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0)
2023(7908)
2022(6791)
2021(6378)
2020(5523)
2019(12652)
2018(12402)
2017(23885)
2016(12676)
2015(14183)
2014(13651)
2013(13252)
2012(11968)
2011(10499)
2010(9908)
2009(8624)
2008(7903)
2007(6480)
2006(5203)
2005(4181)
作者
(35659)
(29693)
(29673)
(28112)
(18982)
(14324)
(13444)
(11790)
(11585)
(10391)
(10258)
(10138)
(9433)
(9378)
(9244)
(9134)
(9009)
(8884)
(8718)
(8653)
(7337)
(7320)
(7076)
(6942)
(6777)
(6705)
(6533)
(6354)
(6031)
(5917)
学科
(48983)
经济(48932)
管理(35089)
(33117)
方法(27868)
(27680)
企业(27680)
数学(25441)
数学方法(25059)
(13053)
(11899)
中国(11216)
(10512)
业经(9584)
(8608)
财务(8577)
财务管理(8555)
(8410)
贸易(8408)
(8216)
企业财务(8157)
农业(8027)
技术(7868)
地方(7779)
环境(7386)
(7336)
理论(7179)
(7081)
(6371)
(6110)
机构
大学(169504)
学院(167725)
(67726)
管理(67071)
经济(66548)
理学(59540)
理学院(58937)
管理学(57571)
管理学院(57288)
研究(55859)
中国(40682)
科学(36945)
(35036)
(31836)
业大(29590)
(29163)
(27508)
中心(26691)
研究所(25681)
农业(25397)
财经(24434)
(23345)
(22572)
(21886)
经济学(21390)
北京(21050)
(19787)
经济学院(19512)
师范(19444)
财经大学(18750)
基金
项目(129569)
科学(102145)
基金(96370)
研究(88471)
(86983)
国家(86371)
科学基金(73951)
社会(56414)
社会科(53582)
社会科学(53568)
自然(51112)
基金项目(51044)
(50044)
自然科(49958)
自然科学(49939)
自然科学基金(49027)
(43310)
教育(41236)
资助(39942)
编号(33256)
重点(29742)
(28908)
(27517)
(27254)
科研(26454)
计划(26000)
创新(25844)
成果(24797)
教育部(24524)
国家社会(24262)
期刊
(62136)
经济(62136)
研究(42546)
学报(32215)
科学(28743)
中国(27604)
(26734)
大学(24820)
管理(24525)
学学(23829)
(22829)
农业(18433)
技术(15688)
教育(13925)
财经(11710)
(11380)
金融(11380)
经济研究(10570)
(10052)
业经(10016)
(9970)
业大(9176)
(8959)
统计(8693)
科技(8643)
问题(8441)
林业(8114)
技术经济(8057)
理论(7550)
(7502)
共检索到226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巍巍  冯仲科  汪笑安  张雷  李丹丹  张凝  
基于TM影像和样地数据,利用ERDAS处理软件平台,从影像中提取出可能与树高相关的遥感因子,并结合实测数据,通过多元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及偏相关分析,获得对树高有显著性影响的自变量因子,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树高估测模型。本研究以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域,其中以针叶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3倍标准差法进行数据筛选和偏相关分析,可得到该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R=0.808),再利用剩余的18块未参加建模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估测树高的总精度可达到88.55%。具有较好的估测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格根塔娜   月亮高可   李晓松   姬翠翠   王建和   沈通   王天璨  
【目的】构建适宜于退耕还林地块的树高样本集,协同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方法,以便准确估测退耕还林地块树高,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效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为实现对内蒙古新一轮退耕还林地块树高的准确估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的GEDI样本筛选方法,构建成一套适宜于退耕还林地块的高质量树高样本集;借助Sentinel-2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与地形数据,利用梯度提升树算法对退耕还林地块树高进行估测,并对内蒙古退耕还林地块的树高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基于GEDI与Sentinel-2机器学习模型,可以实现退耕还林乔木地块树高的准确估测,决定系数R2为0.73,估测精度EA为72%,均方根误差RMSE为1.82 m;GEDI样本的优化筛选能提升退耕还林地块树高估测精度,与未筛选的样本相比模型估测精度R2提高了0.32,RMSE降低了0.83 m,EA提升了13%;红边归一化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及海拔、坡度与坡向变量重要性较高,累计贡献度超过50%,证明植被指数与地形信息是树高估算的关键重要性因子。内蒙古退耕还林地块乔木树高区间分布为2.5-20 m,平均为5.5 m,有53.51%分布在5-10 m范围。【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GEDI样本筛选方法适用于退耕还林地块的估测,基于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能够较准确地估测树高,为退耕还林地块树高估测提供了可行方法,对推动可持续森林管理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学刚  姚瑶  范文义  
