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7)
- 2023(18819)
- 2022(16043)
- 2021(14823)
- 2020(12396)
- 2019(28328)
- 2018(28249)
- 2017(54433)
- 2016(29225)
- 2015(32778)
- 2014(32452)
- 2013(32070)
- 2012(29158)
- 2011(26025)
- 2010(25918)
- 2009(23997)
- 2008(23648)
- 2007(20886)
- 2006(18459)
- 2005(16070)
- 学科
- 济(120916)
- 经济(120773)
- 业(108144)
- 管理(94352)
- 企(89496)
- 企业(89496)
- 方法(55301)
- 农(50182)
- 数学(45037)
- 数学方法(44454)
- 业经(35955)
- 财(34208)
- 农业(33465)
- 中国(29348)
- 务(24073)
- 技术(24034)
- 财务(23998)
- 财务管理(23961)
- 学(23939)
- 地方(23053)
- 企业财务(22691)
- 制(22676)
- 理论(22603)
- 和(21114)
- 贸(20712)
- 贸易(20703)
- 易(20106)
- 环境(20105)
- 划(19526)
- 策(18704)
- 机构
- 学院(418295)
- 大学(413483)
- 管理(170556)
- 济(167729)
- 经济(164227)
- 理学(148084)
- 理学院(146568)
- 管理学(144081)
- 管理学院(143324)
- 研究(132542)
- 中国(101104)
- 京(86921)
- 科学(82728)
- 农(78864)
- 财(75175)
- 业大(66144)
- 所(65593)
- 江(62232)
- 中心(61993)
- 农业(60954)
- 财经(60920)
- 研究所(59801)
- 经(55538)
- 北京(53582)
- 范(53334)
- 师范(52822)
- 州(49964)
- 经济学(49675)
- 院(47969)
- 经济管理(45828)
- 基金
- 项目(288013)
- 科学(227756)
- 研究(212039)
- 基金(209554)
- 家(181881)
- 国家(180271)
- 科学基金(156556)
- 社会(134837)
- 社会科(127532)
- 社会科学(127498)
- 省(113918)
- 基金项目(111776)
- 自然(101578)
- 自然科(99191)
- 自然科学(99170)
- 自然科学基金(97402)
- 教育(96163)
- 划(94285)
- 编号(87433)
- 资助(84815)
- 成果(68648)
- 重点(63790)
- 部(63269)
- 发(61980)
- 创(61568)
- 课题(58357)
- 创新(57003)
- 国家社会(55443)
- 科研(54755)
- 教育部(54147)
- 期刊
- 济(188319)
- 经济(188319)
- 研究(116683)
- 农(76920)
- 中国(75706)
- 学报(64775)
- 管理(62948)
- 科学(60779)
- 财(59354)
- 农业(52909)
- 大学(49979)
- 学学(47493)
- 教育(41748)
- 技术(39337)
- 业经(36680)
- 融(34298)
- 金融(34298)
- 财经(29240)
- 业(27339)
- 经济研究(27298)
- 问题(25513)
- 经(25111)
- 技术经济(22440)
- 版(21171)
- 科技(20613)
- 现代(19799)
- 图书(19510)
- 资源(18957)
- 理论(18874)
- 商业(18733)
共检索到603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贵菊 齐振宏 刘哲 刘玉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不断涌现,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是缓解生态压力的前提基础。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TAM-TPB),利用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稻虾共作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的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直接因素。(2)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农户采纳意愿有直接影响,且以行为态度为中介变量产生间接影响,呈正向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有关部门集中宣讲稻虾共作技术的综合效益;建议农技部门给农户提供技术帮助;建议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户间交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兴杰 齐振宏 杨彩艳 黄炜虹
为明确不同影响因素下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的意愿,分析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户主、拥有村干部身份的农户显著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户主年龄显著负向影响其采纳意愿;农户现有种植规模、农业纯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耕地细碎化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其采纳意愿;农户对稻虾共养技术的认知、经济效益认知和邻里效应均显著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政府技术培训、农业政策支持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程度均不显著。通过以上分析,为进一步促进稻虾共养技术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户 生态农业 稻虾共养技术 采纳意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兴杰 齐振宏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对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以稻虾共作技术为例,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共935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在技术补贴相同的情况下,农户预期收益越高,越有助于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发生;(3)从人力资本数量来看,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4)从代际差异来看,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普遍受到预期收益的影响,而技术补贴在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方面代际差异不明显。因此,政府既要加强顶层设计,针对稻虾共作技术制定系统的补贴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作用;也要强化农户对稻虾共作技术的收益预期,以提高农户采纳积极性,进而实现稻虾共作技术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兴杰 齐振宏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对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以稻虾共作技术为例,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共935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在技术补贴相同的情况下,农户预期收益越高,越有助于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发生;(3)从人力资本数量来看,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4)从代际差异来看,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普遍受到预期收益的影响,而技术补贴在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方面代际差异不明显。因此,政府既要加强顶层设计,针对稻虾共作技术制定系统的补贴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作用;也要强化农户对稻虾共作技术的收益预期,以提高农户采纳积极性,进而实现稻虾共作技术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兴杰 齐振宏 陈雪婷 杨彩艳
