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7)
2023(15142)
2022(13219)
2021(12323)
2020(10349)
2019(23981)
2018(23451)
2017(45500)
2016(24621)
2015(27712)
2014(27446)
2013(26898)
2012(24390)
2011(21746)
2010(21366)
2009(19183)
2008(18581)
2007(15737)
2006(13517)
2005(11249)
作者
(69639)
(58071)
(57454)
(54816)
(36849)
(27655)
(26083)
(22819)
(22052)
(20343)
(19682)
(19333)
(18298)
(17887)
(17858)
(17634)
(17488)
(17211)
(16510)
(16505)
(14230)
(13842)
(13793)
(13188)
(12936)
(12716)
(12639)
(12602)
(11591)
(11561)
学科
(96203)
经济(96063)
管理(73506)
(67658)
(57358)
企业(57358)
方法(47154)
数学(41472)
数学方法(40894)
(26977)
中国(25740)
(24217)
(21209)
业经(20781)
地方(19170)
(17901)
财务(17825)
财务管理(17788)
(17755)
企业财务(16915)
农业(16102)
理论(15810)
(15748)
环境(15743)
贸易(15739)
(15250)
技术(14961)
(14758)
(13796)
(13610)
机构
大学(343118)
学院(340615)
管理(138088)
(132760)
经济(129828)
理学(121314)
理学院(119972)
管理学(117726)
管理学院(117111)
研究(109388)
中国(79524)
(71604)
科学(69999)
(61248)
(54029)
(53239)
业大(52790)
中心(50368)
财经(50018)
研究所(48997)
(47110)
(45667)
(44295)
北京(44128)
师范(43808)
农业(42552)
(40697)
经济学(40545)
(38458)
财经大学(37675)
基金
项目(246749)
科学(195444)
基金(181685)
研究(176673)
(158834)
国家(157584)
科学基金(136873)
社会(112051)
社会科(106228)
社会科学(106202)
基金项目(97629)
(95799)
自然(91470)
自然科(89370)
自然科学(89352)
自然科学基金(87704)
教育(81170)
(81116)
资助(73692)
编号(70859)
成果(55534)
重点(55127)
(54121)
(51383)
(51336)
创新(47994)
课题(47950)
科研(47814)
教育部(46586)
国家社会(46279)
期刊
(135354)
经济(135354)
研究(94953)
中国(58111)
学报(55841)
科学(51092)
管理(48463)
(47696)
(47631)
大学(42502)
学学(40328)
教育(33241)
农业(33128)
技术(28927)
(24878)
金融(24878)
财经(23816)
业经(22481)
经济研究(21523)
(20264)
问题(19304)
(16579)
科技(16526)
图书(16292)
(16237)
理论(16088)
技术经济(15495)
资源(15207)
现代(14911)
实践(14832)
共检索到471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宇  陈龙乾  王雨辰  陈龙高  周天建  张婷  
论文以探究城市热岛效应调控机理为研究目的,以徐州地区1985—2010年夏季四期Landsat TM影像为研究数据,应用单窗算法、K-T变换、空间叠加分析以及缓冲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徐州市城市热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反演,重点对徐州市城市热岛强度的调控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K-T变换提取表示城市建成区内部植被与水体覆盖程度的城市地表湿度(ULSW)这一新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表湿度显著区对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有效的调控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地表湿度值的提高,区域内部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都会随之下降。城市地表湿度指标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调控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柏延  任志远  李瑞宗  王昀琛  
本文基于单窗算法,选取1992年、2000年、2006年、2013年四期LandsatTM/ETM影像及西安市、西安市周边各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作为研究数据,对西安市地表温度反演及城市热岛强度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西安市二环与三环之间区域的地表温度升高较快,城市中心地表温度的变化程度低于二环与三环之间的区域,这与西安市城市规划布局和实际情况相一致,热岛区的面积年平均增加速率为0.83%;21992-2013年西安城区气温平均升高约1.3℃左右,西安郊区气温平均升高约0.1℃左右,说明热岛效应对西安市的整体气温的升高贡献率比较大。就热岛强度总体而言,西安市热岛强度仍呈现上升趋势,期间199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玲  殷红  辛明月  陈龙  付炜  张丽敏  
采用2001年和2008年沈阳MODIS遥感影像,运用分裂窗算法反演沈阳地表温度,并以郊区平均地表温度为准,将沈阳市辖区的温度划分为4级,研究沈阳城市热岛效应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城市热岛强度与NDV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沈阳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总体呈现由市中心向外逐渐扩张的空间特征。与2001年相比,2008年城市热岛范围明显扩大,2级弱热岛效应区的面积明显增加,增加129km2,3级和4级热岛效应区的面积增加相对较少,但1级非热岛效应区却急剧减少,减少857km2。城市热岛效应和NDVI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植被对减缓城市热岛强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谢苗苗  王仰麟  付梅臣  
