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4)
2023(8526)
2022(7241)
2021(6766)
2020(5772)
2019(13002)
2018(12786)
2017(24348)
2016(12833)
2015(14077)
2014(13389)
2013(12736)
2012(11220)
2011(9710)
2010(9029)
2009(7621)
2008(6967)
2007(5406)
2006(4101)
2005(3116)
作者
(33047)
(27766)
(27473)
(26441)
(17471)
(13249)
(12542)
(10954)
(10616)
(9611)
(9363)
(9361)
(8651)
(8588)
(8325)
(8316)
(8256)
(8241)
(7985)
(7948)
(6618)
(6616)
(6600)
(6417)
(6236)
(6210)
(5942)
(5651)
(5490)
(5389)
学科
(49262)
经济(49219)
管理(35248)
(32782)
方法(27146)
(27133)
企业(27133)
数学(24878)
数学方法(24513)
(12935)
(12118)
中国(11077)
业经(10950)
(9864)
(8719)
财务(8687)
财务管理(8672)
地方(8457)
农业(8255)
企业财务(8243)
(8145)
贸易(8142)
(7929)
环境(7763)
技术(7716)
(7153)
(6720)
理论(6437)
(6332)
产业(6173)
机构
大学(163401)
学院(162844)
管理(68070)
(66398)
经济(65300)
理学(60797)
理学院(60156)
管理学(58871)
管理学院(58574)
研究(50460)
中国(37718)
科学(32367)
(32229)
(29029)
中心(25581)
业大(25371)
(25038)
财经(24649)
(22944)
(22874)
(21718)
研究所(21587)
经济学(20997)
(20542)
师范(20296)
农业(19731)
(19554)
经济学院(19272)
财经大学(18936)
北京(18881)
基金
项目(128799)
科学(103950)
基金(97656)
研究(90542)
(86501)
国家(85899)
科学基金(75452)
社会(59419)
社会科(56654)
社会科学(56640)
基金项目(52582)
自然(50933)
自然科(49844)
自然科学(49835)
自然科学基金(48922)
(48885)
(42203)
教育(41457)
资助(38484)
编号(35238)
重点(29478)
(28591)
(27495)
(27008)
科研(26150)
国家社会(25968)
创新(25826)
成果(25769)
教育部(24738)
计划(24247)
期刊
(58203)
经济(58203)
研究(39314)
学报(26005)
科学(24348)
中国(23591)
管理(23070)
(22436)
大学(20336)
(20191)
学学(19477)
技术(14795)
农业(14147)
教育(11559)
财经(11353)
(10279)
金融(10279)
业经(9738)
(9728)
经济研究(9682)
资源(9364)
统计(8367)
问题(8049)
(8045)
理论(8014)
科技(7847)
(7575)
(7570)
实践(7452)
(7452)
共检索到212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涛  李宝林  何元庆  杜建括  牛贺文  辛惠娟  
鉴于高时空变异地区降水观测的需求,论文提出了基于ISODATA动态聚类法和最大似然法分区逐月回归的TRMM数据订正方法,并以横断山区为例,利用地基台站降水数据对1998—2012年的TRMM 3B43 V7数据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探讨了过去15 a横断山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TRMM 3B43 V7数据在横断山区的总体精度较高,单站精度较低。订正后的TRMM 3B43数据,与实测值偏差大为减少,降水相对偏差大于10%的站点由原始数据的16个(42.1%)减少为7个(18.4%),有81.6%的站点年降水量相对偏差小于10%,且相对偏差大于等于20%的站点仅3个,能够基本满足横...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美平  张海瑜  巩宁刚  闫露霞  赵琳林  
采用TRMM卫星反演月降水数据和气象台站实测降水数据,通过误差评估等数理统计方法验证数据,并结合Kriging法对TRMM降水数据进行订正,以此研究了祁连山地区最大降水高度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TRMM降水数据在祁连山地区的整体适用性较好。其中TRMM降水数据与台站实测值的年均降水量相关系数达0.94;季节平均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春季(0.87)、夏季(0.89)、秋季(0.88)、冬季(0.70)。(2)祁连山地区27个气象台站实测值与TRMM降水数据的相关性较好,但在个别台站误差较大且存在低值高估、高值低估的现象。(3)祁连山地区年均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东、中、西三段最大降水高度带分别为4100 m、4500 m、4700 m,年均降水量的垂直变化率分别为16.6 mm/100 m、10.8 mm/100 m、9.8 mm/100 m。(4)1998-2016年祁连山地区东、中、西三段降水量均呈波动增加,最大降水高度带也呈波动上升趋势,祁连山地区年内各季节最大降水高度带按夏、春、秋、冬的次序降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亚慧  戴尔阜  马良  尹乐  
运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开展横断山区1990-2015年产水的量化评估,并开展相应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上,横断山区产水量均表现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垂直方向上,产水能力随着海拔的增加呈减小趋势。(2)1990-2015年产水深度表现为先小幅增大后明显减小再小幅增大的波动变化趋势。(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产水能力差异较大。其中以建设用地产水能力最强,约为550~920 mm;林地、草地居中,分别为438~650 mm和412~580 mm;未利用地和水域产水能力最弱,分别为273~457 mm和56~237 mm。(4)产水量空间分布与海拔及草地比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量及林地比例呈显著正相关;时间变化上产水量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该研究有助于推进山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发展,其结果可为横断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项清  于欢  阚瑷珂  黄弘  何杰  
