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
2023(1550)
2022(1394)
2021(1323)
2020(1014)
2019(2356)
2018(2228)
2017(4234)
2016(2137)
2015(2494)
2014(2390)
2013(2281)
2012(1979)
2011(1754)
2010(1587)
2009(1308)
2008(1083)
2007(751)
2006(496)
2005(320)
作者
(5167)
(4708)
(4520)
(4222)
(2869)
(2238)
(2058)
(1878)
(1868)
(1553)
(1499)
(1497)
(1464)
(1450)
(1419)
(1399)
(1343)
(1328)
(1268)
(1172)
(1112)
(1085)
(1070)
(1059)
(1057)
(1013)
(983)
(955)
(948)
(919)
学科
(9427)
经济(9421)
(7522)
(7214)
农业(5239)
管理(4639)
方法(4082)
数学(3843)
数学方法(3817)
(3103)
企业(3103)
业经(2610)
地方(2579)
中国(2540)
技术(1831)
(1648)
土地(1580)
收入(1546)
人口(1498)
(1469)
劳动(1469)
(1466)
金融(1466)
农业经济(1462)
环境(1451)
农业劳动(1447)
动力(1434)
(1367)
贸易(1366)
劳动力(1357)
机构
学院(28977)
大学(27921)
(13203)
管理(13188)
经济(13032)
理学(11952)
理学院(11866)
管理学(11713)
管理学院(11665)
研究(8236)
(7470)
业大(6340)
中国(6084)
农业(5838)
(5157)
经济管理(4816)
科学(4644)
农业大学(4514)
(4435)
中心(4418)
财经(3900)
经济学(3894)
(3819)
经济学院(3630)
(3563)
(3453)
师范(3401)
(3237)
(3106)
研究所(3071)
基金
项目(23732)
科学(19231)
研究(18222)
基金(17606)
(15052)
国家(14897)
科学基金(13350)
社会(12178)
社会科(11548)
社会科学(11547)
(9960)
基金项目(9877)
自然(8246)
自然科(8047)
自然科学(8046)
教育(8034)
自然科学基金(7885)
(7774)
编号(7677)
(6511)
(6344)
资助(6246)
(5469)
(5420)
国家社会(5286)
发展(5180)
重点(5129)
成果(5094)
(5079)
创新(5056)
期刊
(12401)
经济(12401)
(7259)
研究(6177)
农业(5074)
中国(4584)
科学(4110)
学报(3919)
管理(3870)
技术(3719)
大学(3438)
学学(3363)
业经(2870)
(2783)
(2398)
教育(1999)
资源(1884)
(1861)
问题(1852)
农村(1845)
(1845)
(1792)
金融(1792)
技术经济(1756)
业大(1599)
经济研究(1597)
财经(1545)
社会(1527)
科技(1523)
农业大学(1500)
共检索到3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雷少刚  张绍良  卞正富  黄继辉  陈津浦  金波  
研究目的:基于GIS进行农用地定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解决现有农用地定级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实证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指出了现有农用地定级系统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了系统设计原则、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处理流程设计、数据组织结构设计以及对进一步开发农用地定级系统的建议与展望。研究结论:本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安徽省宿州市桥区农用地级别的划分,该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较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怡璇  吕芳  
以旅顺口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地形图等图件资料和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土地经济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属性查询功能和制图技术对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定级进行研究。在进行分等定级研究工作中,运用叠置法划分分等单元;采用特尔斐法确定分等因素及其权重大小;利用指定作物来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在划分农用地等别时使用等间距法,最后生成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图、利用等别图和经济等别图。最终获得的旅顺口区农用地分等结果显示,旅顺口区自然质量等为8等至12等,共5个等别,其中11等占参与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40.79%,10等占38.79%,8等、12等、9等次之;利用等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英  潘瑜春  曾志炫  唐秀美  赵春江  
研究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所形成的地图和表格等数据成果,研究其在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以农用地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及分级成果分别进行基本农田的划定,其次将划定结果与以居民地和道路所建立的缓冲区进行叠加分析,探讨哪一类别分等定级成果更适合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提供更可靠、更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利用农用地自然等和利用等划定的基本农田,多数高质量的农用地都被划入基本农田,但只是考虑了农用地自然质量的优劣;依据农用地经济等和级别划定的基本农田,不仅包含了绝大部分的优质农用地,而且其基本农田地块的空间分布更加合理。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金东海  许皞  秦文利  
研究目的: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提出进行农用地定级的新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农用地定 级的技术方法体系即两层七参数法,利用各参数乘积获得定级指数并依此划分级别,提出服务于不同流转方式的两种宗 地级指数求算方法,并在河北省蠡县应用,将全县农地划分为四个级别。研究结论:利用两层七参数法进行农用地定级,利 用分等成果,依据定级要求对其加以选择和修正,是一种较科学实用的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聂艳  周勇  陈平  汪善勤  
参考国家制订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利用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并应用于湖北省仙桃市的农用地分等评价。首先,确定用于农用地分等的指定作物为中稻和小麦;然后,采用叠置法划分农用地分等单元,根据土壤属性、作物经济数据和分等参数,计算分等单元综合指数;最后,利用等间距法将仙桃市农用地划分为三等,其中以1等为主,1、2、3等农用地分别占77.48%,13.76%,8.76%。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延琼  章家恩  李韵  李逸勉  
