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5)
2023(11858)
2022(10173)
2021(9488)
2020(7972)
2019(18842)
2018(18796)
2017(35949)
2016(19516)
2015(21977)
2014(21614)
2013(21068)
2012(19138)
2011(16850)
2010(16585)
2009(14679)
2008(13887)
2007(11708)
2006(9860)
2005(8117)
作者
(54327)
(45749)
(45471)
(43183)
(28940)
(22428)
(20615)
(18116)
(17545)
(16147)
(15723)
(15497)
(14504)
(14343)
(14117)
(13851)
(13669)
(13421)
(13186)
(13093)
(11205)
(11132)
(10968)
(10482)
(10297)
(10259)
(10032)
(9967)
(9267)
(9260)
学科
(76966)
经济(76890)
管理(52058)
(50169)
(41519)
企业(41519)
方法(38328)
数学(34217)
数学方法(33556)
(21492)
地方(19287)
(17894)
中国(17682)
业经(16814)
(16000)
农业(14735)
理论(13171)
(13037)
贸易(13024)
(12615)
(12196)
技术(11970)
环境(11872)
(11645)
(11207)
财务(11142)
财务管理(11116)
企业财务(10429)
(10337)
地方经济(9170)
机构
学院(261129)
大学(258490)
管理(103571)
(99848)
经济(97709)
理学(90806)
理学院(89812)
管理学(87762)
管理学院(87292)
研究(84343)
中国(61727)
科学(56001)
(53905)
(48007)
业大(44161)
(43093)
(41720)
中心(40161)
研究所(38668)
(37954)
农业(37715)
财经(35165)
(33848)
师范(33483)
北京(32962)
(32170)
(31589)
(30141)
经济学(29825)
技术(29286)
基金
项目(192763)
科学(150931)
基金(138623)
研究(136236)
(123334)
国家(122351)
科学基金(104821)
社会(84249)
社会科(79791)
社会科学(79769)
(77469)
基金项目(74121)
自然(71261)
自然科(69556)
自然科学(69537)
自然科学基金(68195)
(65390)
教育(63640)
资助(56889)
编号(54805)
重点(44076)
成果(41757)
(41724)
(41291)
(40756)
创新(38051)
课题(38037)
科研(37612)
计划(37105)
大学(35520)
期刊
(101223)
经济(101223)
研究(66578)
中国(47774)
学报(44789)
(42766)
科学(40451)
管理(36978)
大学(33745)
(33679)
学学(32014)
农业(29409)
教育(27928)
技术(26676)
(17767)
金融(17767)
(17495)
业经(17431)
财经(15733)
经济研究(15686)
资源(14521)
(13581)
(13577)
问题(13539)
统计(13372)
科技(13362)
技术经济(13039)
(12411)
业大(12182)
图书(11678)
共检索到362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天祥  梁志鹏  龚佳林  周萌  沈文杰  张介棠  范东升  卢燕回  
【目的】实现耕地土壤综合肥力评价的标准化、快捷化和自动化,以指导作物种植布局和土地资源利用。【方法】以富川瑶族自治县植烟区为研究对象,选定广西植烟区1038个样点作为训练数据。在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15种影响因子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采用Stacking算法构建回归预测模型,实现对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的评价。【结果】基于6种关键因子的Stacking02模型在测试集上性能优秀,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R~(2)决定系数分别为0.0066、0.0084和0.9529。应用Stacking02模型评估研究区综合肥力,结果显示研究区北部综合肥力优于南部,其优质产区占比更高。低综合肥力指数地区土壤pH偏高而全氮速效钾含量偏低。【结论】相较初级学习器,Stacking模型性能提升。采用6种关键因子建立的Stacking02模型具有优异的泛化性能,简化了计算流程并节省算力,该方法可扩展至其它地区及作物的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作物利用方案。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观蕾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产生了许多留守儿童。目前有关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但是对于隔代照料的探讨相对较少。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村落,隔代照料是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类型,其原因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当地留守儿童的隔代照料多由老年夫妇共同完成。对于隔代照料者来说,孩子的教育、疾病和安全是最令他们担心的事情,也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于旁观者来说,他们既希望成为隔代照料的受益者,同时也承认隔代照料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这些问题和缺陷,可以从经济、医疗、教育和亲子关系等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军  魏美才  
本文以广西富川县秀水村的乡村旅游开发为例,结合秀水村的具体情况,系统地分析了相关开发模式,提出了秀水村以政府为主导、旅游投资商与村民合作合股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文田  刘海轮  吕家珑  徐温新  刘潭伟  李晓哲  
【目的】对陕西陇县烤烟种植区的土壤养分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为该区烤烟生产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陇县10个烤烟种植乡镇55个土壤样品的pH、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模型对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陇县烟区土壤pH值为7.39~8.23,平均为7.83;有机质、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为5.67~17.32,0.41~1.36,20.59~27.04 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2.39,0.90,22.48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41.91~190.41,10.34~49.61,102.80~444.08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98.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京  董建新  丛萍  宋文静  马晓刚  管恩森  王大海  