[目的]农户作为生态农业技术最直接的采纳者,其对生态农业技术有着独立的选择权,农户是否采纳生态农业技术直接影响到该技术的推广效率。稻虾共养技术实现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相协调,该技术符合生态农业技术的要求。因此,文章以稻虾共养技术为例,通过分析江苏省和湖北省稻虾共养技术推广情况,以期提高农户对稻虾共养技术的采纳行为,并重点从政府培训、农户技术认知、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经营特征和社会网络等5个方面研究其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的影响。[方法] 基于江苏省和湖北省共612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实证分析了政府培训、技术认知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1)政府培训次数和政府培训有效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培训及时性对农户稻虾共养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其内在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政府培训有效性可以提高农户技术认知水平,降低其技术应用风险,最终促使农户产生技术采纳行为;(3)户主是否村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等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和耕地块数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政府培训能够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并且政府通过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知,进而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杰 齐振宏 陈雪婷 杨彩艳
基于湖北、湖南和安徽省共980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社会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社会信任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即信任周围邻居传播的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而信任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仅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3)从不同经营规模探究发现,对于规模户而言,参与技术推广活动、信任农技推广单位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小农户而言,参与村集体选举活动、信任周围邻居和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户 生态农业技术 决策行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晗 齐振宏 杨彩艳 刘哲
农业区域软环境作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长江中游3个省份的984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有序Probit模型,以社会信任为调节变量探究农业区域软环境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农业区域软环境中,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市场环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2)社会信任在社会环境、政府行为、市场环境对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农业区域软环境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意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守文 齐振宏 田卓亚 刘哲
本文基于2021年7月在江汉平原的调研数据,以稻虾共作技术为例,构建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和风险偏好对农户稻虾共作技术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使用互联网以及使用频率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且风险偏好型农户更愿意采纳和持续采纳稻虾共作技术;同时,互联网使用在风险偏好对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即互联网使用削弱了风险偏好对农户采纳决策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和风险偏好对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更大;互联网使用对青壮年农户和老年农户的影响差异较小,风险偏好对青壮年农户的采纳行为和持续采纳意愿影响显著,对老年农户的持续采纳意愿显著。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好互联网使用在农户获取信息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农户承担的风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卓亚 齐振宏 杨彩艳 刘哲
稻虾共作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种养技术,不仅有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之效,还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其推广和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持续使用模型,利用湖北、湖南和安徽3个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政府干预和邻里效应对农户稻虾共作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探讨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的稻虾共作技术采纳率较高,其中已采纳农户中86.67%有明确的持续采纳意愿。政府干预中,技术补贴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政策宣传、惩罚措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效应中,邻里交流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示范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上,政策宣传与邻里交流存在替代效应,惩罚措施和邻里交流存在互补效应。因此,要完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农户间的交流互动,多管齐下,以推动稻虾共作技术持续扩散。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后建