城市地表温度热岛是城市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影响因素研究为缓解城市热岛带来的负效应、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城市地表温度热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首先结合热岛效应表征的地表能量过程,基于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理论,从地表能量吸收释放、转换及传输3种过程中归纳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分别对应地表覆盖、人为活动和景观格局特征3方面影响因素;其次,从影响因素的3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国内外地表温度热岛综合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异同;最后探讨了研究进展与热岛效应影响机理研究的差距,提出利用多源数据深化城市热岛效应的机理性与综合影响因素研究,以期为制定热岛效应缓解策略有所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良财  Deng-sheng LU  张晓丽  邓利  买凯乐  
以中国南方重工业城市广西柳州市为研究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6月Landsat8 OLI/TIRS多光谱和热红外影像为数据源,经辐射定标、大气校正等预处理后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利用决策树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并分析柳州市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等相关规律。结果表明:柳州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夏季热岛强烈区域面积比冬季增加72.54%;地表温度与土地利用/覆盖有显著关系,地表平均温度表现为城市>裸地>耕地>林地>水体,在城市建成区适当增加绿化和水体面积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鹏飞  王茂军  张学霞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影像为基础数据,定量反演亮度温度(Tb),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利用RS和GIS技术在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方向构建多个特征剖面,探讨Tb与NDVI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除了在西北-东南方向的76、78、80、82km处剖面外,其他剖面上Tb和NDVI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②剖面上Tb与NDVI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呈现由中心剖面向边缘剖面递减的格局。③剖面上Tb与NDVI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受下垫面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土地利用结构越复杂,特征剖面上Tb与NDVI的相关性越显著。研究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植被与温度相关性的空间分布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益同  陈正洪  夏智宏  
为了更客观地揭示"火炉"武汉的城市热岛效应,利用1987、1994、2005年共3期TM影像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反演并计算出武汉市城区不同年代的热岛强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及城区面积。在对存在较大差异3期的热岛强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热岛效应的现状及年代演变,定量分析了城区热岛强度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城区热岛效应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工业区和商业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热岛面积不断变大;热岛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率每提高10%,热岛强度约下降1.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热岛贡献不同,水体和植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湘东  王波  马建武  张媛媛  冯美玲  李欣芮  程业典  
城市大面积的植被覆盖对城市环境尤其是热岛效应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常识,而人们却往往忽略了植被覆盖度及植物配置对于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推及到对人的一个服务作用。这方面也一直缺乏一个相关的调查及研究。选择苏州市20个不同地点作为样本,研究植物的遮阴度及配置对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的城市中,植物遮阴度较大时在局部区域内起到一个降温增湿的作用,而在植物配置方面,多植被区阻力较小,有助于空气流动从而也达到一个降温增湿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人群在此区域内活动休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东颖  张丽娟  张利  范怀欣  刘栋  
采用哈尔滨市2007年9月30日Landsat TM数据,基于哈尔滨市地表温度反演结果,对城市公园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呈现集中分布,市区内的公园在高温区域内形成明显的热岛空洞;公园对周围区域降温作用明显,降温效应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在公园周围120 m范围内,不同面积的公园对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缓冲带的降温幅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公园面积和内部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公园面积越大,内部平均温度越低,反之亦然,二者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公园,以实现城市高温区降温效应。研究表明一个大的景观公园的降温效应要强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但尚铭  安海锋  但玻  许辉熙  杨玲  陈刚毅  
