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6)
2023(15814)
2022(13616)
2021(12865)
2020(10769)
2019(24981)
2018(24388)
2017(47011)
2016(25046)
2015(28438)
2014(28042)
2013(27648)
2012(25309)
2011(22655)
2010(22055)
2009(19972)
2008(19166)
2007(16104)
2006(13621)
2005(11563)
作者
(69645)
(58122)
(57321)
(54793)
(36812)
(27631)
(26254)
(22896)
(21986)
(20234)
(19741)
(19474)
(18094)
(18038)
(18007)
(17534)
(17316)
(17040)
(16438)
(16429)
(14162)
(14132)
(13849)
(13159)
(12882)
(12880)
(12569)
(12400)
(11468)
(11341)
学科
(105499)
经济(105394)
管理(68548)
(65596)
(54406)
企业(54406)
方法(50582)
数学(44022)
数学方法(43472)
中国(28544)
(27300)
业经(23697)
(23292)
(20875)
地方(20731)
(19811)
贸易(19803)
(19269)
农业(18062)
(16776)
(16597)
理论(16456)
技术(16186)
环境(15996)
(14603)
产业(14572)
财务(14533)
财务管理(14502)
(13777)
企业财务(13749)
机构
大学(352518)
学院(350074)
(145877)
经济(143123)
管理(141688)
理学(124431)
理学院(123076)
管理学(120854)
管理学院(120231)
研究(117732)
中国(86421)
(74592)
科学(72094)
(61784)
(56760)
中心(52933)
(52479)
研究所(52428)
财经(51367)
业大(51329)
(47129)
北京(46938)
(46930)
(46547)
师范(46151)
经济学(44775)
(43499)
农业(41131)
经济学院(40572)
财经大学(38670)
基金
项目(250844)
科学(199217)
基金(184782)
研究(183319)
(160942)
国家(159685)
科学基金(138289)
社会(117692)
社会科(111767)
社会科学(111741)
基金项目(98344)
(95249)
自然(89816)
自然科(87780)
自然科学(87760)
自然科学基金(86178)
教育(83638)
(80844)
资助(75926)
编号(73433)
成果(58095)
(56101)
重点(55857)
(53593)
(52235)
课题(49716)
国家社会(49225)
创新(48774)
教育部(48479)
科研(47884)
期刊
(149397)
经济(149397)
研究(100816)
中国(59564)
学报(53504)
科学(51099)
管理(50722)
(46833)
(44738)
大学(41470)
学学(39018)
教育(36136)
农业(33482)
技术(30368)
经济研究(25093)
(24430)
金融(24430)
财经(24429)
业经(24158)
(21029)
问题(19923)
图书(18132)
(17954)
科技(16915)
技术经济(16892)
资源(16031)
理论(15864)
(15847)
(15606)
统计(15563)
共检索到489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亚娟  秦东方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市2001-2011年五个文化行业数据Theil熵的计算,得出中国各省区文化行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问题,并不同程度受到周围省区的影响。文章通过五行业不均衡度对第三产业增长率的实证分析,表明图书馆业、博物馆业、艺术表演馆业为代表的文化基础设施分布均衡对经济增长有利,图书出版业和录像制品发行业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业的集中分布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有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珊  
通过构建文化产业的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文化产业的区域集聚度,使用区位集聚熵、产业动态集聚度、静态集聚指数及集中度等测度指标,利用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1999~2013年的宏观统计数据对文化产业集中度进行测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集聚度及贡献度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快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俊  张萌  
文化产业已成为目前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研究文化产业的省区分布,有利于从时空角度发现、解释文化产业的分布规律,对引导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省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但未来在空间布局上开始呈现分散的发展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趋势。最后,文章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因"业"制宜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秦东方  王巧会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区2007-2012年快递行业业务量Theil熵的计算,得出各省区快递行业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程度受到周围省区的影响的结论,并结合31个省市区快递业务量增长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出五大差异性的区域: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以北京为代表的东北及京津唐地区,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及以湖南为代表的西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洁  
"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许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在规划中都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省份。根据文章的计算结果,相当多的东部省份尚未做到这一点,距离希望的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文章进而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绩效的衡量框架,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绩效水平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虽然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比较大,但平均的利润水平和产业效率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并非想象的那样集中于东部地区。文章从地区投资重点、产业发展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俊  
本文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和变化趋势,揭示了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总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通过系统考察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其重要因素依次为规模经济、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产业政策因素、文化环境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行业的省区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若冰  郭叙  贺海  蔡克信  
以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单位职工数据为基数,采用绝对集中度指标CR的测算方法,分析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集中度。研究结果表明:以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单位职工为测算基数的CR4指标值分别为2.11%、1.34%和0.39%,CR 8指标值分别为2.74%、1.80%和0.65%;据两组指标可知:资产规模的集聚程度最高,营业收入的集聚程度居中,单位职工集聚程度最低;整体而言,我国文化产业集中度水平较低,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最后提出落实文化强国战略,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学周  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宏振  潘龙梅  雷蕾  
本文对中国文化产业2005—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并从区域和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其集聚特征,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已显现出较强的集聚现象,且有明显的地域和产业特色。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基础设施,人力成本、交易便捷性对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显著的稳健的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向低劳动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倾向较小。由于人力资本具有可移动性,地区人力资本对文化产业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引入其他两组因素后,集聚经济和投资支出对文化产业集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吕方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沿着从农业、工业再到服务业这样一个轨迹发展的。而文化产业的出现,则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推进三次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目前中国虽然在制造业具有某种比较优势,但却处在国际制造业的低端,获取的利润很少。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以创造为核心的创意产业,来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国的制造业,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占有更为有利的地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国平  刘珊  
文章从文化产品的角度对其行业构成进行分类,利用投入产出数据和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链发展、空间集聚程度和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进行了熵权赋值的综合评估。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省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低下,在31个省份中有17个省份既无产业链优势又没有形成空间集聚效应。处于产业前沿的5个省份占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规模的38.5%,地区差异明显。就产业链方面而言,东部优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就空间集聚而言,除了处于产业前沿的省份,中部湖南和西部四川的空间集聚效应也有所形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安锦  陈争辉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且间接就业效应显著于直接就业效应;文化产业的就业效应可分为就业总量效应和就业结构效应。就总量来讲,第三产业与文化产业对于就业都存在正向拉动作用,且文化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0.13>0.037);就结构来讲,文化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符合就业结构的变化规律,文化产业发展推动了就业结构的优化。因此,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文化创新和文化领域的自主创业,培育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承接文化产业的力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佐  何继善  
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因素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对已有理论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外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剖析了中外文化产业存在差距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陆续出现过大众文化研究热、文化市场研究热、文化战略研究热和文化产业研究热等学术热点。虽然就学术渊源而言,脱胎于文化研究的文化产业研究天生就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特点,但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现状却是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能否以及如何形成跨学科范式,甚至超学科范式,直接决定着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空间大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