在对谢高地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分析了1996-2008年广东省农用地变化所引起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影响农用地变化的总人口、GDP、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比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间,尽管园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增加,但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林地为主,其次为农田,林地和农田面积减小使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且林地和农田减小量大于园地和水域的增加量,从而使全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3年间降低了23.11×108元;②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王洪波  王国强  张蕾娜  
研究目的: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农用地当前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农用地实际产能的技术方法,并且形成了通过三层次产能比较优化农用地利用的机制。研究结论:将农用地产能划分为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当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三个层次并且分别核算,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农用地产能安全问题并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常春  金晓斌  周寅康  
研究目的:运用能值理论进行农用地估价。研究方法:能值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农用地价值可以由产品或服务的自然环境系统的无偿能值投入量表征;(2)江苏省丹阳市吕城镇运河片区每年净增能值量合计为4.98×1018sej/a,农用地价值为42.73元/m2,与其他方法结果较一致。研究结论:基于能值理论的农用地估价方法可行。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莹  胡银根  李坤  吴善发  吴伟鹏  
研究目的:探索县(包含县级市)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新思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应用领域,加强集约利用研究与集约利用实践工作的衔接力度。研究方法:系数修正法,综合评分法,ArcGis 9.2软件中的Natural breaks分类法。研究结果:对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较为一致且以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区域进行耕地集约利用及其时空变异特征研究时,在具备特定资料基础(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前提下,采用系数修正的思路切实可行。研究结论:在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基础上,通过系数修正思路研究耕地集约利用,既可以减少集约利用研究的工作量,又不会降低集约利用工作质量,还可拓展《农用地分等更新成果》的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慧敏  吴克宁  周勇  魏洪斌  辛亮亮  
耕地自身存在限制因素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具有深远意义。文章依托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项目,以湖北省公安县为研究区,结合2010年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成果,确定了影响耕地质量的9种限制型:排水限制、质地限制、水分限制、障碍层次限制、污染限制、酸碱度限制、有机质限制、灌溉限制以及剖面构型限制。应用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模型,以全局可比的无量纲形式反映出限制型的制约程度和自然等别提升潜力,从而计算出耕地质量限制型谱序,对确定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安县存在12种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型组合类型,其中2~5等地以酸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彦清  杨建宇  严泰来  张超  朱德海  
针对农用地分等中因素法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时各因素权重确定的问题,传统方法只引入正权重,导致对自然质量分起到负向影响的因素实质上也起到"加分"的作用。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分析参与计算的各因素特点与重要程度,将对自然质量分起"减分"作用的因素引入负权重计算,并详细分析正负权重的比重分配问题,设定正负权重的比重区间,为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分别在未应用负权重与应用负权重两种情况下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分值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负权重使计算的分值区间增大,增加了评价或决策结果的内容,增强了对于结果的可描述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郧文聚  张蕾娜  陈桂珅  苏强  程锋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评价,为占补平衡考核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际调查法。研究结果:耕地占补确实存在"占优补劣"现象,按等折算可以作为全国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科学有效的方法。研究结论:为加强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出台按等折算进行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相关政策显得日益迫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铭坤  蒋贵国  周介铭  何伟  潘洪义  
以四川省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调查与评价成果和成都市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成都市农用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农用地利用效率总体较好,从空间分布上看,区域农用地利用效率差异较为明显,成都市中心城区、近郊的农用地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要高于远郊的农地利用效率,各农用地利用无效的区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规模报酬状态也有所不同,需要合理配置投入资源,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艾建玲  陈佑启  姚艳敏  
在GIS的支持下,选定东北后备农用地资源利用的影响因子,通过GIS的权重叠加模型运算,对东北地区后备农用地资源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对于开发、利用和保护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  吴克宁  雒振军  刘巧芹  
该文利用基尼系数法定量分析了我国农用地等别差异程度,深化了对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认识,结论表明我国耕地基尼系数为0.2523。除台湾以外的其他31省份的耕地基尼系数处于0.0002~0.3481之间。我国农用地等别差异程度较大,由低到高分为三级,则一级地区主要沿西南-东北方向分布,二级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以及西部的西藏和四川,三级地区集中分布在我国中北部,包括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6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