【目的】研究基于遥感影像的森林扰动信息定量提取及其对树高估算的影响,为遥感反演森林参数(树高、生物量)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1984—2006年33期Landsat TM/ETM+多光谱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其进行缨帽变换提取缨帽角(TCA)和缨帽距离(TCD)2个扰动监测指数,采用时间轨迹分析方法(LandTrendr)对TCA与TCD指数进行时间序列重构,分别提取扰动发生的前一年(DBYEA)、扰动发生前的光谱值(DBVAL)、扰动持续时间(DDUR)、扰动量级(DMAG)、扰动后开始修复的时间(RBYEAR)、扰动后开始修复的光谱值(RBVAL)、修复量级(RMAG)和修复持续时间(RDUR)8个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基于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与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森林扰动参数2组变量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估算树高。【结果】采用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结合基于TCA和TCD提取的16个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建立的树高反演模型预估精度比采用单时相Landsat影像光谱信息建立的树高反演模型预估精度提高6.34%,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0.50 m。树高反演模型中基于TCA提取的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变量重要性高于基于TCD提取的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变量重要性。【结论】基于LandTrendr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能够增强反射率与树高之间的相关性,提高遥感树高模型的反演精度,基于TCA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对树高的解释能力高于基于TCD提取的森林时间序列扰动参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邢艳秋  张锦绣  陈世培  高立  关雷  郭慧宇  
提出一种将资源三号(ZY-3)立体影像的空间连续测量特性与LiDAR数据的高精度定位测高优势相结合的林分平均树高估测方法。首先从LiDAR离散点云提取地面点并内插生成分辨率为1m的林区DEM,同时根据点云强度提取与DEM同源且分辨率为1m的正射影像,分别作为ZY-3数据定向处理的高程控制基准和平面控制基准。通过ZY-3多类像对组合提取研究区DSM,其中三视DSM较二视DSM高程精度最佳。基于三视DSM,林区DEM,ZY-3多光谱数据提取的植被指数和野外实测树高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及高程误差修正方法分别建立了四个树高估测模型,实验表明,经高程误差修正后的改进树高估测模型精度最高,模型Adj R~2=0.913,其精度达到93.29%,是最佳树高估测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滕晨凯   张加龙   陈朝情   鲍瑞   黄凯  
【目的】为了提高高山松地上生物量估测的精度,开发一种滤波算法,减少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的噪声。【方法】基于1987、1992、1997、2002、2007、2012、2017年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的数据以及1987—2017年的Landsat时间序列影像,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以及Python,通过Land Trendr滤波、Savitzky-Golay滤波、Horn卷积以及基于空间卷积理论开发的自适应霍恩地形卷积(Adaptive horn topography convolution,AHTC)算法对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滤波,应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构建香格里拉市高山松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并选择最优估测模型对1987、1992、1997、2002、2007、2012、2017年高山松地上生物量进行反演制图。【结果】1)从图像的直接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_(MSE))以及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_(SNR))来看,经过AHTC算法滤波后的图像质量最好;2)在使用RFR方法的情况下,滤波后的数据均表现出比原始数据更高的估测精度;3)经过AHTC算法滤波后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高山松地上生物量的估测效果最优,其决定系数R~2为0.885、均方根误差R_(MSE)为34.63 t/hm~2、预测精度P为60.75%、相对均方根误差r RMSE为43.59%;4)采用AHTC和RFR方法反演结果分别为1 236万t(1987年)、1 155万t(1992年)、1 455万t(1997年)、1 330万t(2002年)、1 314万t(2007年)、1 345万t(2012年)、1 654万t(2017年)。【结论】使用AHTC滤波方法在一定程度消除了时间序列影像自身所携带的大量噪声和不确定性,有效地提高了时间序列影像的质量,同时也为提高高山松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精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  彭道黎  涂云燕  党永峰  智长贵  
为进一步提高遥感模型预测森林蓄积量的精度和稳定性,分析了遥感特征因子、地形特征因子、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了森林蓄积量遥感预测模型,生成了三峡库区森林蓄积量空间等级分布图,并与地面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最佳主成分数为3,且郁闭度、海拔、坡度、TM1、TM2、TM3、TM4、TM5、TM7、NDVI、RVI、TM7/TM3、TM4×TM3/TM2、亮度和湿度为预测森林蓄积量的入选变量;森林蓄积量预测的调整决定系数为0.524,相对误差为7.33%,均方根误差为1.763m3;利用该模型计算出三峡库区森林总蓄积量约为1.12亿m3,总体...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  鞠洪波  张怀清  凌成星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例,探讨林木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方法研究。基于Worldview-2影像,采用均值漂移分割算法开展样地内杉木冠幅信息提取。通过设置不同分割尺度确定最佳的冠幅分割参数为hs=10,hr=6,M=20。对提取的冠幅边界进行平滑处理,利用平滑后的影像冠幅与实测树高,分别建立了冠幅树高曲线估计模型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反演模型。其中以树高作为哑变量,建立的影像冠幅树高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99,模型的变动系数(CV),平均百分标准误差(EMPSE)均在10%以内,是树高反演的一种有效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1  2  鞠洪波2  张怀清2  凌成星2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庆先  徐大平  鞠洪波  