岷江上游河流水系的结构特征与复杂地貌环境构建了山区独特的水生态与水环境基础,从而塑造了流域聚落特殊的分布规律。研究分别通过河流邻近距离、河道剖面的海拔变化、集水流域等级以及河流水系发育的复杂程度,展开对岷江上游聚落分布的平面形态、垂直变化、类型分布和空间分异的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岷江上游水文环境耦合地貌特征影响山区聚落分布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聚落具有附主干河流呈“线状”分布的特征;总体上聚落随岷江支流河道海拔升高数量降低,但在不同支流上具有一定差异。岷江干流沿线聚落随河道剖面海拔升高呈现“U型”分布特征,聚落集中分布在海拔873-1588m和1877-3369m的河道两侧;不同民族类型聚落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集水区等级指向性,如1级集水区仅藏族聚落分布,而汉族聚落几乎全部分布于10级集水区;聚落密度总体随流域水系分维数升高而增大,且在不同支流流域上具有不同空间分异规律。(2)地理探测器表明河流水系密度、水系分维数、海拔高程、地形起伏度是影响岷江上游聚落分布的主控因子,且具有显著的非线性交互增强效应。(3)通过阶地发育、孕灾风险、气候环境和地貌景观特征的讨论,揭示了岷江上游水文特征与地貌环境耦合形成的生产生活环境被流域居民适应性选择和利用,从而形成河流水系影响聚落分布的内部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飞  刘兴良  马钦彦  史作民  陈俊华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smanthus yunnanensis community distributing in Donglashan region of Hengduanshan Mountain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yunnanensis community had remarkable change over seasons.Phanerophyta was the most dominant,though cryptophyta and hemicryptophy...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相虎  张奇  邵敏  
基于1998-2007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3B42 V6降雨数据分析鄱阳湖流域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40个气象站观测日降雨数据对TRMM数据在不同子流域、不同降雨强度及不同季节里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弥补了以往只评价整体精度的不足。结果显示:鄱阳湖流域北部地区修水、饶河子流域较易出现暴雨,导致雷达信号衰减,使TRMM对大雨强降雨的探测出现较大偏差;流域内降雨以10~50 mm为主,其雨量占到总雨量的60%;流域降雨在年内1-3月中旬为干旱少雨期,3月下旬-9月初为湿润多雨期,9-12月再次进入干旱少雨期;而空间分布呈东、西部大,中部小的格局;同时发现,在赣南山区TRMM降雨较观测雨量低300~400 mm,这可能受高程和坡度的影响,使TRMM对山区降雨的探测精度也出现较大偏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正兰  张廷斌  易桂花  秦岩宾  李景吉  王国严  姚明月  
叶面积指数作为陆地生态过程的重要参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区域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5A2H/LAI遥感数据集,利用Theil-Sen media斜率分析、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及相关分析法,研究了2001~2018年横断山区植被LAI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趋势,根据气象数据、土地覆盖数据和DEM数据,重点分析了横断山区植被LA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1~2018年横断山区植被LAI均值为1.22,空间上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增的分布特征;(2)横断山区植被LAI受地形影响明显,植被LAI值随海拔升高表现为"升高-降低-稳定"的特征,随坡度增加植被LAI值呈上升趋势;(3)近18a横断山区植被LAI整体以0.07·(10a)~(-1)的速率增加,其中68.92%的区域呈增加趋势,31.08%的区域呈退化趋势;(4)横断山区植被LAI与气温和日照时长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在P<0.05显著性水平下,植被LAI与气温、降水和日照时长的显著相关面积比例依次为22.7%、33.58%和31.80%,表明植被LAI受降水和日照时长影响较大,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克新  潘少明  曹立国  王允  吴孟孟  赵一飞  
基于横断山区27个气象台站1961—2012年的实测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空间插值、交叉小波和相干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若干气候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52 a来,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在波动中呈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5.87 mm/10 a;且在整个时段内,横断山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均呈盈余状态。该区季风期水分盈亏量空间差异也较为明显,水分盈亏量从南到北逐渐降低,但其增加趋势却从南到北逐渐增大。季风期水分盈亏量与海拔呈现负相关,即水分盈亏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水分盈亏量较高;反之,水分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少勇  任燕  乔立  林纾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8个观测站1961年-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雨降水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祁连山和天山有两个相对多雨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多于春季;大多数地方大雨降水日数有不显著增多趋势,显著区在天山地区,但西北东部略有减少趋势;全区大雨降水日数存在22年周期,除祁连山区1967年有突变现象,其余地方近47年未发生突变;以全区大雨降水总站次数序列分析,冬季较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增多,春季不明显,夏季略有增多,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文荣  吕喜玺  
