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7)
2023(10600)
2022(9040)
2021(8580)
2020(7133)
2019(16341)
2018(16017)
2017(30865)
2016(16236)
2015(17964)
2014(17182)
2013(16505)
2012(14792)
2011(12865)
2010(12177)
2009(10702)
2008(9737)
2007(7886)
2006(6282)
2005(4834)
作者
(40970)
(34635)
(34037)
(32466)
(21792)
(16640)
(15590)
(13409)
(13145)
(12031)
(11891)
(11457)
(10892)
(10684)
(10351)
(10239)
(10040)
(9994)
(9937)
(9801)
(8153)
(8076)
(8030)
(7905)
(7843)
(7671)
(7320)
(7167)
(6891)
(6693)
学科
(62819)
经济(62767)
管理(42529)
(39939)
(32362)
企业(32362)
方法(31273)
数学(27277)
数学方法(26873)
(17550)
地方(15278)
(14971)
业经(13771)
中国(13510)
农业(12278)
(11773)
(11179)
贸易(11173)
(10836)
理论(10370)
环境(10345)
(10252)
财务(10220)
财务管理(10198)
企业财务(9601)
技术(9176)
(9087)
(8287)
(8002)
地方经济(6948)
机构
学院(208984)
大学(205287)
管理(84654)
(80933)
经济(79358)
理学(74496)
理学院(73678)
管理学(72252)
管理学院(71841)
研究(63633)
中国(46774)
(42087)
科学(40243)
(35269)
业大(31406)
中心(31224)
(29697)
财经(29670)
(29288)
(29054)
师范(29034)
(28700)
(27065)
研究所(26676)
北京(25639)
(25559)
经济学(24531)
师范大学(23688)
(23481)
农业(22700)
基金
项目(157101)
科学(124977)
研究(115764)
基金(114616)
(100144)
国家(99341)
科学基金(86670)
社会(73884)
社会科(69956)
社会科学(69943)
基金项目(62310)
(62134)
自然(57072)
自然科(55633)
自然科学(55621)
自然科学基金(54579)
教育(53098)
(52043)
编号(46699)
资助(45845)
重点(35337)
(34636)
成果(34374)
(33866)
(33118)
课题(31326)
科研(30858)
创新(30853)
国家社会(30755)
人文(29531)
期刊
(81232)
经济(81232)
研究(52173)
中国(31191)
科学(29745)
学报(29405)
管理(27675)
(27337)
(25058)
大学(23772)
学学(22558)
教育(19892)
技术(18960)
农业(17543)
业经(16257)
财经(13016)
(12814)
金融(12814)
经济研究(12453)
资源(12140)
问题(11641)
(11195)
(10295)
科技(9931)
林业(9793)
(9656)
(9492)
财会(9480)
(9112)
技术经济(9025)
共检索到279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丽芳  张志刚  孙昊天  王冠孝  
山西省历山风景区拥有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繁多,被誉为"山西省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和"天然大公园",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正确地估算历山景区的游憩价值,对于正确认识景区旅游资源价值,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该景区的旅游资源,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旅行费用法(TCM)对历山景区的游憩价值进行测评,选用旅行费用、旅行时间、出游率等参数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旅游需求曲线,计算旅游者消费者剩余,从而计算出2014年历山旅游资源游憩价值为39697万元,由此表明历山的游憩价值很高,在此基础上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娟娟  黄秀娟  
评价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对于了解森林公园经营效益、森林公园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越来越重要。基于TC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共发放200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90份。经过测算得出结论,游客人均旅行成本258.29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14.68元,2016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游憩价值为12.97亿元。另外,还分析了旅游成本与游客社会经济特征的关系,发现家庭收入对旅游成本起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良泉  唐文跃  李文明  
游客对旅游地的依恋情感是刺激旅游者重游的重要因素,因而地方依恋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旅游资源。测算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对旅游地的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实际参考意义,而将旅游者地方依恋纳入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体系中有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文章以韶山风景区为案例地,在红色旅游的情境下将旅游者地方依恋纳入到传统旅行费用模型中,测算红色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而评估旅游者地方依恋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考虑地方依恋因素后,韶山风景区的总游憩价值为676.65亿元,每位旅游者的地方依恋经济价值为556.40元,对韶山总游憩价值的经济贡献率为19.2%,可见旅游者地方依恋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文章证实了旅游者与旅游地的情感关系的经济效益,明确了游憩价值评估中纳入环境心理因素的必要性,可为红色旅游地的资源开发利用、游客管理和情感营销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目的】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理论效度,为CVM评估中国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适用性提供有效证据与调研方案。【方法】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对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进行详细探讨。【结果】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人均游憩价值为37.930元,总游憩价值为18 016.750万元,由于森林景区游憩价值构成相对单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明显低于大型风景名胜区。2)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良好,检验结果与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合理解释。无论剔除样本选择偏差时的支付意愿还是全样本的支付金额均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由于存在奉承偏差,游客的支付金额比支付意愿更容易受到游客和评价对象特征的约束。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城市居民有较多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游憩替代品,导致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较低。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的边际支付意愿表现最为强烈,同时边际支付金额也处于最高值,可能是最为真实支付意愿。退休人员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其边际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相对其他人员均为负数;游客距离森林公园越远,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越低。【结论】从理论效度来说,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可以将CVM引入到森林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但CVM其他效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充分考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贤政  马中  
