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0)
- 2023(14546)
- 2022(12323)
- 2021(11478)
- 2020(9796)
- 2019(21815)
- 2018(21788)
- 2017(41469)
- 2016(22312)
- 2015(24754)
- 2014(23693)
- 2013(22677)
- 2012(20306)
- 2011(17834)
- 2010(17644)
- 2009(15835)
- 2008(15122)
- 2007(12942)
- 2006(10754)
- 2005(8634)
- 学科
- 济(84140)
- 经济(84061)
- 管理(68708)
- 业(68364)
- 企(58243)
- 企业(58243)
- 方法(44125)
- 数学(39377)
- 数学方法(38708)
- 财(22435)
- 技术(22413)
- 农(21941)
- 中国(21171)
- 业经(19086)
- 学(16527)
- 贸(16231)
- 贸易(16223)
- 易(15837)
- 务(15336)
- 财务(15276)
- 财务管理(15250)
- 农业(15082)
- 理论(14597)
- 企业财务(14246)
- 技术管理(14131)
- 地方(14031)
- 制(13645)
- 环境(12662)
- 划(12300)
- 和(12109)
- 机构
- 学院(300323)
- 大学(297547)
- 管理(122098)
- 济(120059)
- 经济(117844)
- 理学(107872)
- 理学院(106749)
- 管理学(104549)
- 管理学院(104006)
- 研究(94434)
- 中国(69474)
- 科学(61201)
- 京(60886)
- 农(52987)
- 财(51189)
- 业大(49876)
- 所(46386)
- 中心(44652)
- 研究所(43024)
- 江(42629)
- 财经(42299)
- 农业(42157)
- 经(38865)
- 北京(36851)
- 经济学(36596)
- 范(35952)
- 师范(35416)
- 院(34922)
- 技术(34705)
- 州(33440)
- 基金
- 项目(220400)
- 科学(175061)
- 基金(161869)
- 研究(153662)
- 家(144320)
- 国家(143185)
- 科学基金(124001)
- 社会(98508)
- 社会科(93673)
- 社会科学(93651)
- 省(87753)
- 基金项目(86220)
- 自然(84116)
- 自然科(82364)
- 自然科学(82345)
- 自然科学基金(80904)
- 划(74322)
- 教育(72222)
- 资助(65626)
- 编号(59991)
- 创(51250)
- 重点(50089)
- 部(47760)
- 创新(47226)
- 发(46477)
- 成果(44472)
- 科研(43112)
- 计划(42794)
- 国家社会(41482)
- 课题(41111)
- 期刊
- 济(116323)
- 经济(116323)
- 研究(75071)
- 中国(54880)
- 学报(50974)
- 科学(46998)
- 管理(45655)
- 农(45558)
- 财(40791)
- 大学(38616)
- 学学(36988)
- 农业(31442)
- 技术(30667)
- 教育(30484)
- 融(21222)
- 金融(21222)
- 业经(20028)
- 财经(20019)
- 经济研究(19980)
- 业(18333)
- 科技(17716)
- 经(17245)
- 技术经济(16724)
- 策(15239)
- 统计(15197)
- 版(15051)
- 问题(14920)
- 业大(13877)
- 商业(13703)
- 资源(13270)
共检索到410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李言睿
基于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采用逆序归纳法,分析了技术创新后边际成本变化率与企业利润的关系,从而探讨了企业如何根据边际成本变化率选择技术创新策略的问题。从技术创新导致产品边际成本变化角度出发,建立了三阶段博弈模型。博弈第1阶段是企业判断技术创新后边际成本增加的可行范围;第2阶段是企业技术创新后对产品分销价格的决策;第3阶段是零售商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决定产量。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产能约束时,企业更愿意选择低成本创新,当边际成本增加超过30%时,由于成本过高得不到更大利润,企业宁愿选择不创新。
关键词:
边际成本 技术创新 利润 变化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秀江 胡冬生 何新闻 王宣喻
运用SVAR技术建立SVAR⑶模型,探讨我国技术创新、R&D、科研人员和"市场换技术"制度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研究发现:除了R&D、科研人员之外,"FDI制度"是影响我国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资源。短期内"FDI制度"通过市场替代机制改变了R&D、科研人员投入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内资企业偏好引进技术的短期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但长期内"FDI制度"带来的外资竞争和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R&D两者互为因果、自我加强,科研成果对科研人员的反向激励和拉动作用不明显,"FDI制度"促进了R&D投入;技术创新的规模报酬递减,R&D是技术创新持续增长的主要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春香 张燕
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概念上是不透明的,在经验上是模棱两可的。以16个重污染行业的399家企业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效应是负向的,长期则是正向影响,说明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在脉冲响应分析中,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在对企业绩效的方差分解中,绿色技术创新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度。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P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贾春香 张燕
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概念上是不透明的,在经验上是模棱两可的。以16个重污染行业的399家企业为样本,运用PVAR模型,实证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效应是负向的,长期则是正向影响,说明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在脉冲响应分析中,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在对企业绩效的方差分解中,绿色技术创新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度。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PVAR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娟
基于知识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当今企业应该树立的崭新理念。从技术创新的定义及发展出发,通过分析企业知识联盟的内涵及形成机理,构建了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并对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联盟 组织学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开际 易聪