本文利用中国粮食主产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外部因素和内部信念对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意愿的影响以及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知觉易用性和知觉有用性是驱动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技术的关键心理因素,技术特征、结果展示和采纳条件是促进农户知觉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外部因素;技术特征和采纳条件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有直接和间接正向影响;随着农户收入或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外部因素、内部信念对农户循环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作用程度会更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卓亚 齐振宏 杨彩艳 杨兴杰 刘哲
[目的]脆弱性是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贫困的重要表现,识别和降低农户的脆弱性是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性脱贫问题的关键。[方法]基于湖北、湖南、安徽3省974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采纳稻虾工作技术对其脆弱性的影响。[结果](1)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能切实降低其脆弱性,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较未采纳时脆弱性降低280.659%,未采纳该技术的农户若采纳该技术脆弱性将降低44.255%。(2)非农就业水平在农户技术采纳和脆弱性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3)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服务的便利性及村庄特征均会显著影响农户的稻虾共作技术采纳决策和脆弱性。[结论]农户采纳稻虾共作技术能有效降低其脆弱性,但随着农户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稻虾户反而更脆弱,因此要完善农技推广机制,健全非农就业保障和帮扶机制,进而发挥稻虾共作技术长效脱贫功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雨寒 姜维军 颜廷武
推行生态耕种对保护耕地质量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处理poisson模型,探究参与技术培训对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的影响效应及路径。结果表明:1)参与技术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相比未参与培训,参与培训的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技术数量上升1.124倍,参与培训的农户若不参与培训,其采纳生态耕种技术数量将会下降24.9%。2)农户技术培训参与率正向促进其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农户技术培训参与率每增加一单位,其生态耕种技术采纳数量将提高1.445倍。3)参与技术培训通过生态认知和技术认知间接影响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因此,政府应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的供给,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借助农业合作社搭建生态知识、生态技术信息交流平台,以提高农户生态耕种技术采纳强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继兴 申晶 王维 李爱萍
针对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户,基于整合型科技接受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其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等均会影响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采纳意愿,且通过采纳意愿中介效应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而良好的便利条件、强烈的采纳意愿会促进农户的采纳行为。最后,从农户个人、乡镇村等各级组织、合作社以及政府等方面提出促进社会影响的正向作用、注重经济收益兼顾环境效益、增强农业新技术的易用性、优化获取农业新技术的便利条件等对策建议,以有效提升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农户经济收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雪雁 陈楠楠 陈李波
在TOE框架基础上,结合创新扩散理论,从技术、组织、环境三层面分析影响新型经营主体对智慧农业技术评估和采纳的影响因素。通过对288位农场经营受调者调研,采用PLS-SEM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场经营者对智慧农业技术的评估会显著影响技术的采纳;技术层面的复杂性、兼容性、成本感知,组织层面的管理者态度、组织资源,环境层面的政策支持都将影响到技术评估和采纳,而外部压力的影响则不被支持。通过多群组分析还发现,技术复杂性对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意愿影响不显著,资金和人力等组织资源则对较大规模的农业企业经营主体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在对研究结论充分讨论基础上,提出若干提高农场经营者对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建议。
关键词:
智慧农业技术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采纳意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贤鑫 陈美球
生态耕种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保护成效和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有89.85%的样本农户表示愿意采纳生态耕种,并对生态耕种的收益预期和推广预期维持在较高水平;(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生态耕种推广预期、生产交流、邻里效应、政策补贴和技术培训变量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3)不同限定条件下,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收益预期、信息传播力度和技术培训对低推广预期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影响更强;风险预期越低,对缺乏交流农户的采纳意愿影响更大;邻里效应小的农户主要受信息传播力度和技术培训的影响;需要政策补贴的农户,生产交流越频繁,邻里效应越强,其采纳愿望更强烈;参加了培训的农户,影响其采纳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收益预期与信息传播力度。政府应在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搭建农户生产交流平台、完善生态耕种补贴与激励政策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