为研究复杂地形上城市热岛(UHI)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给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依据,使用重庆市2006年14个时相的NOAA/AVHRR(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改进的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卫星遥感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得到研究区域的亮温场,并参照热力学概念和模型,根据当地高程,以海拔300 m为基准高度将亮温场计算成位温场。结果表明:(1)计算后山脉、河谷处的温度场普遍改变;山脉植被对下垫面的降温作用明显;白天UHI范围较大,长江和嘉陵江河谷对UHI的切隔作用显著;夜间嘉陵江两侧的UHI趋为一体,范围缩小;(2)7月25~26日存在多个UHI中心,下午和凌晨最大强度分别为6.4℃和2.2℃,平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凤娇  邵锋  齐锋  王誉洁  张泰龙  余海盈  
热岛效应导致城市人居热环境恶化,并造成能源的巨大消耗,如何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植被可以通过遮蔽长短波辐射和蒸腾等作用起到降低气温、增加湿度的效果,因此,城市绿化已成为一种缓解热岛效应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继续推动植被对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的研究,分别从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综述。首先从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起源、观测方式等角度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植被对城市气温的调节机理,并分别从植被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冠层结构等空间结构视角与植被遥感指数视角,进一步对植被的降温效应机理进行了综述。其中,植被冠层结构包含叶面积指数、冠幅、郁闭度、绿量等参数,遥感指数包含归一化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绿度植被指数等参数。除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外,还总结了目前绿地降温效应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并在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参75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元征  尹科  周宏轩  王晓琳  胡聃  
全球正经历快速、高强度的城市化,导致城市热岛加剧,并对城市、区域乃至全球许多的生态环境要素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遥感具有宽覆盖、信息量大、重复观测周期短等优点,已成为地表城市热岛(Surface Urban Heat Island,SUHI)监测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针对前人相关研究对热红外数据源、监测指标及SUHI时空变化规律尚缺乏系统总结且内容需要更新等问题,本文首先分类评述了SUHI遥感监测所采用的热红外遥感数据源。其次将现有的SUHI监测指标分为土地覆盖类型驱动型、地表温度格局驱动型及两者复合驱动型3类来述评,详细介绍了它们的计算方法、应用案例及优缺点;并从日间变化、夜间变化及昼夜对比的变化3个方面述评了SUHI的年内时空变化规律;归纳了其年际变化规律。最后,依据现有研究结论中相互冲突或尚需深化的地方,指出几个潜在的关键问题或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文君  赵红梅  唐豪  
立足于鄱阳湖区干旱与城市化两大环境问题,应用1995年2016年间10个时相的Landsat5TM和Landsat8OLI/TIRS遥感影像数据,采用TVDI干旱监测指数和归一化城市热岛的计算方法,利用空间统计和相关性统计分析方法,分区探讨环鄱阳湖区9个区县周边郊区地表干旱状态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1)旱地及裸地区域的TVDI指数对干旱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2)研究区内热岛强度受季节影响较大,夏、秋两季热岛强度较强,冬季较弱,城市面积的扩展与归一化热岛强度无明显关系.3)干旱与热岛强度呈现明显的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正栋  蒙金华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特征之一,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及人群健康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应用Landsat-5TM图像的TM6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20m),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行星亮度温度,结合GIS和CAD技术分析了广州市的"热岛效应"空间格局和特征,规划了城市降温通道。得出以下结论:①广州市城市热岛特征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在中心城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岛,中心片区城中村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绿地和水面"冷源"效应明显;②规划了广州市市区范围内的降温通道,形成了以珠江沿线为主轴、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状降温通道格局;③充分利用丰富的绿地、水域以及降温通道的作用降低热岛强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宏  周雪帆  戴菲  管毓刚  
如今,50%以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城市由于其特殊下垫面及人类活动影响存在一些特有的环境与气候问题,其中最为严重和明显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城市尺度着手的调节策略:城市通风道。在城市中设计通风道,有助于打破城市热岛环流帮助城郊凉爽气流渗入,提高城市内空气的流动性,增加城市绿化率,分割大面积城市空间,消除热岛的规模效应及叠加作用。本文浅析了城市通风道建立的必要性,对城市环境、气候的调节作用,给出了通风道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策略,最后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案例开拓研究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