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4)
- 2023(16094)
- 2022(13652)
- 2021(12732)
- 2020(10544)
- 2019(24122)
- 2018(23671)
- 2017(45841)
- 2016(24772)
- 2015(27273)
- 2014(26775)
- 2013(26096)
- 2012(23880)
- 2011(21280)
- 2010(21033)
- 2009(18932)
- 2008(18091)
- 2007(15782)
- 2006(13893)
- 2005(11643)
- 学科
- 济(98527)
- 经济(98429)
- 业(72670)
- 管理(66866)
- 企(50018)
- 企业(50018)
- 农(49300)
- 方法(42754)
- 数学(38945)
- 数学方法(38460)
- 农业(32524)
- 财(25569)
- 中国(24933)
- 业经(24681)
- 贸(22618)
- 贸易(22611)
- 易(22120)
- 地方(21441)
- 制(18754)
- 学(16887)
- 技术(15722)
- 策(15686)
- 环境(15005)
- 务(14578)
- 财务(14533)
- 财务管理(14497)
- 银(14085)
- 银行(14040)
- 出(13899)
- 企业财务(13641)
- 机构
- 学院(336670)
- 大学(330046)
- 济(140341)
- 经济(137670)
- 管理(132744)
- 理学(116084)
- 理学院(114891)
- 管理学(112895)
- 管理学院(112276)
- 研究(109055)
- 中国(83940)
- 农(74228)
- 科学(67782)
- 京(67123)
- 财(61764)
- 农业(57566)
- 业大(57551)
- 所(53334)
- 中心(53268)
- 江(50248)
- 财经(49432)
- 研究所(48722)
- 经(45326)
- 经济学(42313)
- 范(42215)
- 师范(41712)
- 北京(40353)
- 州(39422)
- 院(39291)
- 经济学院(38593)
- 基金
- 项目(238438)
- 科学(188445)
- 基金(174262)
- 研究(172337)
- 家(152842)
- 国家(151505)
- 科学基金(130814)
- 社会(111151)
- 社会科(105266)
- 社会科学(105238)
- 省(94357)
- 基金项目(92985)
- 自然(85489)
- 自然科(83574)
- 自然科学(83549)
- 自然科学基金(82080)
- 划(78807)
- 教育(78258)
- 资助(69910)
- 编号(69695)
- 成果(54024)
- 重点(53048)
- 部(52530)
- 发(52240)
- 创(50337)
- 创新(47038)
- 课题(46781)
- 国家社会(46368)
- 科研(46090)
- 教育部(44839)
共检索到485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兆林 王敏
宅基地退出是解决当前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感知价值理论,利用重庆市503份农户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揭示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机制。结果表明:(1)技术接受模型(TAM)整合感知风险(PR)的研究模型适用于农户宅基地退出决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农户退地决策主要受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和感知风险的负向影响;(2)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决策各因素中,感知有用性的影响最强,感知易用性次之,感知风险最弱,其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29和-0.18;(3)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宅基地环境通过影响农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风险间接影响农户的退出行为决策,是推进宅基地政策有效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的制定应契合农户的生产生活实际,体现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社会保障措施,并确保退地补偿按时到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霄
本文利用对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需赡养的老人数量、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务工工作变换频率、家庭需抚养的子女数量、现有住房面积、宅基地面积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同时,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活动、宅基地退出后以低价租住廉租房、公租房以及将宅基地用于出租等非自住用途的农民,更可能不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在城镇购房情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宏龄 林铭海
基于重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涪陵区、大足区的调查数据和推拉理论,从城镇、农村各自的"推力""拉力"方面共选取24个变量,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村的推力主要在于农村不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的物质环境和宅基地闲置;农村的拉力主要来自生活惯性、熟人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下一代生活居住的考虑。城市的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好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推力主要在于房价太高、日常花销大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经济因素在农民抉择中起决定性影响,而后续发展以及心理适应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退出意愿 退出机制 推拉理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怡然 邱道持 李艳 骆东奇 石永明
本文利用重庆市开县357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有序Probit模型以分析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具有保障安居、以房养老、储备家庭财产以及支持副业生产等效用,农民工退出农村宅基地的意愿主要受宅基地的保障功能、经济补偿期望值、家庭经济收入状况、技能培训状况、家庭赡养人口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与宅基地退出政策时,应适时建立统筹城乡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解除农民工退出宅基地的后顾之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永明 骆东奇 朱莉芬
[目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对于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增加农业规模化经营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探析宅基地抵押影响因素,以期为推进研究区域宅基地抵押贷款工作、发挥农村宅基地现有价值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以重庆市巴南区6个街镇280户抵押农户调查为依据,采用文献调查法、农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从抵押农户宅基地情况、宅基地区位及社会经济服务状况、抵押过程中政府及金融机构行为措施等方面构建了12个指标体系,系统地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模型运算,宅基地自身属性因子、社会服务影响因子、抵押物价格因子、政府行为因子累积贡献方差贡献率达到72. 892%,其所占分值分别为40. 41%、10. 61%、22. 45%、26. 53%,是影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4个关键性因素。[结论](1)农村宅基地是否闲置、结构材料等自身属性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进程中影响最显著。(2)农村宅基地价格和政府行为措施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进程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作用。(3)农村宅基地周边基础设施、家庭收入等社会经济服务因素是影响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潜在因素之一。鉴于此,得出建立农村宅基地信息数据库、健全农村宅基地价值评估体系、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功能等对策建议,为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贻芳 钟涨宝
