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9)
2023(16515)
2022(13903)
2021(12835)
2020(10658)
2019(24561)
2018(24302)
2017(46876)
2016(25337)
2015(28719)
2014(28538)
2013(27882)
2012(25262)
2011(22823)
2010(22656)
2009(20354)
2008(19571)
2007(17025)
2006(14687)
2005(12509)
作者
(72135)
(59915)
(59452)
(56674)
(38124)
(28768)
(27362)
(23777)
(22886)
(21314)
(20619)
(19896)
(18844)
(18703)
(18519)
(18222)
(18016)
(17900)
(17151)
(17148)
(14778)
(14639)
(14381)
(13731)
(13493)
(13382)
(13290)
(13154)
(12138)
(11862)
学科
(99763)
经济(99649)
管理(75203)
(68888)
(59039)
企业(59039)
方法(49544)
数学(43046)
数学方法(42282)
业经(25786)
(25597)
中国(25233)
(23732)
(23248)
理论(18853)
地方(18433)
农业(17147)
(16980)
贸易(16972)
(16911)
技术(16856)
(16509)
(15861)
(15708)
财务(15624)
财务管理(15590)
环境(14819)
企业财务(14710)
产业(14351)
(14255)
机构
大学(356989)
学院(354234)
管理(145280)
(132413)
经济(129372)
理学(126947)
理学院(125572)
管理学(122903)
管理学院(122238)
研究(108741)
中国(79126)
(74417)
科学(70493)
(59250)
(54917)
业大(54466)
(52639)
中心(50862)
(50307)
财经(48888)
研究所(48621)
(47904)
师范(47415)
北京(45983)
(44560)
农业(43140)
(42303)
(40055)
经济学(39245)
技术(39166)
基金
项目(253234)
科学(199496)
研究(184573)
基金(183436)
(159587)
国家(158285)
科学基金(137492)
社会(114823)
社会科(108849)
社会科学(108819)
(99862)
基金项目(97333)
自然(90677)
自然科(88634)
自然科学(88615)
自然科学基金(86962)
教育(86025)
(83488)
编号(77167)
资助(75149)
成果(61639)
重点(55823)
(54536)
(53115)
(52697)
课题(51447)
创新(49415)
科研(48653)
项目编号(48279)
大学(47323)
期刊
(134027)
经济(134027)
研究(93809)
中国(61932)
学报(58770)
管理(51394)
科学(50865)
(48571)
大学(44371)
(44265)
教育(41179)
学学(40061)
图书(36854)
农业(33973)
技术(33522)
书馆(27319)
图书馆(27319)
(23830)
金融(23830)
业经(23691)
财经(22395)
经济研究(21584)
(19066)
(17538)
科技(17481)
情报(17435)
问题(17416)
技术经济(16977)
理论(16681)
(16499)
共检索到497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捧未  郭利伟  
本文通过分析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和P2P网络模型,将P2P技术与个人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组织研究结合起来,在分析P2P环境下个人数字图书馆虚拟社区形成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Su-per-P2P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对此模型中的关键技术与服务进行了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玙  刘东苏  李慧  
本文针对传统C/S数字图书馆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P2P数字图书馆模型。该模型把节点共享资源按其语义组织起来,具有相同语义资源的节点在逻辑上组成一个P2P网络,与该语义相关的查询在这个语义网络中最有可能得到快速准确的结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谷斌  黄家良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婷  
以P2P网络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缓存的分布式语义检索模型。当网络中某一节点的剩余负载能力达到一个阈值时,它将成为中心节点,并与周围的普通节点共同构成一个拓扑域。中心节点收集域中各普通节点上的资源信息列表建立索引缓存,并将索引缓存分发到域中各普通节点。同时,中心节点会为域中的热点资源建立内容缓存,存储在本地。域中每个节点都存有检索资源的路径信息,中心节点存储着热点资源,利用这些已有信息辅助检索,可以有效提高检索的命中率,降低资源消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江宝  
针对目前学生群体对3D网页游戏的喜爱程度,提出基于3D网页游戏的图书馆虚拟社区的设计理念、总体框架及其动画效果的实现,搭建基于3D页游的图书馆虚拟社区的功能模块,对于如何实现阅读、交流、参考咨询和信息推送等功能进行描述,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引导学生阅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健  刘佳杰  孙金花  
虚拟社区的出现不仅为个体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知识共享方式,如何推动个体隐性知识在虚拟社区的参与主体之间实现有效共享,满足社区成员多样性的知识需求,对增强虚拟社区的网络协同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在深入分析虚拟社区个体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虚拟社区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并应用Vensim PLE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氛围、知识个体共享意愿和社区技术环境会对社区中的成员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水平产生正向倍增效应。基于这一仿真结果,寻找出了推动虚拟社区成员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切入点,以促使成员间通过共享与共生隐性知识资源,来增强社区内的知识积聚效应,助推社区成员知识水平的提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立新  郑路  翟姗姗  李重阳  