旅行费用法是相对成熟的游憩价值评价方法。本文以旅游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黄山风景区作为研究案例,讨论了TCM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同时,在客源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每个客源省份(出游小区)的典型出游方式,并以此作为分摊多目的地旅行费用的依据,建立ZTCM模型,计算黄山风景区的游憩价值。通过与相关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可以认为,旅游景点的市场影响力、多目的地旅行的处理方法及计算方法对游憩价值的消费者剩余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通过与相关研究比较,可以认为本文的多目的地旅行费用分摊方法符合实际情况,计算出来的游憩价值基本合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周炯岚  刘甲  
风景名胜区是推动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评估其游憩价值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具有均衡作用。本文基于消费者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以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旅行费用区间法(TCIA)和选择实验法(CEM)评估其游憩价值中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研究发现:从使用价值看,游客旅行费用与意愿需求率呈负相关关系。从非使用价值看,在影响游憩价值的自然资源属性(森林覆盖率、水质清澈度)和管理属性(垃圾数量、拥挤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中,游客对水质清澈度的支付意愿最强,其次为垃圾数量和拥挤程度;此外,除森林覆盖率和交通便利程度外,其余属性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目前均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满足游客的多重需求、调整门票价格以及改善交通状况可以促进风景区非使用价值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文静  姚顺波  冯颖  
运用2013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调研数据,综合采用旅行费用法(TCIA)与意愿调查法(CVM)两种方法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游憩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目标游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在TCIA方法中建立了旅游需求函数模型,模型显示太白山旅游费用每增加1元,旅游需求率的对数值下降0.003;再次,CVM分析显示约有48.92%的游客愿意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永续存在支付保护费用,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游客年龄、职业、学历以及家庭距离等特征;最后,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估计出太白山整体游憩价值约为18 444.55万元,是其年度收入的11.08倍,其中使用价值约为17 514.07万元,存在价值约为930.49万元,使用价值具体包括直接使用价值约为13057.23万元,间接使用价值约为4456.84万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旋  张合平  田红灯  
游憩资源作为环境资源的一种,其价值评估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为相关自然保护区、景区的管理与决策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旅行费用法(TCM)是国际上用于游憩价值评估的两种经典方法之一。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运用旅行费用法对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计算得出其游憩总价值为26867.2039万元,这一结果表明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有着巨大的游憩价值和开发潜力,为该景区的资源决策和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然  杨闽芳  赖启福  
基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单边界二分式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方法定量研究CVM评估时的信息偏差问题。结果表明:游客的旅游经历、来源地可以作为检验信息偏差的重要变量;通过有效的偏差控制措施,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理论效度、内容效度。投标值显著地负向影响支付意愿;收入、满意度显著地正向影响支付意愿。因此,从问卷设计、问卷调查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检验、减少和避免信息偏差的建议。从扩大信息变量、拓展案例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书豪  谷晓萍  陈珂  
森林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而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客观准确地对森林资源游憩价值进行评估,对景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利用334份实地调研数据,基于改进的旅行费用法(TCIA)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估。该研究为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推进周边社区居民的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元豪  陈秋华  修新田  白灵  林春恋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森林型风景区的环境特点,构建了包含旅游活动、资源空间、生态环境、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承载力为核心的森林型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系统。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与Vensim建模软件,以九鹏溪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对承载力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并检验其有效性。通过控制关键指标,分析对比了森林型风景区在现状维持型、旅游发展优先型和可持续发展型三个不同发展模式下的承载力发展情况,得出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保持适度环境承载力的最佳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生态信息的思想,构建了包含信息收集、处理分析、警戒和优化策略的预警管理机制,并为森林型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以控制关键参数为核心的承载力优化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霍云霈  杨新军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并运用空间竞争、感知环境和邻近效应等理论,解释了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段自驾车游客客源结构,指出公园客源市场高度集聚引发的不稳定性和间接损失。最后在借助游客年龄特征、职业构成、文化差距、即时流动等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园游客的出游动机,论述了游客不同时段的流动规律及差别,为公园客源稳定发展、景区持续开发提出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俐娜  彭祚登  俞琳锋  
探究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林木竞争指数的空间格局,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依据。利用GIS的Voronoi图空间分析功能,确定空间结构单元;运用地统计学分析了林木竞争指数分布的空间变异特征,计算了竞争指数的变异函数,并用Kriging方法对竞争指数进行了插值。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内,林分存在7种空间结构单元,其中以1株对象木和5株最近邻木的空间结构单元最为常见;竞争指数的半方差函数可拟合成线性模型,呈随机分布;竞争指数的空间异质性较大。建议采取间伐和补植措施,以优化林分空间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