学基金(121776)
- 社会(101443)
- 社会科(96181)
- 社会科学(96154)
- 省(87485)
- 基金项目(87286)
- 自然(80790)
- 自然科(78913)
- 自然科学(78895)
- 自然科学基金(77414)
- 教育(74153)
- 划(73384)
- 资助(66070)
- 编号(65837)
- 成果(50674)
- 重点(49593)
- 部(48571)
- 发(47461)
- 创(46380)
- 课题(44237)
- 创新(43278)
- 科研(42967)
- 教育部(41716)
- 国家社会(41551)
- 期刊
- 济(116324)
- 经济(116324)
- 研究(80630)
- 中国(47977)
- 学报(47446)
- 科学(43999)
- 管理(42684)
- 农(40326)
- 财(36643)
- 大学(36196)
- 学学(34253)
- 教育(31373)
- 农业(28745)
- 技术(27020)
- 业经(20250)
- 融(19404)
- 金融(19404)
- 财经(19081)
- 经济研究(18482)
- 经(16185)
- 图书(15370)
- 问题(15283)
- 科技(15148)
- 资源(15072)
- 理论(14457)
- 技术经济(14163)
- 业(14068)
- 版(13732)
- 实践(13502)
- 践(13502)
共检索到403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胥彦玲 李怀恩 倪永明 扬帆
为有效控制黑河流域因土壤侵蚀而产生的氮、磷非点源污染,改善黑河水库水质,以流域的行政单元作为估算非点源污染的响应单元,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并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了参数选取和率定,在 GIS软件辅助下,估算了各单元的土壤侵蚀量,计算了流域吸附态氮磷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1)文中所用估算方法较为合理,全流域的平均侵蚀模数为315.06 t/(km2·年);(2)流域每年由土壤流失所引起的吸附态氮磷总负荷量分别达到15.702和3.866 t,对流域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3)马召乡、甘浴湾乡、板房子乡、安家岐乡、厚畛子乡以及小王涧乡对流域氮磷污染负荷贡献较高,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美珠 张晓惠 袁雪竹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建立北运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敏感区的划分模型,以2009年研究区域TM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研究区土壤利用类型图等为数据基础,在GIS9.3和ERDAS9.2平台上通过对各模型因子进行栅格运算生成北运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潜在敏感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划分了高、中、低三个风险区以及安全区。鉴于我国与美国不同的自然条件,以及土壤流失与固体垃圾的扩散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在引进和应用该模型时,对方程中各因子的算法和参数做了一定的调整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有效的运用于非点源污染敏感区的分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俊宏 张利华 马永明
分析非点源污染对于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数学模型模拟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文为了解犟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当地提供污染防治的研究依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sesment Tool)模型,在缺乏水文资料的犟河流域采用参数移植法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表明:可以采用参数移植法,通过上级流域的模拟得到用于犟河流域模拟的各参数。模型模拟精度评价分别为(氨氮R~(2)=0.77,NSE=0.75;总磷R~(2)=0.77,NSE=0.73)。研究表明SWAT模型在犟河流域具有适用性,基于SWAT模型进行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犟河流域经过多年治理,其污染负荷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浩 雷国平 冯晓娟 王金伟 张博 赵宇辉
系统评价与分析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对其防控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图件和相关文本资料为基本信息源,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MUSLE),结合各乡镇等标污染负荷大小,对阿什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流域地表潜在侵蚀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地域分布规律,东南部地区风险整体偏高,而西北部和中部平原地带多为中等和低侵蚀风险区;乡镇尺度上,小岭乡、玉泉镇、交界镇、红星乡和大岭乡潜在侵蚀最为严重。2)流域山地丘陵区林地面积大,侵蚀风险最高,其平均值为0.037,风险贡献率为61.88%;农业用地风险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玉文 陈惠雄 徐中民
集成水资源管理是全球水伙伴(GWP)为解决全球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水管理模式。然而,GWP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方法,而定量评价又是将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集成水资源管理理念与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具体测量集成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模型以及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典型区域——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为研究区,定量评价了该区集成水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方法对推动我国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涛珍 宋胜帮
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关键环节。在对淮河流域的水质现状和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成份分析确定流域的关键污染因子,以关键污染因子的处理成本为基础,综合考虑水质类别和污染因子的超标倍数,确定流域关键污染因子的生态补偿罚数,研究提出建立基于关键水污染因子的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体现了生态补偿的经济杠杆调节和激励作用。并以淮河流域界首沙颍河桥省界监测断面为例进行了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资金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通过生态补偿实现惩罚高污染、奖励和激励治污减排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新思路,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牛静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以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为例,应大力推广以生物技术为先导,生态农业优先发展,辅之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中国农业、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桂红 崔建勇 刘占良 孙林