为探究不同玉米秸秆碳形态的增碳培肥效果,在烟田上建立原位土柱培养试验,分析不添加秸秆碳(CK)、添加常规秸秆(RS)、腐熟秸秆(DS)以及秸秆生物炭(BC)4个处理下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3种秸秆碳形态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T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与不添加秸秆碳相比,常规秸秆和腐熟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秸秆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颗粒有机碳(POC)含量(42.40%)。3种秸秆碳形态均提升微生物量碳/有机碳,这表明了秸秆碳投入可促进土壤有机碳周转。采用~(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MR)分析土壤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常规秸秆、腐熟秸秆处理增加了土壤烷氧碳(O-Alkyl-C)和羰基碳(Carbonyl-C)(易降解碳组分),而秸秆生物炭则增加了烷基碳(Alkyl-C)(难降解碳组分)、烷基碳/烷氧碳(A/O-A)和疏水碳/亲水碳(Hydrophobic-C/Hydrophilic-C)。不同形态的秸秆碳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具有差异性,秸秆生物炭处理显著提升速效钾(AK)、铵态氮(AN)和硝态氮(NN)含量,分别为65.72%,19.93%,5.77%,常规秸秆和秸秆生物炭处理可显著提高蔗糖酶(Su)和脲酶(Ur)的活性,而磷酸酶(Ps)活性均随3种形态秸秆碳添加而提升。冗余分析表明,碳氮比(C/N)、纤维素酶(Ce)和全氮(TN)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的主要因子;纤维素酶、pH值和速效钾是影响有机碳结构差异的主要因子。综上,施用秸秆生物炭在短期内具有提升有机碳含量及稳定性、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显著优势,且土壤综合肥力评价中也以秸秆生物炭处理的得分最高(0.57),表明添加玉米秸秆生物炭是能够快速提升植烟土壤有机碳水平并改善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宏伟  张留臣  普云飞  黄继梅  王斌  
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对云南峨山烟区484个植烟土壤样点跟踪取样,并对植烟土壤区域土壤肥力空间和时间变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2年云南峨山植烟土壤pH值为4.03~8.29,适宜性比例为75.8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71.9 g/kg,适宜性比例为76.03%;速效氮含量为15~293 mg/kg,适宜性比例为88.84%;速效磷和速效钾适宜性比例均低于70%,总体含量偏低;植烟土壤综合评价指标平均值为0.63,变异系数为1.40%,肥力分布比较均匀,空间变异小;根据综合肥力指标(IFI)大小将全县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黎妍妍  许自成  肖汉乾  王林  
对湖南省12个主要植烟县(市)1612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湖南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南植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较高,磷素(全磷和有效磷)和钾素(全钾和有效钾)的养分含量较低,土壤pH值、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适宜;(2)湖南植烟区的土壤肥力存在广泛变异,全省IFI的变异为0.127~0.968,平均0.547,变异系数19.17%;(3)根据IFI大小将全省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区所占的比例为92.3%,其中龙山和浏阳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加云  李向阳  余凌翔  王树会  
对云南省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文山州4个新烟区249个耕层土壤样本的主要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法确定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云南新烟区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云南省4个新烟区pH值均较适宜,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水平总体较高,磷素养分(全磷、速效磷)含量偏低,钾素养分中全钾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中等,但地区间差异较大。②云南省新烟区IFI值平均为0.63,变幅为0.12~1.07,土壤肥力状况变异较大。新烟区83.5%的土壤肥力在中等及以上水平,文山、临沧2个新烟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较高,分别达到了0.73和0.61。而普洱新烟区土壤综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艳  周勇  于婧  何佑勇  
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到土壤肥力评价中,利用GIS和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江汉平原后湖地区耕地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首先,确定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权系数,按照评价指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然后,根据平移.级差变换法对样点数据标准化,计算各评价单元的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值,通过分析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值与水稻单产的关系,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最后,利用聚类分析法划分研究区土壤肥力级别,并借助ArcGIS实现评价结果图的输出。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肥力整体较高,1、2、3、4级肥力土壤分别占33.430%、35.990%、22.701%、7.879%;引入土壤基础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是对土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柏文恋  黄安香  杨守禄  卢香  王忠伟  邬能英  唐义鹏  张福安  