为研究红树林生物量的遥感估算方法,本文提取广西和海南部分红树林TM遥感影像光谱及纹理特征,结合同地区地面调查的生物量数据,应用KNN方法,对生物量进行了遥感估算,并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比较。研究表明:应用KNN方法估测精度随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K值取10优于K值取5;在像元尺度上,回归方法估测生物量优于KNN方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向安民  刘凤伶  于宝义  李崇贵  
综合利用黑龙江省某林业局的一类样地调查资料、GF-1号卫星影像、数字高程(DEM)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图,采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法进行森林蓄积量估测研究,分析k-NN方法及GF-1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为对比k-NN方法的估测精度,对相同试验数据也进行了最小二乘估计和稳健估计建模。采用GF-1号16 m分辨率的多光谱数据,在林业局级尺度上分别应用这3种方法进行森林蓄积量建模估测,生成了监测区域森林蓄积量分布图并统计得到监测区域总的蓄积量值。将3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兆廷   孙玉军   梁瑞婷   马佳欣   李佳怡  
【目的】无人机遥感的迅速发展为胸径预估提供了新方向,本研究适用于通过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取样地单木树冠因子后,估算胸径及林分每公顷断面积等指标,实现精准高效的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方法】根据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33块杉木人工林地面调查数据,利用10种传统模型与2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对单木胸径进行估测,并基于不同的自变量组合形式来分析不同因子对胸径估测的影响。【结果】根据传统模型参数拟合结果可以看出,树冠半径与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林分密度、偏冠因子及竞争指数与胸径均呈显著负相关。传统模型建模过程中所引入最优竞争指数为树冠重叠内角相关的CI2,模型逻辑斯蒂模型拟合结果最优,幂函数(有截距)模型次之。而在使用检验数据进行估测时,幂函数(有截距)有着最好的估测效果。随机森林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使用检验数据进行估测,不同竞争指数对模型拟合提升程度不同,与树冠重叠面积相关的竞争指数CI3取得了最好的效果。支持向量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小于随机森林,略大于传统模型。对胸径进行估测时,包含与竞争木大小相关的竞争指数CI4的模型为最优模型。【结论】传统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在拟合与估测单木胸径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效果更优。在模型的不同自变量组合中,加入有关树冠的竞争指数能使模型预测精度提高,决定系数R~2增加,E_(MA)、E_(RMS)及A_(IC)减小。传统模型的最优竞争指数为重叠内角相关的竞争指数CI2,在机器学习方法中与对象木和竞争木大小相关的竞争指数CI3和CI4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偏冠指数对于胸径估测的提升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静曦  郭辉军  赵元藩  李鹏  孙安平  
应用已经公布的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我国的采脂松树资源和松脂贮量进行估测分析,探索一条有效实用科学的松脂储量计算方法和途径,提出按"连清"数据中可采脂龄级计算采脂松树资源,用可采脂径级统计的株数进行松脂贮量估测的方法。通过计算,得出全国目前可采脂松树资源为316.65万hm2,松脂贮量为162.5万t.a-1。论证分析我国各省(市)区松脂资源的分布和存贮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昌伟  王纪华  朱新开  王妍  王君婵  童璐  郭文善  
【目的】强化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机制,为田间生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方法】以2007—2009年试验实测数据为基础,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分析试验样点拔节期冬小麦主要长势参数与品质、产量以及卫星遥感变量间的相关性,分别建立及评价了TM影像遥感变量监测冬小麦拔节期叶面积指数(LAI)、生物量、SPAD值和叶片氮含量(LNC)的模型。【结果】冬小麦拔节期,选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B5)、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DSW5和绿波段的反射率(B2)等遥感变量分别反演冬小麦的SPAD值、生物量、LAI和LNC是可行的;SPAD值、生物量、LAI和LNC遥感监测模型的精度较高,以此为基础,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明瑶  刘会云  张晓丽  焦志敏  姚智  杨铭  
为提高ALOS PALSAR数据估测森林结构参数的精度,引入代表林分结构复杂程度的调整熵值(ENTadj)参与估测,以消除林分结构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干扰。首先利用野外样地实测的树高计算林分的调整熵值,与Landsat8 OLI第6波段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获得基于像元的调整熵值。一般森林结构参数与ALOS PALSAR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模型模拟。引入基于像元的调整熵值作为自变量对原始对数模型进行改进,分别对林分平均高、林分平均胸径、林分蓄积量建立了3种形式的改进模型。利用原始模型和改进模型分别对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上述森林结构参数进行估测。最后比较模型拟合精度筛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尹华丽  王晓莹  冯仲科  
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域,以资源三号(ZY-3)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对影像进行处理,获取对应样地的波段光谱值、光谱组合值及地形因子信息等遥感因子。基于对各遥感因子的信息量分析、多重相关性危害分析及应用残差平方和的方法对遥感因子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ZY-3影像提取的12个遥感因子中,单波段因子中ZY3的信息量最大,波段组合中ZY(2-3)/ZY4的信息量最大,地形因子中高程的信息量最大,ZY-3的波段、波段组合和地形因子间存在多重相关性,去掉ZY(2-3)/(2+3)和坡度因子后,多重相关性的危害大大降低,可以满足进一步建立蓄积量遥感反演模型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