流域水质管理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数学模型以其定量计算和动态操作在流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AnnAGNPS模型,以大沽河典型小流域为例,给出非点源污染流域水文水质模拟过程。首先在集水单元和沟道勾划的基础上,完成数据库的建立。参数估值主要依据流域性质、先前经验值、其它模拟研究和文献中的取值。其次采用各小流域出口流量、泥沙和总氮实测值优化参数、校准和验证模型,分析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在大沽河小流域,模型对降雨场次地表径流、泥沙及总氮的模拟结果表现出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应的年均负荷估算结果较好。当前AnnAGNPS模型主要被用于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长期影响及最佳管理措施的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凤朋 郑继勇 张兴昌
对黄河流域6条支流域的土壤、河床泥沙、河流水体的非点源污染物荷载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黄河6条支流域土壤中,洛河流域硝态氮含量高达45.2 m g/kg,远高于其他流域;渭河、洛河、泾河流域土壤的铵态氮、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流域,其中洛河流域土壤铵态氮含量最高,窟野河流域最低;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流域土壤pH值高于渭河、洛河、泾河流域。各流域泥沙中硝态氮含量以渭河中的最高,并远高于其他河流;皇甫川流域泥沙中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是泾河流域,窟野河流域最低;与土壤相比较,6条支流域泥沙中的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土壤。渭河和泾河流域泥沙中的全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桂元 王文举
一、淮河水污染对沿淮地区的影响 淮河处在我国南北分界线,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跨豫、皖、苏、鲁、鄂五省,有36个地市,182个县以上城镇,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据1991年统计,有耕地1.83亩,人口1.51亿,分别占全国耕地、人口的12.8%和13.1%。淮河是中原的中部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很多都发源于或展开于淮河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大力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使淮河在农田灌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仇蕾 陈曦
淮河流域是我国的重要水系,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恶化问题。考虑到淮河流域的水污染物的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受到环境、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以排污权交易理论为基础,基于网络分析法与熵权法得出综合权重,兼顾效率和公平,确定淮河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以期达到减少排污量、优化水质、保护水环境的目标。结论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持平 董利民
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考察了洱海流域1999-2011年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城市化水平与非点源水污染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上总磷(TP)的排放会制约城市的发展,而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排放对于城市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长期上总磷的排放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作用会增加,化学需氧量和总氮的排放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会增加;存在从化学需氧量总排量、总磷排量、总氮排量到城市化水平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而反向的关系得不到实证检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邹悦 张勃
生态需水是当前水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内陆干旱区来说,这一研究尤为紧迫。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导致水文变异,进而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水文及生态平衡状况。文章采用黑河流域莺落峡站1947-2006年月径流序列资料,运用差积曲线-秩检验联合法来识别水文过程变异点并分析变异成因,然后对各月平均流量序列用线性矩法推求GEV分布参数,求出概率密度最大流量,将其视为相应月河道内生态流量,可以得到黑河莺落峡站河道内生态需水情况。结果表明,基于水文变异情况分析河道内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在黑河上游是可行的;水文变异前后,站点满足生态需水频率会发生显著变化,因气候原因而导致的径流量变化是很难避免的,科学合理计算生态需水对干旱区河流生态管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洁 陈晓宏 许振成 虢清伟 吴根义 王兆礼
应用国外较成熟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建立了东江流域径流与非点源污染模拟模型,在此基础上定量计算与分析了东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径流模拟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纳什效率系数大于0.8,泥沙以及非点源污染氨氮、总磷模拟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纳什效率系数大于0.6,所建立的基于HSPF的模型可以满足研究东江流域径流与非点源污染长期变化过程与时空分布特征的需要;丰水年是东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流失的关键年份,降雨对东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影响很大,汛期是东江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东江流域氨氮、总磷非点源污染月负荷与月降雨量存在非线性相关,复合回归曲线可较好地拟合两者的时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立忠 杨林章
分析了太湖流域主要非点源污染类型与现状,指出在完成对点源污染的控制以后,非点源污染将成为该区域环境状况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认为太湖流域主要类型非点源污染来源于:农业、林业、养殖业(畜、禽、水产)的非点源负荷,城镇化建设、现代交通、农村居民用地的地表径流,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定性地论述了非点源污染形成的主要途径。进一步讨论了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动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向,就目前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与控制进行了探讨,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研究需要将环境水文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结合起来,同时运用先进技术进行全面动态评估;同时有针对性地讨论了不同类型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太湖 非点源污染 研究与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