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TRIZ原理从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社会效益能力五个角度构建,每个指标依照企业经营成果指标计算得出,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并基于J2EE技术实现,采用某省企业技术中心数据,得到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极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素萍
研究了技术创新网络中技术创新的扩散和吸收,分别用传染病模型和香烟模型模拟了技术创新吸收的过程,直观显示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今后定量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金生 李晏墅 周燕
高技术企业文化是与高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紧密联系的一种精神作用机制。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能力学习、技术能力运用和技术能力创新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最终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本文从技术创新演进的视角,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演进的主要阶段,并探讨了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演进不同阶段的价值观危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生型文化为主文化,在技术创新演进各阶段分别塑造技术型亚文化、原创型亚文化、前沿型亚文化和愿景型亚文化,形成"一主多元"的高技术企业内生文化模型。最后,运用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并就该模型的运用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林海 郑丕谔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通过分析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就可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实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兴华 李莉
本文从知识位势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及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背景下,以Nonaka SEC I模型的认识论、本体论为基础,修正与改进SEC I模型,构造知识创造O-KP-PK模型,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春艳 孔凡超
本文结合我国1997—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静、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研究技术创新、模仿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传导机制。研究表明,相比静态模型,动态空间Durbin模型中长期效应(绝对值)明显要大,且短期直接效应要显著小于长期直接效应。总体来说,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有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且存在长期空间溢出效应。与之相反,模仿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且长期正向溢出效应明显。此外,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影响作用不仅取决于本身,还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程度相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红 王娟 徐彦峰
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旨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下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就是在企业技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保持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论文从地级市企业技术创新层面展开研究,以国家统计局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迄今为止公布的36个低碳试点城市和随机选取的85个对照样本城市进行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有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成立;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扩大了试点城市和样本城市在企业技术创新值上的差距,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影响大于对第二批试点城市的影响;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故低碳试点城市政策的实施不仅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缩小不同等级城市间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差距,为未来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小静 孙柏
新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严重制约其发展,仅凭市场力量难以解决,此时是否需要政府引导和激励?针对此问题,文章利用面板因子分析法对政府干预变量进行量化测度;利用负二项式模型,研究政府干预对新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与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政府干预对于渐进式创新初期具有显著性促进作用,当干预超过最优值时,反而抑制其创新;对突破式创新初期具有抑制作用,当干预达到一定程度,有助于促进其增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淑芬 张清华 黄志建
基于负二项式模型,利用2000~2013年的专利数据,本文探讨了公共政策对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公共政策在专利申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对于新能源的影响存在差异,而且不同公共政策对不同新能源类型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确定促进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方面,应该对不同新能源采用不同的公共政策;加强政策支持方式与市场机制的结合,使其更具杠杆效应;完善财税和金融政策细节,保障政策执行效果;提升环境规制的有效性,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负二项式模型 公共政策 新能源 技术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