利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内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气温等观测资料,依托高桥浩一郎陆面蒸发公式,计算了干旱河谷区陆面蒸发、可利用降水等水资源分量,并分析了各分量的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干旱河谷区年均降水量723.7mm,而年均蒸发量高达479.5mm,降水量中有超过84.89%因蒸发而损耗;大气水资源分量P、E及PE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各分量最大,多年平均值达404.9mm、239.9mm和164.8mm,各占全年的55.94%、50.04%和67.51%,而冬季各分量最小,占全年的比例也相应最小,仅为2.96%、4.06%和0.79%;大气水资源各分量年代际差异很大,20世纪60年代可利用水资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亚举  张明军  王圣杰  李忠勤  李小飞  
本研究利用从WorldClim获得的高分辨率气象数据分析稳定同位素温度效应,研究发现最热季度的平均气温与中国62个站点同位素年平均值之间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R2=0.79)。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方法,也就是采用温度作为辅助变量的空间插值算法——局部平均的简单克里金法(Simple Kriging with locally varying mean,SKlm),对中国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年平均值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得到了较高分辨率的中国降水中年均δ18O空间分布图,该图能够较好地表现区域同位素变化模式,能够反映如降水汽团的来源、性质等的气候环境背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包括当地的纬度、地形、海拔高度等在内的局部地理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德勇  姚帮松  孙松林  许航  
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澧水流域观测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年内分配、年际变化等水文特征。结果表明:澧水流域年降水量与高程显著相关,高程每降低100 m,年降水量减少137.76 mm,具有典型的区域差异性,总的趋势是自流域上游向下游递减,自西北高山丘陵向东南部滨湖平原递减;澧水流域降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不均匀系数为0.25;年际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中、下游年际变化幅度大于上游,年际间降水量丰、枯变化持续时间较长,变幅较大,连丰最长时间为3年,连枯最长时间可达4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静  王丽萍  马月伟  欧光龙  
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布测度函数、地形信息提取方法分析横断山区藏传佛教的空间分布格局,探究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藏传佛教传入期内仅依靠宗教自身力量在横断山区传播,受地形影响较大,会在地势平缓、有宗教区位意义的县域首先发展,在金沙江上游和甘孜州南部形成散点状的分布点;(2)藏传佛教与上层政治环境和地方部族势力结合后快速向高海拔地区拓展,在横断山区北部地区形成高-高聚集区,南部地区形成低-低聚集区;(3)传播过程中,由道路、河流组成的交通网络是藏传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廊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恬  宋献方  杨丽虎  张应华  卜红梅  
为有效利用太行山丘陵区降水资源,实现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及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方法对崇陵流域6个降水观测点的降水数据(2005-2014年4-10月)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4-10月崇陵流域降水量波动明显,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5月降水量呈显著减小趋势;研究区降水日数逐渐减小(-1.22 d/a),小雨量级降水对研究区降水资源的贡献率达50%以上,大雨及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出现频率近年来呈增加趋势(0.19 d/a);崇陵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流域上游年降水量明显小于下游。认为植被覆盖是导致崇陵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超  赵传燕  
论文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黑河上游2000—2009年TRMM多卫星降水资料的月数据进行了降尺度研究,并用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对降尺度的结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种降尺度的方法能够在不降低(甚至提高)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得到空间精度更高的降水资料。在此基础上,基于降尺度后的月降水数据,对黑河上游2000—2009年降水10 a平均值年总量空间变化,以及年内降水分配、年内降水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降尺度之后的数据比原始数据能更加表现降水变化的细节和趋势;②坡向对降水的影响表明,在东西方向,东坡的降水要高于西坡,最高可以达到10%,而南北坡的降水差异变化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