【目的】针对贵州油茶种植施肥管理粗放、土壤养分不均、油茶产量不稳等问题,研究评价其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状况,为油茶科学施肥及土壤养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13个县油茶主产区为研究对象,采集0~40 cm土层土壤共180个,分析土壤中的氮(N)、磷(P)、钾(K)、有机质(SOC)、阳离子交换量(CEC)、盐基总量(SEB)及有效微量元素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修正后的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贵州不同油茶主产区土壤大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以全磷(TP)和有效磷(AP)含量变幅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79.2%和134.0%;部分产区土壤全氮(TN)、全磷、全钾(TK)、水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处于缺乏水平,磷素含量缺乏最重,TN、TP、TK、AN、AP、AK含量不足的样本数分别占总样本数的11.7%、53.3%、3.3%、35%、63.3%和53.3%;不同油茶主产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以有效锌(Zn)含量变幅最大,变异系数为76.7%,Zn含量不足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3.3%;油茶主产区土壤pH、CEC、SEB差异显著,各产区土壤主要表现为酸性(pH 4.27~5.76),且各土壤养分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威宁县、从江县油茶产区土壤肥力处于一般水平,玉屏县处于较差水平,其他产区均处于极差水平。修正的内梅罗指数分析表明,贵州省油茶主产区土壤SOC、TP、TK状况属于较丰富等级,土壤TN、AN、AP、AK状况属于中等水平,土壤大量元素综合肥力系数为 2.14。【结论】贵州油茶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土壤养分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部分产区土壤存在TN、TP、TK、AN、AP、AK、Zn含量不足,其中磷素含量缺乏最为严重;贵州油茶主产区土壤肥力水平分布不均衡,土壤综合肥力总体表现为威宁>从江>玉屏>岑巩>开阳>黎平>思南>松桃>册亨>石阡>天柱>望谟>锦屏;土壤综合肥力处于一般水平,各产区应加强土壤肥力监测,补充磷肥,注重氮、钾和锌肥的配合施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向东  翟丙年  张晓虎  
【目的】分析评价商洛中药材种植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药源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商洛主要中药材种植区,采集32个土样(土层深度0~20 cm),其中潮土9个、黄棕壤11个、褐土7个、紫色土3个、新积土2个,分别测定土壤pH、阳离子代换量、质地、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土壤pH值适宜,土壤质地良好,阳离子代换量较高,有助于中药材的生长。②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内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其含量处于Ⅰ级的土样均占总土样数的62.5%,主要为黄棕壤、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 艳1  2  陈兰康2  陈家赢1  张海涛1  张 钶1  
基于桌面的传统肥力评价受到数据更新、运算复杂等影响很难实时获取评价结果。根据工作流技术及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的地理信息服务规范,提出一种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所有数据获取和处理功能都包装成符合OGC标准的服务,并在工作流平台中通过调用服务相关操作将各操作转换为标准的活动,连接各操作活动来实现自动处理功能。为验证该方法,对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土壤属性进行分析,将该区域土壤数据部署成数据服务,将肥力评价相关操作步骤制作成工作流模型,在工作流模型中调用数据服务来实现网络环境的土壤肥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地理信息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艳  陈兰康  陈家赢  张海涛  张钶  
基于桌面的传统肥力评价受到数据更新、运算复杂等影响很难实时获取评价结果。根据工作流技术及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的地理信息服务规范,提出一种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土壤肥力评价的方法,该方法所有数据获取和处理功能都包装成符合OGC标准的服务,并在工作流平台中通过调用服务相关操作将各操作转换为标准的活动,连接各操作活动来实现自动处理功能。为验证该方法,对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土壤属性进行分析,将该区域土壤数据部署成数据服务,将肥力评价相关操作步骤制作成工作流模型,在工作流模型中调用数据服务来实现网络环境的土壤肥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地理信息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旭东  张建新  鲁江  吕焕哲  
以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讨论了区域土壤肥力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洞庭湖区土壤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但区域内土壤肥力存在差异,其中平原区河流冲积物区土壤肥力最高,丘岗山地区的红层、花岗岩等区土壤肥力较低;地质背景对土壤肥力有显著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微量养分影响最为显著,认为在合适的区域,以合理的耕种方式和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对培肥地力至关重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贵斌  曹福亮  程鹏  陈雷  刘婧  李群  
选择江苏泰兴3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即银杏+桑树(G+M),银杏+小麦+黄豆(G+W+S)和银杏+油菜+黄豆(G+R+S),以纯种桑树(M)和油菜+黄豆(R+S)为对照,3年后对这5种经营模式土壤的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5种经营方式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以及各种经营模式土壤不同层次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各种模式土壤中的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pH值则随着土层的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