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1)
- 2023(16737)
- 2022(14441)
- 2021(13524)
- 2020(11324)
- 2019(26152)
- 2018(25712)
- 2017(49643)
- 2016(26501)
- 2015(29964)
- 2014(29828)
- 2013(29575)
- 2012(27205)
- 2011(24516)
- 2010(24277)
- 2009(22330)
- 2008(21308)
- 2007(18235)
- 2006(15957)
- 2005(14075)
- 学科
- 济(124741)
- 经济(124616)
- 管理(74232)
- 业(69384)
- 企(56310)
- 企业(56310)
- 方法(53703)
- 数学(47443)
- 数学方法(46890)
- 中国(30998)
- 农(29319)
- 财(26826)
- 地方(25380)
- 学(25000)
- 业经(24548)
- 贸(21467)
- 贸易(21456)
- 易(20846)
- 农业(19937)
- 制(19900)
- 环境(17693)
- 和(17566)
- 理论(17036)
- 融(16274)
- 金融(16272)
- 务(16220)
- 财务(16149)
- 财务管理(16115)
- 银(15987)
- 银行(15939)
- 机构
- 大学(382931)
- 学院(378908)
- 济(165310)
- 经济(162128)
- 管理(150227)
- 研究(131756)
- 理学(130845)
- 理学院(129422)
- 管理学(127208)
- 管理学院(126527)
- 中国(97433)
- 京(80967)
- 科学(78842)
- 财(71583)
- 所(65268)
- 研究所(59705)
- 中心(58594)
- 财经(58390)
- 农(58388)
- 业大(54985)
- 经(53348)
- 江(52661)
- 经济学(51451)
- 北京(51234)
- 范(48891)
- 师范(48423)
- 院(47911)
- 经济学院(46188)
- 农业(45575)
- 财经大学(43610)
- 基金
- 项目(262199)
- 科学(207245)
- 基金(193126)
- 研究(190790)
- 家(168394)
- 国家(167090)
- 科学基金(143869)
- 社会(122993)
- 社会科(116714)
- 社会科学(116685)
- 基金项目(101859)
- 省(99247)
- 自然(92952)
- 自然科(90817)
- 自然科学(90796)
- 自然科学基金(89171)
- 教育(87278)
- 划(84068)
- 资助(80332)
- 编号(75893)
- 成果(60749)
- 部(59049)
- 重点(58504)
- 发(56087)
- 创(53937)
- 课题(51919)
- 国家社会(51694)
- 教育部(51044)
- 创新(50474)
- 科研(50294)
- 期刊
- 济(178325)
- 经济(178325)
- 研究(114069)
- 中国(68019)
- 学报(58279)
- 管理(55133)
- 科学(54999)
- 财(53399)
- 农(52053)
- 大学(44978)
- 学学(42509)
- 教育(37143)
- 农业(36629)
- 技术(33289)
- 经济研究(29885)
- 融(29851)
- 金融(29851)
- 财经(28835)
- 业经(26059)
- 经(24837)
- 问题(22859)
- 技术经济(19606)
- 业(19114)
- 贸(18761)
- 世界(18059)
- 统计(18050)
- 图书(17410)
- 理论(17390)
- 科技(17061)
- 版(16483)
共检索到550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林 张中秋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就是提高经济效率,建立内生增长的方式。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工具比较分析中国经济及其三次产业内生增长表现及其区域差异,为中国改变增长方式和建立经济内生增长模式提供基础研究。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内生增长 增长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思斌
以1992~2011年间经济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内生驱动力和外在拉动力进行对比,以人力资源投入和社会投资作为代表指标,寻找二者对经济的差异,结果发现,我国经济转型已初见成效,内生驱动力对经济的长期弹性已经超过外资拉动力,但在短期内还存在负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显示内在驱动力和经济增长是双向因果关系的,但是投资对经济增长仅为单向拉动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内生驱动力 外在拉动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本文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将其与金融深化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内生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影响渠道;同为金融深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传导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秀川 罗倩文
文章通过建立内生结构模型,用1997~2006年中国大陆各省、直辖市的Panel Data,从动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的规模效应有利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下降。(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不存在倒U关系。(3)防止经济过热可能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费水平。(4)第二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费弹性关系不显著,而第三产业发展则与能源消费呈显著的负向弹性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内生性增长转变,但仍面临过剩压力、成本上升、内需增长不足等问题。内生增长理论文献表明,产品创新是驱动经济内生增长的根本力量,尤其是在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亦表明,中国的产品创新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互动作用。当前应确立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和相关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政策,通过产品创新来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消化过剩、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向内生型良性增长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产品创新 内生增长 VECM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晓园 丛林 钟俊娟
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积累和持续的过程,政府的技术创新补贴通过刺激企业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社会技术进步,并最终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在细致地估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政府创新补贴、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创新补贴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政府创新补贴每增加1%会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557%;政府的创新补贴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对其具有累积效应,二者在不同的时滞期内存在互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友才 王希 孙亚男
为了探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TFP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质量水平的演进发展,本文利用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对四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变量均存在着自我加强机制,这种自我加强机制在经济质量水平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对于经济增长速度而言,对其贡献最大的变量依次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TFP增长和经济质量水平;对于经济质量水平而言,对其贡献最大的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小的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TFP而言,经济质量水平对其贡献率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二者之和。从长期来看,经济质量水平和TFP对经济增长速度贡献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增长。因此,通过提升经济质量水平和TFP增长率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烨卿
本文利用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并对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因素进行探讨。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内生增长模型比新古典模型更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率在中国经济转轨的两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期来看,投资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中国的资本产出比,FDI的增长提高了资本产出比,而人力资本的增长有助于促进资本产出比的下降,从而得出了: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源泉在于人力资本和自主创新的内生技术力量的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斌
本文试图运用古典的内生经济发展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做一个简单考察。文章考察了投资、消费与经济内生演进机制在中国的运行状况,分析了这一机制的总体特征,并依时序发展考察了其演进与变化的过程。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地表现为两个阶段。90年代中期后,经济演进机制的运行变化的紊乱,供给创造需求的能力不足。解决好上述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和消费 古典经济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储丽琴 陈东 付雷
通过对2002-2007年中国工业及行业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和TFP贡献率的测算与比较发现:TFP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70年代的日本,这种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使中国很难具备与70年代的日本相同的能力应对危机。在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可能要付出相对较高的增长代价。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可持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舒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40多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增长的实绩究竟如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为多大?经济发展水平为多高?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学习、贯彻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进一步明确赶超的目标、树立信心、奋发努力、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有关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对上述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兵 魏玮
文章旨在基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构建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来深入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距离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处"位置",从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提升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洪安 李国平 江若尘
通过回顾和比较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并以此为计量模型,以人力资本存量指标划分区域,来分析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人力资本类型区域中,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是不同的,政府应采取差异化区域人力资本政策。政府人力资本投资会产生溢出效益。溢出效益使生产呈现规模收益递增,实现经济内生增长。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 人力资本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