[目的/意义]在虚拟社区中,用户发布信息与传播信息是平台影响力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挖掘边缘用户兴趣偏好,进行个性化资源推荐,满足其信息需求,让占据虚拟社区用户数量最大的"边缘用户"参与到信息传递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其向核心用户"靠拢",甚至成为核心用户。[方法/过程]文章试图以边缘用户的好友之间的关注关系形成社会网络为基础,结合好友发布信息内容,运用基于聚类的社群分析方法 Concor算法以及LDA主题模型,实现多粒度兴趣主题发现,再融入结构洞测度方法,挖掘每个兴趣主题下"结构洞",将结构洞位置用户占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晓艳  
作为高校图书馆嵌入学习过程的在线服务形式,虚拟学习社区是学习共享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实验性建设阶段。以图书馆为学习资源与交互平台,融合典型SNS应用的富交互性,构建虚拟学习社区模型,详细介绍主要互动模块的具体设计,并探讨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践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鼐  周年喜  
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动因出发,来探索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的影响,构建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对知识共享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对虚拟社区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得到的293份有效问卷的样本数据,运用LISREL 8.8和SPSS 17.0进行验证性分析,检验了研究假设。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和个人动机对虚拟社区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了解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实现基于网络平台的个性化知识管理与服务策略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媛  毛宁  
数字图书馆知识社区是用户获取知识、共享知识的平台。用户画像作为大数据环境下的用户描述工具,在用户描述与建模上具有优势。本文基于用户画像进行数字图书馆知识社区关联模型构建,并对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进行建模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综合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数字图书馆社区用户描述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军杰  左美云  
以嵌入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认知—关系—文化嵌入性"的概念模型,从认知、关系和文化3个方面分析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动因,认为认知嵌入性、关系嵌入性和文化嵌入性有助于社区认同的建立,社区认同会促使个体分享自己的知识;关系嵌入性有助于信任的产生,信任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文化嵌入性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知识共享行为;3种嵌入性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到虚拟社区中个体的知识分享行为。将嵌入性理论引入到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研究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动因,促进虚拟社区的发展和知识管理理论的深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纪晓丽  郭锋  
研究了虚拟社区组织的知识传播复杂网络,分析了组织整体的知识传播状况。基于对5个虚拟组织的问卷调查数据,得到具有不同知识传播程度的复杂网络图,并计算了不同的虚拟社区组织知识传播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指标,包括度分布指数、聚集系数、网络平均距离、网络中心势等;将虚拟社区组织知识传播复杂网络与现实组织知识传播复杂网络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影响虚拟社区知识传播复杂网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明红  刘莹  漆贤军  
文章采用社会心理学的启发式-系统式模型,从行为决策的一般规律出发,构建学术虚拟社区持续知识共享意愿的理论模型。利用网络问卷调查获得的样本数据对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满意度同时受到系统式因素(知识共享质量、知识共享有用性)和启发式因素(知识共享数量、知识来源可信度)的影响,其与持续共享意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预测  [作者] 赵欣  周密  于玲玲  刘倩  
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已有研究多从认知视角出发,将持续使用归为理性判断行为,本文认为认知判断属短期性质逻辑,而持续使用更应遵从长期性质的情感规律。基于此观点,本文围绕虚拟社区持续使用,辨析认知导向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传统概念,提出"因参与者对虚拟社区依恋而导致长期使用行为"这一新定义;评述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相关的理论模型研究,指出"从需求满足到依恋形成,再到持续使用行为倾向"的研究思路;借鉴心理学研究成果,尝试构建基于情感依恋视角的虚拟社区持续使用概念模型,阐释从需求满足到依恋情感形成的基本过程,论证情感依恋模型相对于认知判断范式的比较优势。最后,简述了模型的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迟铭  毕新华  李金秋  李传云  
从关系质量视角出发,探索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动虚拟社区的特点,提出移动虚拟社区治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以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和成员-成员关系质量为中介变量的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构建与成员嵌入对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都有显著影响,而社区监管和信息保护却只对成员-成员关系质量有显著影响;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但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更大;移动虚拟社区治理能够通过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和部分通过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