利用重庆市梁平县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户籍制度改革下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现有退地补偿政策下农户意愿普遍偏低,不同类型农户退地意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影响纯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户主年龄、家庭拥有的房屋数量、对政策的支持度和退地收益;影响Ⅰ兼业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家庭宅基地面积大小、对政策的支持度和退地收益;影响Ⅱ兼业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家庭小孩数、对政策的支持度和退地收益;影响非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因素有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宅基地面积和退地收益;其中,退地收益是影响各类农户退地决策最显著的因素,对政策的支持度是农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研究目的:研究农民对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受偿水平,并检验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CVM法和Tobit计量模型。研究结果:山东省临清市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平均受偿意愿为704.22元/m2;年龄、外出务工年限、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家庭供养系数、对宅基地政策是否了解及其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等变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是否参加新农合或其他保险、区位变量、非农就业稳定性变量则对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应增强农户退出宅基地转向城镇非农就业的能力与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提高农民退出宅基地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冯健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安徽阜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公式,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灵活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农户个体偏好和家庭特征不一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较大的差异。(2)农户对城镇生活不确定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对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和生活成本的顾虑,使得农户不敢轻易放弃宅基地。(3)农户对宅基地的乡土情结、宅基地资产性价值日益凸显和农户心理预期偏高也是阻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的个体偏好并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农户退地决策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实地调查数据,运用B-Logistic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1)户主年龄、家庭主要成员参加新农保、承包地面积对纯农户土地退出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劳动力数量、宅基地面积、承包地质量对纯农户土地退出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年均收入、家庭年均农业收入、宅基地面积、承包地质量、所在村距城镇距离对I兼农户土地退出决策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家庭主要成员参加新农保则对I兼农户土地退出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家庭年均收入、家庭年均非农收入对II兼农户土地退出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房造价对II兼农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啸 李录堂 牛荣
有关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于区域选择、模型方法、测量方式或具体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结论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厘清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推动宅基地有序退出,在纳入18篇实证文献、137个效应值、78 934个独立样本进行Meta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异质性及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宅基地确权、所在地距县城距离及是否在城镇购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家庭年收入、宅基地面积及是否在城镇购买住房在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作用强度也在变化,且不同区域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应当根据地区差异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引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苗 陈银蓉 孙帅
宅基地整理要因地制宜,重在体现农民意愿。以山东省高庄街道办事处123户农民的入户调查为基础,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上交闲置宅基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前提下,66.02%的农民愿意退出闲置宅基地;影响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因素包括:农民打工收入比重、村内公共服务设施、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度、在本村居住年数、乡村企业数、家庭年总收入、房屋结构、劳动力比重、被抚养人口数、户主年龄、家庭拥有的社会保障措施和房屋已使用年限,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山东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吴欣 王聪 余依云 董文静 徐小峰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双有偿"系统分析视角,探索影响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双有偿"行为决策的因素,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围绕户主特征及家庭概况、政策实施环境、宅基地"双有偿"规则、认知改革4方面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宅基地"双有偿"受这4方面变量共同影响。其中在户主及家庭概况方面,住宅数量对宅基地退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宅基地对农户的住房保障功能;在政策实施环境变量中,与集镇距离变量对宅基地退出呈现"正态分布"、基础设施发达程度与宅基地有偿退出正相关;在宅基地"双有偿"决策中,退出补偿标准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在0.01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认知改革变量(宅基地所有权归属、退出对实际生活水平影响、有偿退出政策满意度)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正向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在宅基地"双有偿"改革过程中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在推进宅基地退出时要注意时序分区,加强对退出后宅基地利用和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长发 文婷婷
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城乡用地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新疆乌鲁木齐市城郊农户调查资料,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新疆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不高,在给予退出补偿的前提下愿意退出的只占39.7%;(2)由于农民对宅基地的资本价值预期较高,以及退出补偿标准缺乏弹性,大多数农民对当前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存在不满;(3)农民的从众心理和宅基地退出成功者的示范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农民退出宅基地缺乏动力,不合理的退出补偿政策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琳 刘新平 田童 王晶 郭茹
[目的]为研究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的特殊性。[方法]文章通过对新疆玛纳斯县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选取玛纳斯县两镇四乡作为样本区,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资源禀赋与政策认知程度方面提出3个假设,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显著性,验证假设并分析其缘由。[结果]族别、家庭职业类型、宅基地拥有的数量和多余宅基地处置方式与农民退出宅基地发生概率成正向变动关系,受教育程度、宅基地使用年限、有无证书、无证书的原因、宅基地预期估算价值和交通便利情况对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的作用,宅基地资源禀赋和政策认知程度较农户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对农户退出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偏远地区宅基地退出实施前需先进行政策宣讲与流程介绍,消除不同产权主体对政策的认知偏差;宅基地退出前后各相关部门要做好工作衔接,保障宅基地退出资金来源并建立多元化退出补偿方式,落实宅基地退出后各方面保障等策略,从而驱动宅基地科学、合理、有序退出政策的谨慎推广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闲置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及政策衔接——行为经济学视角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
基于感知价值理论的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决策行为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典型试点区为例
基于元分析的农户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王口镇和独流镇的调查
农户内部需求、政策外部因素何以影响宅基地退出?——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的审视
宅基地退出政策对农户迁入社区韧性的影响——以四川省邛崃市宅基地异地置换模式为例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基于宅基地不同持有情况的实证研究
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